|
今天的金融时报FT:
中国东部一个港口城市对金属融资展开的调查,给新加坡带来一股寒意;其近来为中国进口融资的业务量大增,令新加坡银行家越来越担心。
一家中国公司涉嫌用金属重复质押,从多家国际银行骗取贷款,这表明,以大宗商品为担保物的贷款并不像银行家们假定的那么安全。
越来越多的此类贷款来自新加坡,原因是国际银行纷纷将中国业务迁出香港,导致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点,以利用这个热带小国的离岸美元流动性。
青岛港集团(Qingdao Port)上周表示,警方已对大港(该集团管理的数个港区之一)储存的氧化铝和铜展开调查。近日交易商们竞相把金属运出青岛。
熟悉青岛调查的人士表示,铝生产商德正资源(Dezheng Resources)创始人陈基鸿数周前在另一个省的另一宗调查中被中国当局拘留。他的失踪促使各银行检查自己对德正公司的敞口,结果怀疑相同的金属曾被德正的一家或多家子公司重复质押。
此案暴露银行家们不了解中国客户的地方。
“通常,如果政府在进口融资领域展开打击行动,内部风险经理们并不担心,因为他们认为贷款是安全的。存在欺诈的可能性大大加剧了风险经理们的担忧,”巴克莱(Barclays)驻新加坡的金属分析师程似锦表示。
外资银行在贷款得到担保的情况下,放心地按照国际利率向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商放贷。国际交易商经常给予协助,分享外币贷款成本和中国较高利率之间的差价。
上述调查拉响了铁矿石进口融资的警钟,这块业务也越来越多地在新加坡开展。
德正资源的交易子公司——中骏资源(Zhong Jun Resources)在新加坡和香港开展经营。该公司的申报文件显示,其对至少9家国际银行有偿债义务。尚不清楚这其中有多少义务已得到履行。
德正公司的陈基鸿现为新加坡公民。新加坡外交部称,正向陈基鸿的家人提供领事协助。
今天的银行股DBS,UOB,OCBC 没有什么大的变动,DBS 这几年在中国的业务比较进取。 关键是这句话有意思: 此案暴露银行家们不了解中国客户的地方。 在中国开展业务真的要十二分小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