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or=rgba(0, 0, 0, 0.701961)]社论:房屋供需的动态平衡(ZT早报)
[color=rgba(0, 0, 0, 0.701961)]
[color=rgba(0, 0, 0, 0.701961)]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宣布,房地产市场已趋稳。因此,建屋局在经过三年加速增建新组屋后,开始换挡,今年推出的新预购组屋2万2400个单位,减少10%,而明年将再缩减25%至1万6000个单位。此外,市区重建局也将减少私宅的土地供应。不过,他指出,目前还不是放宽房地产降温措施的时候,因为自2009年至今,私宅价格上涨约50%,而国人的收入只增加30%,因此房价还有下调的空间。 [color=rgba(0, 0, 0, 0.701961)]
过去几年来,本地房地产市场近乎失控,导致政府推出多轮的降温措施,以压抑投机性的需求。同时,政府也大量增加私宅的土地供应,并加速增建组屋,以满足积压的需求。通过供需[关键词屏蔽]齐下的调节,房地产市场终于稳定下来。预购组屋的申购率大幅度下降,显示组屋供需已达到平衡,而转售组屋及私宅价格分别自去年第三季及第四季持续下跌,反映了降温措施开始奏效。实际上,发展商及房屋代理等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两三年有不少房子竣工,房地产市场将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甚至崩盘的风险。
[color=rgba(0, 0, 0, 0.701961)]
房地产市场若过于炽热,将助长投机性的需求,导致稀有资源如土地及资金的错误配置。此外,房价高涨也将使许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望屋兴叹,并引发民怨,进而拖缓包容社会的构建步伐。然而,房地产市场崩盘,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受影响的不仅是发展商及房屋代理,也包括金融体系及总体经济的稳定。在新加坡“居者有其屋”及“资产增值”的政策下,房地产是大部分国人拥有的主要资产,而政府也在政策设计上让国人通过组屋的转售或出租,填补退休金的不足,因此房地产市场的荣枯与国人息息相关。
许文远在今年初便指出,在接下来三年,建屋局有8万个新组屋单位完工,其中有一些买家是现有的组屋拥有者,他们必须在拿到新组屋钥匙后的六个月内,转售现有的组屋。去年有2800个单位的买家,是属于这类型,而接下来三年,随着大量新组屋竣工,这类型的买家每年将达6000个。因此,组屋转售市场的供应将激增,对转售价格构成下行压力,而组屋转售价格下跌,将削弱组屋提升者的支付能力,从而殃及私宅市场。
在这情况下,政府减少新组屋及私宅土地的供应,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然而,由于房地产价格及需求还是偏高,任何削减供应的措施,不应让市场误以为政府在救市而对房价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价格上升的预期,将导致发展商不愿削价求售,而潜在买家也可能因此而提早进场。在低利率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还是相当强劲,因此除了降温措施必须保留之外,在政策上还是必须降低房地产买卖双方的价格预期。否则,政府多年来在驯服房地产市场的努力,可能功亏一篑。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弹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红火一片的时候,组屋申请者多达15万人,轮候组屋分配的时间长达七年。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申请者退出,导致建屋局手持3万多个单位的组屋无人问津,必须花费五年多的时间才将这些组屋清完。建屋局过后在组屋供应方面,采取谨慎保守的政策,因此这一轮的房地产上升周期又出现组屋供不应求的现象,必须在这几年加速增建,以满足多年来积压的需求。
在新加坡,政府控制土地及组屋的供应,因此能更有效地调控房地产市场。尽管如此,由于需求的弹性很大,特别是投资与投机性的需求,因此在房地产市场只能求取动态的平衡。即使每年新增家庭1万5000个看似刚性需求,但这需求也会随总体经济情况而改变。在建设包容社会的政策下,建屋局还需考虑单身人士及年长人士的住屋需求。在房地产上升周期,这些需求会激增,反之亦然。经过多轮的房地产市场周期相信政府将能更有效地掌握这个动态的平衡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