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兴起食物递送服务热潮,运输业者如Uber优步和Grab也先后推出外卖预订应用程序。为了能在市场分得一杯羹,业者推出新招数提升竞争力。
这家营业还不到一年的食物递送服务公司,已经要增加人手应付需求。公司计划在全岛设立10到12个中央厨房,让合作的餐馆派驻厨师到厨房内烹煮。业者认为,这种创新的方式不只给客户更多选择,也可以减少递送的时间。
食物递送服务业者托雷斯表示:“首先这将允许我们把全岛最受欢迎的餐馆集中在一起。第二,我们将可以在20分钟内递送食物。”
另一家业者也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从下星期起把递送服务扩充到小贩中心,几年后甚至可能透过无人机来递送食物。
食物递送服务业者希普也表示:“用无人机的话要先看是否符合经济原则。要符合公司的底线。 第二,我们也要找出如何在组屋和私人公寓里导航。”
分析师表示,业者要面对管理物流成本和科技成本,以及预防食物被污染等挑战。不过,食物递送服务的市场将持续增长,类似新加坡邮政等物流公司,日后可能会同餐馆建立伙伴关系。
Uber曾使用无人机为新加坡客户快递冰激凌
无人机通常不是Uber的业务范围,但Uber曾使用无人机为新加坡客户快递冰激凌。Uber做冰淇淋快递的促销噱头已经有四年时间,并且每次活动都为期一天,覆盖范围是全球57个国家252个城市,因为东南亚路况复杂,Uber决定使用无人机取代汽车送递。现在,新加坡用户只需使用Uber APP,即可点上一杯冰淇淋,这种冰冻甜点会在几分钟内出现在用户面前。在一些地方,例如英国8个城市,冰淇淋是免费的,但在其他地方的费用会自动计入与Uber帐户相关联的信用卡当中。
Uber南亚和印度通讯经理表示,新加坡这项服务仅提供给靠近海边和码头的区域,因为新加坡有严格的无人机执照和许可证管理制度。”
Uber公司目前价值400亿美元,它一直在进行营销闪电战,与客户群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同时与其他打车公司进行更激烈的竞争。除了其冰淇淋推广,公司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作,进行小米Note Pro手机订购到交付1小时活动。
新加坡“美食熊猫”公司测试无人机订餐送餐服务
新加坡“美食熊猫”公司近日公布正在测试无人机订餐送餐服务,改善后的送餐速度将从之前的60-70分钟缩减至30分钟。
竞争激烈 新加坡一公司测试无人机送餐服务
据报道,新加坡全球订餐软件“美食熊猫”(Foodpanda)已经开始测试一项通过无人机或无人驾驶飞机进行送餐的服务,这标志着服务提供商与困难客户间的反重力战斗不断升级。 德国火箭互联网的支持下,在线商城已于几个月前开始测试无人机送餐服务,如果测试顺利,未来几年有望在新加坡全面展开运用。
艾玛西普说,“我们不断致力于让用户享受最便捷最快速的网上订餐服务,但由于交通堵塞问题,送餐速度会受到一定限制。”她补充说,“有了无人机,我们的目标送达时间是30分钟”,并表示自动化是公司长期计划的一部分。
艾玛西普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已经完成了无人机的研发,一旦可行性评估通过,将会申请当地监管机构批准。
“美食熊猫”公司成立于四年前,目前已是新加坡订餐服务的领军人物,但面对新晋竞争者带来的压力,“美食熊猫”希望通过无人机送餐加强收入,才能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无人机热”已经席卷了全国,新加坡邮政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最近相继宣布他们也在测试无人机服务。
室内无人机服务员有了很好的应用
woon在2013年召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InfiniumRobotics公司,专注于室内无人机的研发。通过与当地餐馆和酒吧合作,用无人机提供酒水服务,这一公司一炮而红。
无人机服务员 虽然无人机可以在室外正常运行,但其重头戏还是其室内操作系统。拿它的无人机服务员系统来说,食物会由无人机从厨房送到一个中转站,而后由服务员送给顾客。无人机虽然可以直接将实务送到顾客手上,但是餐馆还是更偏爱人与人直接交流。
一开始Woon想使用地面机器人,但是顾客都不怎么喜欢。因为它工作时会妨碍顾客和员工,产生安全问题降低效率。而利用天花板高度环境的无人机,就变成了更好的选择。
他的无人机系统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让它能在有限空间里发挥作用,其螺旋桨有金属网进行遮挡,以防伤到别人。Woon给无人机加入了稳定系统,在其倾斜时会自动纠偏,这一系统还包含一系列的传感器来避免碰撞,比如声呐,红外和立体视觉传感器。
但是这些功能在无人机界实在是太普通了,Infinium的真正杀手锏在于它庞大的科技储备,这包括飞控技术专利和多架无人机的动作协同算法专利,后者对于无人机控制其相互距离至关重要。
但这一努力离成功还很远。因为GPS只有在室外才可用,室内的许多环境其表现还不合格,比如在购物广场里。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他们在进行室内定位系统的研发,这一系统会利用摄像头来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追踪。
同时,Infinium还在努力尝试消除无人机叶片旋转产生的恼人的噪声——对餐馆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很重要。他们的名为动态降噪的新技术致力于制造新的声音来减小无人机的喧闹。但其研发还仅处于开始阶段。
扎根室内
想要让无人机扎根室内,Infinium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因为当人们在新闻里听到无人机的消息是,多数都是室外无人机。在民用级的四轴无人机上市之前,我们多数了解的都是军用级的,而这些无人机都是杀人机器。也就是在最近,才出现了一些无人机爱好者,他们用无人机来进行摄像,监控,货物投递和资产检查。
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多数都出现在室外。可以看一下现有无人机新创公司的领域,大疆迎合爱好者的口味。同时,Redbird,Sky Futures和新加坡的GarudaRobotics都专注于石油气工业。
那么室内无人机的商用情况呢?可以说被大大忽视了。虽然许多新创公司都在这一领域进行着尝试,不过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这些无人机可以在办公室里递送咖啡或文件,或者它们可以帮助从仓库取放物品。
但就拿物流公司aCommerce来说,他们的首席运营官Peter Kopitz就对此技术持怀疑态度。“无人机系统费用昂贵,远超雇佣工人的花费。在许多新兴市场里,无人机想要发挥作用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但这只是新兴市场的情况。随着无人机费用的下降,它们即将在发达国家派上用场。
Woon创业的经验非常本地化,因为新加坡的政策和对外来劳工的依赖造成了当地餐馆的窘境。但他认为这也可以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因为发达国家面临着相对低的失业率和高昂的人工费用。在这些地方,餐厅都十分渴望高效的无人机的引入。毕竟,无人机没有情绪波动也不会随意发脾气。
物以稀为贵 无人机的费用看起来有些过高。假定无人机可以替代一个全职服务员,那么餐厅需要多年才能收回成本。但是Infinium公司计划将无人机成本削减三分之一,让其性价比在大规模使用时得到提高并降低其零部件价格。
换句话说,劳动力的短缺让他的无人机价值得以彰显。视频和饮料行业一向起伏很大,可能旺季马上就转变为淡季。餐厅也一直在寻找能优化自身收入的方式。采用无人机可能是其中一项卖点,其目的不是为了替代人力,而是为了增加收入。
这一新创公司已经从天使投资人那里获得了约75万美元的投资,现在它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目标约为1100万美元。这些投资将被用于无人机的制造,以满足国际需求。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Infinium不需要得到投资的话,那就是对抗现有法规。他们一直都在聪明的打着无人机现有管控法规的擦边球。
“室外无人机的使用现在还很容易与航空飞行管理规定冲突,比如其飞行高度有限制,而且你需要一个飞行执照。在美国,只有一两家公司可以合法的进行无人机商业飞行。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想快速商用这一技术,需要一个政策更加开放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