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5-10-2014 18:53:1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厚观法师回应黎锦良法友提问:《觉察与现观》
lushch - 2013-08-17 12:11
转贴厚观法师回应黎锦良法友提问:
一、关于现观的定义,在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惠敏法师中译)(p.186~p.187)中,对「现观」一词说明如下:
现观的原文是“abhisamaya”,它是由“abhisam-i”所成,动词是“abhisameti”,名词是“abhisamaya”。根据PTS的《巴利辞典》,此语的意思是「完全地理解」、「洞见」、「了解」、「实解」、「明确地理解」、「彻见」等,此语的复合语,在巴利语中有“dhamma-abhisamaya”(法现观)、“aṭṭḥa-abhisamaya”(义现观)、“sacca-abhisamaya”(谛现观)、“catusacca-abhisamaya”(四谛现观) 、“ariya-saccānam abhisamaya”(诸圣谛之现观)等。 …根据前述之复合语,现观的内容包括法(真理)、义、四谛等,表示正确地、理论性地正确理解,彻见社会人生的真理、意义。现观一词是玄奘的新译,汉译阿含经中则是旧译「无间等」。无间等之译语,或许是无间(abhi)等(samaya)。
二、《大毗婆沙论》中说,「明了观察是现观义」,通有漏慧、无漏慧。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34(CBETA, T27, no. 1545, p. 175, a25-b2):
问:岂世俗智亦名现观?
答:明了观察是现观义。世俗智中,有能明了观察法者亦名现观,非唯无漏得现观名。故『城喻经』作如是说:「我未证得三菩提时,如实现观生缘老死。」非未证得三菩提时,已有观缘起真实无漏智可名现观。由此故知有世俗智亦名现观。
【按:以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所引『城喻经』之「我未证得三菩提时,如实现观生缘老死」,即指《杂阿含. 287经》(T2.80b),该经原文为:「…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
三、如果是弟子与印顺导师的对话,为何不直称「导师」而称呼「老师」?
(生:谢谢老师的指导,我会试试看!)
四、辜隐的《觉察与现观》似乎想模仿导师的「思择与现观」。兹摘录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25-p.29「思择与现观」之原文供参:
第四项 思择与现观
上面所谈,是关于事理的,现在来说「思择与现观」。佛法说空,有体验的方法,这是属于修行实践的,也可说是「空的方法论」。学者每因所用方法的不同,而对空也就说得不同,这可见方法论的重要。
先说现观。经中说的知法、现法、入法,正见、正观、如实知……等,都是现观的别名。现观,是一种亲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体验;是一种直觉到的经验,不是意识的分别,不是抽象的说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经验;它是内心深入对象的一种特殊经验。
拿个现代名辞来说,就是一种神秘经验。这种直觉的神秘经验,本来为世界各宗教所共有,而且作为他们的理想境界,所追求到达的目的,不过内容与佛法不同罢了。他们在狂热的信心中,加上诚恳的宗教行为,或祭祀、或忏悔、或禁食、或修定时,由精神的集中,迫发出一种特殊的经验;在直觉中,或见神、或见鬼、或见上帝,有种种神秘的现象。
佛法中的现观,也就是这种直觉经验。如声闻乘的「阿毗昙」,译为对法或现法;大乘的般若无分别智等,都是这类直觉。
假使学佛法,但着重这直觉的现观,容易与外道──其他宗教相混,失却佛法的特质,或不免走上歧途。因为这种没有通过理智的直觉,混入由于信仰及意志集中所产生的幻象,虽有其内心的体验,但不与真相符合,所以这种不正确的境界,是有非常危险性的。得此境界的人,尽管可以发生坚强的自信心,但对身心修养、社会、国家,不能有什么实际的利益,或者有小利而引起极大的流弊。
佛法的现观,与外道的不同,是正觉,在乎特重理智,是通过了理智的思择。佛法中,在未入现观前,必先经过多闻、寻思、伺察、简择种种的阶段;这一切,此地总名之曰「思择」。思择,是纯理智的观察。在思择中,得到一种正确的概念之后,再在诚信与意志集中之中去审谛观察,以达到现观。所以,佛法的方法,可说是信仰与理智的合一,一般知识与特殊体验的合一。从现观去体验空性之前,必先经过分别智慧的思择,所以阿含中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从修而证,这是佛法修行的要则,绝不容逾越躐等;逾越,就踏上了错误的歧途。
现观成就的结果,可得到一种离绝一切思惟分别、能知所知平等平等、融然一体的直觉,这是大小经论所共认的。不过,在这以前的思择,学派间就有所不同。佛说:人们种种思想见解的不同,是为了界的不同。界,是类的意思;环境、文化、观点、方法的不同,影响到所得的结论不同。佛法中学派思想的分歧,也是因为方法不同,结果各走极端,到了无可调和的余地。在佛法「见和同解」的意义上说,思想见解是不容许混乱的;那么,我们对于方法也就不能不注意求其统一了。
阿含的观察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有情的生命之流为中心对象的。这生命之流有多方面:
一、身心相关,如经中说的六处,是说明这方面的。
二、心境相知,有情是有意识活动的;有能知的精神,就发现到所知的境界。经中说的五蕴,就是说明这差别的。
三、业果相续,从认识到发为行为的活动,影响于未来。将这身心相关、能所相知、业果相续各方面的综合,就是缘起法。缘起法是生命之流较具体圆满的说明;佛法观察的对象,就是以此为中心的。所以佛法的探究,可说是对生命之流的一种观察与体验,故佛法是宗教,也可说是彻底的生命哲学。假使忽略了有情本位的立场,便是破坏佛法的根本立场。
以有情生命为对象去观察,其方法可以有三种:
一、静止的分析:将有情作一种静的观察而加以分析,分析而又综合它。这在因果事相的辨析,佛教做到相当的严密;西北印的佛学者,于此用力最勤。
二、流动的观察:在生命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作一种推理演绎的功夫,去把握生命演变的必然法则,与因果的必经阶段。这方法比较活泼,近乎推理派。
三、可说是直观的洞见:在有情生命和合相续中,去体察一一法的当体;在彼此相互的关系中,前后相续的连络中,显露一一法的本性,这是一种直觉的透视(直观有两种:一、现观的经验,一、思择的体察。这是后一种)。所得的,不再是它的表象,而是深入它的本性;直显一切法如幻皆空的,就是用的这类方法。但这需要建立于前二者的基础上,即依于同时的彼此析合,前后的起灭断续,否则,不过是孤立而静止的神我见。
佛陀用这分析、推理、直观方法来观察,我们也应合理善巧的应用。依修学的次第可以这样:初学的,先作事理的辨析,然后推理以求其条贯之理则,然后去体验当体的空性。大体如此,而实际上仍须有机的适当配合起来。这些方法都是不可缺的,后代佛弟子也都应用过,只因偏用不周,而致分化各走一端。我们应该善巧运用,勿再蹈前人的覆辙!
主编随笔版主:常不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