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提交了PR的申请后就经常来这个版面看看,边学习边等待。四个月时开始频繁的刷移民局网站查询,直到六个月后就开始失落了。有一天突然顿悟,批不批啥时批不是重点,自我审视下自身情况才是重点。移民局在审核的时候虽然不像澳洲那样公开透明的条款打分,但新加坡也一定是按几大模块来评审的,或者说是几个审核部门,比如:国籍分,学历分,年龄分,收入分类,在新时间分,家庭稳定性,就职公司性质、规模,从事行业分,特殊条款分(如家庭背景,有无不良记录等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有些条件是不可变的,比如国籍、年、家庭背景龄等,而有些是可变的,比如收入,就职单位,学历、在新时间、从事行业等等。
学历:本地学历的,如果没有特殊条款的问题,目前看批准通常只是时间问题。
欧美澳的学历看来也没大碍。
国内学历就要分三六九等了,通常八大都还好了,其他本本就要考虑在其他项补分过来了,但不至于是死穴。
年龄:通常和经验职务收入综合考量,没有绝对不好的年龄,只是要和其他条件匹配就好。
收入:应该是和年龄综合考量吧。
在新时间:如果条件特别优秀,或有突出贡献,简称名人之流,时间就不是问题。普通人如果各项条件都不差有两年也够了,或有延长的趋势。
家庭稳定性:这项申请的人通常都自己最清楚自己家里的状况了,不做分析。
就职公司规模、性质:如果是大公司、新加坡支持行业就OK,如果是小公司是会比较麻烦,不可一概而论,需要考量其他条件有无突出加分项了。
综合自己的条件,就会知道长板与短板了,尽量改善或调整自己的短板喽。
如果综合考量自己哪哪都不靠,也就踏实的不期盼了,做好自己的打算。
感觉新加坡的PR申请很大程度上不是综合打分的结果,是你的短板决定你成功的概率,就是那个木桶效应了,这个应该比澳洲的打分制更严苛了。
一点心得,和在申请的路上的朋友们共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