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74663|回复: 13

[兴趣话题] 新加坡常见海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5-2015 17:24:5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犹大 于 23-5-2015 11:37 编辑

新加坡或周边国家比较常见的海鱼,还有很多种欢迎钓友们帮一起填补上如有错误请帮更正,不要拍砖。


[attach][/attach]西刀鱼
中文鱼名:西刀长颌宝刀鱼
马来鱼名:Ikan parang
英文鱼名:Smooth wolf herring, Whitefin wolf herring, Whitefin wolf-herring
学名:Chirocentrus nudus
命名者: Swainson, 1839
家族: 宝刀鱼科
栖息环境: 大洋、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 0 - 150 公尺
栖所生态: 近沿海表层洄游鱼种。喜分散游动,不集结成群。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鱼类为主食,偶食甲壳类。
适用钓法: 活/死饵漂流, 假饵钓
钓饵: 青鳞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暖水海域,西起红海、非洲东部,东至所罗门群岛,北至台湾,南至澳洲北部


[attach][/attach]
九尾鲨
[attach][/attach]

中文名:苏眉鱼
       英文名: Bellows fishes,Sumei fish
       种属:隆头鱼科
       我国主要分布地:海南万宁、陵水等海域以及东南亚海域
       苏眉属隆头鱼科,学名称为波纹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万宁、陵水等海域以及东南亚海域。苏眉是一种名贵的海产鱼,生活在有岩礁石和珊瑚礁的海域中,体色会随着栖息的环境呈艳丽色彩,故又称为珊瑚鱼。




[attach][/attach]

中文学名:五带豆娘鱼。英文名称:Indo-Pacific sergeant

拉丁学名:Abudefduf vaigiensis

别称:惠琪豆娘鱼、条纹雀鲷、五线雀鲷、条纹豆娘鱼、厚壳仔



中文名:金目鱸
英文名:Silver perch學名:Lates calcarifer俗名:尖嘴鱸、盲槽、扁紅目鱸
金目鱸為台灣及東南亞地區重要之養殖魚類,因其成長快、抗病能力強、肉質細膩,所以普遍受養殖戶及消費者喜愛。且早期鱸魚被認為是手術後傷口癒合的補品藥膳,由於價格比一般養殖魚類高,所以僅在餐廳或宴客場所才能看到以鱸魚委烹飪材料的菜餚。但因為國內消費市場有限,造成產量過剩問題發生,魚價甚至跌至成本的邊緣,所以現今的金目鱸已經成為普遍化的魚種,不再有暴利的現象。 金目鱸為熱帶與亞熱帶魚類,分佈於琉球至印度洋海域,主要棲息於岩岸礁石與泥沙交匯處,常活動於半淡鹹水水域,亦會溯入淡水河川,為廣鹽性魚類且不耐低溫,台灣沿海也有產,但以南部養殖較多。 養殖方面其屬於肉食性魚類,但人工養殖之魚苗因在其成長至可供養殖場之育苗過程中,即以人工飼料進行馴養,故養殖之金目鱸已可完全接受人工配合飼養。 金目鱸與七星鱸最大的差異是體色與尾鰭;七星鱸體側與背部為銀灰色,腹部呈銀白色,但金目鱸體背與各鰭皆為褐色,腹部為淡褐色,七星鱸尾鰭後緣分叉,金目鱸則呈圓形不分叉。 金目鱸體長而側扁,腹緣平直。頭尖,頭背側、眼睛上方有一明顯凹槽。眼略小。吻短而略尖。口大,下頜略突出;上頜後端達眼後下方。前鰓蓋骨下緣3-4硬棘。上、下頜、鋤骨、腭骨及翼骨上均有絨毛狀齒帶。被細小櫛鱗;背鰭單一具深缺刻,鰭條數為7-8+1,11;臀鰭鰭條數為3+8;胸鰭短;尾鰭圓形。成魚體呈銀白色,體背側灰褐至藍灰色,各鰭灰黑或淡色;幼魚褐色至灰褐色,頭部具3條白紋,體側散布白色斑紋,眼褐色至金黃色,隨成長而略具淡紅色虹彩。


[attach][/attach]
龙尖 (新加坡 也叫 linjiang ,不懂什么方言的发音)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镜鲳, 羽鰓鰺马来鱼名: CERMIN
英文鱼名: Cale-cale trevally, Heavyjawed kingfish, Longrakered trevally, Heavy-jawed kingfish学名: Ulua mentalis命名者: (Cuvier, 1833)家族: 鰺科
栖息环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棲息深度: 0 - 20 公尺棲所生態: 沿岸淺水域產之魚種,以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适用钓法: 沉底钓和铁板钓钓饵: 小鱼, 苏冬, 虾分布地区: 分布於西起非洲東岸,北至台灣,南至澳洲北部海域。本省西南、南部等沿岸可見。最大体积: 70 cm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花点水鲳, 星點若鰺马来鱼名: Jemuduk
英文鱼名: Yellowspotted trevally, Turrum, Yellow spotted trevally, Yellow-dotted trevally, Gold-spotted trevally, Gold-spotted trevally
学名: Carangoides fulvoguttatus命名者: (Forsskål, 1775)家族: 鰺科
栖息环境: 大洋、礁區、近海沿岸棲息深度: 0 - 100 公尺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岸礁岩區,偶可發現於外海水深100公尺處,一般皆成群巡游於礁體外緣邊坡。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食。
适用钓法: 铁板钓, 沉底钓,假饵抛投钓, POPPING钓饵: 小鱼, 苏冬, 虾, 章鱼, 各类假饵, 铁板
分布地区: 廣泛分布於印度-澳洲海域,西起非洲東岸,北迄日本,南抵澳洲。本省僅發現於南部及東部海域,是罕見之魚種。最大体积: 90 cm




中文鱼名: 海鱺, 海雷 马来鱼名: Haruan Tasik英文鱼名: Cobia
学名: Rachycentron canadum  命名者: (Linnaeus, 1766)家族: 海鱺( li )科
栖息环境: 大洋、近海沿岸 , 棲息深度 0 - 200 公棲所生態: 日行性之洄游魚類。幼魚時,外形及姿態酷似長印魚,且會隨著大型的鯊、魟魚等一同游動,以大型魚吃剩的碎屑為食。隨著成長,身上花紋會變淡,且轉為掠食性,以魚及甲殼類為食。活動之水域極廣,除了大陸棚區外,在大洋中亦可見其蹤跡
适用钓法: 活餌/死餌漂流釣, 假餌釣钓饵: 活青目, 蘇東, 餌魚, 魚肉片.分布地区:全球性 。


[attach][/attach]中文鱼名: 黄合鲳, 老虎鯧, 無齒鰺
英文鱼名: Trevally, Yellow jack fish, Golden trevally, Golden jack, Golden toothless trevally, Golden trevally
学名: Gnathanodon speciosus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家族: 鰺科栖息环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棲息深度: 0 - 20 公尺
棲所生態: 幼魚常游動於鯊魚或其他大型魚旁以撿食碎屑並獲得保護,有「領航魚」之稱。成魚則巡游於沿岸礁石區、瀉湖區,以其厚唇在沙地中尋找無脊椎動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或小魚等。
适用钓法: 真餌沉底釣, 假餌釣钓饵: 青鱗





[attach][/attach]中文鱼名:红鰽
马来鱼名:Jehak,Jenahak,Tanda,Telanda,Jenahar.
英文鱼名:
学名:Lutjanus johinji
家族:Lutjanidae(Snappers)
型態特徵:后部背鰭下方有棵椭圆形黑色斑纹,是红鰽的注册商标.
栖息环境:河口红树林区域,礁石或珊瑚礁海岸,深海珊瑚礁,沉船,人造礁等等.
适用钓法:沉底,铁板,漂流,假饵,毛钩.
食物:苏东,章鱼,小鱼,虾,海蚯蚓,螃蟹,微生物等等.



中文鱼名:牛尾
马来鱼名:Bebaji, Baji-baji
英文鱼名:Flathead
学名:Platycephalus;Ndicus
家族:Platycephalidae
特微:头扁平,嘴大而宽,体呈褐色,有黑色斑纹与斑点两片胸鳍宽大,眼睛长于头部上方,左右两边鳃有尖刺
食物:小鱼,海蚯蚓,甲壳类等等
钓法:沉底,假饵,软胶,铁板
栖息地:沿海,河口,泥质或沙质海床,水深不超过25公尺
分布地区:红海,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日本,东南亚及澳洲






[attach][/attach]中文鱼名: 馬鮫, 鰆(chūn),土魠、馬加、梭齒、頭魠
马来鱼名: Tenggiri, Tenggiri Batang
英文鱼名: Spaniard, Spanish mackerel, Seer, Snook, Striped seer, Doggie, Cybium, Barred mackerel, Barred Spanish mackerel, Commerson's mackerel, Narrowbarred mackerel, King seer, Katonkel barracuda kuda, Narrow-barred king mackerel, Kingfish, King mackerel
学名: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命名者: Lacepède, 1800
家族: 鯖(qīng)科
栖息环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棲息深度: 10 - 70 公尺
棲所生態: 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的大陸棚區,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适用钓法: 活餌漂流, 假餌釣
钓饵:
分布地区: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自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洲,北至韓國、日本。
最大体积: 240 cm







[attach][/attach]
中文名: 新月锦鱼(青花) 英文名: Thalassoma lunare
  俗名: 哨牙妹、龙船、天歌、四齿、砾仔、绿花龙、青衣、红衣、花衣、青猫公、青开叉、青汕冷、月斑叶鯛
  形态特征:侧线完全,在体侧后方向下弯曲。背鳍鳍棘8根。上下颌前端有1或2对犬世,两侧为1行锥形牙。幼鱼尾鳍淡红色,呈圆形或略截形,背鳍及尾柄上各有一黑色小斑;成鱼尾鳍上下叶鳍条延长,中叶为黄色,呈新月形,黑色小斑消失,体侧各鳞片出现1条紫色垂直线纹。暖水性中小型鱼类。栖息于岩礁及珊瑚礁海区。体长一般为100~150毫米,大者可达300毫米。
  栖所生态: 生活于1~20公尺海域,有些雌鱼会性转变为终期雄鱼,具领域性。主要以摆动胸鳍的方式游泳,活动力强,很少停止游动;夜间则在岩礁或珊瑚的凹陷处休息。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

  渔业利用: 中小型之隆头鱼,体色鲜艳,是适合水族观赏的鱼类,可食用,但个体小,较无食用价值。









银鲳
    俗名:鲳鱼、鲳扁鱼、镜鱼、鲆鱼
    特征: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颚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是养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则会被其吃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主要以小活虾、虾肉、小鱿鱼片、小鱼为食物。
  栖所生态:潮流缓慢的近海,生殖季节集群游向近岸及河口附近。
    最大体长:体长一般为25-35cm,重为500-1000g。
  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中文鱼名: 古古/哇米/黑鲷
马来鱼名:
英文鱼名: Black sea bream, Blackhead seabream, Black porgy
学名: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命名者: Bleeker, 1854
家族: 鯛科
栖息环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棲息深度: 3 - 50 公尺
棲所生態: 屬於溫、熱帶沿岸雜食性底棲魚類,喜棲於砂泥底之內灣水域,有時會進入河口。以底棲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為食。幼魚期全為雄性,到3-4年生才轉變為雌性。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強。
适用钓法:
钓饵:
分布地区: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及大陸沿海
最大体积: 50 cm




俗名:乌支、普通鲻、大头鲻、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
    特征:体色银白,长30∼90公分(1∼3呎),鳞大,体粗壮,呈雪茄烟状;尾鳍分叉;背鳍二个,第一背鳍有四根硬棘。多数鲻具强大砂囊状的胃,其肠长,能消化大量植物性食物。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
  栖所生态:主要栖息于咸水或半咸水中,常见於沿岸浅水带,以挖取泥沙中的微小动植物和其他食物为生。
    最大体长: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
  分布: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沿海均产之,尤以南方沿海较多,而且鱼苗资源丰富。


紅         斑

香港: 紅斑 中國: 赤點石斑魚 台灣: 赤點石斑魚
         
紅斑又叫赤點石斑,是老鼠斑外,另一貴價魚。黃啡色身體有深紅色或淺紅點,它們多在香港東水一帶生活。 身體紅啡色,頭、身和魚鰭佈滿橙紅色小點。背鰭 及尾鰭深啡色。 身體上有米黃斑點在由頭下伸展到尾。  






泥         鯭


香港: 泥肚 臭肚 中國: 褐籃子魚 台灣: 褐籃子魚
泥孟體長卵圓形及側扁,口小,體側佈滿黃白色斑點及黑色小斑點,側線起點下方具一深色斑。背鰭非常毒,被其刺中,一定又痛又麻痺。如果抵受不了它的毒,入時還要入醫院治療。






雞           泡

香港: 三旁龜/三黃雞/牛角 中國: 角箱魨 台灣: 角箱魨
  體具六角形骨板;頭頂具一對長棘。體色多變,通常為棕黃色、灰黃色或褐色;體側具淺藍色斑點;腹部橙黃色;尾鰭具淺色斑點。雞泡魚是日本的名菜,但其血及肝其毒無比,此外它的牙聽說鋒利及有毒,不要被它咬到。
 



雞           泡

香港: 雞泡 中國: 點線扁背魨 台灣: 笨氏尖鼻魨
體圓。體背有黑點色,佈全身,上水及受攻擊,肚下會膨脹成球形。雞泡魚是日本的名菜,但其血及肝其毒無比,此外它的牙聽說鋒利及有毒,不要被它咬到。




魔     鬼     魚


[attach][/attach][attach][/attach]
香港: 魔鬼魚/鯆魚 中國: 古氏魟 台灣: 古氏土魟
魔鬼魚又叫蒲魚或鯆魚,體盤菱形,體背面褐紅色,佈滿黑邊藍點。魚有左右兩大翼,尾背面有隆脊及一至兩枚毒棘,尾深褐色、有數條白色環紋。是有毒的武器,牙齒尖銳無比,喜愛吃蠔。聽說尾的毒性非常利害,被打中要即時入醫院治療, 否則喪命。




坑         鰜

香港: 坑鰜 中國: 線紋鰻鯰 台灣: 線紋鰻鯰
體延長;鼻孔前有鬚1對;上頜鬚2對;下頜鬚1對。背鰭、臀鰭及尾鰭相連;背鰭及胸鰭棘呈鋸齒狀,具毒腺。體背黑褐色,腹部白色,體側具2條白色水平線紋;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具黑色邊緣。坑鰜戲稱老坑,是有毒刺魚類,上旗有一枝,左右旗各有一枝,共三枝。釣上時只要剪清三刺,便可拿回家吃,聽說肉味極鮮




菠         蘿

香港: 菠蘿/花并/斑馬蝶立 中國: 細刺魚 台灣: 柴魚
體高及側扁;頭部眼後輪廓凸出;口小;兩頜具細尖錐形齒;舌、鋤骨及顎骨均無齒。體被小櫛鱗;背鰭及臀鰭基底被鱗。體黃色,具5條黑色斜帶;背鰭邊緣黑色。  菠蘿其刺有毒性。






香港: 石祟/石頭魚 中國: 玫瑰毒 台灣: 腫瘤毒
 體稍延長,後部漸側扁;頭寬大,吻寬短,眼與鼻脊間有缺刻;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體被厚皮、無鱗、具皮質突起;背鰭起點位於眼後方,鰭棘末端露出;胸鰭寬大,伸達臀鰭起點;尾鰭圓截形;各鰭均被厚皮。體棕灰色,具不規則灰黑色和紅色斑塊。石頭魚是一條多毒刺的魚,形狀與石九公極似,被刺中要即時入廠,否則生命有危險。






香港: 星鱸/點鱸 中國: 紅鼓/蒙古鱸 台灣:  
星鱸是黃金色身體長及側扁,腹白,尾鰭前有一黑點,所以叫點鱸,背鰭灰黑,尾鰭灰黑邊緣帶天藍,胸及腹鰭黃色,是以上二種鱸外,另一種港海內經常釣得的鱸魚。星鱸是是近來放生最多的鱸,它們是群居性的,吃很多食物,只要出現,近海魚類多給它們吃光,或避到較遠海域,它們有很大魚腥味,海的較養的食味較佳,可用來打火窩,或煎炸來吃。




香港: 青鱸 中國:   台灣:  
青鱸不是青色,體深灰腹白帶幾點白星在側身,有黑色背鰭及尾鰭。口較百花鱸細,哈哈熊最喜歡的魚類!是外來的養殖魚,這幾年因大量放生而港海內青鱸量大增,是雜食性魚類。它們 聚於是魚排下,性惡。見食物便搶的魚,走水力強。 它們是群居性的,它們有很大魚腥味,海的較養的食味較佳,可用來打火窩,或煎炸來吃。





[attach][/attach]香港: 老鼠斑 中國: 駝背鱸 台灣: 駝背鱸
          老鼠斑又叫敏魚,這魚頭部細嘴尖,好似西隧老鼠,因而得名,其身雪白而有黑圓點,此魚是魚中皇,肉質嫩滑。但聽說在東西沙才可得釣此魚。 身體扁長,頭背輪廓明顯內凹,頸部明顯隆突。胸鰭及尾鰭呈圓形。 其身雪白而有黑圓點,頭、身及所有鰭也有疏落的黑色圓點,部分小黑點與體上暗斑重疊。
釣餌:
可用紅青二虫、生蝦、重殼蟹、蟹仔、螺、肥豬肉、魚肉....好多種。
釣法:艇釣手絲可用粗絲20-60磅,重殼蟹、生魷魚、全條紅虫及大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勾05-1號。





香港: 東星斑 中國: 豹紋鰓棘鱸 台灣: 花斑刺鰓鮨 東星斑身及頭橄欖色至紅褐色。頭、身及奇鰭佈滿細小的藍點。胸鰭紅色,尾鰭後緣部分有不明顯深色帶。
釣餌:
可用紅青二虫、生蝦、重殼蟹、蟹仔、螺、肥豬肉、魚肉....好多種。
釣法:
艇釣手絲可用粗絲20-60磅,重殼蟹、生魷魚、全條紅虫及大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勾05-1號。







西     星     斑

香港: 西星 中國: 藍點鰓棘鱸 台灣: 藍點鰓棘鱸
         
星斑中有東西星,東較西好吃。聽說東星是產於東沙,而西星產於西沙,東星的星點較西星幼細,身體色澤有藍、紅、啡及黃色,它們身瘦長,頭較其他斑類細──除老鼠斑外。西星頭、身及奇鰭褐紅色至灰綠色,佈滿藍色黑邊圓點。腹鰭鰭膜深褐色至黑色。尾鰭後緣白色,接近後緣的地方有黑色縱帶。
釣餌:
可用紅青二虫、生蝦、重殼蟹、蟹仔、螺、肥豬肉、魚肉....好多種。
釣法:
艇釣手絲可用粗絲20-60磅,重殼蟹、生魷魚、全條紅虫及大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勾05-1號。





花     鬼     斑

香港: 花鬼 中國: 瑪拉巴石斑魚 台灣: 瑪拉巴石斑魚
         
頭及身褐色,有大量黑點均勻分佈在上。頭及身另佈有白點及斑塊。身體有5條不規則的深褐色斜帶。魚鰭有細小黑點。 它們多在香港東水一帶生活,至五六兩肉質不錯,斤頭魚肉質粗,宜炒球。    
釣餌:
可用紅青二虫、生蝦、重殼蟹、蟹仔、螺、肥豬肉、魚肉....好多種。
釣法:
艇釣手絲可用粗絲20-60磅,重殼蟹、生魷魚、全條紅虫及大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勾05-1號。







杉         斑

香港: 杉斑 中國: 紋波石斑魚 台灣: 紋波斑魚
         
杉斑好似杉樹顏色,頭部尖凸,體米黃色,佈有大量小啡黑點,間有啡雲狀紋分佈身體上。後背鰭及尾鰭深啡黑色,有米黃點在上。
釣餌:
可用紅青二虫、生蝦、重殼蟹、蟹仔、螺、肥豬肉、魚肉....好多種。
釣法:
艇釣手絲可用手絲12磅,重殼蟹、青虫、魷魚肉、紅虫及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






芝     麻     斑

香港: 芝麻斑 中國: 寶石石斑魚 台灣: 寶石斑魚
  
頭、身及鰭淡褐色,密佈深褐至黃綠色斑點,頭部的斑點較鰓蓋上細小。胸鰭的鰭條有小黑點,尾鰭的末端有鮮明的白邊。



青         斑

香港: 青斑 中國: 點帶石斑魚 台灣: 點帶石斑
         
青斑全身有橙紅和黑圓點,頭及身接近背部棕褐色,腹部顏色漸淡。身上隱約有五條雲紋的深色斜帶,第一條斜帶位於背鰭硬棘部分的前方,最後一條斜帶在尾柄上。
它們是香港內海能釣得的大形斑類之一,最大有五六十或百斤。如想釣三四斤以上的斑,艇釣最高機會,如要四五十斤便要出外海或沈船排口才可釣得。
      此外,近岸用手絲、手竿及投都較高機會。磯釣機會較細。值得一講的是用手竿,如果在石搏或長堤上,用手竿勾生蝦拖釣,經常有機會中大青斑及大芝麻斑。

釣餌:
可用紅青二虫、生蝦、重殼蟹、蟹仔、螺、肥豬肉、魚肉....好多種。
釣法:
投釣用青虫則要用一段虫,用立勾,投用青虫勿用過十二號勾。
艇釣手絲可用粗絲20-60磅,重殼蟹、生魷魚、全條紅虫及大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勾05-1號。
手竿直感,但用粗絲30磅,生魷魚及大生蝦,勾要視乎餌之大小而用,勾05-1號 。這種釣法是在人造石駁用的,要沿駁拖釣。







中文名: 灰鹦嘴鱼(地瓜鱼、鹦哥) 俗名: 鸚哥、青衣,形态特征:本鱼开始型雌鱼体色多变异,体色為均一暗棕色到淡棕色,尾柄部有或没有淡色区域。终端型雄鱼体色亦多变异,体蓝绿色,各鳞片具橘黄色缘,有时颊部及体后部分具黄色大斑,背鰭及臀鰭的鰭缘具有宽的蓝绿色纵纹。尾鰭蓝绿色具较淡色之辐射状斑纹,且為圆形近乎截型尾。背鰭硬棘9枚、背鰭软条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软条9枚。栖所生态: 幼鱼生活於珊瑚茂盛或浅的珊瑚礁平台水域。成鱼喜洄游於夜间睡觉的地方和日间觅食场之间,且其间之距离甚短。吃底部的藻类為生。
地理分布: 本鱼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南非、模里西斯、塞席尔群岛、安达曼海、琉球群岛、台湾、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尼、中国沿海、澳洲、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斐济群岛、夏威夷群岛、法属玻里尼西亚等海域。




[color=rgba(0, 0, 0, 0.701961)][attach][/attach]中文鱼名: 舢舨跳/三保公
[color=rgba(0, 0, 0, 0.701961)]马来鱼名: Ikan Talang
英文鱼名: Queenfish, Talang queenfish, Talang queen fish, Largemouth queenfish
学名: Scomberoides commersonnianus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家族: 鰺科
栖息环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沿海,但常可發現於礁石岸或外海獨立礁周緣,偶而可發現於河口區域。一般呈少數群體生活,一般以魚類、頭足類為食。
适用钓法: 活/死餌漂流, 假餌釣法。






中文鱼名:红鱼
马来鱼名:Merah Jalang,Merah,Merah Mata Hitam,Temenggung.
英文鱼名:Malabour Blood Snapper,Malabar Red Snapper,ScarletSea Perch.
学名:Lutjanus malabaricus
家族:Lutjanidae
型態特徵:红彤彤的鱼鳞.
栖息环境:岩石河口,礁岩海床.
适用钓法:沉底
食物:小鱼,甲壳类,苏东等等.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鱷形叉尾鶴鱵, 尖嘴魚
马来鱼名: Todak
英文鱼名: Needle fish, Needlefish, Ocean piper, Crocodile needlefish, Crocodile longtom, Houndfish, Hound needlefish, Longjaw, Giant long-tom, Fork tail alligator gar, Gar, Hound, Garfish, Guardfish
学名: Tylosurus crocodilus crocodilus
命名者: (Péron & Lesueur, 1821)
家族: 鶴鱵(zhēn)科
栖息环境: 大洋、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棲息深度 0 - 13 公尺
棲所生態: 大洋性魚類,常出現於沿岸,包括潟湖及礁區。經常成群在水表層活動,屬掠食性魚類,以表層活動之小魚為食,牙齒銳利,因此釣魚者如釣上此魚必須小心取魚,以免被其咬傷手指。
适用钓法: 活餌/死餌漂流釣, 假餌釣
钓饵: 餌魚, 魚肉片, 魚形假餌
分布地区: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之溫熱帶海域。
最大体积: 150 cm





[attach][/attach]鬼头刀
马来鱼名:Belidung

英文鱼名: Common dolphifish, Dolphinfish, Dolphin fish, Common dolphin, Dolphin, Dorado, Common dolphinfish, Common dolphin fish, Mahimahi, Green dolphin, Mahi-mahi, Mahi mahi
学名: Coryphaena hippurus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家族: 鱰(shu) 科
栖息环境: 大洋、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0 - 85 公尺
棲所生態: 為大洋性迴游魚類,常可發現成群於開放水域,但也偶而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棲息於海洋表層,喜生活於陰影下,故常可發現成群聚集於流木或浮藻處的下面。晝行性,性貪食,常追捕飛魚及沙丁類等表層魚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
适用钓法:
钓饵:
分布地区: 廣泛分布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
最大体积: 210 cm





中文鱼名: 金骨, 浪人鰺, 牛港
马来鱼名:
英文鱼名: Giant Trevally
学名: Caranx ignobilis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家族: 鰺(shen)科
栖息环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棲息深度: 2 - 80 公尺
棲所生態: 近沿海洄游性魚類。成魚多單獨棲息於具清澈水質的瀉湖或向海的礁區; 幼魚常出現於河口區域。主要在夜晚覓食,以甲殼類如螃蟹類,龍蝦類及魚類為對象。
适用钓法:真餌, 假餌釣法
钓饵:
分布地区: 印度至西太平洋






[attach][/attach][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斧头鲳, 印度絲鰺
马来鱼名: Ebek
英文鱼名: Old maid, Plumed trevally, Talakitok, Threadfish, Diamond fish, Diamond trevally, Horse mackerel, Large thread-fin jackfish, Indian thread-finned trevally, Indian threadfin, Mirrorfish, Mirror fish, Indian mirrorfish, Indian threadfish, Indian threadfish
学名: Alectis indicus
命名者: (Rüppell, 1830)
家族: 鰺科
栖息环境: 大洋、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5 - 50 公尺
棲所生態: 成魚主要巡游於近海及大洋中,有時會游於淺礁區至水深100公尺處,中、小型魚則較常聚集於內灣或沿岸沙質海灘。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殼類為主,偶而捕食小魚。
适用钓法: 铁板钓, 沉底钓
钓饵: 小鱼, 苏冬, 虾, 章鱼, 铁板, 阿波罗钓组
分布地区: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印度洋沿岸起,東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海域。全省各沿海可見其蹤跡,是常見之魚類。
最大体积: 155 cm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翘丝笛鲷 , 曳絲笛鯛
马来鱼名:Kerisi Basi
英文鱼名: Chinaman fish, Chinaman snapper, Chinamanfish, Chinaman-fish
学名: Symphorus nematophorus
命名者: Bleeker, 1860
家族: 笛鯛科
栖息环境: 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1 - 50 公尺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水域至水深50公尺之礁石區。獨自游動或聚集小群。主要以魚類為食。
适用钓法:
钓饵:
分布地区: 分布於印度-澳洲間海域,西起東印度洋,北至琉球群島,南迄澳洲北部。
最大体积: 100 cm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关刀红
马来鱼名:Merah Coreng,Merah Stok
英文鱼名:Red Emperor
学名:Lutjanus sabae
家族:Lutjannidae
型態特徵:身体中间阔大,身体两侧个有3行深红与3行浅红三间排列条纹.
栖息环境:珊瑚礁,沉船,轮胎人造礁,暗礁
适用钓法:沉底
钓饵:小鱼,苏东,甲壳类
分布地区:印度洋,安达曼海,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东马两州.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犬齿鮪, 狗牙, 疏齒.
马来鱼名:
英文鱼名: Scaleless tuna, Pegtooth tuna, Ruppel's bonito, Whiteflesh tuna, Tunny, Dogtooth tuna, Dogtooth unicolor, Dog teeth, Bonito, Jackass, Greek brown moray
学名: Gymnosarda unicolor
命名者: Rüppell, 1836
家族: 鯖科
栖息环境: 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0 - 100 公尺
棲所生態: 岩礁區巡游之魚類,通常單獨游動或集一小群。游泳快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适用钓法:
钓饵:
分布地区: 分布於印度-西中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以及大洋洲之馬貴斯、土木土及大溪地等群島
最大体积: 248 cm


[attach][/attach]
中文鱼名: 扇子旗, 破雨傘
马来鱼名:
英文鱼名: Sailfin, Pacific sailfish, Sailfish, Sail-fish, Sail fish, Peacock fish, Bayonet fish, Indo-pacifc sailfish, Indo-Pacific sailfish, Japanese sailfish, Indian sailfish 学名: Istiophorus platypterus
命名者: Shaw & Nodder, 1792
家族: 旗魚科
栖息环境: 大洋、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0 - 50 公尺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一般皆發現在躍溫層之上的水域,常成群出現於島嶼周遭的水域。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習性。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适用钓法:
钓饵:
分布地区: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甚至可從紅海進入地中海。
最大体积: 348 cm




资源名称:
及达尖犁头鳐
学  名:
Rhynchobatus djiddensis
英 文 名:
Giant guitarfish
俗  名:
笨鲨、龙纹鲨、犁头鲨
原 产 地:
中国台湾海峡、东海及南海
地理分布:
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南海、东海及台湾海峡。



牛奶鱼(Chanos chanos )

分类地位:硬骨鱼纲、鲱形总目、鼠鱚目

牛奶鱼也叫虱目鱼,是鼠鱚目中分布最广也最具经济价值的种类。这种流线型的银色鱼类与乌鱼大小相似,喜欢在环岛礁石和大陆架上的温暖水域中聚集成群,人们对其捕捞和养殖并做食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菲律宾、中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尤其如此。体延长,稍侧扁,截面呈卵圆形;圆鳞,鳞小,鳞片在背鳍与臀鳍基形成鳞鞘;口端位,口小,下颌中央具突起,无齿,胸鳍低位,尾鳍深分叉。背部青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




[color=rgba(0, 0, 0, 0.701961)]梭鱼(学名Sphyraenus),又译金梭鱼或梭子鱼,俗称海狼(Barracuda)或麻雀锦,是一种金梭鱼科魣属的条鳍鱼,个性凶狠且具侵袭性,爱联群出动,因其较大的体积(可长达1.8米)和凶猛的外形而广为人知。
[color=rgba(0, 0, 0, 0.701961)]梭鱼身体属长圆柱形,嘴巴尖,下巴阔大,头如梭,长有突出的犬牙状牙齿。两边背鳍分开,一边有五条刺针,另一边则有一条刺针和九条放射状线条,全身横线明显。[color=rgba(0, 0, 0, 0.701961)]
午鱼 俗称 马友[attach][/attach]
午鱼 俗称马友


[attach][/attach]嘎叽
胡椒鲷学名Plectorhynchus pictus),又称花石鲈细鳞石鲈,俗名加志,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石鲈科的其中一个






[color=rgba(0, 0, 0, 0.701961)]




石鲈(学名:Pomadasys argenteus)为石鲈科石鲈属的鱼类,俗名星头鲈、白头鲈、银鸡鱼。分布于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拉伯海。体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口小,前下位。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缺刻。背鳍第4鳍棘和臀鳍第2鳍棘最长大。尾鳍稍内凹。体被栉鳞,侧线完全,侧线上鳞6-8。鳃盖无黑斑,体侧有深色斑点,其黑点依鳞行排列呈许多条纵纹或斜纹。背鳍鳍棘部有许多黑色斑点。为暖水性海洋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海峡。



[attach][/attach]
[color=rgba(0, 0, 0, 0.701961)] 英文名:[color=rgba(0, 0, 0, 0.701961)] silver sillago,common asohos,smelt[color=rgba(0, 0, 0, 0.701961)]
中文名:沙尖鱼 鱚科多鳞鱚(Silver sillago)是沙尖鱼的学名,又称沙鲮、沙钻、船丁鱼、麦穗,北方地区常称沙丁鱼,南方地区叫沙尖鱼,规属海水鱼;肉质鲜美,既是经济性食用鱼又是著名的沙岸游钓鱼种。
[color=rgba(0, 0, 0, 0.701961)][color=rgba(0, 0, 0, 0.701961)]

[color=rgba(0, 0, 0, 0.701961)]

[attach][/attach]
金钱鱼,俗称 金鼓  学名Scatophagus argus,英文名Spotted scat,商品名为金鼓鱼。金钱鱼科,成鱼体长约30厘米,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的江河入海口的咸淡水交融水域




[attach][/attach]

红宝石 :深海鱼类


[attach][/attach]
眼海鲢 英文名字Megalopidae 辐鳍鱼纲海鲢目的其中一科。



[attach][/attach]

中文学名:天竺鲷科

拉丁学名:Apogonidae



[attach][/attach]

炮弹鱼
英文名:Bullet mackerel,炮弹鱼属皮剥纯科鱼类。

鱼体 20 --30 厘米,卵圆形,头大,嘴部黄色,头部呈圆锥状,像个枪炮的子弹头。




[attach][/attach]

尾斑金鳞鱼
颜色为红色,鳞片带白边,尾巴为白色。小群生活或零丁生活在珊瑚礁地域。



[attach][/attach]

竹荚鱼(mackerel),

也称马鲭鱼,鲈形目,鲈亚目鲹科鱼类。

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及朝鲜、日本沿海等水域。这种鱼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游泳迅速,喜欢结群聚集,有趋光特性。


[attach][/attach]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

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龙脷”、牛舌头、鳎目、鳎板、鰙鳎、细鳞、鳎米。

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33‰。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




[attach][/attach]

马步鱼俗称大棒鱼,也有将它叫做针鱼的,但它与我国南海的针鱼不是同一物种。体细长。略呈圆柱形,一般体长17~24厘米、体重50~100克。上颌呈三角状片。长与宽相等,下颌延长成喙状。牙细小、体被细小圆鳞,背面正中线具较宽的翠绿色纵带。背鳍与臀鳍相对,均位于体后方;胸鳍位高、黄色;尾鳍叉形,呈浅绿色,下叶略长于上叶。



[attach][/attach]学名:鮸鱼 俗称 :鳘鱼、敏子、敏鱼、鮸鱼、毛常鱼


[attach][/attach]潮喜
斑点鸡笼鲳学名Drepane punctata)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帘鲷科鸡笼鲳属鱼类,俗名花鲳、臭屎鲳、鸡笼鲳、鸡鲳、龟笼鲳、浆打鲳。

[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attach]










海鱼图1

海鱼图1

海鱼图2

海鱼图2

海鱼图3

海鱼图3

海鱼图4

海鱼图4

海鱼图5

海鱼图5

海鱼图6

海鱼图6

海鱼图7

海鱼图7

海鱼图8

海鱼图8
image.jpg
发表于 16-5-2015 18:00:4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犹大 于 21-5-2015 03:48 编辑

希望钓友帮助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15 17:39:29|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嘎叽叫什么鱼?都没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15 21:48:3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562589716 发表于 18-5-2015 17:39
嘎叽叫什么鱼?都没说明

嘎叽同属石鲈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15 15:37:1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好厲害.看樓主對釣魚.養魚很有經驗.我也很喜歡釣魚: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15 00:09:5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lojockin 发表于 19-5-2015 15:37
樓主好厲害.看樓主對釣魚.養魚很有經驗.我也很喜歡釣魚

我最厉害的是吃鱼;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15 17:40:5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 .  lz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15 10:48:5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15 01:22:21|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1:22:02|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拿着梭鱼,胸口有狼头的,我认识他,知道他钓鱼很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