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蒸饭和小球藻
闻雪思
有人说,美食是撑饱了的人为提高食欲而弄出来的花样。其实,饥肠辘辘的人,为能哄住肚皮,同样也会挖空心思弄出许多不可思议的花样。比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风靡全国的“双蒸饭”和“小球藻”。
当时,由于人为的失误和自然的灾害,我国陷入了遍及全国的缺粮危机,不得不实行食品定量供应,而且供应标准一降再降,低至生命承受力的极限。肉食基本上从人民群众的饮食中消踪绝迹了,人们能够用以裹腹的,每天只是限量的几两口粮和飘洒有零零星星几点油花的青菜。饿得发愁的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到那少得可怜的几两粮食上去了,怎样用这有限的粮食来满足大家那无穷的食欲成了当时中国人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双蒸饭”和“小球藻”就是那时候发明的千方百计中最享盛誉的两计。所谓“双蒸饭”,就是在将饭蒸熟后,加入一倍的水,再蒸一次。用这种方法,一斤大米可蒸出五斤饭,比普通蒸饭法蒸出的饭能增加近一倍的重量。当时,我随父亲下放农村,在公共食堂吃饭,餐餐吃的就是这种双蒸饭。
双蒸饭的最大特点就是加水不加米。用这种方法蒸出来的饭,重量是增加了,质量其实根本就没有增加。但这些膨胀了的饭塞进空虚的胃里,能使饿得发软的人暂时有一种“撑饱”了的感觉,哄骗一下那“抗议”浪潮不断的肚子。因而立即得到人们的重视,被誉为“不动镰刀的大增产”的先进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发明双蒸饭的,据说是广西柳州地区的群众。当时在全国各地曾掀起一股“做饭的技术革新”运动,为了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省”,人们对大米、麦子、玉米、高粱等一切粮食的烹饪方法绞尽脑汁,在提高出饭率上狠下功夫,或泡、或烫、或蒸、或煮、或炸、或磨、或发酵,创造发明出来的节粮增量方法达上百种之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还特地对形形色色的节粮增量法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声称粮食经过反复加热,表面的维生素渗入到内层,引起化学反应和胶化作用,“扩大了分子,增加了营养”。营养学家所说的这些科学道理经过报纸和广播宣传,使双蒸饭迅速普及全国。
在流行于六十年代初期的各种肚子填充物中,与双蒸饭几乎一样家喻户晓的的是“小球藻”。小球藻是一种生存于水中的绿色的极其微小的球形藻类,本被农民用作家禽家畜的饲料。困难时期,因缺乏食物营养不良而导致患上浮肿病的人很多,有的浮肿病人吃了小球藻之后,居然痊愈了。饥不择食的人们因此发现了小球藻的代食品价值,并在整个神州大陆展开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推广的运动。据说,小球藻含有极为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既能饱腹节粮,对水肿、贫血、肝硬化、肠胃炎等疾病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缺奶的产妇吃了小球藻,乳汁立即大增;瞎子用小球藻洗眼,就能复明;哪怕是身上长了碗大的疮,只要用小球藻涂抹,也能好到没了疤。如此神奇的绿色食品自然让时人趋之若骛。当时上街,卖小球藻的馆子如同今天的粉店一样,在大街小巷鳞次栉比。馆子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狼吞虎咽似的大口大口地喝那碧绿碧绿的小球藻营养粥。
今天回想起来,小球藻其实和双蒸饭一样,都是哄肚子的玩意而已。刚进肚时确有一种暂时的撑饱了的感觉,过后更觉饿得慌。但我们中国人毕竟曾凭此硬是撑起了肚腹,撑起了腰干,撑起了胸膛,撑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双蒸饭和小球藻是否真有那么些神奇的科学营养价值,之后似乎没有人认真再考究过。只有一点是确实无疑的:困难时期一过,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我在内,都没有谁再去吃那双蒸饭和小球藻了。
看来,一度大名鼎鼎的双蒸饭和小球藻,真的要被人彻底忘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