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6-7-2015 01:33:5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谦纭 于 6-7-2015 02:04 编辑
LZ没必要发愁孩子的成绩会不会影响他一生,这是不可能的事。成年人的同学聚会没几个混得好的是当年的尖子生。
记得以前的公司首批员工是本地名校大学生SC,几年后招第二批员工是各种名校的硕士毕业生EP。虽然第二批员工不是SC,但是待遇后来却比第一批的还好,原因一是学历更高,二是比老员工年轻肯干。公司招第一批SC员工的目的是遵守政府的员工要求比例。
这好比新加坡教育/工作竞争的真实面目,无处不在的内外竞争,本地人挤破头读了NTU/NUS的大学,到头来不如外来大学生读NTU/NUS的硕士。而新加坡上大学的成本和外国上大学的成本各是多少?
面对这样会算计的政府,量力而为打自己的小算盘就好,胳膊拧不过大腿。
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小时候家里没背景,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被父母各种严格管制。毕业的时候我也争气地考了前三,家里为了我的志愿各种闹。我是个喜欢艺术浪漫的人,当年的艺校都是三流学生读的,父母死活不让我报,结果我顺他们的心意读了跟艺术牛马不相关的建筑专业。入学后几乎没认真读过书,整天搞画展参加文艺表演各种辩论赛。好不容易混到毕业到爸爸的单位实习,虽然我是平辈中学习最好的却关系不够硬,我爸为了这个名额花了挺大力气。后来没多久我来了新加坡,发现自己在国内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半点P用都没有,老爸的钱也白花了。于是为了生存我又修读了跟艺术更没半毛关系的科目,一直做到今天。
我不止一次地埋怨父母浪费了我的生命,在最佳的求学阶段逼我读了一堆永远也用不上的知识。如果我当年读了建筑留在国内,如果我当年坚持读了艺术学校,然而生命却没有如果,在那个年代看似绝望的别无选择成了今日井底之蛙的笑话。有时候我想现在是否也是孩子的“那个年代”,某天他换了个地方生活,发现这里的生活是个P。这样我们现在又紧张个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