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8604|回复: 2

淨慧法師網路問答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7-2016 19:14:3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法在世间 于 4-7-2016 19:15 编辑

諸位仁德:
有緣人見聞佛教網路論壇有疑,向吾師請法。根據吾師與其交流答疑,選擇一百零八問,編緝出《淨慧法師網路問答錄》,法供養諸位仁德。
問答時間為二零一四年二月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以時間順序排列,未作調整。所答內容廣泛,條理清晰,法義深遠,普利三根;重點益於初學,語句開俗顯法,理在修行基礎,方便讀誦流通。
所答法義,僅限所問,隨緣方便,不針對第三人;若有所涉,只答義理,不問名相,請予理解見諒!如有教誨匡正,頂禮感恩助緣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
智慈愧拜
佛曆二五六十年六月
西曆二零一六年七月
第一問:“有一位法師講,只念一句佛號就是淨土法門,真實如此嗎?同時,佛門中為何稱法師、禪師、戒師、上師等,不稱老師呢?”請您一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你可如此請法,請求這位法師給予開示;即能否系統地、規範地、完整地開示一下淨土門中,除皈依儀規(授三皈五戒八戒,念一句佛號)外的修行傳承呢?末學靜候法音!相信這位法師可滿願求,不需我在這裡贅言。
佛門中師,皆由戒得,緣於依戒為師。法師、禪師、戒師、上師及師父或師傅等,皆具足受持戒律。由於宗門不同,名有差別,稱師相同,皆因依戒。佛門稱師,形成傳統,輩代相傳,義為遵戒。雖稱某人為師,實不依人為師;某人也無為師相,只知身心載法載戒,證悟我法二空;還可替佛結緣,辦理佛事,如能傳法、授戒、培德、解疑,興建壇城道場,舉行各類法會,示現四眾弟子形象等。還可師徒間父子傳心,言傳身教;如鐵匠教徒弟,既口傳竅訣,又傳行規,還身教技能,操作實踐等。若有為師相者,隻身受戒,心地無戒,不為得戒;亦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道元師雲,“隨師有正邪,悟則有真偽。”
而老師則不同,緣于傳統文化,是指能教授學生知識文化、技藝能力的人;古有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人師表,以身立教。老師,既是一種尊稱,又是一種職業;既推崇老子哲學思想,又注重人為德行修養。
二種師者,各有所表,義理差別,功用不同;但尊師重教、師道尊嚴相通;故應尊重各自傳統,不可人為混淆,以免引人誤解,或毫無實義之爭。二零一四年二月
第二問:“有一位法師講,極樂世界是精神世界。我有點疑慮,想求一解為快。”您是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心中有疑,可以直接向這位法師請法;若我給予答覆,唯恐對這位法師不尊重。但可以與你一起,理順一下思路,共同參學為好;即你心所疑,主要有四點:
第一、非想非非想天人無身口,只有清淨心識;此世界與精神世界有何差別呢?
第二、佛說極樂世界皆七寶所成,菩薩皆具清淨色相;七寶是不是物質呢?色義中是否包含物質呢?
第三、如來報身百福莊嚴,不來不去,應化十方,化身無量,只是在絕對的清淨心靈的世界中冥知的實相法嗎?
第四、三界中時空不同,法則各異;故用人世間科學所知,能證明出世間法則與智慧嗎?
依此問疑,敬請法師開示,一定會得滿意答覆,我等一同受教。二零一四年三月
第三問:“有一位居士講,不可回收供佛食物;若回收食用,屬於盜取佛物。聞後心很恐慌,故求明師決疑。”您能給予方便開示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你可直接與這位居士商榷,提出不同認知;然後共同探討義理,以益信眾,避免誤解,貽害他人。在義理不清之前,先不要恐慌是否有業,仍依傳統方法去做。
商榷內容大致是,“彼見聞如:若何等人取佛財物而自食用,不還不償不信彼業而複更取,複教他取;為作住持,或施佛已複還攝取,或他與物令使施佛而自食用。”其一,經中是取,或是攝取,而不是回取;二者義有區別,易生混淆。其二,經義可解為一切財物施佛後而未供佛前,或令施佛後而未供佛前,一切人攝取與自食用,或教人食用,屬於盜取佛物。其三,一切財物施佛後而未供佛前,或令施佛後而未供佛前,急需時挪為他用,用後“不還不償不信彼業而複更取,複教他取”,或不能及時補還原數原量,亦屬於盜取佛物。
如此商榷知見,為依經而解;若有不妥,敬請指正!二零一四年三月
第四問:“這位居士,堅持所講無誤,提出很多依據;把我都說糊塗了,更加疑上加疑,還須求明師決疑。”您同意他所講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既是商榷,各有所論,各有依據,實為正常交流。若更加疑上加疑,可再與這位居士商榷,表示義理的觀點,可更明瞭一些,也供眾多網友幫助共同辯別,共同受益。
商榷內容,可引深一點問;即寺廟中功德箱內信眾供佛的錢與法事所收的十方佛財,是施佛財物,能不能收取呢?於收取中,其中用於寮房、齋堂、廚房、廁所等生活設施,以及水、電、食物、藥品、床具、用品等生活用品,屬不屬於自食用財物部分呢?僧人還將部分收取的財物用於捐款、救災等善舉,僧人與大眾皆須墮入大阿鼻地獄中黑肚小地獄嗎?若不能收取,僧人生活如何維持,寺廟活動如何運轉呢?於二千多年寺廟運作的實踐中,有不收取供佛一切財物的例證嗎?
我輩愚鈍,智慧不開;如此商榷,敬請開示!二零一四年三月
第五問:“有人說,世間法真實,出世間法虛無;世間法阻礙出世間法,果真如此嗎?還有智慧與空是同是異,如何理解呢?”請您給予開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世間存在著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二者相輔相承;即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基礎,世間法以出世間法為究竟;若只講世間法,易使佛法落入有為;若只講出世間法,易使佛法落入虛無。對於學佛人,二者功用不同,不可偏頗;即世間法還身心以清淨,出世間法致境界以高遠;世間不礙出世間,出世間不否世間。
禪行靜極,身根不動;思維停止,定境自生。定境為空,故為定空;定空生慧,智觀明心。依身心而論,空有四種;即空身、空心、空性、空法。依次第境界而論,空有二十種;即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小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
智慧,為在定空境界中,心識觀察諸法實相的能力,超越法則束縛的能力,駕馭規律自在的能力、創立規律不共的能力。若對修行人而言,照見為智,解了稱慧;觀察辨明為慧,通達明瞭稱智;即斷除無明煩惱,證得解脫為智慧。智慧有多種;如按觀察世間分,有勝義智和世俗智二種;如按三乘教義分,有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三種;如按究竟法義分,有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種。
定空與智慧的關係,既是同,又是異。同者為定空與智慧同根同體,單一心性功德所證所具。異者為定空與智慧有順序功用差別,定空是基礎根基,智慧是功德妙用。可用比喻說明,如一顆瓜秧上,有蔓藤,才有瓜果;瓜秧如身心,蔓藤如定空,瓜果如智慧。二零一四年三月
第六問:“有人說,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主要是指法師講法;還有當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大德言論都暴露其未徹悟,見地不徹,出現偏頗,甚至流毒學人,甚疑求解。”您認可這種說法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對第一種說法,當然不能認可。這種說法不解如來真實義,也與現代實際不符。現代人以各種書籍、刊物,以及電視、廣播、網路、論壇等形式,對佛教義法理發表各自認知,紛繁複雜,不一而足;可講法者中有證悟的人少,發表各自知見中其佛教正法少;故此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當廣義理解認知。確切地講,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應包括一切以不同形式言說佛法的人;不正即邪,不可不慎。古人雲,“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故可引以自勉,不可人云亦云。
末法時代,雖證悟者少,但仍有證悟之人。在諸講法者中,由於證悟不同,可有見地差別;但不可一概而論,皆定性為邪師。只能講隨順眾生因緣善根,見地有所差別;有講正法、像法、末法、善法的不同,極少數人講邪法。講邪法知見者,難逃信眾擇法眼的正觀,並依經正法藏及時明示其危害,隨繼銷聲匿跡;雖還會層出不窮,但一定不得人心。若全面否定法師講法,或認定講法者皆是邪師,如此知見,危害極大,因果極重。危害極大,在於古今弘法艱難,真正弘法者少,再以邪師之名封堵其口,蠱惑一些不明實相的信眾以邪師之名詆毀其人,長此以往再無人講法,等於滅佛法慧炬,信眾將失去佛法眼目。因果極重,在於認證不准,知見不正,惑亂人心,貽誤眾生;恐有謗毀之嫌,會合因果之律。
對第二種說法,純屬個人知見。僅憑一些講法知見,與佛相比皆不具足,或有意設置障眼法,不能明察其詳;而未見其人加以定觀印證,便下如此結論,難以讓人信伏。據我觀察,在當今弘法者中,不乏有菩薩再來者,也有證悟不同道果聖人;在大陸、西藏、臺灣、境外等地,真實存在,只是不便講破。至於在弘法中,卻有一些法不了義、戒不具足、事項不圓融的知見,迎合了一些信眾的末法心理,也適應了一些末法眾生善根;只能講因緣如此,因果自負。若說對後世影響,也只能影響末法心理的信眾,及一些末法善根的眾生;而對有大善因緣、大善根基的眾生,無礙得聞正法義理,無礙得依傳承法門,無礙具足受持戒律,無礙次第證悟道果等。
對此疑者甚多,聞此釋義後,若還不能詳解,可詳參有關佛經,全面深解教義法理,別障於摘錄的一句佛說而不觀前見後,別誤於不聯繫法要的言論而認知實相,從而生疑而自亂其心。借用一句古詩,比喻其義,供其參悟;即“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二零一四年三月
第七問:“我皈依後,皈依師告訴好好念佛就是修行;有人告訴說,應參尋依止師,依法門修行,為什麼呢?同時,我業障很重,貪嗔癡慢疑就是業障嗎?”對此,您如何理解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古德有雲,“迷時千卷少,悟後一言多。”初學佛法,諸多疑問,願求多聞,當為可教。就怕不疑不問,不知擇法尋師,還在自以為是,感覺狀況良好,當為難教。迷時千卷少,是向經學他學,願求了義究竟,身不疲倦,心不厭足。悟後一言多,是向淨心自性學,日夜精進禪行,無心留意身外諸事,見聞一字一句都是多餘。但是,若無迷時千卷少,難有悟後一言多。
皈依師,為皈依三寶的引領見證者。依止師,為傳授依止法門、依靠指導功用者。皈依佛門的人,皈依後應參尋依止師,于依止師處得到對應根基的傳承法門,進入真正的修持身心。各宗法門,皆有傳承;即可依皈依師為依止師,但須授於傳承法門,非教念一句佛號而已。
當下,在漢地大陸淨土宗的部分寺廟中,四眾皆有遇此狀況者;其中,在家二眾居多。幾年或十幾年下來,少見道業有長進者,不知淨土法門傳承為何物,不知都攝六根靜坐念佛有多重要;只知念一句佛號,便等臨終諸佛菩薩接引;只知如此念佛最為穩妥,三根普被而利鈍全收。
業障,為身、口、意所造作諸惡,形成業債,迴圈不息,能障礙修行正道,故稱業障。業者,天地神明察查核准,記錄在案有報為業。債者,既有命債,也有物債。貪嗔癡慢疑,為身欲五毒,心煩惱五病。由於身有財色名食睡五欲,生貪嗔癡慢疑五毒,發身口意言行造作諸惡業。故不能簡單認知,貪嗔癡慢疑就是業障;而應加以明辨,減少欲求,才能化轉五毒,言行造作轉為諸善業。
業障重者的表現,略講有二十種;一是多病難醫;二是傷殘短壽;三是鬼魅常侵;四是神志昏沉;五是浮躁失控;六是心常散亂;七是易失正念;八是執著妄想;九是好事難成;十是散失財產;十一訴訟擾害;十二煩惱不安;十三遭遇橫禍;十四災難侵襲;十五背負惡名;十六常生邪見;十七破犯戒儀;十八譭謗三寶;十九善友遠離;二十難修正道。作業千差萬別,報應千變萬化,表現千奇百怪,只能略釋其義。化轉業障方法很多,這裡不講,可另參學。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八問:“在末法時代,有人認為魔法興盛,佛法衰敗;有人認為佛法興盛,魔法衰敗;究竟是誰盛誰衰呢?”對此疑問,您的知見如何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世間法中,凡夫之人執著名相,以相生心,佛法僅停留在言說諸相上,見聞覺知事事盡有為,身心感受處處皆魔法,有魔子魔民住伽藍,更有高價香、假僧尼、貪名聞、喜利養、圖安逸、多放縱、破戒儀、不禪行等事頻發,故說魔法興盛。而正修之人多以禪行為主,魔法僅在我法二執中,有為事中含無為法,一切事物存在皆佛法,一切身心行作皆正法;人的境界不同,智慧有別,對魔法與佛法的認知也不同,證悟之人可轉煩惱為菩提,故說佛法興盛。
魔法興盛,身心欲望強烈,十不善法盛行,眾生業習加重,皆是背道而馳。人心道德喪失,生存條件遭糕,世間災禍頻傳,邪惡盡墮魔網。佛法興盛,民風淳樸清正,氣候順時分明,人有氣節志遠,世間善法流行。人皆節制欲望,眾生業習減輕,天地增長福壽,自發向聖道心。魔法興盛,從反面利益人;迷者執著貪求不舍,以苦為樂顛倒終生;悟者智明魔法考驗,守持戒律警鐘長鳴。佛法興盛,從正面利益人;教人善行可轉迷為悟,修苦樂法知宇宙人生;放下解脫得覺悟自在,彼岸清淨可極樂永生。于人道而言,佛法興盛是有階段性的,是有善法條件的;階段性為有佛出世與無佛岀世,有佛出世為短暫,無佛岀世為長期;在有佛出世時期,還有正法、像法、末法時代存在;善法條件為眾生因緣善根,既有值佛住世難,還有得人身難。而魔法興盛是無期的,也是有不善條件的;無期為從無始劫來到無始劫去,既無開始,又無結束;不善條件為眾生惡因緣惡業習,障重不聞佛法,業重惡道苦受。
在三界法則中,有五濁惡法,眾生命運皆難堪忍,六道輪回生滅不息,相殺相食不斷,相害相欺常有。魔王為三界主,依魔法魔律驅使魔子魔民,既惱害眾生清淨而防逃離,又破壞修行證道而怕解縛。唯佛得神通自在,與三界法則及魔法魔律不共,當有部分眾生因緣善根成熟時,方降跡世間,示現成佛立教說法,教化因緣善根成熟者逃離魔法魔律控制的路徑,示範行證道果自解綁縛的方法,轉化五濁惡法為五蘊皆空,永離難堪忍受為清淨極樂。但是,不善因緣善根的眾生,習慣於魔法魔律支配而不覺,在生滅法則中苦受而不知,對佛法善音充遍世間而不聞,身處邪見惡行報應劇烈而不見;從而不信不解佛法,不作不修善行。
如此講法,僅是從佛法功德妙用而講;若從佛法實相而講,三界也為報身佛依法性而安立,此世界也是佛法性身的一部分;是佛慈悲願力與眾生因緣業力和合而成,故三世諸佛相繼,無量眾生不斷。佛法與魔法,此消彼長皆因緣,興盛衰敗依善根,非人力能為,非想像所主。二零一四年三月
第九問:“為何古今有大修行的真人,不願露相,隱逸世間呢?他們的心態境界與價值觀念又如何呢?”心有好奇,可否滿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古今漢地,確有修證得道者;他們各依因緣,觀察世間,不願露相,隱世修行。對隱逸者中,少知有其法名留世,多有不知其名何如;如禪宗三祖僧璨俗名為誰。又如報端發現一山洞中,有十數不同年代圓寂坐身,不見史記。時至今日,仍有太多避世住山洞茅蓬修行無法知其名者,還有很多隱蔽世間修行不露實相名者。如此現象,實屬正常,不足為奇,也不為怪;後世還會有續,直至佛法滅度,不以名相為紀,秘密傳承佛法。至於依何因緣,只可悟知,不可明示。只能如法順緣,略開可顯法義。
總的來講,能隱修世間,密行其道者,多為載法載戒之人。即有出家二眾,混同于普通僧尼之中,功德如山不顯其高,戒法如水不顯其深;也有在家二眾,混同于平常人群中,種福無量不顯其廣,智慧無邊不顯其際。皆能隱蔽真實之我,藏精顯拙假我於人。心態淨潔如珠,境界高遠脫俗,氣質幽雅沁香,寧靜不慕虛榮。價值看破名相,觀念放下執著,守持戒身法體,無為不染世俗。好似說平常話,其義理不平常;看似辦平常事,其正行不平常;貌似做平常人,其表法不平常;相似處平常中,其功用不平常。但在凡夫眼裡,盡是平常太平常。而隱士自知,保持平常心,活在平常中,平常才真實,根植眾生深;如滴水入海,隨浪作波濤,避免高熱處,易被蒸發掉。若具體來講,主要為珍惜生命,清淨禪行,護持本色,導引佛風。
珍惜生命,為人身難得今已得,有限時間不可浪費,一切榮華富貴皆為有限價值,一切享樂安逸盡在荒廢生命。唯有依法持戒才為實現真實自利,唯有禪行證道才為實現無限價值;珍惜生命價值在於真實自利,無限價值利他方顯生命可貴。浪費時間為愚癡無智,荒廢生命為枉來世間;若再造作無量惡業,更是對自我慧命的極大犯罪。若要珍惜生命,唯有隱修世間,減少順逆因緣,避免磕磕絆絆,才能實現效應最大化,可永世享用。
清淨禪行,為化解塵緣少事擾,不逐物欲得靜閑,身心清淨無垢染,第一要務大禪行。將人生定位於解決生死大事,其它事務皆為副業;生死大事須坦然實際,疏忽不得;其它副業須應酬付出,不必認真。關鍵是能隱得住身子,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貧苦,持得住恒心,守得住道業,坐得住年月。否則,嘴上功夫一流,屁股上功夫沒有,頭銜學位一大堆,擁贊風光顯尊貴,欲求次第證道解脫,只有意念無定力。
護持本色,為自知應念什麼、行什麼、是什麼、該什麼,心有之明,護持初心;如一元一包的鹽,可入味餐桌常菜,還可入味百千萬元珍饈,而鹽還是原來的價值,鹹入眾口還是一味。既然選擇了信佛修行,就無怨無悔,無論何時何處,不失自我本質,保持佛門法性。可塵世滾滾洪流,會沖淡鹽的鹹味;將見水不見鹽,淡水入口不再鹹。故有限量的鹽,入限量的菜,顯適量的味,得定量的妙。
導引佛風,為重實修輕名相,重傳承輕言說之風,口傳心授至今。故隱世修行,既有傳統,可潛移默化;又有傳聞,可薰染各宗。由一個人、一顆心、一輩子、一傳承,到一群人、一片心、一願行、一佛風。佛門風氣正,世風有標準,修證者引領示範,後繼者信眾擴充。佛法于平凡處,信眾在平凡中;平凡處有惜福,平凡中有惜緣。人知惜福樂知足,眾皆惜緣自和睦。佛風清正,身心淨行,勤於道業,不枉人生。2014/4
第十問:“常聽人說,多聞不如修無漏學,不知其中義理是什麼,懇請智者解釋一下。”您知其中義理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宣導修無漏學,並不排斥多聞;而是在多聞的同時,注重與實際修行相結合,互為功用,互不為礙,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對多聞理解有二;一為對廣學博聞、見多識遠、理論豐富、記憶不凡的人,給予的綜合評價;二為對參學受教、明法不疑、通達知義、開智堪任之士,作出的認可結論。無漏對應有漏,有漏為身心俱漏;即欲習漏、諸有漏、無明漏。修無漏學,須從身心為下手處,即持戒、禪定、智慧。
凡有學之人,均須多聞;從初入佛門者至諸菩薩,皆為有學。對初學者而言,有學為參訪、受法、讀經、禪行等。對學有所成者而言,有學為戒行、禪觀、入經、求證等。對諸菩薩而言,有學為親近諸佛、擁護道場、請法受教、得佛授記等。有學與多聞,各有其含義;有學既向外學又向內學,既向理學又向習學;而多聞則為外學理學,非內學習學。初學者若寡聞,則難依明師、難聞勝義、難辯法理、難成大器,故各宗門皆有鼓勵多聞之風。故初學者,在重視知教義明法理的同時,更應重視知與行之間的結合,才能進入修行的最佳狀態。否則,只重多聞,忽略實修,既得多聞第一,仍為道旁數沙;如佛侍者阿難,從世尊處學得八萬二千法,又從佛弟子舍利弗處,學得二千法,共計八萬四千法,仍遭魔事,佛入涅槃後,結合實修方圓成大阿羅漢道。
身心有漏者,身執欲習,心貪諸有,蘊含無明。執欲習則不善法生,難持淨戒,道法身器必漏明潔淨水。貪諸有則一切煩惱生,破壞道心,佛道心器必漏妙理福水。含無明則染著業習生,常遇魔事,心性妙器必漏菩提智水。唯修持戒,昇華善行功德,方能去除欲習煩惱。唯修禪定,保持身心清淨,方能化轉諸有煩惱。唯修智慧,禪觀心光升起,方能空掉無明煩惱。對修淨宗者,唯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方能去除欲習、諸有、無明煩惱。煩惱盡除,心無諸漏,清淨梵行,道業成就。
在我們中間,有修清淨梵行者,身心俱得無漏,卻示現不盡漏相,眾皆不識,有時還笑他傻呢!在你們周圍,有弘法利生者,早已道業成就,可度有為而不現無為相,眾難起信,有時還打殺罵辱呢!為何出現如此現象,皆因將多聞知識化,應用學術化,身執名相,心生驕慢,背離了佛法多聞實義,脫離了修習多聞法理。可見修無漏學有多麼重要,故有經劫多聞,不如一日修無漏學之說;如老百姓選藥時的一句大實話,“不看廣告看療效。”2014、4
第十一問:“學佛人為什麼不可以因為果呢?什麼是以因為果呢?不知誰能釋解,以解吾疑。”您可以給予解釋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法中,念起造作為因,成已報應為果。世間一切事物運動規律,皆存在因果關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於從因至果之間,存在發展變化過程,存在時間、地點、條件、人物等主客觀因素和合的規律,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即在相對法則中,有絕對性但不可絕對化,有規律性但不可格式化,有複雜性但不可簡單化,有聯繫性但不可固定化。
以因為果,為若有善惡之因,就一定有善惡之果;從中省略了發展變化過程,否定了運動規律主導作用;如善因念佛成佛,從中省略了身心修行戒定慧過程,否定了菩提道次規律對修行人的約束作用;即只要念佛,可不必修行戒定慧,不須次第證道,靠佛願力接引,就可往生成佛;而不顧有破戒、毀戒、謗佛、謗法、謗僧、不善、不正、放逸、懈怠、邪行者惡報輪回等事實,不見不同善因、不同善報等三界諸天法則存在。再如惡因受報,若人起惡念要行兇殺人,有言論或有工具準備;但中途在多種因素作用下,使其改變主意,沒有實施計畫而構成危害,還與他人成為朋友,並成就很多善行;法律可以將起惡念為行兇定罪嗎?司法可以依工具準備予殺人刑罰嗎?故只能是相應的因,所成相應的果,因果之間有規律可循可依,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不可以因為果或倒果為因,應具體分析具體對待,知其規律作用事物時的二重性,觀其矛盾相互轉化時的多樣性。
以因為果,源於《大日經》;為佛告誡眾生,不可將一善因絕對化、格式化、簡單化、固定化,不可將一善因為成果、實果、道果、得果;而應修無量善因為功,而無功相;次第證得道果為德,而無德想。皈依佛門三寶為找到人生方向,明白教義法理為打開定位導航,嚴持禁戒律儀為遵守操作規範,依止傳承法門為選擇出離路徑及所乘工具;切記不可以因為果,認為有了人生方向就等於大功告成。時下,有一些人只知念佛成佛,特別是于在家人中,吃肉、喝酒、邪行、妄語等,十不善法一樣不少,貪嗔癡慢疑一應俱全,不持戒,不禪行,只念一句佛號,只等十念往生。
如此講法,並不反對誰念一句佛號,凡念佛者皆受歡迎,皆結善緣,皆種善根,皆感善果;要比什麼都不信、都不念的人,不知要強多少倍。但須明示,如此念佛,不依法門傳承修行,不能具足受持戒律,為末法時代後期之風,只度生死,難證道果,恐因誤解誤判而誤己誤人,又恐早開末世法運而損毀正法;故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坦露實相法義。二零一四年四月
第十二問:“我剛皈依佛門不久,不想只念一句佛號,想擇選法門修行,擇選法師依止;可聽人說,這個是邪法,那個是邪師,弄得不知所措,想請高人指點一二。”這樣的疑問,可以回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由於地域歷史不同,各宗法脈淵源不同,各人選擇修學不同,沒有統一固定標準。只能講一些共性法義,照顧一些特性法理;具體如何選擇辨別,要靠自己開心智、明法眼、掌標準、作決斷。但在這裡,須回答二個疑問;一是如何擇法擇師;二是如何辨別邪法邪師。
如何擇法;擇法為選定法門修行,各宗不同,法門不同;宗門相同,也有法門不同;法門很多,差別很大。在求法上,總體來講,先明宗後求法,知難易能行持,重解脫輕名聞,法平等貴專一。具體有十種事項;一是沉得住氣,身心莫急,多參遍訪,受教校量,擇上從之;二是避免好奇,不為功利,特別在禪密選擇上,不為禪而禪,不為密而密;三是自打基礎,有靜坐功夫,身心靜下來,知如何修禪行,才能把握準確;四是隨順因緣,不強求法,有時法可遇不可求,法緣可順不可逆;五是適應根基,自量己德,擇法願求不宜過高,否則眼高手低,難載重法;六是注意年齡,不同法門有不同要求,禪宗有莫到老來方修道,密法有三十五歲前為最佳,為體能可適應;七是身有正行,品德厚道,可與法緣和合,擇法無礙,速得法益;八是心有正見,不受邪法,遠離外道,契入正法,得立正命;九是禁忌猜疑,這個法門是否最高,是否還有最上,是否可證道,是否外道邪法,疑慮重重;十是勿亂分別,這裡尋密法,那裡尋密訣,哪個法門快,哪個修的慢,妄自差別。
如何擇師;擇師為在擇法的同時,選擇師承為依止;各宗法門皆有師承,有時擇法即在擇師,有時擇師即在擇法,名為二回事,實則一回事,一切法門皆由人載。在此時代,聖賢隱伏,邪法增盛,求法甚難,求師亦難。在求師上,總體來講,重明師輕名相,重見地輕功夫,重傳承輕言說,重實修輕嘩寵。具體有十功德相;一是清淨持戒,心地具足戒本,身口意三業無虧;二是多聞有智,通達教義法理,不執諸相生心;三是精勤禪行,為法可以忘軀,常讚歎清淨梵行;四是心懷慈悲,對眾苦有憐憫心,能方便救護眾生;五是善說正法,對諸事有責任擔當,方便教化而無厭倦;六是難忍能忍,能堪受辱而不嗔,還能以德報怨;七是身心無畏,弘法利生坦然無懼,眾前懺悔己過無怯;八是義理圓融,正見分明無缺,信眾願樂欲聞;九是不求名利,常親近善友而淡名聞,節儉惜福而遠離金錢;十是真誠樸素,以人生平凡為最高,以老實做人為最妙。同時,有四種病師,心病無邊,其中有一,不能依止;一是作病師,時時思維揣度他人,處處算計校量得失;二是任病師,隨諸法性任意浮沉,一切妄從信緣任運而行;三是止病師,止息妄情誤解寂然平等,迷於取靜誤認止妄即真;四是滅病師,妄計身心根塵本來空寂,執著斷盡煩惱一切永寂。
如何辨別邪法邪師;邪法為行持一切外道之法,邪師為行持諸外道法之師。辨別邪法邪師,初學以外道法為邪法;在修禪定中,由邪定所生種種邪法。九十六種外道,皆為邪師。由於所涉內容過多,這裡只能略義,不便詳解;故可依四依法,參照佛說有關邪法邪師的具體表現,自我參學為好。但是應知,初學人在辯別邪法時,應依三法印與實相印;在辯別邪師時,應依佛說經典制法;不應依人所說與自製標準,更不依不明教義法理的知見。否則,妄認修證出世間法、發菩提心的人為行邪法,妄指修行正定三昧所生正智的人為准邪師;特別是隨意妄責他人為行邪法、准邪師者,往往自己正在行邪法,為准邪師而不知,誤己又誤人而不明。二零一四年四月
第十三問:“有人說,出家人既有智慧和廣大佛法,為何不走出山門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現在社會正缺乏信任和道義,充滿了浮躁和詭詐。星雲大師曾說過應該讓佛法走向群眾走向社會,佛門之中不能有太多的佛呆子、佛傻子,傳教佈道也是佛門弟子必修課。眼下邪魔外道倒是無孔不入。”您也如此認知的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修學佛法的人,不論出家在家,既有證悟智慧,又知佛法無邊;本身正心正行,就是弘法示範,廣宣道德文明,敬畏天地世間。古今一理,寺廟小道場,世間大法壇。而在當下,不是出家人可不可走出山門,而是出家人能不能走出山門;同時,山門大開少人問義理,山門擠破多是求發財。關鍵是眾生有無善法因緣,是否具足聞法善根。若無善法因緣,出與不出山門,心法只能自修,他人無法用力。若不具足聞法善根,則視而不見,聞而不信,信而不行,行而不堅。
修學佛法的人,只觀自心清淨,不見世間過失,一切皆有因果;共業感召如此,法眼清晰可見,佛法不度無緣,切莫怪罪伽藍。其實佛門之中,佛呆子也不呆,只是自修自行;佛傻子也不傻,只是自功自德。況且,佛教不乏經典大藏,自古不少弘法之人,菩薩只能恒順眾生,法師也須隨順因緣。邪魔外道當然是無孔不入,發生的社會現象不說;僅對佛法侵擾而言,寺廟被商業化,僧人有職業化,環境染著身心,物外閒人太難。二零一五年三月
第十四問:“都說佛心苦渡世人,佛本不在塵世,又怎樣渡人?”您是如何認知此問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依願力,普渡眾生;法藏住世,平等慈悲。可憫眾生,不讀經典,不開智慧,執著人相。妄言“佛本不在塵世”,不知怎樣渡人;其實是身不知歸依,心不明自度,茫然于世間,時光在空過。愚癡不自醒,為是當聰明,慢習貢高我,不肯謙卑身。在此世間,是佛、法、願、緣度人;不是依人度人,更須人心自度。
那麼,佛究竟在不在世間呢?又依什麼形態住世呢?確切地講,佛在世間,三世常住,未離眾生。只是眾生身心於五濁,無法實知佛依什麼形態住世,故此由疑生惑。佛住世形態主要有,一是法身能量智慧支撐世界與法則存在,為一切眾生生存需求,提供一切可能;二是報身佛光常照十方世界,照觸修行人身心,增長福德慧命;三是化身周流遍至世間,無時無處不在,護念加持正法修行人;四是示現身雖入大般涅槃,各種佛形像還在,等於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禮拜供養得福;五是佛說經律論三藏十二部還在,等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法性住世,眾生見聞受益;六是十方諸佛菩薩,以不同因緣化現世間,以不同方式、不同身份行菩薩道,弘法利生。二零一五年三月
第十五問:“我在抄寫《僧伽吒經》的時候,總是瞌睡,只要放下筆墨,立刻就不瞌睡,和正常人一樣,請問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才能克服呢?”您能給予解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僧伽吒經》,是佛護念的大乘經典,如法抄寫功德巨大,銷除無始劫來業障,如大風吹散浮雲。當人如法抄寫時,佛化身常居其頂,護念其善行,增長其智慧。當抄寫人不如法時,或抄寫人業習重時,與佛不能產生道交;當佛化身常居其頂時,巨大能量攝持身心,大腦神經不能適應,形成劇烈反差感應,產生瞌睡現象;如沸水燙鮮菜—蔫啦。同時,有魔眾干擾周圍環境,使人身心疲倦。
怎樣才為如法抄寫呢?在抄寫經典前,首先,在佛像前供養禮拜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得佛加持力;然後,供養禮拜《僧伽吒經》,三稱南無僧伽吒,依正法力破除魔障;其次,清淨身心,須素食三日後抄寫,抄寫前還須淨口、淨手、淨衣、淨具,保持欣然狀態;最後,清淨環境,抄寫經典須在淨潔處,不應在夫妻所居室內,周圍不應堆放污穢雜物,使護法生歡喜心。若如此抄寫經典時,不會再發生瞌睡現象,一切吉祥如意。二零一五年三月
第十六問:“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小孩子十六歲之前享受物質生活都是消耗他自身先天的福報,是這樣麼?那怎麼才能培養孩子的福慧呢?”您聽過這樣的說法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從三世因果上講,人的今世福報前世積,下世福報今世積。人從入胎開始到出生,直至能自食其力前,所享受的物質文化生活,名為享受父母及他人養育,實則都是在了前世的福報。從能夠自食其力後,超出正常享受物質文化生活外的福報部分,名為權勢富貴及時享樂,實則仍是在了前世的福報。
福報是壽命的基礎,人有福報可增壽,人無福報可減壽;故人過分享樂,超出正常享受福報部分,人要減少壽命。同時,使用偷詐奸欺、貪污受賄等一切非正常手段,獲得財富所享受的福報;不但了前世的福報,還欠下宿命業債,造成下世貧窮之因;今世除減壽外,還多眷屬失和、子孫不孝,通過非正常管道散失財物等。
由此緣故,人應多修善業不吝,多行佈施他人,節儉生活惜福,知足常樂增壽。父母養育孩子也是一樣,應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勤奮、孝順等品德;不應過分溺愛吃穿,驕縱專橫,養成奢華好逸等不良習氣。二零一五年四月
第十七問:有一師徒問答,徒問:“頂禮上師!網站看往生去向,一般回復是幾品或上品上生,請問被超度者是全部去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還是有的去了別的佛國,品位相當於極樂世界上品上生嗎?”師答:“極樂世界的門檻比較低。上品上生相當於初地菩薩,四品相當於羅漢果,四品以下的相當於小乘果。上品上生以後才能到其他佛國去。眾生去的佛國不一定,有的到東方佛國、南方佛國、寶髻如來、多寶如來等等。”讀後覺得講法太隨便了,您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徒心有疑問,可隨意請法;師解惑培德,須究竟了義。否則,“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
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標準條件,與往生十方世界的標準條件,是一不是二,等同無差別。十方諸佛接引福慧因緣具足的眾生,一佛授手,千佛授手;一佛不接引,千佛不接引。若有一福慧因緣具足的眾生,阿彌陀佛可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十方諸佛國土任由往生;若不能往生極樂世界者,十方諸佛國土皆不可往生。根本不存在“極樂世界的門檻比較低”的事項,更不存在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的菩薩相當於羅漢果的事項。佛在多部經中說地非常明確,發菩提心的大阿羅漢,可往生極樂世界下品下生,入住十信位菩薩。若未具足發菩提心的阿羅漢,須往生極樂世界邊地,圓滿大阿羅漢道後,方可入住十信位菩薩。
同時,還須明確,不論以什麼儀軌方式的放生,都是與眾生結法緣、植善根的善行;不論以什麼儀軌方式的超度,都是依佛法加持的助緣;前後二者皆不能將任何一眾生送往任何一佛淨土,只能隨各自業習往生善道。學佛人的助念,也是依佛法加持的助緣,可依被助念者各自所修功德願力,往生諸天、聖道或諸佛國土。二零一五年四月
第十八問:有一師徒問答,徒問:“頂禮老師。弟子看到有些初地菩薩還會掉地獄。要修到幾地才不會退下來?感恩老師,頂禮老師,七地之前的還有地獄業沒消完?”師答:“對啊,真正修到八地以上的菩薩才不會掉。初地菩薩會掉下來,要修到八地、九地、十地以上的,才不會退下來。七地以及七地以下的菩薩都會退下來。因為七地以下的菩薩都有根通在地獄,都有地獄的根沒有除掉,隨時都會掉到地獄去。像提婆達多是菩薩再來,死後還是下地獄。七地及以下的還有地獄業沒消完。”讀後覺得義理不明,可否方便開示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這位徒弟所問,義理混淆不清,法相顛倒胡亂,邪知妄見荒唐。不知是從何處見到,更不知如何見到,“初地菩薩還會墮地獄,幾地菩薩還會退下來,七地之前的菩薩還有地獄業。”
這位師父所答,謗佛法僧三寶,毀菩提道根芽,謬誤貽害眾生。在此世間,成就阿羅漢與辟支佛聖道的人,圓寂後入有餘涅槃,不見一人墮入地獄,經中亦無見聞此義。在此世間,發菩提心的大阿羅漢與辟支佛,是修菩薩行的人,有行退道不退,圓寂後皆得往生諸佛淨土,何來墮入地獄之說,更不見經中記述。十方諸佛國土中,尚無地獄之名,何有墮入地獄之實。菩薩有六十品級,其中地級是從四十五至五十四品位,共有十地。即來此世間示現的菩薩,皆是依恒順眾生的緣故,權且行退道不退;待示現身圓寂後,自然回歸諸佛淨土,如陽光照射地球,不能日落後便說太陽進入了黑夜。至於提婆達多雖是乘願菩薩再來,但示現身是逆助緣的惡人,未現菩薩身相,又是以惡人身示現墮入地獄;而真實的菩薩身在佛國土,無所從來,也無所去,又怎麼能墮入地獄呢!
在地府中,于地藏王身邊確有無量菩薩圍繞,或示現各種鬼王身;但不是有地獄業,而是在修菩薩道,成就菩薩化身功德。在此世間,請法應如法請,解答應依經答,佛說諸實相法,相空法性妙有。否則,請法存在過失,解答應負因果,邪解誤人誤己,自作地獄苦因。二零一五年四月
第十九問:“參訪了松花湖彌勒寺,依山傍水,氣勢恢宏,華美莊嚴,眾皆歡欣。”不知您有何感悟,可否即興一講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北方建立彌勒道場,說明彌勒菩薩與這一方眾生因緣殊勝,是這一方眾生三世之福。佛山渾然一體,道場湖光同輝,信眾瞻禮供奉,實為別有洞天。南有布袋奉化,北方今又建寺,大喜慈氏住世,舍相弘道誰知。可隨順眾緣,賦偈一頌,頂贊彌勒,擁護道場,心受佛光。
地天彌勒道場景,大見彌勒慈尊容;吳太彌勒有降跡,仁心彌勒化靈真。
兜率彌勒莊嚴幢,補處彌勒悲眾生;示現彌勒在世間,離相彌勒人不識。
正覺彌勒住法界,慧忍彌勒菩提分;願行彌勒智如海,彼岸彌勒開佛門。
妙圓彌勒清涼地,世依彌勒法直心;上首彌勒破魔縛,最勝彌勒戒第一。
授記彌勒得總持,能攝彌勒統諸眾;自在彌勒濟一切,救難彌勒導安隱。
增廣彌勒清淨行,承事彌勒獲善利;淨日彌勒法光明,禦師彌勒護大乘。
金剛彌勒滅惡苦,歡喜彌勒施平等;親近彌勒離怖畏,大勇彌勒巧調伏。
如意彌勒灑甘露,緣殊彌勒皆照觸;遍周彌勒演妙音,娑婆彌勒師子吼。
二零一五年五月
第二十問:“一些修行淨土法門的人常講,《楞嚴經》中說,念佛‘如母憶子,如子憶母,’一句佛號,就能有把握往生極樂淨土。”是這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原偈是,“如母憶子,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現代一些淨宗法師講法,只講念佛,不講傳承;只講道果,不講次第;只講往生,不講過程;只講上句,不講下句。典型的以因為果,貽誤眾生。古德講法是,如何都攝六根才是傳承,由意念為淨念才是功德。“如母憶子,如子憶母,”是修行人應具足的精進心、堅固力。有了精進心、堅固力,才能禪行而都攝六根,達到淨念相繼的境界,次第成就道果,往生極樂淨土,當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此講法,才為義理不缺失,才為正法久住世,才為持正戒俢行,才為明不昧因果。
世人喜好,諸法為我所用,一切適我所需,以少力獲大益,弄機巧而成功。用俗事代替法事,用俗理代替法理,用俗心代替法心,用俗緣代替法緣。如一些喜好飲酒食肉的人,為了自我安慰,辯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說道濟禪師的後二句偈,“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還如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為辯護詞,成為口頭禪;曲解自利才能利他本義,從而謬傳貽害世間。二零一五年六月
第二十一問:“出家人有過失,在家人見到後,可以公開講嗎?”不知能否為其開示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依佛戒律,原則上講,在家信眾不可說出家人過失,出家人也不可說出家人過失,在家信眾不可說在家信眾過失,出家人也不可說在家信眾過失。不但不能自說,還不能教人說,也不能說過失因由、過失根本、過失損害、過失業果。還有,在僧團內每半月一次相互舉罪的懺悔日上,相互舉罪時,因各自受持戒律不同,在家人不舉出家人罪過,沙彌不舉比丘罪過,比丘不舉受菩薩戒僧罪過;即可從上往下舉罪,不可從下往上舉罪。
這裡應講清楚,不是佛護四眾弟子之短,有意隱瞞四眾弟子過失;而是慈悲一切眾生,恐其求全責備,自贊毀他,好事與自己,惡事與他人;引發僧人之間、在家信眾之間、四眾弟子之間的爭鬥等,從而損毀佛教信眾整體形像,同時留有醒懺自新的空間。另外,四眾之中有聖人,世間之中無完人;相對之中有正人,因果之中無全人。故而,不讓世人產生疑慮誤解,不給破壞佛法之人留下口實。還有,四眾弟子中,若有重大過失者,自有寺規、戒律、法則、國法處罰,自我承擔罪責因果,不須牽聯他人獲業。否則,說四眾過業重的人,除墮三惡道受報外,若生人中果報是,眷屬離散不孝不親,常聞惡聲;家族親友中多卑劣惡行,言多爭訟。
這裡還應講清楚,當有請法者,在不明戒義法理的狀況下,只舉其事項如何認知,不提名道姓說人過失與是非,不是人身名譽攻擊,依佛戒律可以開遮。當有法師為開示大眾、教化四眾,或在明辯戒義法理時,只說如何認知事項,勸發菩提心與依法持戒修行,增長堅固力與提醒避免造業等;不提名道姓說人過失與是非,不是人身名譽攻擊,依佛戒律可以開遮。但是,有八種狀況,在家信眾可以不淨信僧人或法師;即“使居士無利、使居士無利益、辱駡誹謗居士、離間居士與居士、貶低佛、貶低法、貶低僧、出現在不應出現的場合。”在家信眾對此不參與其中,不當面指責其人,只提醒信眾注意其事項,依佛戒律可以開遮。
其實,如何認知何為毀戒、破戒、犯戒、失戒、失儀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辯明何為守戒、持戒、得戒、無作戒、自性戒;如世間辨別對與錯相對容易,而辯別對與對、錯與錯相對困難。二零一五年六月
第二十二問:“我們網站放生時放了五條草魚,結果到了佛國是十五條草魚。很多人認為是帶了十條過去。”“我們網站放生程式比較殊勝,這個程式能讓眾生解脫,就是不解脫的眾生後面也有蓮花跟著,佛菩薩跟著,還有法寶跟著,護法跟著,慢慢修。蓮花在不斷變大,最後機緣成熟了,他上蓮花就走了。”“放生物命的去向,放生的物命只有三次到極樂世界的,其他都到十方佛國的;有要發財的的到多寶如來那裡去的,有的情執心重的到月光如來那裡去的,不一樣的,緣分不一樣。”“用我們程式放生的,我親自放生的時候,品位都很高的,六地、七地,八地、九地的比較多。”“把他加持的品位高一點,有的就變為候補佛了;有一個到南方佛國成佛,還有一個到東方佛國成佛。”看了這樣帖子後,有點害怕,不知您是如何認知的?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有放生善心卻又沒時間參與法會活動,便通過網站放生;網站收到並聚中放生善款後,組織人員統一購買各種動物,再依放生儀軌舉辦法會。這裡,一些人放生善心是好的,雖不如親自參與法會因緣殊勝,但能夠達到如法放生的效果也為善行功德;網站為他人提供隨緣方便,發慈悲心共同從刀下救命,並舉辦法會與其結法緣、植善根,仗佛威神之力度其慧命,也為善舉功德。
可是,通過網站所發帖子觀察,別說我不能認可,社會也不能接受,大眾也不能相信。為什麼會如此呢?帖子中所講,皆是妄語、誑語、不實語、戲論語,欺騙他人,欺瞞大眾,不得不疑放生善心遭到褻瀆,救命善舉有點變味。老百姓都知道,“啥事說的越玄乎越假,啥話說的越大越騙人。”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如此說法,不便評判。只從法理上來認知,本師釋迦牟尼佛因地放生,也是放生十萬條魚,轉生忉利天十萬天子;既不存在多出十萬轉生的史實,也不存在直接往生十方佛國土事例,更不存在直接至幾地菩薩或成佛的說法。難道放生程式比較殊勝,比本師釋迦牟尼佛因地還殊勝嗎?人道依法持戒修行尚須次第,放生的魚類殘靈如何比人道修行還快呢?人道修行尚不見後面有佛菩薩跟著、法寶跟著,護法跟著、蓮台跟著,只能講大精進禪行的人,有佛護念、法寶於心、護法護持,待往生時佛菩薩手捧蓮台接引。四果阿羅漢往生至佛國土成就十信位菩薩尚需四萬大劫時間修行功德,證得幾地菩薩需經二大阿僧祗劫時間修行功德,成佛需經三大阿僧祗劫時間修行功德,怎麼能用一個放生程式就可成就呢?
佛是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欺瞞眾生,不戲論諸法。故而網站放生就如法放生,共同體現慈悲眾生的本心足矣。不為放生而放生,也不無限誇大放生效果,大眾才會相信、參與、擁護、讚歎放生的善舉。二零一五年七月
第二十三問:上師:“哦,你這成佛在東方佛國。你馬上就要到東方佛國度眾生了,現在是金佛了,呵呵。”眾生:“我還要等一段時間。”上師:“你都成佛了,為什麼還要等段時間啊?”眾生:“就是我現在還是算那個候補的。”這種內容的帖子,在多家網站傳播,內容很多,我只節選一段,您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若如法認知這種內容的帖子,須依《大佛頂首楞嚴經》。若讀誦這部佛經後,這種內容的帖子其形就完全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不須誰再認知,心中自然明瞭。時至當下,魔法正盛,魔眾猖厥,前所未有。因緣所致,佛運重啟,正法中興,繼往開來。
若是隨緣而講,引導後世借鑒,也免當代誤傳,直心便是道場。這種內容帖子的後面,其人于修行中,心多冥想貪著,五蘊區宇熾盛,精靈得其方便。乘機入竅附體,師徒狂言成佛,以幻覺為神通,以幻境惑世人。只能猖厥一時,醜行必然露世,遭受王難報應,還有地獄當墮。
如此事例,古代有,現代有,後代還會有;只要有佛法住世,魔法就相隨世間,不會有一勞永逸,才符合法則運轉。只能是同世存在,相互興衰,人受轉化,各自受業。我曾講過,修行人一生離不開《大佛頂首楞嚴經》,不是嘴上離不開,而是行上離不開。古德雲,“寧可千劫不悟,不可一日招魔。”因為,一日招魔,萬劫不復。教訓觸日驚心,不可不慎。二零一五年八月
第二十四問:“湖南省通道縣萬佛寺改擴建新聞發佈會在長沙舉行,主辦方向社會懸賞100萬元徵集下聯。該對聯上聯是“萬佛山中萬佛寺萬佛寺內萬佛塔萬佛塔裡供萬佛佛佑民安國泰”,由萬佛寺住持昌學法師所作。”據新聞報導,萬佛山過去有108座寺院,自古就有“天地為廟萬山為佛”的說法。萬佛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能為其作一幅下聯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昌學法師所作上聯為妙對,妙在實景、實事、實相、實義,可為古今絕句。山寺塔像為實景,四名萬佛為實事,佛佑國民為實相,佛法世間為實義。四實無匹配為絕,妙句義相聯為對,天地為廟萬山佛,古今為鑒眾賢僧。學佛人遇此妙對,發人深思,若再以世間法相為下聯,唯恐難展法師意境,空留絕句無合遺憾;若為下聯而下聯,辭句華麗恐義不實,做作有損仁者禪心。故依《大方廣佛華嚴經》與《大日經》中義理為對,以出世間法實景、實事、實相、實義為句,即興一賦下聯。選用不選用不重要,重在擁護道場。所作下聯為:無量刹土無量覺無量覺者無量行無量行願心無量量周法界同熏。刹土法界為實景,四名無量為實事,覺行願心為實相,法界同熏為實義。覺行願心對山寺塔像,四名無量對四名萬佛,刹土法界對佛法世間,法界同熏對佛佑國民。將上下聯合在一起,即:
上聯是:萬佛山中萬佛寺萬佛寺內萬佛塔萬佛塔裡供萬佛佛佑民安國泰
下聯對:無量刹土無量覺無量覺者無量行無量行願心無量量周法界同熏
禪者上聯對下聯,不求一文只為禪;小拙一語表眾意,賦於名寺千古傳。
世法之中有出世,出世慧覺在世間;般若義理示真諦,正法中興慶空前。二零一五年九月
第二十五問:“網路上很多人在問,您從釋解《僧伽吒經》後,怎麼不再釋解經典了,其中有什麼緣故嗎?”可否方便解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釋解佛經是弘法利生大事,隨緣不可隨意,須遵佛法旨;還須觀察聞法眾生因緣善根,是否具足道場善緣與聞法善根,方便不可隨便。若問其中緣故,這就是緣故吧。
遵佛法旨,須定中觀知。遵佛法旨釋解經典,諸佛威神護念弘法人,加持法座,佛光遍照道場,令弘法人具足威儀、身心無畏,令聞法人身心安穩;諸菩薩護持弘法人,大開智慧,廣解義理,令聞法人身心歡喜、增益福智;諸護法護佑道場,令道場安寧、不受魔擾,令聞法人吉祥如意、消災免難。否則,弘法人不具威儀,身心畏懼,所講多有爭議,道場魔擾不安;聞法人身心不暢,多生疑惑,枝節橫生,心念散亂。
觀察聞法眾生因緣善根,也須定中觀知;應知其然,還應知其所以然。聞法眾生因緣,應具大福報而少業習,是往昔與佛因緣是否殊勝,也是與弘法人是否有緣。聞法眾生善根,應具大根器而少愚癡,是往昔所修是否為三乘法,也是往昔戒行是否清淨。還有,眾生共業輕重,輕者不礙聞法眾生因緣善根,重者可壞聞法眾生因緣善根。若遵佛法旨,聞法眾生具足道場善緣與聞法善根,應擇適根經典與釋解時間,應選舉辦道場法會地點,應重弘法利生環境條件。時機適合因緣,地點適合方便,環境適合清淨,條件適合流傳。時機、地點、環境關聯政策法令;條件是弘法方式,有道場法會、書籍流轉、網路弘傳、聲像傳播等。
如此可為其然,還有其所以然。我在《二零一二不是人類大劫難》中講過,二零零九年後,為轉折清場階段。這是眾生共業因緣所致,暫不具足聞法善根;否則,將改變定數眾生命運趣向,有礙轉折清場天地大運轉動。二零一九年後,轉入繼往開來階段,聞法眾生因緣善根逐漸具足,佛教正法流傳世間。天運重開,地盤新移;正常運轉,福臨世間。正法中興,魔法衰末;人心向善,災禍倍減。二零一五年九月
第二十六問:“你們學佛人,整天說修行;那我問你們,啥叫法門?啥叫守戒?啥叫修行?一天到晚,燒幾柱香、磕幾個頭、念幾聲佛、誦幾遍經、上幾堂殿、辦幾場法會、做幾個皈依等,就叫修行嗎?最好說點讓我能聽懂的話。”對此,您能給予回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所說法門,是諸佛因地所行、證得道業、功德成就的途徑與方法;也是諸佛普度眾生,次第成道及出離娑婆世界,須依行的三乘法。學佛人所說守戒,是身口意守住諸佛所制,不違法則,離諸染垢,去除無明,回歸性德的規律;也是諸佛教化眾生,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止惡向善,自堵諸漏,須遵循的法則。學佛人所說修行,是身口意奉行諸佛示現所修,靜心養德,解脫煩惱,超凡入聖,見性成佛的實踐過程;也是諸佛導引眾生,清淨身心,棄轉業習,出離輪回,圓滿功德,須如實的願力行作。
如此講法,確實讓人很難理解,一時接受不了;若不如此講法,又難以表述真實義理,讓人覺得法不圓融。故此再用比喻方法,形象的表示諸法實義。將娑婆世界比喻為一幢樓房,樓房內住有無明遮蔽心性的主人;樓房內有出入門路,明亮窗戶,床幾傢俱,華麗物色,美味飲食,妻妾兒女,親友賓客、花鳥魚蟲,山水動物等,應有盡有,尤如迷宮,供主人眷戀嬉戲,名利追求,我相執著,無有止境。各臥室廳堂錯落紛亂,層次多混,門道相通,皆有守衛,不宜出入;岔路拐角,道路相連,皆有關卡,易迷方向。根據測知,本幢樓房為三界火宅,常有三災八難諸苦,又有生滅無常迴圈,有資糧智慧者爭相逃離;逃離工具為小中大三車,逃離方向為大海彼岸的極樂世界。
可是,在爭相逃離者中,有的缺少資糧,或少智慧,無法行走;須植德本,開智增慧,暫住火宅。在暫住時,身口意念,選擇工具,熟悉通道,願行門路等,為依皈法門。在暫住時,須防透風漏雨,擦拭門窗傢俱,洗浴潔身離染,節制欲望正念,利益他人正行,廣行諸善止惡,守住規距做人,放下名相貪吝等,為守護正戒。在暫住時,尊敬雙親如禮佛,孝養雙親如供佛,遊子憶母如念佛,讀誦經典如學智,上得堂殿如大雄,辦得法會如慈悲,做得皈依如殊緣,修塔造廟如佛事,弘傳經典如法事,贊佛功德如僧事,這些都是修行的組成部分;若要具足資糧智慧,還須精進禪行,證得空身、空心、空法、空性,開啟心智通道,成就自性妙用,才為真正修行。
總之,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言行、一切心念,于一切時處、一切過程中,皆是在依法門、守戒律、正修行。依法、守戒、修行是一,不是二,亦不是三。相互融通,缺一不可;否則,資糧不足,智慧不具。身心自有真佛在,日常修行道門開;旋轉乾坤依戒法,圓滿無缺蓮台來。暗室漏屋多煩惱,如履薄冰避因果;青天白日喜禪悅,根無所系明月懸。二零一五年九月
第二十七問:“出家人脖子上偑戴一串佛珠,在家的學佛人一般也手持一串佛珠,佛珠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戴佛珠呢?”這樣的疑問,需要回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疑問,好似平常,其實含有深義;既是佛教文化,又是佛法義理。未見有人問過,也未聞有人講過,只能方便一講。
佛珠,也稱念珠、數珠。佛珠的原義為“弗誅”,人戴在身上,可隨時提醒不能誅殺任何生命,憐憫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生命,維護生存條件,保護生態環境。
佛珠,於佛住世時,就有人開始佩戴;算是佛的發明創造,並教化大眾佩戴。“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這位大王聞佛所教後,“即敕吏民。營辦木木患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置。”
佛珠,質料種類很多,品質數目不等。種類,有菩提子、蓮華子、木患子、香木、草子、真珠、珊瑚、硨渠、水晶、琉璃、琥珀、金銀等佛珠。數目,有一千零八十顆珠、一百零八顆珠、五十四顆珠、二十七顆珠、二十一顆珠、十四顆珠;其中,有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顆珠、上品一百零八顆珠、中品五十四顆珠、下品二十七顆珠及以下之說法。數目不同,各有寓義;即一千零八十顆珠,寓義為千百三昧;一百零八顆珠,寓義為百八三昧能斷除百八煩惱;五十四顆珠,寓義為菩薩五十四品位;二十七顆珠,寓義為十八學人(聲聞乘之十八有學)及九無學(阿羅漢九種不退法);二十一顆珠,寓義為十地與十波羅蜜及佛果;十四顆珠,寓義為觀音菩薩十四無畏。
佛珠的功能,綜合多種記載,主要有莊飾、象徵、供佛、法物、聖物五種。莊飾為使身像莊嚴;象徵為信仰佛教的人慈悲不殺;供佛為佛前清淨供品;法物為與俗物相區別,應當重視,不可汙損亂放;聖物為念佛持咒器具。當然,不同人佩戴,其功能會自然改變。佛珠的作用,綜合多種記載與實際印證,主要有記數、念持、醒道、攝心、結界、驅邪、除障、增福、清淨、熏修十種。記數為方便記清所念數量。念持為除念佛持咒外,高僧大德所用後,有加持力,增強身心正念。醒道為提醒行人精勤道業,防止放逸懈怠。攝心為意念與身手合一,防心散亂。結界為禪行時置於坐前,不易受外界干擾。驅邪為高僧大德用後的加持力,可使邪魔鬼穢起恭敬心而遠離。除障為撚動念佛,可排除身心煩惱。增福為佩戴受人天禮敬,自無閒事掛心頭,靜心避禍是福。清淨為表示身心靜閑,念佛與所行無雜染。熏修為高僧大德用後(子核木類為佳),會散發一種清香,沁人肺腑,使人暢然,快樂修道。同樣,不同人佩戴,其作用也會自然改變。二零一五年九月
第二十八問:“這是在‘全球佛教徒應共同促進文明交流’法會上,對佛教信眾發出呼籲。但是,我不知如何理解佛教徒的準確含義。”能釋解一下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為本師,僧為徒眾;居家信士,亦有師徒。但是,在此“全球佛教徒應共同促進文明交流”法會上,若有居士參會,或對社會發出呼籲,應將“佛教徒”改為佛教信眾,或改為佛教徒眾為妥。佛教有四眾方為具足,一些人對“佛教徒”,易理解為只是僧眾。故應體會在家信眾的感受和接受能力,並呼籲在家信眾與出家僧眾一起,共同參與促進文明交流中來,更為興教、利幫、益民。
看似一字之差,義理廣狹不同;不是故弄乖巧,實為善利有情。雖然名相知見,諫言可達天庭;全球佛教信眾,共促道德文明。二零一五年十月
第二十九問:“有人提出,‘佛教教育的根本在於戒學教育。’總覺得少點什麼,或說義理不全,故有此一問。”請為解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教教育的根本在於戒學教育,只能從佛教文化層面上來理解,僅對學校的學員而講;但是,仍為義理有缺失,或為法不圓融。因為,佛教教育是世間法;受持戒律才含世與出世。所以,應為佛教教育的根本在於受持戒律;或為佛學教育的基礎在於戒律教育。
若對佛教信眾講法,應講佛慈悲教化,而不應為教育。教化,可理解為依教奉行,化轉心識,化入心靈,化開心智,化解心障,化掉業習,化導無形,化樂有情。而教育為教書育人,增志培德,解惑授業,傳承文化。如此理解,可以認知,教化義深理廣,直指蠕動含靈;教育意表理識,物件只能是人。二零一五年十月
第三十問:有人說“現代修行人不能入定,也不能有定觀三昧;若講入定者必是外道,若講定觀三昧者必是邪師,”修行人能入定嗎?實相果真如此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從古至今,有無數高僧大德與精進禪行者,皆可入定。佛住世時,諸弟子中多能入定,經中多有記載,不容置疑。佛教傳入中國後,禪行入定者比比皆是,《高僧傳》中詳有記載,足以為憑。現代有虛雲長老、宣化上人、本煥長老等,還有雞足山六千住茅蓬者與終南山隱修者中,及各禪密道場禪行者中,不乏其例。怎麼能說現代修行人不能入定呢!凡能禪行入定者中,有的人三分鐘或三十分鐘可入出定境,有的人三十年或三大劫不知定境,禪者能否自疑自問,差別處在哪裡?
凡久習禪定者,定境自然現前,並隨定境淺深,必然證得定觀及定觀三昧。若講入定者必是外道,若講定觀三昧者必是邪師,那就從佛的諸弟子與古今諸高僧大德及現有習禪定者,都難倖免。唯有讀誦幾本佛經,學點佛教文化,稱念一句佛號者,才是正道,才是大師。有人不知、不解、不明禪密法門中人如何禪行,以思維所聞、所知、所解,與自身之所不可能,便以假定去推論,認定現代修行人不能入定,也不能有定觀三昧;還用以否定禪行定觀的真實存在,否定諸法實相。就是真正修學淨土法門的弟子,也不排斥禪密法門,只是隨緣對根,自知淨土門中有傳承,靜坐念佛達無念而念,一心不亂生淨念,也可證入定境,得念佛三昧。
若再多講兩句,就是佛教四眾,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都應相互參學,都應保持謙下心,都是在解決生死大事,都是願求往生淨土的同道人。明瞭佛教法門,為佛功德成就,依法則又超法則,修行當有妙用,思維何及,人力何至,故而法門可成就人,人不可改動法門;人若不成就莫怨法門,人若成就必依法門;法法平等,門門相通,為不可思議。二零一五年十月
第三十一問:“有西方殖民者妖魔化西藏喇嘛教,說‘不配’稱佛教,”您能方便評論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藏傳佛教多屬密宗,據《大日經》記載,密宗有身密、口密、義密之說。密行、真言、咒義,不可示人外泄,只能通過儀軌展現,讓世人獲益。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僅憑思維理念所認知的表像為據,臆斷評判藏傳佛教,不能影響其歷史地位與傳承存在。
當然,佛教在傳入不同民族區域後,在融合過程中,會有一些明顯的民族習俗特徵,與佛教義理傳承共同存在,正如今日的藏傳佛教。但不能以此否定藏傳佛教,也不能以此輕慢西藏喇嘛。江河經千里,途遠多支流;難免攜雜質,清淨在源頭。沿岸風光好,無聲利益人;評說差別大,去偽自存真。
今日的藏傳佛教,總體上仍是當今世界正法住世的典範,保持著系統規範的傳承,保留著完整莊嚴的儀規,保存著慈善利世的佛風,保護著民族優秀的文化。相比而言,世界上任何一種宗教信仰,其信眾都難達到純而又純,或達到理想化的一種標準,讓不同地域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完全認可,藏傳佛教也不能例外。佛法義理,可以被不同宗教所接受,又相互存在;佛教文化,可以和不同宗教所融合,又各自傳承。這就是佛教常盛不衰的法寶,也是佛法經久住世的脈流。佛教信眾,人人有義務傳遞法寶,人人有責任傳承脈流,讓佛教利益世間,讓佛法源遠流長。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二問:“最近一段時間,‘華藏宗門’事件,搞得沸沸揚揚,對佛教紛說不一,誰能說一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您如何認知如此事件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這是典型的汙佛、汙法、汙僧事件,又是眾生業習因緣的顯現。眾生誤入外道可怕,誤入邪教更可怕。末法時代,魔事增多,信眾應增強辨法能力,不應被假相所蒙蔽,受騙上當。另外,以僧人形象騙財,以傳法為名騙色,皆是魔法魔民所為,又是鬼穢精靈作祟;其人罪業除國法懲處外,後世必墮無間地獄受報,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華藏宗門”事件,更深層次的義理,是典型的《楞嚴經》中所說,五十種五蘊魔事之一,必遭王難,殃及徒眾。修行人於禪行中,應依《楞嚴經》修正定,時處觀照身心五蘊魔事,免遭群邪,方證菩提。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三問:“苦行僧為什麼不自己勞作所得?而是以乞討獲取?”見到如此疑問,也感興趣,特此請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陀時代,依持佛制,比丘、比丘尼皆應乞食;還有十二頭陀行;即遠離村落,住空閒寂靜處;常行乞食,所得之食不生好壞差別念;不擇貧富,次第行步乞食;日僅受一食,利於一心修道;於一食中節制食量,不能恣意飲用;食後過午不得飲漿,慈悲惡道眾生;穿破舊衣服,不貪新好之衣;持安陀會(為五條衣)、郁多羅僧(為七條衣)、僧伽梨三衣(為九條衣);住墳塚間,修苦空無常觀,以厭離三界;樹下休息,思惟求道;禪坐於露地,身心清淨,宜入定空觀;常坐不臥,夜不倒單。
如此苦行,主要義理有十種:一是遵佛、遵法;二是示現三寶莊嚴像;三是嚴持戒律清淨行;四是利於依法精進禪行;五是益於破我執相;六是施者廣種福田;七是身心梵行離染;八是淨除煩惱塵垢;九是平等慈悲普度;十是利於正法久住世間。
若自己勞作所得,則與十種義理不合,又與十二頭陀相悖。正是:行道自然功,勞者相不同;作應三寶事,所得道業成。乞討藥法食,療養人身形;獲取眾善緣,利樂世有情。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四問:“在當今時代,講法者甚多;只知有功德,不知有因果。古德有講法不昧因果,法師如何講法不負因果呢?”請您為其解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法師講法,皆有因果;應遵循十不講,才是一位真正的法師;所講皆善因果,皆為功德。其十不講為:一是離正法中道不講;二是非隨緣方便、了義究竟不講;三是非自己證悟、觀知、印證不講;四是我執法執不空不講;五是照本宣聲或尋章摘句不講;六是不如戒義、不如法理、不合事項圓融不講;七是聽眾因緣不具或善根不足不講;八是易令他人疑惑或爭論不息不講;九是貪求名相或為勝他人不講;十是涉及政治、國事、是非、俗惡不講。否則,只能是人間佛教思想,亦為佛教文化交流,亦生人天善果。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五問:“中佛協副會長痛斥佛教邪惡風氣:某些僧人腐化墮落。”您贊成這樣一種說法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當下現實中,確有僧尼脫離僧團,不住寺廟;購置房產,住於俗世。其中各有因緣,不便一概而論;只講個別僧尼,有傷佛教風化。白天身被袈裟,夜晚夫妻相依;弄的僧俗不分,一時眾說紛雲。還有承包寺廟,白衣經營僧尼;事項商業運作,弄的廟不像廟。如此只是事實,不是僧尼是非;只講佛教正法,非講僧尼過失。況且,維護佛教形象,四眾責無旁貸;願求正法住世,自依正戒護僧。伽藍十方叢林,自當清淨運行;白衣只能助道,不可代“袍”越“主”。
故而頂贊,“僧就是僧,廟就是廟”,才能發揚祖師風範,重塑佛教形象,重振正法弘聲,重開僧人風範,重護叢林聲譽。時代變了,嚴持戒律沒有變;環境不同了,依法修行沒有不同。廣大信眾祈盼,佛風永習,久益世間,廣增福田,得渡彼岸。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六問:“我也有心學佛,可我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總是追求真理,如果要我真正從心底裡信佛,我有以下九問,看你佛教怎麼答。”您如何認知“針對佛教刁鑽九問”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九問,具有普遍性;剛剛見聞佛教,初步接觸佛法,對佛教有所疑,對佛法有所問,理應如實解答。問似刁鑽實簡單,經典義理有方便;佛教常識學皆曉,見聞思維知識顯。學佛信教是隨緣,戒行法修福慧田;能疑下問誠可貴,法中有我是迴圈。
一問:“佛到底是什麼神仙?居住在哪裡?佛教說有多少層天,但是飛機和飛船飛上去並沒有看到神仙。倪匡小說曾把佛教和基督教創始人說成外星人,是不是真的?梵語是印度語嗎?各種經書如《金剛經》、《楞嚴經》是不是一種外星語能讓外星人接收。”
答一:佛不是什麼神仙;佛有十種名號,為十法界眾生中覺悟者,有三身四智;在人法界中,有三身之中的化身示現身,如本師釋迦牟尼佛。神是有形無體的一道眾生,屬鬼法界中有福慧者,具有報通的神秘力量,執持某種事項。仙是在此娑婆世界中,依法修練證有五通者,有地行仙、空行仙、天行仙三種。佛與神仙有無量差別,只能講主要幾種:一為佛是功德圓滿者,神仙是功德不具足;二為佛是十方世界安立者,神仙是生存在各世界中;三為佛是自在解脫的覺者,神仙是階段生滅的無明眾生;四為佛是眾生離苦海至彼岸的教化者,神仙是善惡禍福與物種法則的守衛等等。但是,為度眾生故,化身佛可示現到各種神仙中去為尊。
佛居住在哪裡?十方諸佛所住各自安立的世界中,各依願力與所教化眾生的業力各有不同;依此娑婆世界為例,佛的法身為大毗盧遮那,執持諸世間與器世間;佛的報身為盧舍那,所住為色究竟天,教化諸菩薩眾;佛的化身為釋迦文佛,住此娑婆十方世界中,依緣教化不同法界眾生;化身示現身為釋迦牟尼,住此南閻浮提世界,依法則示現生滅而化身實無生滅,依緣教化眾生。
佛教說此娑婆世界有二十八層天;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不含地獄、畜生、餓鬼、修羅、人所居天,若含可為三十三天)。其他諸佛國土各天,依所教化眾生業力層數各有不同。飛機和飛船所去空中,太陽系尚未出離,距離欲界最底層的四王天尚遠,哪裡能見到天人。佛不是外星人,方便說是宇宙中具足高能量、高智慧的生命體,其化身無所不在,又無所在,不能肉眼見知,只可身心觀知、感知、覺知。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天主,也不是外星人,方便說是欲界忉利天的三十三天中的某天主,是具有福報神通的天人。外星人,只能是與地球平行運轉的東勝神州、北俱盧州、西牛賀州星球上所居人類;且也在太陽系之外,飛機和飛船不能到達,壽命福報與科技能力皆高於地球人。梵語是古印度語音,亦稱巴厘語。佛教的各種經書,如《金剛經》、《楞嚴經》等,所說都是人語,不是外星語,外星人不能如文明密碼一樣接收;但是,諸天天人可見聞覺知。
二問:“佛為什麼能知道萬物和所有人的思想?他是不是有類似資料量接收極大的電腦?”
答二:諸佛功德圓滿,智慧通達遍周,光照十方法界,覺知未來三世。諸佛具足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又具無量方便三昧,觀世間萬事萬物如見掌中果,通一切人心如自念即知無礙。佛法性圓融如虛空,總持十法界眾生一切意念及業習,非人類電腦可比。電腦,是人類科技創造,屬於有為術術法,受各種界限阻礙,受各種條件限制,受多種因素干擾,受人的主觀控制,只能接收資料,存貯文化密碼,機械處理資訊,不具生命活力,不能生長智慧;又在無常力的破壞下,不斷發生變化,不能恒久堅固;又在此世間可用,彼世間不可用;又只是人類利用的工具,不是人類自具功德。故諸佛智慧可開示悟入證知,不可思知、想知、量知、數知等,為不可思議。
三問:“佛教人修行,讓人種下慧根,擺脫塵世煩惱,但是卻對人類本身的生活無益,佛教不能代替科技,發明汽車飛機電話電腦,那樣人類也無法登月也無法拍攝宇宙全景圖研究各個銀河行星的狀況,萬一有天小行星將要撞地球,科技能幫助人們讓它改向,避免人類和恐龍一樣滅亡,但是佛能做到嗎?先進的科技能治療許多以前的疑難雜症,人民的壽命大大增加,這一點佛也無法做到。印度是佛教發源地,但是他們的人民太懶惰都很貧窮,這是為什麼呢?”
答三:佛教在世間法中,教人修行十善業,止惡滅罪,積德向善,節制貪欲,淡泊名利,清淨身心,解脫煩惱,宣導和平,生活安寧等,都對人類生活大有利益;特別是對社會道德文明建設,乃至淨化人心、陶冶情操等精神生活方面,存在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有人修行五戒十善,生生世世富貴,身體健康長壽,家庭生活美滿,聰慧有智大成;乃至後世生為天人,享樂天福,神通自在,美食幽景等。佛教在出世間法中,在世間法基礎上,依法持戒禪行,身心禪悅法喜,永離階段生滅,到達極樂彼岸等,利益無量,詳說無盡。
佛教不能代替科技,但科技是佛法組成部分;只是不管科技發展如何高端,皆是佛法的末端,不能改變法則,不能創造物種,不能解脫輪回,不能主宰命運等。科技發明汽車、飛機、電話、電腦、衛星,以及登月與探討宇宙奧秘等,都是人類思維的有為造作,可以利益人類,也可危害人類。人類和恐龍及一切生物滅絕,是星球成住壞空劫難造成的,一切科技都無法改變。若人類信仰佛教,人心善良,善行感動天地,善業環境自然,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是隕石,疑難雜症的業因也可避免。現代科技不發達的偏遠山村,百歲長壽老人很多;可科技發達的大都市,百歲長壽老人卻很少;這是客觀存在與不爭事實。佛教發源地是古印度;即佛的出生地是尼泊爾,現在佛教興盛地是不丹,人的幸福指數特別高。而現代印度人,信仰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佛教傳承很少。還有現在的西藏地區,雖然經濟與內地有些差距,但民族信仰佛教,精神生活充足,人的幸福指數也特別高;即人的幸福指數不只是經濟一項指標。
四問:“佛教讓人全無雜念,一心修行,心如湖水無波,那麼和活死人有什麼區別?我們為什麼要學成這個樣子呢?那樣一來人生樂趣不是都沒有了嗎?”
答四:心無掛礙,心淨無染,心若止水,心空無相等,皆是依法持戒精進禪行人的證悟境界。在定空境界中,方能觀知人生空、苦、無常與生死彼岸有常等諸法實相;了悟凡夫之人迷戀世間,以無常執常、于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明知可證諸法無我、脫離六道、直至菩提、常樂我淨的佛道。同時,皆能發願修菩薩行,積極入世,善於眾生,樂助他人,利益社會等。若修證到活死人的境界,說明三身已有成就,七魄各還天道本位,可普度眾生離苦得樂。而世間人將活死人比喻為行屍走肉,一無是處,一無所成,一無樂趣,一無意義;其實凡夫之人貪著的五欲之樂,皆是無量劫來所積業習,也是六道輪回的種子,還是因果報應的顯現,更是造作惡業的根本。其實凡夫之人貪著的五欲之樂,與修行人證得的身心禪悅妙樂、法喜充滿相比,真正是低級趣味的感覺,寧其一日死萬次也不貪著一時。若是在家人修證如此境界,一定是家庭和順,身心健康,事業有成,人皆尊敬。人與人存在的真正差別,是心靈、境界、凡聖(德行)、苦樂的差別,而金錢、地位、知識、技能的差異是表像;可有人卻不明實相,追求名相、執著表像,難舍假像;對此只能方便說法,隨緣濟度,培植善根,待機成熟,自我醒悟。
五問:“佛教強調心靈平靜無一絲雜念,那樣就修行到一定境界了,但是孩童和天生單純的人本來平時頭腦就沒有什麼思想,那為什麼他們那種自然的無思無慮的狀態不算修行?也沒有達到什麼成果?”
答五:于學佛人中,進入修行狀態時,首先自我舍去煩惱雜念,放下名相執著,保持身心平靜,才能清淨念佛,達到一心不亂。特別是禪行人,通過一定時間的修持,逐步達到恢復童身,也自然的恢復童心,才能次第進入不同的定空境界,心中(非思維心)生起次第不同的智慧,悟知、觀察、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奧秘。否則,身心受六根、六塵、六入十八界的限制,無法進入定空境界,一切仍處於思維理知狀態,一切智慧無從談起。
而孩童的天生單純,唯有需求欲望意識,沒有主觀客觀思想,心識又受入胎轉迷。同時,孩童無法信仰佛教,無法理知教義法理,無法主動進入修行,無法行入戒定慧學。還有,孩童存在著前世的業習不同、因緣不同、善根不同,果報不同等身心障礙,且修行人證悟道果也不是自然得,本師釋迦牟尼佛仍須雪山靜坐禪行六年,才證悟菩提。天生思維單純的人,除成長過程中造作善惡、累積業習、身有諸漏、我法執著外,雖與孩童存在差異,但義理相近,故不詳講。當然,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孩童那種無思無慮的狀態是自然得,不是修行證得;天生思維單純的人是秉性業習,也不是修行證得,怎麼能成正果呢!
六問:“佛教說不要殺生,但是如果所有的動物都不去殺它那麼自然界馬上資源耗竭盡了,草吃完了羊還是得餓死,再說了像北美洲以前有幾十億隻旅鴿,鴿群飛過的時候一連十幾天看不見太陽,但是在人類的捕殺下旅鴿現在絕種了,你說美國人要遭受報應嗎?他們現在是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美國人當初懸賞當地印第安人頭皮使其種族快要滅絕,又受到什麼報應呢?一切只是先進文明代替落後文明必然的結果。鯨魚一口要吞下成千上萬條小魚,每天不知道吃多少,捕漁船一網下去不知道撈多少萬條魚,你能說這些魚全要報復鯨魚?那鯨魚要投胎多少次才能還得清?那些漁民要多久才能還得清?”
答六:佛教在大小乘戒律中,第一條就是戒殺,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在人天十善法中,第一條還是不殺生。不僅如此,於出家二眾與在傢俱足受持菩薩戒二眾中,食眾生肉、穿眾生皮者亦為破戒,斷自心大慈悲種子,故而一律素食、布衣。
佛教為什麼戒殺呢?其緣故很多,主要有十:一是培育大慈悲心,憐憫救護一切眾生,皆願普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二是感一切眾生恩,六道眾生於過去世中,曾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眷屬,今世改頭換面人不識;三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佛同體,只因無明與業習感召諸相果報;四是增長善根德本,珍惜一切眾生助緣,才能成就菩提道業;五是保持身心清淨,減輕或空掉欲望,有利精進禪行;六是去除業習,不造新業,免遭命債業力糾纏而解脫輪回之苦;七是善神護佑,惡魔遠離,益得正戒、正定、正慧,不生邪見;八是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不結惡緣,不與羅刹、鬼道冥通,免遭群邪;九是利益身體健康長壽,肉食皆污穢,含多種毒素,易引發疾病;十是珍惜生命價值,愛護生存環境,不宿殺因,利於世界和平。
自古至今,出家二眾與在傢俱足受持菩薩戒二眾,是佛教信眾中的少數,也是社會大眾中的少數,無法做到全人類戒殺;故以推論為假定,來認知自然界資源耗盡之說,不能成立,也不能成為是否信仰的緣由。各國家和民族間的不義戰爭中殺人,乃至刑罰草菅人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殺害,再及捕殺各種動物,一切皆有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輪回相殺相害,人身萬劫不復。古今史記,不乏實例,宣然紙上,觸目驚心。難道當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恐怖襲擊事件與各種自然災害,所造成災難性後果,無數生靈塗炭,眾生共業還不引人醒悟嗎!至於動物間的互相食啖,自有因果律調控,從無始劫來,到無始劫去,永無盡期。若人對此見思成惑,妄加測度,只能是今世與佛無緣,善根尚淺。一切先進文明代替落後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不是佛法善果,也不是彼岸道果。
七問:“佛教讓人成佛永享快樂安寧,總說人生苦海無邊,但是成佛了每天都是那樣快樂,就像天堂每天都仙遊。但是難道不會感到膩煩嗎?無盡的生命無任何變化的生活?就算天天快樂,難道千百年不會感到厭倦嗎?神仙投胎下凡是不是這個?”
答七:佛居十法界眾生之首,住常寂光淨土,永享禪悅法喜,妙樂無窮無盡,一切不可思議;故第一妙高峰上,無有言說。無量菩薩不知諸佛境界,無量緣覺不知菩薩境界,無量聲聞不知緣覺境界,無量天人不知聲聞境界,無量凡人不知天人境界。法界不同,境界差異巨大;若人用思議去想像,如同麻雀不知鴻鵠之志。報身佛在極樂淨土,常坐菩提道場,教化無量菩薩眾,厭倦二字都不存在,何處可聞。無量化身佛在十方世界,願力宏深盡未來劫,隨緣示現諸趣中,教化不同法界眾生,佛心性空,一切無所得,何有一念厭倦呢!菩薩尚有十大自在,緣覺悟十二因緣法而獨覺,聲聞依四聖諦法而證道,天人還有無量天福快樂。人不及天,如何知佛呢!
佛教說的苦海無邊,是說六道眾生輪回生死苦,如同水入大海一樣無有邊際;六道眾生只能回頭是岸,或乘佛法船渡生死海至極樂彼岸。不是指人生苦海無邊,只是說人生有八苦、八難等。在宇宙人生真相中,在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道的境界中,六道眾生隨業輪回,死此生彼,常墮三惡道中,實如苦海無邊;才有乘願再來示現生死,普度眾生;而不是厭倦妙樂天福,嚮往人間生活。
神仙投胎下凡,是定力消失,福報享盡,隨業力輪轉諸趣;若有神仙護持佛法積福,聽聞佛法受教增慧,可隨善業力生為天人或為天仙等。而不是厭倦神仙生活,再來投胎下凡;或如牛郎織女及董永仙女說,都是文人編纂神活故事,非歷史真實事件。如同說有人羡慕某種動物,自願舍人身去投胎某種動物,緣故是人太幸福快樂了,厭倦了人的幸福快樂生活,去尋找某種動物活動的變化刺激;若是文人編纂情惑故事可以理解,若有人這樣真實去做,難道世人不覺得荒唐可笑嗎!又有誰甘心情願地這樣做呢!世間為殉情自殺的人,是身心痛苦、憂愁、怨恨、絕望所至,不屬此類。
八問:“佛說因果報應投胎轉世,但是轉世後根本是另外一個人,那麼就算報復也是報復了另一個人,這合理嗎?這就和法庭錯判一樣,讓無辜的人承擔後果。”
答八:佛教所說的因果報應,是眾生作因受果的規律,也是業習迴圈的法則,調控著眾生生死輪回。因果規律不是佛說有就有、說無就無,它是冥冥中的客觀存在,不隨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迴圈法則是自然法則與因緣法則合和作用的結果,天地運轉,萬物變化,人類存亡,事業興衰等,必須受法則制約與支配,人力所不能及,無法人為改變。
人類生存的環境空間,皆是人從無始劫來,業習迴圈所感召;即有共業因果,也有個業因果。一切眾生所作善惡業,待到因緣合和時,果報還自受;若當世未報,後世必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善惡報應,不只是前世人轉後世人那麼簡單,還有地獄報、餓鬼報、畜生報、修羅報、天人報;皆隨前世人所作善惡業,存貯在心識中的業習而轉動,不停地投胎轉世,輪回生死受報。有形體的人依法則而階段生滅,而心識隨人色身五蘊可轉為中陰五蘊,稱為神識;神識不隨人身階段生滅而消失斷滅,還依不同諸相存在,受業習力支配,感召諸趣中不同色相受報。從中可以認知,前世人與後世人,雖然身體不是同一人,色相發生了根本改變,產生了巨大差異;但是合和於身體存在的神識,還是同一位,沒有發生本質改變,也不存在任何差異,只是改頭換面異新命而已。
前世人轉後世人,是隨業習所轉,不是隨人意所轉;即與其父母因緣和合,只是有善因緣與惡因緣的不同,善因緣是報恩生,惡因緣是討債生,善惡因緣間雜生。這就是所謂的七分天命前世作,後天運氣三分造,不是冤家不聚頭,萬般由命不由人。天道大公,法則如此,具逼迫性,無人代替。只有因果,沒有情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報應,可分先後,不存錯判,苦受心知。一切造作,必擔後果,表相無辜,絕無冤屈。
九問:“聽說佛教以前是讓吃肉的,後來才有吃素的規矩,是不是真的?”
答九:自釋迦太子從雪山靜坐修行開始,一日一麻一麥,未曾食眾生肉,直至入大般涅槃;只在尼漣河畔,接受牧羊女的羊乳供養。自釋迦太子從菩提樹下,示現成佛後,就制戒戒殺,並且不准比丘、比丘尼與具足受持菩薩戒弟子(含在家二眾)食眾生肉。在特大災荒之年,比丘、比丘尼無處乞食,佛陀慈悲弟子,悲力化現淨肉(俗稱太歲,不是生命),供其食用。
對欲出家為僧,未具足受持戒律,或帶發修行期間,一時做不到完全素食,特立開遮方便法,可以在寺外食五淨肉;即食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動物自死、鳥獸殘剩。但口不能說,怨害當殺,快殺快死,評某肥瘦,測肉多少;意不起念,當該殺、快點殺、指引殺、樂趣殺等。待具足受持戒律後,必須終生茹素。故不存在以前可以食肉,後來才有吃素之說。只是測度,不清黑白,義理混淆,心自生疑。聽聞傳說,多有隨意,難免有誤,須依經典。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七問:“網傳香港儒釋道三教正在聯合,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即農曆六月十九,申報世界慈悲日。”您如何評判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見聞網傳消息,不知申報內涵,無法細微品評,只是隨喜讚歎。同創世界慈悲,日為踐行節點,觀音菩薩成道,喜舍利益世間。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下尚首菩薩,在此世界是佛教中四大菩薩之一,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救苦厄危難于無量眾生,時處護世安穩在聞音稱名。
雖然“世界慈悲日”,為儒釋道三教聯合申報,但佛教團體應擔負首責,于宣其重要法義時,不僅應有文化文明倡議的表像,還應有法要義理支撐的內涵,才能建立起由表及裡、表裡如一、具有實義的“世界慈悲日”,才能更好的使佛教文化義理,與各民族宗教文化義理,相互機緣融合,形成民間交流、人文交流、文明交流的載體。否則,沒有法要義理支撐的內含,會使文化文明的倡議空有其表,還會使其交流流於形式,而不能達到經久不衰的效果;如一具沒有靈魂的屍體,再好的悼詞也只是符號,沒有鮮活生命予世的可貴意義。
法要義理,在多部經中各有詳述,如觀世音菩薩與此世界有大因緣、聞音救護眾生三災八難、廣大靈感大悲咒救苦厄、示現嗔憤相護世安穩等。
在申報“世界慈悲日”的同時,還應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與宣導世界和平、不同民族平等、相互濟危解難、友好交流往來、消除恐怖威脅、共同幸福生活等內容結合在一起,一定會獲得世界人民的擁護支持。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八問:“月薪至少8000元還有提成,8小時工作時間外不限自由,可由少林高僧傳授少林72項絕技。一則招聘和尚的啟事近期在網路流傳甚廣,招聘啟事涉及陝西法門寺、新疆紅山景區等多家寺廟。各寺廟聲明,均無此事,也無委託任何仲介;有的寺廟已報警,要求依法處理。”對此,不知您如何評判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末法時代,魔王、魔法、魔子、魔民,用盡各種方法與極端手段,毀佛形像,破佛律儀,壞佛法藏,辱佛僧眾。在一些人中,世智聰明,不知敬畏,乏少道德,惡搞取樂。昨天炒作某寺不實消息,今天散播某僧花邊新聞,明天編造和尚招聘啟示,後天又不知搞什麼翻新花樣。
寺廟清淨是四眾修學佛法的場所,僧人莊嚴是大丈夫壯舉所為,理應受到世人擁護景仰、尊重讚歎。同時,寺廟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還不盡是人們心中的極樂淨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與佛教義理不合的缺失;應給予正面理解,正確對待,正心處之,正語解說;不應片面放大、肆意詆毀、一無是處、全盤否定。還有,僧人也是由凡夫而出家,出家因緣多樣、成份複雜、背景不同、善根差別,還不都是人們心中想像的那麼聖潔高尚,難免會發生與戒儀身份不符的事項;應給予如戒相處、如儀和緣、如法認知、如事合理;不應用世俗常人心態理解出家人境界,或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出家人,以及“洪桐縣裡無好人,”如一顆鼠糞壞了一鍋粥的效應。
如此一則招聘和尚的啟事流傳甚廣,對人的健康心理危害極大,無非是想用扭曲的心態告知世人,寺廟商業化太有財富啦,僧人都是職業招聘的假僧尼,一切教義法理也是騙人的,僧人與俗人一樣貪著欲樂不守戒律了,利用社會一些人存在的仇富心裡損僧形像等。其實是不懂佛教義理,不知寺廟清規,不明僧人戒儀、不解因緣果報。還不知如此造作,對寺廟不益就是對社會無益,對僧人不利就是對世人無利。同時,佛教還是佛教傳承不斷,僧人還是僧人輩代不絕;無論什麼人如何費盡心機,異想毀壞佛法教體,都如人力無法推翻虛空一樣徒勞無益,還要因果自負。故而,這樣造作的人,不該稀裡糊塗地受魔王驅使、受魔法掌控、受魔子差遣、受魔民之事;應及早回心向善,擁戴佛法,利樂有情,造福世間。還有,寺廟也應加強管理,僧人也應守戒自律,不給這樣的人提供方便藉口。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三十九問:“最近在德州大街上出現了幾位‘高僧’,‘高僧’向路人推銷佛教飾品。然而,這些人不是什麼大師,而是打著‘高僧’幌子的大騙子。經過核實,這名‘出家人’王某來自安徽,是一位農民,並不是真正的僧人。王某稱,農忙時在家務農,沒有農活的季節就以僧人身份周遊全國,兜售廉價佛教飾品。民警在其隨行物品內發現了假證件。隨後,王某因涉嫌招搖撞騙被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同時,又將另外一假尼姑,以同樣罪名進行了處罰。”您對此類事件,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信仰缺失,德少底線,使盡招數,欲心貪婪。不信因果,無法觀念,現世有報,實在可憐。多年來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常有街頭巷議,也常見媒體報端。雖說什麼騙子都有,百姓皆已司空見慣,自然增強防範意識,可是犯者翻新手段。若依佛法認知,以其它手段詐騙錢財,不論數額大小,業報尚輕,自有國法量罪,還有輪回相酬。可以僧尼形像矇騙世人,不在數額多少,業報加重;除國法量罪外,輪回相酬萬倍。首先,損毀佛教三寶形像,其業報是罪識墮大阿鼻地獄無量劫,苦受無期;其次,等於盜取十方佛財僧物己用,其業報是罪識由大阿鼻地獄轉出後,再入挖心剖腹地獄,苦受慘烈無以言表,萬劫不復。
有人可能不解,此類事件還比直接入寺搶劫、盜竊業報還重嗎?答案是當然要重得多,或說重得太多太多。緣故是沒有損毀佛教三寶形像,只有盜取十方佛財僧物為己用,其業報是罪識不墮大阿鼻地獄,只墮挖心剖腹地獄。
世人有不知業報者,利慾薰心時膽大妄為,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連最起碼的“盜亦有道”底線都沒有了,心中已無可怕二字,自為地獄之說是用來嚇人的。故奉實言,佛法導化人心,莫欺他人善良,及早醒悟自新,免去後世業衍。勞做創造財富,享受身心安然,德蔭子孫後世,當有福報人天。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四十問:“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此偈源於《菜根譚》這本書,為明末一位隱士所著。“菜根譚”的含義,喻為咬得菜根,是人能吃千般苦,自然當得萬事成。此偈全義,為“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唯苦事者,方知事少之為福;唯平心者,始之多心之為禍。”
對此偈義,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儒教的人,會理解為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事務纏身苦於心,方知少事才是福;人心靜時才覺得,沒事找事為禍端。道教的人,會理解為一日清閒一日福,一日無事活神仙的境界,逍遙自在是真福,俗事一件為心煩;平心靜氣方可道,凡心一念禍及身。佛教的人,可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從佛教文化來理解,即從名相思維上,理悟到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境界,身心安穩大福報,不結俗緣結法緣;時處清淨少魔擾,妄心一念業現前。另一方面從佛教義理來理解,即從修行證悟上,明瞭“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的境界,清心無染自來福,定境能觀物外閑;明月入空白雲障,法中無我業習斷。
當人淡泊明志,才能志存高遠;達人修養身心,才悟賢德境界。可在塵世間,物欲橫流為時尚,紙醉金迷是追求;大義道德少人守,方顯國學百家壇。平常人生,飲食男女,情欲歡欣,生產事業;家庭生活,平常現實,本來面目,無可厚非。可是,人須昇華境界,開闊達觀胸懷;弄清人生意義,才有聖教同音。依宗開導善化,文化相融傳統;唯佛教法了義,直指實相真諦。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四十一問:“能親證的了義,要取決於修行者的接受能力與認知水準,此二者又由閱歷與經驗決定。”果真如此嗎?幫助解除心中所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講法,可為理悟境界,不是證悟境界。理悟,為讀誦經典與參學古今法師所講雜論,從中發揮了思維的接受能力與認知水準,並與自身的閱歷與經驗結合起來,形成理論上的了義究竟;並在思維中形成概念化、系統化、規範化、抽象化的心理境界。證悟,為身心依戒定慧修證所悟,定境中明瞭觀察、究竟觀知諸法實相;並隨功德增長,智慧隨之增長,從初定至百千三昧;既可觀本世界,又可觀他方世界;既可觀自然法,又可觀因緣法,明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空境界。
能證悟了義境界者,是思維止、心智生、慧覺開、根不礙,或天眼觀、法眼觀、慧眼觀、佛眼觀。與修行者的接受能力與認知水準無關,又和修行者的閱歷與經驗無關。接受能力,只能是思維敏捷度與接受資訊訊號的強弱;認知水準,只能是思維明辨能力與識別標準的高底;閱歷,是人閱覽事物發展變化歷程的長短;經驗,是人經歷與驗證正反兩方面事物發展變化結論的多少。總之,修行者的接受能力與認知水準及閱歷與經驗,都是思維產生的法塵,未超十二因緣與十八界限,怎麼能證悟了義境界呢!
末法時代,有的官階和尚、學位法師,名頭名氣很大;僅修學佛教文化,廣學博究空論,以文辭了義為究竟,便得少為足,未體悟言語道斷的境界,未證悟轉識成智的義諦。此非有意輕慢誰,恐學人自誤道業,荒廢了大好時光,執空談名相諸事;故而勉為其難,權為仁心棒喝,誠祝早入中道,達佛法性彼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二問:“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機緣,離開有離開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處,都是一種既定的緣分,離開就是緣盡,失去就是緣去,人生聚散離合,就是緣來緣盡,情淡情濃,記住那些美好,那些歡笑,走好現在,做好現在,就是人生又一次的美好。”看後有點人生宿命的感覺,不能完全認同;但又不知哪裡不妥,您如何理解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教因緣法中,一切自有因果 ,一切皆有因緣。為什麼講一切皆有因緣,而不講一切都是機緣呢?因為,人生為因緣和合,命運還為因緣和合。命在人生因緣和合中占七,為前世作因,今世受果。運在人生因緣和合中占三,為今世作因,今世後世皆有受果。命為主導,運為造化;不可前世宿命占全,而無今世運氣造化;那樣會使人生程式化生活,而少人生生機活力創造;還不可今世運氣占大,而無前世宿命因緣;那樣會使人生無因果規律可循,失去厚重而過度機敏,失去自律約束而隨意狂亂。所以,法則如此,一切皆有因緣。
若講一切都是機緣,自然否定了人生的主觀創造力,人為破壞了人生的豐富想像力;會導化人生變為呆滯等待而不去努力奮發,會影響人生情志低沉而不去積極向上。因為,人生命中無福無緣等事項,通過今世的主觀創造與努力奮發,可以變無福為有福,變無緣為有緣;又為後世積下福因,結下因緣。所以,命運不是機械迴圈,而是有機往復;如《濟公傳》中,有一員外命中無子;但與濟公結善緣後,捐一山木材修建寺廟,妻便產下一子。再如二人見面就吵,若堅持下去將是無緣;若一方容讓感化另一方,或雙方互讓諒解,機緣會生轉化,變無緣為有緣,變惡緣為善緣,變少緣為尚緣。
人生的聚散離合,有因緣可依,又有因緣可變,隨緣變緣皆依身心造作;可依不可絕對化去認知,可變應相對化來理解。特別是大善大惡之人,可以改變命運,化解不同因緣,新結不便隨緣。如此認知,既符合客觀實際,又不違因果規律,還讓世人接受。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三問:“人的業力消失了,生命還存在嗎?若生命不能存在,人學佛修行,去除業力,還有意義嗎?若業力存在,生命就存在,那有業力也沒什麼不好的,至少還可以再入輪回。”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行間距)
答:對人身而言,業力消失了,生命不能存在,或說死人沒有業力;但對人的神識而言,業力沒有消失,生命還以另外一種形態存在,死人對自己的神識,還有業力追加。所謂業力追加,善惡有別。善福追加,如請僧助念,舉辦各類法會,節儉辦葬事,不建豪華墓地,不用貴重棺木,所剩資財用於供養三寶、救濟貧困、公益事項等;十分之中,追加得三,作者獲七。惡業追加,如譭謗三寶、讚歎殺盜淫妄等言論留世,多一人閱讀,惡業追加一分,直至言論消失於世;還如大辦葬事,鋪張浪費,奢侈豪華,所剩資財用於殺盜淫等;十分之中,追加其三,作者七分。
人學佛修行,是去除惡業力,增長善業力;同時增長福壽,轉煩惱為菩提。所謂業力,存在善惡差別。善惡差別,主要表現在本質、內含、形式、特點、界限上的不同。善惡業力不同,決定著生命形態的不同,即是十法界眾生現象的差別。這是宇宙生命法則,也是人生真相,不隨人的主觀意志為轉栘。人道之善,為行十善業,以及受持五戒、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反之,所行為惡。業力,為一切言行造作,形成的習慣力,留存延續於心識之中,受報在身形苦樂之上;可分共業與個業,共業為共同作業共同受報,個業為個體作業個體受報。
善惡業力所表現的本質,是因果規律;既有因上為果,又有果上為因,因果迴圈不息,善惡有報不止。善惡業力所表現的內含,是一切唯心造;既有純善無惡,又有純惡無善,還有善惡間雜。善惡業力所表現的形式,是因緣和合;既有因和於緣,又有緣起於因。善業緣起於人天福受與四聖道樂受,最高表現形式為誓願力;惡業和合於三惡道苦受與輪回厄受,最高表現形式為無明力。善惡業力所表現的特點,是放下與執著的不同;善即無為放下名相,惡即有為執著我法;放下解脫成就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執著我法成就六根綁縛與逆境惡緣。善惡業力所表現的界限,是功德與無明的不同;善即依功德分法界,惡即依無明有眾生;四聖道眾生由功德力成就,六道輪回眾生由業習力牽引。
總之,人的業力不會消失,只能是善惡此消彼長,升清降濁,感召生命形態不同,所處生命現象差別;但心識性我是一,三世如此,始終不能改變。故雲,涅槃路上無朋伴,黃泉路上無故人。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四問:“學佛離不開經典,修行離不開傳承,經典與傳承是什麼關係?”可否具體地開示一下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一生都離不開經典三藏十二部,從信佛開始,就應知教義明法理,增長福慧。在修行過程中,更應誦持戒儀,自淨身心;深入經藏,印證梵行。有證悟境界後,當應依經弘法,明瞭要義,自破魔蘊。雖有言語道斷,不執著文字相之說;但那是成道之人所悟,證悟境界無言語,空談無證自道斷;透過文字了義理,諸法空相入中觀。
修行人一生都離不開師徒傳承,從信佛開始,就應依法門傳承,進入修行狀態。在修行過程中,更應依師授傳承,保持身心正法。有證悟境界後,當應依所受傳承,如法教化信眾。雖有各宗傳承不同,又各有法脈分支;但是,傳授法要最關鍵,功行踐修師徒間;證悟道果心性是,繼承過程密義宣。
佛教經典的實質,是教化一切眾生,真實存在的規律;既依自然法則又超出自然法則,依因緣法則又超出因緣法則;也是佛陀從自身修行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最具法性價值的典藏;還是佛陀從自心了觀宇宙人生真相後,證悟出可以穿越時空的真理;更是佛陀從自性功德圓滿顯現時,揭示出人能信受行持義理中的精華。佛教的經典,具有乘別性、平等性、融合性、信受性、依皈性、示範性、威力性、傳承性、廣泛性、規律性等。
佛法傳承的實質,是師徒間口耳相傳法行的要領,是師徒間身傳心授戒持的規範,是師徒間黙契配合掌握的訣竅,是師徒間心靈相通過程的象徵。佛法的傳承,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實踐性、程式性、系統性、真實性、普遍性、密義性、理化性、特徵性等。特別是密宗傳承特點中還有戒律、法門、功行一體同受,禪宗傳承特點中還有心法密要等。根據宗門不同,傳承方式有四種;即師徒傳承、法嗣傳承、嗣代(家族)傳承、活佛轉世傳承。
經典與傳承的關係,如同世間修學與習練、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操作等。二者必須有機結合在一起,相鋪相成才能更好發揮功用,相互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若是離開佛法傳承的佛教經典,就會變為知識文化;佛教義理的教化,就會變為佛教教育,現出只有理性信從,不可證悟智慧。若是離開佛教經典的佛法傳承,就會變為失去理性指導的實踐,易為盲修瞎練;佛法義理的傳授,易為世間法而無出世間法,易證世間智而無出世間智。故此,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世間。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五問:“在人際交談中、義理交流中、網路媒體中等不同場所,戲論佛法或有意曲解法義等,有什麼過失嗎?”一些人於不知不覺中,容易拿佛法僧開玩笑,或用世法俗義強辯佛教法義,只是突顯個人世智聰明,也不知有什麼過失處,故請方便開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法中,一言一行無小事,起心動念有因果;善惡造作業習生,正邪知見隔一線。就是無義語,或稱綺語,皆有過失;於信眾之間,一句輕浮無禮、義不正經的話,易令人生邪知、邪見、邪心、邪行、邪語、邪業等;其果報可墮入三惡道,若生人中,得言無人信、語不明了二種果報。更何況是戲論佛法、曲解法義等,其過失無量無邊,其果報不可思議。
若具體而講,其主要過失可略為十種;一是輕法慢教,增長魔法,做魔眷屬,令魔子魔民心生歡喜。二是侮師辱友,增長嗔恚心,退失忍辱力,令行人自毀功德林。三是不親善友,諸善知識皆自舍去,惡因緣自然圍繞,令身心失去善行環境。四是退失正心,修行過程多有障礙,喜樂染著,令於戒法不得清淨。五是不聞正法,身多受苦楚,心神難安寧,令三災八難常相降臨。六是增諸爭鬥,眷屬乖離,怨恨生心,令爭論不息至詆毀相攻。七是心多疑惑,不明法義,散亂懈怠,令正法日衰而誤人正信正行。八是善根不生,喪失善法,業障現前,令邪知邪見充塞其心。九是退失善根,善心不起,心智昏昧,令邪魔鬼穢得其方便。十是心無歡喜,多生嫉妒,怨賊常擾,令其成功事項常毀於一旦。
若具體而講,其即生果報可略為十種;一是多諸苦惱相逼,身受事累責難,爭訟打鬥伴臨,睡常惡緣入夢。二是怨敵常相惱害,仇恨增長毒心,資財遭受侵損,戾氣填胸惡狠。三是造作地獄惡業,身心時常畏懼,惡趣業習顯現,恐其不得善終。四是容貌醜陋不善,身家常負駡名,事業慘受破壞,心多鬱悶寡歡。五是舌不柔軟口癡,語無倫次混淆,急事說不清楚,言詞晦澀難懂。六是聞法不能意持,忘失不能記憶,義理難以入心,滿腦欲念雜思。七是經典聽不明白,音不入耳如風,稀裡糊塗狀態,懵懂似懂非懂。八是速當值遇惡友,欲罷不能隨形,巧施千方百計,請君入甕自恣。九是修行難得出離,其心不能專一,妄想得意妄形,實際在混日子。十是多聞不悅言語,因緣常遇不順,鬧心相鄰性急,無奈逢毀損功。
過失有一不為少,果報得一業為多;偶有戲論失為少,曲解成習報為多。勿為說過便無事,鬼神察查有認真;八識田裡銘印記,孽鏡臺前無好人。故此,一切智者,自當謹言慎行,快速遠離戲論佛法,如是之人不應親近,常修忍辱行,寂靜息爭論,法服自破魔,苦厄遠離身。乖爭無義事,曲解害人心,有意與無意,果報太嚇人。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六問:“因為一切唯心造,天堂與地獄都是精神世界,所以天堂與地獄都不真實存在,對不對?”這種疑問,困惑著很多人,帶有普遍性,可以給予釋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疑問,是對佛所說心義與功用不能了知,才認知天堂與地獄都不真實存在,只是精神的、虛幻的言詞罷了。由人的思維想像而產生,再依主觀意志加以敬畏,是用來統治與束縛人的思想,其功用是矇騙世人而已。故而有人說,“一切宗教都是騙人的,佛教認為無信仰的人愚癡,讓我們看信佛的人才傻呢!這個不吃,那個不戴,出家人都不結婚,一世為人虧不虧。”實相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佛法若無真實義,幾千年來誰人繼;酒色財氣百般好,為何智者競逃離。萬家寺廟香火旺,身披袈裟有僧尼;信眾往來多供養,禮敬三寶盡虔誠。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裡的法界性,含義應包括器世間及法則性質與眾生界及法則性質;從其形成的本質上說,一切皆是唯心造作的業力感召所成就。那麼,處於不同時空點上的各類星球功用與不同形態生命現象的存在,怎麼唯有心造化而成而不是其它呢?這就應該把心的含義與功用講清楚,才能領會如來真實義。
心的含義,應從二方面來認知;一是思維心,二是真實心;二者皆不是指身體藏器心。思維心是大腦產生意識,意識支配言行,使身體具有生命特徵的生理反應,受客觀規律與世間法則支配調控。真實心是真實存在身體之中,功用潛隱化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又可獨立冥存於身內外,身內外又無所見,不為人五根所感知,又不為意根所覺知,還不為身體的壞滅而隨之消失;此身壞滅後,仍以中陰識、色蘊識、五蘊識的形態存在世間或出世間,感召不同生命體,受不同法則支配調控。
心的功用,還是從二方面來認知;一是思維心功用,二是真實心功用。思維心的功能,是支配人的語言、運動、聽覺、視覺、感覺、觸覺、味覺、情感等一切生命活動,通過神經中樞調節人體脈搏、體溫、消化、呼吸、迴圈、泌尿、生殖等生命體征,是一切思維活動的基礎,類似於大腦的功能。思維心的作用,有主觀、觀察、記憶、思考、想像、創造、選擇、動靜、承受、棄舍等智力,有認識、理解、分析、判斷、推理、謀劃、表達、交際、感受、活動等能力。真實心的功能,以色、受、想、行、識五蘊形態住持色身,統攝七魄功用,使心,肝,脾、肺、腎、意根、性腺正常發揮功用,保持身體活力與協調。真實心的作用,貯存意根法塵,將思維心見聞覺知的一切資訊,通過魄傳導形成業習力;並將過去世中形成的業習力映顯于思維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天才能力、性格氣質、愛好習慣、精神境界、善惡觀念等;還依因緣法則,形成親人、眷屬、朋友、同事的關係,及相遇、相談、相處、相別等變化事項;還依因果規律,形成千差萬別的福祿壽康財與貧病殘孤賤等不同命運。
佛法中的一切唯心造,是從本質上揭示了一切善惡的源頭,在於起心動念處。內有六根功用,外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偶立,中有六入為傳導,攪動思維心產生需求、排斥、苦樂、善惡等差別,再形成言行造作。不同人的不同造作與共同造作,形成個業與共業,存貯真實心識之中,待因緣和合時,感召淨土、天堂、地獄等不同生命體生存的不同時空環境與形態。時空環境與生命形態的不同,感召有變異與生滅的法則不同,對各自感召的生命體當然有苦樂不同。淨土、天堂、地獄等不同時空環境,即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星球,不同的眾生。如此法界的形成,皆依諸佛願力與眾生業力和合而安立;故淨土、天堂、地獄等真實存在,只是超出人的思維能力和科技手段億萬倍,無法用感官感知。確切一點講,現代的人類,連太陽系內的事物尚不能盡知,如何談得上超出太陽系外遙遠的淨土、天堂、地獄呢!
總之,善惡皆由心生,報應皆由身受;千變不離一念,萬化一切唯心。法則依願生成,規律因業造就;善行可造天堂,惡行可造地獄。這裡的唯心,不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能動和意識先於物質的哲學唯心;而是宇宙中一切的一切,產生的本源動力,皆由佛的願心與眾生業心和合造化而成。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七問:“法師是不是神職人員,還是溝通佛與人的仲介?”您可以答覆如此疑問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凡是能為信眾釋解佛教經典,開示戒法義理,證悟人法二空的人,皆可稱為法師,或稱為善知識。法師是將自己的修證過程與證悟鏡界,通過明師印證後,結合教義法理,形成風格各異、宗門不同、見地差別、境界凡聖的知見,教化有緣眾生,依願利益世間。故此,從本質上認知,法師不是神職人員。
法師與信眾的關係,法師有教化、授戒、傳法、培德、解惑的功能,也起到使者、棟樑、示範、傳承、引領的作用。這裡,文字表面具有仲介性,但只是比喻,並非實義;在此的實義,為法師是啟發有緣人建立信仰,再依佛教為法緣,相互心靈溝通,交流修習知見。法師是于信眾中載戒載法的人,身為戒體,心為法體,示範身心清淨,與信眾同修共度,共同越過業障苦海,到達極樂彼岸。故此,從功用上印證,法師也不是溝通佛與人的仲介。
神職人員,是在各種宗教活動中,為所信仰膜拜物件服務的專職人員;如教皇、主教、司鐸、拉比(智者的象徵)、牧師、神父、方丈(道教中有人心方寸,天心方丈,亦可稱住持;雖與佛教叢林名稱相同,但有教義法理上質的差別)等。雖然在社會管理中,將佛教歸類於宗教;但是根據教義法理,佛教不是宗教。因為宗教信仰的物件只是人類,不含其它眾生類;而佛教教化物件是九法界眾生,含一切有形無形眾生,從蠕動含靈到人天鬼神至羅漢菩薩。所以佛教就是佛教,在此世界,佛教姓釋。
仲介,為中間介體,有其社會含義與哲學含義。社會含義,是指在不同事物之間,及同一事物內部兩極之間,發揮聯繫作用的中間環節。其意在於使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探討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尋求不同轉化發展的方法,達到客觀認識事物運動的規律。哲學含義,是指一切事物之間的聯繫,及一切事物轉化與發展中間的因素,普遍存在的介體形態。其意在於使人在認識客觀事物之間,及客觀事物內部,在矛盾運動過程中,從簡單到複雜,從偏面到全面,從偶然到必然,從主觀到客觀等,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性。
故此,在佛教中,法師與佛之間是心通、性通,而不是不同事物之間與事物內部的兩極;法師與信眾之間是人與人的關係,是佛緣、法緣;而不是矛盾運動過程與普遍客觀規律。
如此辯明法理,過於抽象,理性太強,使人不好理解;但有此疑問的人,具有高深學問、廣博知識、良好素質,辯才技巧,若不能如此解答,恐難心伏佛法,信受法師所講;只能各自理解,增進相互交流。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八問:“凡是自稱‘法師’,吹噓神化自己,能給‘佛菩薩開光,替人滅罪除障、消災延壽、超度亡靈’等,那只是自欺欺人,純屬魔道誘惑愚癡眾生的雕蟲小計。”對此爭議頗大,請您給予解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教中的法師,是他人對釋經解法的人一種尊稱;不是自稱,也不可能自稱。能給佛菩薩形像開光者,不是吹噓神化自己;而是依經義與儀軌,為佛菩薩形像裝藏,誦念大准提咒等,使佛菩薩形像由產品、商品,轉化為供奉的佛菩薩形像,或為佛菩薩住世的象徵。這裡不是簡單的法師個人能為佛菩薩形像開光,而是通過法師替佛結緣,仗佛真言咒語威神力,才能為佛菩薩形像開光。在《大日經》等經典中有記,可自學考究。
能替人滅罪除障者,也不是吹噓神化自己;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大悲陀羅尼神咒》等多部經典中,都有稱誦佛菩薩名號與誦持咒語者,可以滅罪除障。形式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舉辦法會、升吉祥疏、法師稱誦、自我懺悔等。這裡不是簡單的法師個人能替人滅罪除障,而是仗佛菩薩名號與誦持咒語及自我懺悔功德,回向怨親債主與法界眾生,使龍天鬼神歡欣,怨親債主遠離,達到滅罪除障的效應。
能替人消災延壽者,也不是吹噓神化自己;在《藥師七佛本願經》與《金光明經》等多部經典中,也有記述,禮佛、供佛、念佛、誦經、持咒、放生、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嗔恚、不邪見等,可以使人消災延壽。形式有多種,可自我選擇;也有請法師興辦法事,或舉辦法會等。這裡不是簡單的法師個人能替人滅罪除障,而是仗佛慈悲眾生的願力,使苦厄災禍纏身者止惡向善,不再造作新業,不再加重舊業,壞掉一些惡逆因緣,收穫消災延壽的福報。
能替人超度亡靈者,也不是吹噓神化自己;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有光目女救母事例;在《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也有當親人眷屬亡故之時,請法師講大乘經典等,超度亡者。形式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舉辦法會、升超拔疏、善友助念、法師開示、遺財供養等。這裡不是簡單的法師個人能替人超度亡靈,而是仗佛菩薩喜舍的悲力,追福於亡者,使心識轉化業習,減輕業報等,得到善生人天等度脫。
若說這是“自欺欺人,純屬魔道誘惑愚癡眾生的雕蟲小計”,不知是依以何經,據以何典;若無經法可依,又無典義可據,僅憑主觀臆斷,恐怕這種句義,適應自身最為恰當,須自負因果。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四十九問:“高僧大德們研究的東西,是很枯燥的;他們埋頭搞得那些經典,是沒有機場讀物好看的。現今社會要佛經來幹什麼?無非三個用途:高閣藏書裝一下,師長講話引一下,書法練字抄一下。真覺得對你有用麼?別裝了,你們真的需要高僧大德麼?”您對此如何解析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高僧與大德,是兩種稱謂。高僧是指身心持戒清淨、禪行證悟見道、通達三乘經論、明瞭真如本心、承載如來家業、善化無量眾生的人,也稱為大善知識。大德是指能夠統領信眾、譯經釋法、善化培德、精進禪行、受持戒律、自利利他的人,含在家居士,也可稱為大善知識。若未悟言悟、未證謂證者,即使名聲再大,仍是凡夫俗子,非實義高僧大德。實義高僧大德,心空諸法,絕不執高僧大德名相自居。
古今高僧大德的存世價值,稀有珍貴;可為佛法棟樑,醒世明燈;又可影響時代道德文明的潮流,為歷史文化延續增添光彩。高僧大德,是以修行身心、奉行諸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心願自利,證悟我法空寂的境界,明瞭人生實相真諦。又以續佛慧命、示範苦行、傳戒授法、引領宗門的行願利他,達摩法音流傳千古,玄奘譯經動人至今。高僧大德的普世價值,源于正法濟世,為世人突破無明迷局,擺脫無常困惑,識得心性自我,到達寂樂彼岸,用心滴之血留下法脈標識,用身心鑄就功德大行。高僧大德,身有禪悅終日,心湧法喜六時,何有一點枯燥,更無一絲煩惱。凡夫俗世心裡,妄測聖賢妙境,紅塵顛倒不覺,虛度不知親近。
當今時代,文化多樣,科技進步,欲求無邊。染習蔓延,名利追求,晝夜荒迷,不知止足。當然,色情文章好看,暴力渲染刺激;網聊低頭成習,關注發財給力。生活壓力很大,自狹精神領域;奔波勞碌艱辛,五味雜陳人生。這樣的人群中,少有自讀佛經,閱覽善法書籍,更少親近高僧,難得一見大德。如此現象非常普遍,也很正常。他們觀察高僧大德的角度,是取相定論;認知佛教經典的廣度,是現實應用;對待人生厚重價值的態度,是跟隨大流。故此產生了,佛教經典無用論,高僧大德無價值,生死大事無心理,墮落魔網無警覺。末法時代,少因緣者比比皆是,少善根者處處不乏;只能任其,浩蕩乾坤隨心所欲,大千世界生滅漂流。
如此價值取向,是人生斷滅論,身體生於父母,不見有誰投胎。娛樂生活自主,七情六欲本具,人死斷滅無神,何有輪回之說。故此應知自害,後世失善因緣,自我斷滅善根,他人無法用力。若無眾生可度,何以成就高僧;若無直心道場,何以世有大德。
總之,時光流逝無形,高僧大德輩出,無怨無悔往來,普度眾生不厭。高僧普通眾生,大德眾生根同,心與眾生相連,性與眾生相通。佛法流通三世,見聞受益自醒,方知人生如夢,放下解脫歸真。當知世論毀教,也有世俗壞法,自然世人受害,諸相世間無常。自結善法因緣,自種菩提善根,自救心性主人,自圓無量功德。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問:“若不能掙錢安身養家,身家性命不保,學佛還有什麼用?吃飽飯才能活命,有好身體才能修道;若無身命,就無道可修;應該是這樣的吧?”如此議論,與佛教法理相合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對待如此議論,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認知,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理解。簡單地講,略分三種;即初入佛門者、聲聞修道者、行菩薩道者。
初入佛門者,對教義法理認知尚淺,對學佛修道理解不深,將身家生活與學佛修道的關係對立起來,將身家生活奉為人生頭等大事,將學佛修道視為可有可無小事。其不知學佛更能如法掙錢,修道更能安身養家。學佛人知善行、遵禮儀、守道德、有敬畏,會自覺把該做的事項做好,遠離一切不善,正命做事,正業安家,正行保身,正心做人,正念護心,正見善行,正語視聽,正定修道。吃得乾淨飯,掙得清淨財,平安是福報,和氣才富貴。學佛不礙安身,修道有益立命。否則,人心不知足,富貴難修道;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
聲聞修道者,不明大乘法義,執著我法自了,多為智慧不足,心少正法念觀。先有衣食床坐,再觀身命道行,以修為修苦滅,以道為道樂空。將身命先於法事,將道寄於有身,將多聞替代正法。古有阿難為憑,《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記,“今日如來。安居說法。遠來者眾。飢勞疲乏。性命不濟。有食有命。有命有身。有身有道。無食無命。無命無身。無身無道。今於是中。無有如是可意之事。”今有媒體報導濫象為據,抽籤看相與高價香擁進寺廟,在家信眾也具見思二惑。其不能了知,大乘法食飽慧命,精勤正法可忘軀,佛昔捨身半句偈,觀行道品三十七。聲聞眾中,大有堅固道行,多發菩提心者,身處紅塵不染,心觀紛繁離著。棄舍無學止足,行大阿羅漢道,證入第一義諦,明心見性自在。
行菩薩道者,一切言行為法,自無餘念清心,身命幻化無常,真我常住是性。憶佛雪山修道,一日一麻一麥,皮肉消瘦皺減,心能堪忍不退。目陷如井底星,肋出如朽草屋,坐處如馬蹄跡,不見退轉菩提。內財外物能施,血肉頭目手足,百千萬劫無怨,剜身為燈不動。佛事高於一切,法事重於身命,古有傳記高僧,今有雞足茅蓬。終南萬人隱世,尚有修住洞窟,無數行者閉關,皆是不惜身命。菩薩行人在世間,清淨戒身依法修心,四相八相皆空無執,人同相異心境不同,願心往來大行根器。惠能證道偈頌大空,宣化來空去空妙行,本煥覺觀未來佛名,居士護法讚歎高僧。為何行菩薩道者有如此境界?因能明觀於此世界,若貪一草,皆有因果;若執一花,往來有報。故菩薩畏因,不結俗緣。
在此世間,有凡有聖,凡不知聖,聖顯凡相。凡心思欲,聖德善行,凡聖同住,法緣天成。在平常人眼中,滿足財色名食睡為正常需要,各有貪嗔癡慢疑為人性本具,五蘊色受想行識為根深蒂固,根塵偶十二因緣為時處生心。聖心雖難以理解,但可依緣起性空,無為善行深般若,大觀眾生非眾生。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一問:“出家人能舍家,離開父母、夫妻、子女、兄妹、朋友等,說這是離欲離染,修行清淨無生法忍;是不是無情無義就是無生法忍?有的在家學佛人,別人打他、罵他、辱他、害他,也不生氣,好像沒事人一樣,都窩囊透了,這是無生法忍嗎?”我也有此疑問,請給方便地講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離欲染出家,是放下俗緣,身與眾生廣結法緣,心與諸佛廣結佛緣;修行清淨無生法忍,而不是證得無生法忍;即無情無義與無生法忍是兩碼事。無情無義,可形容為人冷酷、殘暴,不講情面道義。無生法忍,是菩薩行人心生大悲,定觀諸法空相,證悟身空、心空、法空、性空,明瞭一切法不增不減,於一切法無得無失,故心無作法相,天性不生無明。菩薩行人修習無生法忍,次第證得信不退、位不退、證不退、行不退菩薩品位。《大智度論》中有,七地菩薩證位不退,方得無生法忍。
在家學佛人,若能依法持戒,大精進禪行,大修忍辱又無辱可忍,是可以證得無生法忍;但于世間在家學佛人中,可為鳳毛麟角,極其稀少。在平常人眼中,在家學佛人也其貌不揚,與常人沒有兩樣,若有人打他、罵他、辱他、害他,都能忍受,這不是窩囊,而是修習忍辱。因為無生法忍,是從修習忍辱得。無生法忍,是菩薩行人成就菩提的關鍵,以智不執諸法空相,以慧超越二乘知見。但是,無生法忍是明瞭所緣順逆境界真相,是通達一切法不生不滅真理的智慧。所以無生法忍,緣於忍辱,又高於忍辱。
依據不同經典法義,忍法有多種。一是生忍與法忍;生忍,也稱眾生忍;為菩薩行人,在行道中遇順意、柔情、讚頌、財物與打殺、罵辱、譭謗、攻擊等,能生七情六欲而擾其心之因緣,皆能堪忍,不起嗔喜。法忍,也稱道法忍;為菩薩行人,在行道中遇舒適、美食、華衣、用具與饑渴、寒熱、災禍、疾病等,能生七情六欲而擾其心之苦樂,皆能堪忍,不起嗔喜。二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觀法忍;耐怨害忍與安受苦忍,法義與生忍、法忍相同;諦觀法忍,也稱無生忍、不起忍;為菩薩行人,于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法理,無礙不退心行,諦觀真理而安住無生智慧。還有伏、信、順、無生、寂滅五忍,信、法、修、正、無垢、一切智六忍,色蘊(無作)、受蘊(知見)、想蘊(定觀)、行蘊(智慧)、識蘊(解脫)、欲界(空寂)、色界(無願)、無色界(無相)、俗諦(無常)、真諦(無生)十忍等,不一而論。若具足忍法行菩薩道,即得清淨無生法忍。
故此,世間的菩薩行人,榮辱不驚,順逆不動,遠離嗔恨;還會感恩與人,成就了忍辱行無量福德,成就了無生法忍無量慧德;還發願心成佛之時化度,一闡提除外。可打他、罵他、辱他、害他等人,當世減福減壽,多遭苦厄;身滅後罪識墮無間地獄,無量劫難得出離。偶有菩薩行人悲憫,唯恐擾害之人苦報,示現一下憤怒相,令其止惡;應知是大菩薩乘願再來,不可輕慢;否則,可獲罪無量。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二問:“不明白學佛人為何要修習無生法忍,如何修習無生法忍,是不是把人弄傻了,就是得無生法忍了?”修習無生法忍是這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修習無生法忍,是智觀嗔恚毒害之咎,可使眾生墮入三途,久處輪回;又可使行人退心毀戒,火燒功德林。世人有一怒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殺人放火等一切罪惡事項皆能做,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世人皆知,在此不論。對於學佛人而言,其咎略講有十;一是見思二惑結使心疾最難醫除,可謂無始劫來根深蒂固,三毒之中堅如磐石,仇恨苦水深如巨海。二是墮入地獄苦受的根本業習之一,嗔恚心起,可毀教侮師、誹謗三寶、退失初心、犯戒失儀等,還反復無常,可經常發作。三是滅除身心善法的禍首,與慈悲善行背道而馳,與十不善道不謀而合,可使人心如毒蛇,傷害眾生,造作無量惡業。四是常負惡名的罪魁,失六和敬,人不喜見,與善友為障,與惡朋無礙,與眾生結下無量惡緣。五是諸煩惱中業習最重,常懷嫉妒、冷漠、貶低、排斥、敵視他人心態,聽不得勸告,壞他人成功,好事皆自己,校量恩怨得失等差別。六是對修行障礙最大,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行道如逆水行舟,又遇狂風巨浪,進退事小,舟毀人亡事大,恐戒身法體難以保全。七是佈施持戒功德付之流水的元兇,生嗔人愚昧,可倒百劫佈施功德山於須臾;恨怨人昏鈍,可涸千劫持戒功德海於刹那。八是破壞禪行般若的惡因,無福難修道,無德邪見心,逆緣擾禪行,癡心無般若;忙與人爭訟,比較盡認真,時處不平事,量小難相容。九是毀滅自利利他的毒劑,摧毀慈心如吹毛,壞掉悲心如浮塵,失去攝法如舊物,放棄眾生如無情。十是損毀菩提心的利器,拔濟眾生與我何干,成就佛道天方夜譚,苦行利他癡人說夢,忍受辱駡如同傻蛋;貢高我慢天下第一,傲世輕物自入俗流,染著塵垢身心邪行,不計後果過患無邊。
學佛人如何修習無生法忍,須明瞭忍辱功德,時處修習諸忍法。忍辱功德,略講有十;一是益於自度度人,以德報怨,化敵為友,不說是非,容讓他人;心量自寬,魔法難壞,能利自己,眾生獲益。二是益於守持戒律,身心安穩清淨,避禍消災無形,善名人皆尊重。三是益於懺悔業障,常懷謙下心,多察自身過,受辱前世因,打罵緣報果;惡語世良藥,醫醒愚人腦,逆緣為善師,助人成大道。四是益于增加德本,吃得虧是福,受得氣是度,耐得苦是品,容得下是量;行得正是端,想得開是明,轉得了是智,脫得去是功。五是益於轉化煩惱,忍一時,退一步,笑一下,低一點,身不為六塵所擾,心不為外緣所動,境不為妄念所破,道不為世俗所壞。六是益於精進禪行,行人清淨無事擾,精進道業時如金,禪行定慧無明少,解脫自在道心生。七是益於結善法緣,理智處事穩妥,禮讓不遷怒人,包容內心靜閑,無爭減少麻煩;家和萬事興旺,僧和法事空前,皆是自積福報,受人尊重讚歎。八是益于證得智慧,戒攝身口意,法都六根緣,一心專念佛,清淨慧力顯;誠實好求法,志堅過難關,若等諸苦事,空無相無願。九是益於發菩提心,觀魔法是考驗,受惡緣業報完,度眾生起心願,第一義到彼岸;眾生苦我代受,大乘法應弘傳,菩提種續慧命,三世佛法脈連。十是益于相好莊嚴,佛陀三十二相,還有八十種好,大威德顯莊嚴,瞻禮皆善緣;內心良善無惡,和藹可親相轉,經劫利他無怨,可為眾生福田。
修習忍法,略講有十;一是心不執我,放下名相。二是心不輕仁,親疏平等。三是謙禮慎獨,心無驕慢。四是嚴持戒律,仇惡不報。五是生命無常,不結業緣。六是慈悲一切,常行佈施。七是精進禪行,心不放逸。八是苦樂諸事,不計得失。九是觀法空相,斷除嗔習。十是增長智慧,常修懺悔。
學佛人修習無生法忍,不是把人弄傻了;而是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舉重若輕,舉輕若重;還是智慧方便,方便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世人只是世智聰明,以榮辱得失為標準,去辨別是非,只能喻為,差之分毫,謬之千里。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三問:“學佛人都一樣修習無生法忍,是不是沒有差別呀?”此問義理甚深,能為其解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修行三乘法,無生法忍又為三乘共修,當有菩薩與二乘差別,顯現智慧不同,可分別略講。
菩薩行人有二種道;一是行般若道,禪定觀空,明實相法,無諸戲論,智了諸緣;二是行方便道,了知因緣,觀法性空,離於生滅。菩薩行人還有五種菩提,一是發心菩提,觀諸法空苦無常,明二乘法不究竟,發菩提心願救度眾生,修菩薩行。二是伏心菩提,精進禪行,降伏其心,解脫煩惱,能行善法。三是明心菩提,觀諸法實相,得身心清淨,明心生智慧,究竟達彼岸。四是初到菩提,證方便智慧,行無生法忍,空一切法相,淨心入道場。五是無上菩提,不入二門,成就佛道功德,坐十方清淨道場,示現成佛或乘願再來,教化無量眾生。二道五菩提法共同特點,是不舍一切眾生,修行六度萬行,常憶四弘誓願,踐行四無量心,般若與道相應,萬法源於自性,實無一法可得,又妙有諸法行。菩薩行人,在此世間,常依正知、正見、正心、正行,空觀諸法無常,其心調柔,忍于諸法因緣,積無量功德,明瞭嗔恚過患,智斷見思二惑,離榮辱得失等染垢;又依柔順忍觀,念起法空,得入無生忍觀,心不生邪見,住於煩惱而忍於煩惱,空於煩惱,轉化煩惱;深入佛法,通達無礙,言語道斷,不動不退。常住菩提心、悲願行、相空慧心法之中,直至成佛。
二乘人修習無生法忍,趣於證得解脫,不能明瞭諸法實相,不得無生法忍。由於善根功德尚不具足,入深禪次定而攝其心,不能證入中道,證得有餘涅槃。三界煩惱已斷,但業習之根未除,禪於法空境界,樂於世間加行,不舍頂法第一,不得出離三界,尚未真實自利;故無度一切眾生悲心誓願,只實證道果,不復受生。還不能深觀,有餘涅槃如夢幻泡影,若斷若智於無生法忍,以智慧根器利鈍差別,不能證得道種智,知空見空,不知空中妙有,空色無礙;不知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的境界。執空、苦、無常觀,著無生無滅觀,先觀五蘊寂滅,再觀四諦次第差別,再觀十二因緣法緣起;以四諦而入道,以緣法而獨覺,心厭離欲而得解脫,不能令眾生皆得解脫。
在修習無生法忍中,有說七地以下菩薩,若退六度萬行,可墮入二乘;在理相上,有外觀法空,內觀無我,我何所度,又何所滅。如此認知,是為醒化行人;因心願堅固,悲心深重,諸佛護念,故不能退舍菩提。從實相上認知,只是菩薩行人,遇大惡因緣,遇大惡環境,須恒順眾生,應隨順因緣;行退位不退,心退道不退,名退實不退,為權宜方便。菩薩行人在世間,含出家與在家,心行證道空相,悟法真如境界,世出世皆涅槃。
當然,世人也修忍,可成就品德。天人也修忍,可成就天德。在相當數量的學佛人中,多流於世忍與天忍,或行二乘法忍,無法了知證悟菩薩無生法忍境界,更不能行無生法忍。只有菩薩行人,不厭生死,示現生滅,常行難忍能忍,成就無忍之忍。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四問:“在漢傳佛教中,人多喜大乘法,而輕小乘法,且影響巨大,這算好事吧?”您能給予答覆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為眾生說法,是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萬種善巧比喻,大行智慧方便;同時遍觀眾生根基,方開三乘法門。所說法義,難得見聞,聞者難信,信者難行,行者難證,證者難悟,悟者難明,明者難了。雖說三乘教法,可又三乘歸一;法法平等,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理甚深,法味具足,純正完備,福慧光明。上語善者,大乘法中內含二乘義理;中語善者,緣覺法中上聯下含大小乘義理;下語善者,上聯大中乘義理;三乘教法,義理相通,相體相容,互為依存;同本一源,別無二門,不同階段,各有側重。如同一人,少年學知,中年學智,老年學靜;理是一乘,義無二極,殊律解法,終為同歸。觀機逗教,普被三根,利鈍有行,趣必佛乘;中道大觀,第一義諦,究竟彼岸,常樂我寂。
佛遍觀眾生根基,是觀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眾生根基,還觀不同區域、不同種族眾生根基。觀眾生什麼根基呢?是觀眾生於過去世中,禮佛聞法因緣,與所植善根深淺。眾生因緣與善根什麼樣呢?往來示現眾生相的菩薩除外,重點是人道,總體狀況是,善行者少,惡念者多,剛強難伏,傲慢難調;不善習重,喜樂乖巧,虛偽不實,難信一乘。貪著名利,執著法相,多生邪見,不肯苦行;五蘊熾盛,迷頭弄影,戀染塵垢,難行正法。有人會想,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眾生因緣與善根不隨之變化嗎?若從法相上講,人相變化快,人性進化慢;世智變化快,覺智進化慢。若從實相上講,業習加重,道德滑坡,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多弄權謀,厚重不足,名相文化,缺乏實幹。
在漢傳佛教中,人多喜大乘法,而輕小乘法,且影響巨大;若據信眾法緣狀況評判,確是事實。形成如此狀況,既有歷史緣因,也有現實緣故。但在歷史轉化過程中,人多喜大乘法,而不輕小乘法;還依聲聞法為禪行基礎,依緣覺法為入門方便,依大乘法為究竟了義。在實修中,知苦集滅道而苦行,覺十二因緣道法而開智,修六度萬行而出離,成就者有千眾萬僧;故大乘教法深植人心,影響巨大,法運長久,佛風永固。在現實緣故中,眾生因緣如此,眾生根基也如此,感召末法風氣不正,門庭亂象橫生;空說佛法者多,真修實幹者少。執著名相者多,放下解脫者少;研究理論者多,法門禪行者少。爭論不息者多,恒持正法者少;求佛護佑者多,知佛法真諦者少。參訪求法者多,得法得戒者少;安逸現狀者多,具足正見者少。講地再白一點,有些信眾說大乘法似頭頭是道,其實連小乘法都實行不了,受了比丘戒自為羅漢者有之,受了菩薩戒自為菩薩者有之,沒吃幾天素自為成佛者有之,讀了幾天佛經自為大師者有之;不能了知小乘法是佛教有機法體,是佛接引不同因緣眾生的方便智慧,是佛培植不同善根眾生的大慈悲心;故輕慢小乘法不算好事,而且不利修行人速證道果。我曾講過,三世諸佛法脈相承,不見一眾生未證聲聞道果,而直接入菩薩品位;若有個例,必是菩薩示現,而無其它,這是真實不虛。
人道眾生如此因緣根基,佛教為何重視人道呢?雖然眾生平等,但是心性平等,相體福報各有差別。人道處於眾生輪回的關鍵環節,既有人天之善,又有道心之德;既有惡道之習,又有失德之業。如同人的左右手,不因右手靈活好用,就廢掉左手;不因腳掌走路,就不需要腳背;人心也如此,既有陽光一面,也有黑暗心理;但能相互轉化,不可廢除。故人道眾生,可受佛教,可受法化,可受僧修。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五問:“佛教信眾都喜讀誦經典,還供養經典,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嗎?”請給予方便開示一下。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教經典,為佛法性,等佛住世。特別是方等經典,得諸佛護持,得諸菩薩與龍天護法護佑。方等經典,為大乘經典總稱,含廣大平等之義理。那為什麼佛有時說大乘經,有時說方等經呢?其實是含略有側重之義;即側重大乘經中,諸菩薩請法,佛為諸菩薩說法,又教化二乘人,明瞭一乘教義,歸入佛乘;故說方等,但不唯一。
讀誦經典,功德無量,略講有十;一是拓展思維,增開智慧;二是統攝心意,憶念不忘;三是轉化命運,消災免難;四是龍天護佑,夜無惡夢;五是菩薩守護,諸事順達;六是諸佛護持,吉祥如意;七是心無怖畏,魔眾遠離;八是知佛正見,益於正行;九是解除疑惑,精進禪行;十是善行培德,成就道業。
在此十功德中,其中讀誦佛教經典,怎麼能轉化命運,消災免難不好理解。義理簡略有三;一是讀經誦咒,轉化思維,善心生起,惡念消失,不作新業;二是心知懺悔,慚愧業障,棄舍惡習,喜樂善行,去除舊業;三是增加福報,開啟智慧,自利利他,正知正見,廣行善業。這裡的轉化命運,是身心轉化,改變了命相運轉的方式;而不是憑空想像的趨吉避凶。這裡的消災免難,是身無惡行,心無惡念,感召龍天歡喜,天災人禍自然遠離,或重罪輕罰;而不是隨心所欲的化為烏有。
供養經典,流傳佛法,功德無量,略講有十;一是惡道永息,常生人天;二是自然修善,人天歡喜;三是善友親近,常受法化;四是大眾信敬,富貴一方;五是現世安穩,災禍不侵;六是不見諸惡,事無障礙;七是不受事擾,常得靜閑;八是龍天守護,夜夢吉祥;九是信行佛法,不失大乘;十是菩薩不舍,願生一處。
供養經典,等於供佛法身;流傳佛法,等於續佛慧命。經典在處,等於佛法住世;見聞經典,等於受佛法化。經典所在之處,不論山林樹下、俗家舍宅、學堂宮殿、寺廟僧坊,功德同等,不可妄自差別,輕慢白衣供養,或居士流傳法物等。應知法物流傳,有教無類,法無分別,各依因緣,方便具足。菩薩有願,與法同行,與經同住,往來示現。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六問:“不敬經典、汙損經典有什麼業報嗎?方等經典有何妙義嗎?”我等也有不解,願為解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對於不敬經典、汙損經典有什麼業報,部分經文中有所記述,但沒有哪部經中專門記述;故只能憑綜合記憶與個人悟知而講。
雖然不敬經典與汙損經典含義有所不同,有時恭敬經典也有汙損經典的事項發生,當然業報可以開遮;但是不敬經典與汙損經典相互作用、思想行為同一時,業報極重,無量無邊。略講有十;一是等於謗佛,出佛身血;二是等於謗法,破佛慧命;三是生生世世愚癡無智,常生邊地不聞佛法;四是時時處處怖畏,橫事惡事常相伴臨;五是行住坐臥不得安寧,身心苦惱鬱悶不堪;六是鬼魅常隨其身,所行諸事不順;七是天災人禍不斷,世世白癩黑痣等惡疾纏身;八是妄心雜念遍生,邪知邪見多行不善;九是常與惡友相鄰,世世貌醜臭穢;十是斷滅善根,常墮地獄,難得岀離。
不敬經典有多種表現,略講有十;即面對佛教經典時,一是傲慢無禮;二是輕視不恭;三是粗言穢語;四是詆毀誹謗;五是混同雜書;六是髒手取送;七是置不淨處;八是尋過失處;九是嬉戲噱頭;十是影射諂曲。特別是在文學作品與影視傳媒中,虧心惡人戴撚珠,貪財怕死拜菩薩,遭遇苦難才出家,碌碌無為讀佛經等,於有意無意之中,不敬佛法,廣義釋解,亦為不敬經典。
汙損經典有多種表現,略講有十;一是髒手觸摸;二是髒物包裹;三是髒物污染;四是髒處存放;五是髒水浸泡;六是廢紙利用;七是撕毀丟棄;八是身壓腳踏;九是胡亂圖畫;十是惡意銷毀。特別于在家人中,忙亂出差,眷屬無知,孩童無意,一時嗔憤,迫於無奈等,易有此類過失。
方等經典妙義無量,若行人能正心正憶、正念正觀、正思正解、正受正行、正教正見,禮拜讀誦方等經典,如法持戒修行,常值佛世,利益無邊。因為方等經典,是諸佛之母,為諸經之王,當妙義之藏,現菩薩之道。故有六大不可思議;一是如同地大不可思議,普遍承載一切,不分淨穢好惡,皆有存在道理,也有生存本具功能等,還可無量寶藏湧出;比喻一切眾生,皆可獲得利益,增長善根慧命。二是如同水大不可思議,滋潤一切生物、植物、動物、人類,清洗一切汙物、染具、濁穢、不淨等,還可還原清水狀態;比喻一切眾生,皆可洗去塵垢,保持身心清淨。三是如同火大不可思議,無時無處不在,用度可控可失,利害損益有別,可使一切受益,可毀一切有形等,還不可使火性消失;比喻一切眾生,皆可慧炬普燒一切煩惱,焚毀一切不善惡習,促使身心強勁梵行。四是如同風大不可思議,平息靜態于空間,習風涼爽於夏日,暖氣宜物於寒冬,大作狂起於吹散,可益一切,可害一切等,還不可使風能改變;比喻一切眾生,皆可摧毀一切業障,吹去無始劫來垢塵,身心愉悅禪行。五是如同日大不可思議,光明普照一切萬物,去除無量無邊黑暗,四季輪轉時空變換,自然適應各取所需等,還不見日光有所增減;比喻一切眾生,皆可信受佛教法化,得受佛法光明照觸,去除暗昧心理。六是如同空大不可思議,虛空安立一切,容受一切,潤化一切,讓一切皆有生存空間等,還無礙於虛空空寂;比喻方等經典,廣大無對,三乘有形,皆能容受。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第五十七問:“經常見聞信眾團體或幾人誦持禮拜三世諸佛名號,誦持禮拜諸菩薩名號,誦持禮拜十二部經,不知能獲得什麼功德利益?”能為其解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三世諸佛名號與諸菩薩名號,皆是無量功德成就,皆是無量劫中具足行菩薩道證得;十方眾生難得見聞,若有誦持禮拜,功德利益廣大無量,遍周無邊,善者聞名生天,信敬受持成道。特別是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現在世與未來世諸佛歡喜,功德殊勝巨大。若法會放生動物,心識聞名可轉生善道。若人無善根,聞音不能善行,自屬焦芽敗種。若人聞音不信敬,當知不是善道而生,業習自然加重。見聞十二部經,為大善因緣,若能誦持禮拜,能除無量劫來生死重業,可得法眼清淨。當然誦持禮拜三世諸佛名號與諸菩薩名號及十二部經,所獲功德各有差別,只能分別略講。
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所獲功德,略講有十;一是八十萬劫中,不墮地獄苦受;二是身心滅罪轉善,不在造作十惡五逆;三是常見聞正法,喜樂受持大乘禪行;四是昔有譭謗大乘法業重者,能令生悔滅罪;五是昔有斷滅善根者,能續緣接根令淨信;六是若有造作無間重罪者,能令懺惡得除業;七是若有善行清淨者,未來親近無量佛;八是若有清淨比丘者,速成阿羅漢道;九是若有阿羅漢道果者,能無上發菩提心;十是若有菩薩品位者,可得無聲法忍。
誦持禮拜現在世諸佛名號所獲功德,略講有十;一是六十萬劫中,不墮地獄苦受;二是信受教化得福報,三業滅除得度脫;三是能滅五逆重罪,身心得清淨;四是常聞現世佛法,永離四惡道(含修羅);五是種下無量善根,未來可見彌勒及千佛;六是得聞信受第一義,可生清淨佛國土;七是了知諸佛常住,未來可見十方諸佛;八是清淨比丘精進者,可次第證得道果;九是成就二乘道果者,可速生淨土見佛;十是行菩薩道者,得入陀羅尼門明法妙義。
誦持禮拜未來世諸佛名號所獲功德,略講有十;一是四十萬劫中,不墮地獄苦受;二是增長智慧,能滅除三障愚癡;三是增長福報,能滅除五無間重罪;四是樂聞佛法,能常誦持經典;五是得聞正法,能依法持戒禪行;六是常行善法,能滅除過去世諸惡業;七是證得解脫,不生諸惡念邪見;八是世世所生善處,不生在邊地惡國;九是世世所生善信之家,不見惡國王;十是親近諸善知識,可證得明心見性。
誦持禮拜諸大菩薩名號所獲功德,略講有十;一是四十千劫中,不墮地獄苦受;二是常生善處,不生在邊地惡國;三是常生人天善道,不受諸惡趣身;四是常生善信之家,不生邪見之家;五是常生富貴大姓,不生貧賤之家;六是身根具足健康,不生外道之家;七是常持正戒,不受外道邪戒;八是常聞正法,常得具足正行;九是具大乘威儀,人皆親近讚歎;十是清淨明法義理,常安住法中精進。
誦持禮拜十二部經,為長行、複頌、單頌、因緣、本事、本生、未曾生、比喻、論評、無問自說、方廣、授記,總稱為《南無總持大陀羅尼》。陀羅尼,義為總持、能持、能遮,令善法不散失,令惡法不起用。諸佛稱經為母,諸菩薩稱經為妙義法藏。誦持禮拜諸十二部經所獲功德,略講有十;一是二十萬劫中,不墮地獄苦受;二是信樂受持,可證得宿命智;三是喜樂大乘法,明瞭法行次第;四是知二乘法缺失處,能慚愧往昔因緣善根不具足;五是知佛因地苦行,能發勇猛精進心;六是知法妙不可思議,能有學不知疲厭;七是知法理深奧無限,能實證悟入;八是知佛法為廣大真理,能正行而不顛倒;九是知佛大慈悲喜舍,化度我等是種悲田;十是知自有佛性,修菩薩行可得佛授記。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五十八問:“很多經中都說,毀犯四重禁戒者與一闡提眾生,諸佛不度,怎麼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者,又能得度呢?”我等也不明白,請為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諸多經中確說,毀犯四重禁戒者與一闡提眾生,諸佛不度,唯有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者,又可得度。四重禁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是學佛人四種根本戒律,若有毀犯其一者,為獲根本重罪。一闡提眾生,為信根不具,即不信因果,顛倒邪見,不親善友,不受佛化;亦為斷滅善根,即發粗惡言,誹謗佛法,心無慚愧,永不改悔。若有毀犯四重禁戒者與一闡提眾生,心無怖畏,業障如山,當墮地獄,無有岀期。
為什麼毀犯四重禁戒者諸佛不度呢?毀犯四重禁戒者,為具足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優婆塞戒等,受而不持,意圖形式,身心濁垢,明知故犯。究其緣由,皆是往昔在過去世諸佛法中,造作五逆,廣行惡法;業習深重,心無懺悔。毀佛重戒,損佛形象;壞佛法藏,淪為魔道。常受魔王差遣入佛法中,口裡說空,潛行魔法;身披佛衣,實為魔民。讚歎殺盜,喜樂淫妄;非法非律,諮意妄為。斷慈悲心,怨惡眾生;傷其身命,害其慧命。欺世盜名,偷取財物;貪心十足,債巨須彌。淫蕩成習,福報漏盡;惡緣相纏,輪回無期。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欺騙世人,大慢輕狂。善緣已失,善根已斷;罪衍無間,故而不度。
為什麼一闡提眾生諸佛不度呢?一闡提眾生,形成緣由有二種;一是無始劫來,心常輕慢,身染垢習,意境不善,未與三寶結善因緣,也未在三寶前種植善根;只知滿足六欲,不知生死事大;念念妄心流轉,世世妄行由他。二是無始劫來,入過去世諸佛法中,但是,身入心不入,口入行不入,名入實不入,假入真不入;執著文字義,執著言語理,執著名相事,執著我法常;一切差別心,一切爭高下,一切皆我是,一切不利人;曲解正法藏,詆毀善知識,邪見毀善緣,趣成一闡提。故而應知,一闡提眾生在世間有,也在佛法信眾中存。其行,殘暴不仁,禁教逐僧;焚毀經書,侵損塔寺。邪見邪行,損佛形像;魔法魔律,壞佛正法。無有因果,生死斷滅;何來神識,誰見輪回。未結善緣,自焚善根;心同木石,故而不度。
為什麼唯有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者又可得度呢?現在世諸佛無緣不度,未來世諸佛仍度有緣。緣在哪失,當在哪結;根在哪斷;當在哪續。故必須在現在未來世諸佛前,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懺悔往昔諸惡業,罪由心起由心懺,業由身作由身悔,當下向善結佛緣。過去諸佛大慈悲,威德神力不思議,能滅無量惡業罪,心自向佛植善根。四重無間如風吹,遠離魔事能梵行,一心清淨持正戒,無上佛道必得證。枯木逢春長新芽,常住佛法清涼地,現在諸佛起歡心,當然不名一闡提。這是現在世諸佛,為毀犯四重禁戒者與一闡提眾生,開啟的唯一法門,別無二路。若有人自知罪業,只在形式上誦持禮拜過去世諸佛名號,一轉身該怎麼樣還怎麼樣,不能以真心誦持禮拜,不能以誠心懺悔業障,不能以畏心改惡向善,不能以敬心正行戒法,只能是文過飾非,如同世人只學一招,不是從根本上下功夫,仍是善緣難結,善根難續,自欺欺人。
其實,所講可以舉出多種實例,來加深理解;但恐冗長,還是留一點空間,讓聞者聯繫古今實例,觀察世間百態,結合世俗世論,自悟效應更好。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五十九問:“於現代史中,有人提出用哲學之真、倫理之善、美育之美取代宗教信仰,當然包括佛教在內;佛教可以被取代嗎?這種人趣向一闡提嗎?”請為方便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陀時代,就曾預見,末法時代,世俗世論破壞佛法。歷史上三武一宗滅佛,也為世智聰明之禍,理由相似雷同,結局都很悲慘;對人類與社會安全危害巨大,又殃及自身與子孫後福。佛教形成因緣與存在價值,是經過二千五百多年,不同時代的人,反復驗證共認的真理,在人心中銘刻下不可抹滅的烙印;各種宗教也是如此,具有真實存在的不可替代性。特別是在人類發展中,取消了歷史信仰傳承,取消了傳統文化,等於取走了民族的靈魂,取消了發展的根基。當然,不論是什麼理論,都不能取代宗教信仰,也不能取代佛教義理。古往今來的這種觀點,都是將佛教視為一種理論存在,空無實際;將宗教信仰視為精神枷鎖,麻痹人民;將天災人禍歸罪於人民愚昧,思想奴化;將封建落後歸罪於宗教信仰,阻礙發展。古往今來的這種人,皆不信因果,否定輪回,缺少敬畏,藐視史實,對宗教信仰以封建糟粕否之,對佛教傳承以迷信活動滅之,對傳統文化以過時落後取代之,邪知邪見蒙蔽心智,狂熱囂張失去理智,自命不凡助長世智,若不知醒懺,必自取災禍,心行可趣向一闡提。
哲學之真,其宗質是研究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所認識的世界本質是物質決定精神,發展的根本規律是對立統一,人的思維與存在是主觀與客觀的關係;研究物件是現實存在、客觀存在、學術知識、價值觀念、理性分析、心靈溝通、語言藝術;將各種規律歸類于自然法則與必然法則。哲學中所揭示的一些真理,在此世界是相對真實存在;但不全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與佛教所揭示的依一切自然法則而超越一切自然法則,依一切因緣法則而超越一切因緣法則,無法相互比較;差距在於一方是一個星球的相對科學,另一方是無垠宇宙的絕對真理。世間若失去佛教智慧,再失去宗教信仰,必將導致社會變態,產生失去道德約束的政治博奕,產生失去人性善良約束的科學濫用,產生失去社會責任約束的貪婪享樂,產生失去平等自由約束的個人崇拜。
倫理之善,其實質是關於人性、人倫關聯式結構的基本原則;所認識的是指導人行為的觀念,規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應符合普遍的道德標準,形成一種行為準則;研究的是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倫理範疇,道德範疇;內容包括人生道理、人生情感、人生意志、人生觀念、人生價值、人生活動等;將倫理歸於客觀他律,將道德歸於主觀自律。倫理中所揭示的一些道德規範,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有積極的進步作用;但有缺失,具有一定的狹獈性。與佛教所揭示因緣法則中的慈悲喜舍、眾生平等、六和五敬、大孝感恩、心存敬畏、利樂有情等大因緣觀與法軌戒儀,無法相互比較;差距在於一方是人間的道德規範,另一方是遍法界的戒儀軌則。世間若失去聖人道德,再失去信仰支撐,必將導致人心變態,產生失去佛教仁心約束的道德滑坡,產生失去人性敬畏約束的強勢規範,產生失去倫理秩序約束的知識傷害,產生失去關係平衡約束的結構失常。
美育之美,其本質是關於人生完美人格為核心的審美境界;所認識的是通過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增強創造美的能力,樹立美好理想、美麗情操、美尚品格,提高美德素質;主要研究的是美學藝術教育;內容包括審美教育、美感教育、美學教育等,由形式美轉向實質美。美育中所揭示的一些核心理念,具有時代鮮明的積極意義;但過於抽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與佛教所揭示心性美、善行美、聖德美、戒儀美、境界美、實相美等世與出世清淨美觀與脫俗美感,無法相互比較;差距在於一方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另一方是以人心淨化昇華的道德文明。世間若失去人心淨化,再失去道德文明,必將導致人文思路過窄,產生失去因果規律約束的私欲膨脹,產生失去自我良知約束的貪求名利,產生失去公德正義約束的驕奢淫逸,產生失去善行操守約束的腐朽墮落。
若要國家昌盛、民族和諧、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應讓人類有信仰,人心有希望,人人有美德,人間有正道。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問:“學佛人常說邪知邪見,什麼是邪知邪見?由什麼產生?有哪些表現?其危害大嗎?”我等也願聞其詳,以求共受法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邪知邪見,由不正的認識,形成不正的思維模式、理解程度、分辨方法、評判標準、觀察角度、覺知心態、體會見解、論述觀點等,義理非常廣泛;既有世俗世論中的邪知邪見,又有各種宗教中的邪知邪見,還有佛教門中的邪知邪見。對個人、家庭、親友、社會、事業、道業,都會產生極大傷害。這裡,只能重點略講佛教門中所說,邪知邪見的產生、表現及危害。
若講是一,邪知邪見由智障產生。智障源於色聲香味觸法,五蘊熾盛生四顛倒,顛倒成邪知,顛倒生邪見;故有邪知為顛倒知,邪見為顛倒見。邪知邪見相伴而生,又互為因果;有時邪知是因,邪見是果;有時邪見是因,邪知是果;常見是一,只講邪見,而代邪知;偶見是二,先講邪知,後講邪見;故古德講邪見,為邪知邪見合一體,將智障稱為知見障。智障所生邪知見表現有二種;一是常有,執著五蘊恒常不變,苦樂有忍於心;危害在於一切依賴命運,不樂積極善行,易趣入外道法中,不能淨信佛法。二是執著五蘊斷滅消失,苦樂身受,無奈為忍;危害在於不信因果,誹謗佛教非法非律,易趣入一闡提中,常墮三惡道中苦受。
若講是二,邪知邪見由見思二惑產生。見思二惑源於根塵識入所生因緣,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差別心念不斷,積習成惑;思事、思法、思作者、思受者,我法執著成習,經久為惑;對八正道與邪知見分辨不清,對佛教正法與邪法心疑不定,終使心神迷亂,依止邪師,樂行邪法,欣喜邪論,蔽於邪見。故古德講邪見,為依別行相而立名,將邪知稱為邪推度。見思二惑所生邪知見表現有二種;一是常義,以世間常理推論佛法,以世間常義教化眾生;危害在於以佛教理論教育為究竟,以修學世間智慧博大精深為了義,易趣入人天善法中,不能實證得入中道。二是斷義,對顛倒假相作決定解,依相對生滅推論一切;危害在於能斷一切善法,能斷一切善根,易趣入十不善法中,不能心知三寶實義。
若講是三,邪知邪見由貪嗔癡產生。貪嗔癡源於六根欲染妄習,六欲生貪求,妄習生煩惱,不滿生嗔恚,不足生癡行。任由清風吹白雲,善與不善隨他去;斥責守戒太執著,喝酒吃肉不著相。職業為僧養家室,算命看相高價香;承包寺廟兵奴法,文物參觀只收錢。故古德講邪見,為不能如實了知所知心愚昩,隨意妄為惡作心猛利,對諸法不如理義差別推求心行離善流轉,非議布施禮佛無功德、殺盜淫妄無惡業、禪行妙有無聖果等失壞心,不覺邪行羞恥、不信邪業過患、不從邪心岀離為心覆蔽。貪嗔癡所生邪知見表現有二種;一是增益,執著身有,偏愛染習,吹毛求疵,妄心說空;危害在於世間染垢成習,人天享樂為先,易趣入有為法中,不能精勤道業。二是損減,世間無神,誰見輪回,“修橋補路雙瞎眼,殺人放火兒女多”。危害在於善惡皆由人說,戒儀皆為我用,何來前世後世,佛也是人,易趣入誹謗惡行中,失去人天善道。
若講是四,邪知邪見由殺盜淫妄產生。殺盜淫妄皆由見聞覺知所成,無始劫來習氣堅固,見見以斷常無見為根本,自與今世因緣和合,惡緣殺生,偷盜欠債,邪淫俗情,妄習相誑。見聞覺知為使者,六賊為強盜,自劫功德家財。故古德講邪見,為隨順惡業,放縱欲望,罪惡極大。殺盜淫妄所生邪知見表現有二種;一是增義,心起法怨,唯世間受樂真常;危害在於能障正見,毀菩提正道於言談筆墨之間,易趣入諸邪解脫,妄執非道為道。二是損義,心起生怨,苦蘊界處煩惱擾心而苦受不醒;危害在於無明生相,有我生心,能斷一切眾生菩提慧命,易趣入染習汙慧為性,以觸為緣而生邪智。
有關邪見定義很多,解說廣泛,須依經典為准。佛於《大般涅槃經》中說,“因是疑見生六種心,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我見我、我見無我、無我見我、我作我受我知,是名邪見。”邪見之人為行外道法,外道法中有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由五見生六十二見,可詳見《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一問:“我弟學佛、禪行、素食十多年,卻被一年輕少婦誘惑,離家姘居,不再學佛禪行,開始喝酒吃肉,抽煙賭博等。與其二人見面時,不願結俗緣,不知該說什麼,少說或不說話;卻引起不快,不知如何面對為好?”類似情況很常見,能為其開示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凡屬此種類型的學佛人,皆因過去世善根不足,修行中有破十重戒之過,未來得及懺悔改正;今世雖遇大善知識教化,能夠學佛、禪行、素食十多年,但業習還在,未證定空,心智不開,不能轉境。若遇大惡因緣纏繞時,魔法促使欲望膨脹,魔律侵擾心戒喪失;飛行精靈入竅助力,魔民用盡妖媚手段。投其所好摸准軟肋,甜言蜜語攻破防線;吃喝嫖賭多管齊下,將其收回魔王陣營。觀其因緣,知多惡因緣纏繞可怕,可壞正戒、正法、正心、正行、正見、正道、正業、正命,失去大善因緣,又毀今世善根,損減慧命增長,一失戒萬劫恨;常處幽冥無期,盡是無明伴侶,緣起本來是空,不見今日姐弟。明其因緣,知因果迴圈不息可醒,各業各受,自果自償,不被情牽,心不妄動。放下俗緣結法緣,正戒可守道業田,精勤正法舍俗念,定空心智破情關;無生法忍護正念,快意恩仇放天邊,一切雜染皆為擾,往來無礙不相代。表面是如何對待親情,處理好姐弟關係;其實質是魔事對行人的考驗,相纏相繞將其拖入魔網。既不可不慎,又不可過慎;既自利自度,又利他化度。
為何既不可不慎,又不可過慎呢?因為事已至此,無法挽回;就應面對事實,泰然處之。既然在很多場合無法回避,就應顧及在場親友的心裡感受,以及當事人的人格情面;當以禮相待,尊重人權,顯示學佛人的大氣風度,保持學佛人的寬容心態,體現學佛人的方便智慧,樹立學佛人的和善形像。在慎重上,適度得體而心裡敬而遠之,言行自清而把握心裡界限,謙下和順而不失戒身威儀,與其交談而保持法體正念。在不可過慎上,心態反感會令眾人不快,表情冷漠會影響場面氣氛,言行不當會引發爭吵衝突,失去禮儀會造成親友反目。所以學佛人的修行境界,是出世可證悟超凡脫俗,入世不離隨順人情事故。
為何既自利自度,又利他化度呢?因為學佛人處處是道場,時時皆法事;特別是在家受持菩薩戒的人,一切俗事在依事理認知的同時,還須依法理認知。事理認知不離人情法度,人情關係道德,平常人生活不檢點,或為失德,在不違法度的前提下,都為作風小事;而學佛人事理認知則不同,既關係戒體法事,又關係世世生命的生死大事,還關係自性慧命的涅槃佛事。若依如此事理認知,似乎合於世法,不違佛法,無懈可擊。但學佛人若素依世法處之,是為墮落,當為不可。但學佛人若素依佛法處之,不及其他,所言所行不容易被當事人接受,心態表情容易引起當事人的誤解,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對立面,還為心有怨親、差別、我思、法相等執著。其效果是雖身不願與其結俗緣,卻與當事人的心結下當世惡緣;若當事人再說幾句輕慢詆毀學佛人的話,徒增煩惱,又結下後世惡緣。法理認知是站在佛法的高度上,身在俗緣之中,心處俗緣之外,不見法緣之相,自在法緣之中;沒有度人之名,卻行化度之實,空去利他之虛,隱含利他之理。若依如此法理認知,一切功過皆有為,俗惡是非隨業習,榮辱得失相對法,舍去放下得上乘;人不可與世常住,理卻可與世常存,事在世常生變化,法與世雄辯大明。其效果是自己業緣自己了,我也省力氣,心也無煩惱,自在樂逍遙。所以學佛人應將大乘法化入心智,將一切事項圓融於如法如戒之中,法空無一切相。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二問:“出家人,弘法是家務和畢生的事業,他也必須擔當弘法利生的責任。所以僧寶是三寶之一。在家人有護法的責任。如果出家人不去弘法,在家人熱心弘法,這本來就是不正常的,這本來就是顛倒的。所以說,這是一個敗法的標誌。而且,如果白衣弘法,白衣會越來越貢高我慢,出家人沒有事可幹,那就無事生非,這正常嗎?這不正常。為什麼?不如法。這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居士不是三寶,你至少有家。居士講的是知識,不是經,所以不要本末倒置。經典裡也不允許居士講經。即便有,大家可以講空、空性,佛給認證的,可以。否則,不可以。”如何認知這種說法,我等願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說法,只能是照貓畫虎的相似法,不見證悟,我法不空,主觀臆斷,盡是名相;混淆義理,顛倒知見,誤導世人,實為敗法。
“出家人,弘法是家務和畢生的事業,他也必須擔當弘法利生的責任。所以僧寶是三寶之一。”出家人,擔當弘法利生的責任,是自依願力,也是眾生祈盼。但弘法不只是語言文字,而是通過語言文字,將教義法理示範世間,將修行證悟過程醒告世人,將定空境界教化有情,將明心見性利益眾生。若紅口白牙所說的語言,白紙黑跡所寫的文字,貼上出家人弘法利生的標籤,披著佛法外衣而無實義的假名;不論什麼人,弘得什麼法,利得什麼生,都值得深思。出家人,相上為三寶之一,若不與佛心相契,所弘皆是正法嗎?《達摩血脈論》中雲,“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若魔子魔民入伽藍為僧,以及破戒雜僧,相為三寶,實為地獄人。
“在家人有護法的責任。如果出家人不去弘法,在家人熱心弘法,這本來就是不正常的,這本來就是顛倒的。所以說,這是一個敗法的標誌。”在《大般涅槃經》中,有四眾具足為圓融,有真俗二諦不壞為正法,有四依法句佛旨為憑據,在家人不但有護法的責任,也有熱心弘法的義務,與出家人住持佛法相互融合,與出家人弘法相得益彰,才能使佛教正法長久住世。佛住世時,維摩詰居士還講法教化菩薩與聲聞弟子呢!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有四十七位現在家相,只有六位現出家相。難道這是本來的顛倒法嗎?難道這是敗法的標誌嗎?答案不言自明。在家人弘法,不礙出家人弘法;出家人去不去弘法,與在家人弘不弘法沒關係。若只有出家人弘法,沒有在家人樂說佛法,沒有各宗教讚歎佛法;就沒有大眾擁戴佛法,就沒有社會護持佛法;那只能是孤芳自賞,那才是真正的敗法標誌。在如何對待在家人弘法上,千萬“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為好,以防自斷鳥之一翼。
“而且,如果白衣弘法,白衣會越來越貢高我慢,出家人沒有事可幹,那就無事生非,這正常嗎?這不正常。為什麼?不如法。這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在《妙法蓮華經》中,有釋經解法者,須證悟我法二空,須具大慈悲心,為入如來室。證悟我法二空已無名相,具大慈悲心對一切眾生平等,怎麼還會越來越貢高我慢呢!越來越貢高我慢的居士,能釋經解法讓大眾信伏嗎!若居士能釋經解法,必是依法持戒的修行人,必是證悟諸法空相在行菩薩道;如同燒火棍雖不能當牙籤用,但牙籤也不能頂替燒火棍的作用;否則,負不起謬法誤人的因果。若居士能釋經解法,出家人就沒有事可幹,那就無事生非;在佛法中,哪裡有如此義理,出家人有沒有事可幹,或無事生非,與居士釋經解法能搭上邊嗎!若沒有事可幹,就無事生非的出家人,尚不能自利,如何能弘法利生呢!這才不正常,特別不正常。這種義理還稱是佛說的,不知佛在哪部經中所說,還不知這種義理怎麼如法的;真是聞所未聞,荒謬至極。出家人日日禮佛、念佛、禪行、持戒、法事、善行、誦經、傳法等一切僧事,本身就是弘法利生;完全沒有必要與居士釋經解法對立起來,引起沒有必要的爭論。
“居士不是三寶,你至少有家。居士講的是知識,不是經,所以不要本末倒置。經典裡也不允許居士講經。即便有,大家可以講空、空性,佛給認證的,可以。否則,不可以。”居士在世間相上不是三寶,但從法性上是不是三寶呢?有可能不但是三界真僧,還是宇宙真僧呢!特別是末法時代,有無量菩薩乃至大菩薩,依化身示現世間;《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有菩薩依願力救度眾生苦,應以何身得度者,就示現何身,化身無量數。若觀世音菩薩示現白衣身,那還是不是三寶呢?當然是三寶!鳩摩羅什法師還有家室,那還是不是三寶呢?當然還是三寶!白衣與居士,是有嚴格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白衣是未皈依、未受戒、未得法、未修行的人,應是有關專家學者,講佛教常識,研究佛教起源,考證佛教歷史發展過程,傳播佛教文化,還有將佛經文言解為白話等;這當然不是釋經解法,但也不可或缺。居士則不同,是皈依、受戒、得法、修行的人,居家向佛士心堅固,禪行定空證悟智慧者有之;釋經解法而利樂有情,荷載重任助正法中興,人天眼目護法運久長,如何成了本末倒置呢?不知哪部經典裡不允許居士釋經解法呢?又怎麼知居士釋經解法沒有遵佛法旨呢?恐怕是說法太隨便了,或理解佛法偏頗了,或以個人知見而說吧。
如此講法,不是與誰知見不同的小事,而是關係佛法興衰的大事;故須明辨法理,以免欺世誤人。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三問:“佛法僧為佛教三寶,三寶為眾生皈依對象;可釋迦牟尼佛由苦行證道,為身有苦;肉身入般涅槃而不能長久住世,為身無常;諸法是空,亦為無常;眾僧是苦,亦為無常;空、苦、無常處,為何成為眾生依止處呢?若是皈依自性三寶,為何又在佛法僧前皈依,不是著相嗎?”望予明示,以解眾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教中佛法僧三寶,可分世間三寶與出世間三寶;世間三寶為權、為方便,出世間三寶為實、為了義。世間三寶為無常,是空是苦,不是眾生真實皈依處。出世間三寶為真常,是實是樂,是一切眾生真實皈依處。對人道凡夫而言,世間三寶可見聞覺知,出世間三寶不可見聞覺知;須通過皈依世間三寶後,依法持戒修行證悟後,才能知見覺出世間三寶。釋迦牟尼佛為化身示現身,示現世間一相三寶;盧舍那為報身佛,不來不去為出世間一體三寶;人若不知釋迦牟尼佛,當然不知盧舍那佛。名為三寶,實為一佛;於一佛寶,即有法僧。寶濟慧命,法養智身,僧化凡心,世出世間。佛僧二寶,人異體別,各住本位,同別有願。法與僧佛,體同難別,性空妙有,各依功用。
世間三寶,為別相三寶。佛寶別相;一為菩薩示現身,依願度眾生,有太子出家,自修諸苦行;二為坐菩提道場,示現破魔眾,成無上正覺,轉法號名佛。法寶別相;一為經律論十二部,義含一切善惡,理分有為無為,教化奉行善法,遠離一切惡法;二為傳授解脫法門,離法門無修行,法門屬修行人,證道依法成就。僧寶別相;一為心性自在無為,真空妙解智慧,凡聖共住清淨,無生法忍無爭;二為弟子從教受化,和合梵侶信眾,住持守護佛法,弘傳三乘義理。故世間三寶,義為覺者、正者、淨者;覺者福慧具足,正者軌持常住,淨者清心無為。
在世間三寶中,僧寶別相有二種,一是念佛功德名號,功行成就法體,淨行守持戒體,現出家相為僧者;二是心念與佛相通,載法大行世間,法性心地得戒,現在家相為居士者。出家人相為三寶之一,在家人具法性無相者亦為三寶之一。在佛陀時代,當正法興起時,有維摩詰居士為代表的無量在家信眾,從國王、太子、嬪妃至文人、紳士、民眾等,多擁戴佛教,方興正法住世。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當正法興起時,南朝梁代傅大士,三次為梁武帝釋經解法,與達摩祖師、志公禪師齊名,共稱梁代三大士;雖身在家而心已岀家,相為白衣而實為僧寶;並以傅大士為代表的無量在家信眾,助持正法掀天徹地,興盛多朝。時至末法,正法中興在即,還會有居士脫穎而出,廣為大眾弘傳正法,以白衣身大行菩薩道,在濁世中依法持戒清淨梵行,示現欲愛離欲愛而身心不染,於魔法最勝處顯現方便智慧;並且以居士身為代表的無量在家信眾,與僧眾和合因緣,共同促成佛教復興,再啟繼往開來盛世。
出世間三寶,為常住別相三寶。佛寶別相;一為法身佛,法性遍週一報身佛國土,利益法界眾生,恒常一真如相,變易存在無生滅,妙有蓮華藏世界海;二為報身佛,如如不動,無來無去,依願心力,大行方便,安立法界,教化十方,慈悲一切,常樂我淨;三為化身佛,隨因緣可化現無量數,利益十方世界眾生,既為法身功用,又為報身妙用。法寶別相;一為十波羅蜜法,為淨土諸菩薩信受;二為諸菩薩行持無量法門,成就菩薩道業。僧寶別相;一為常住淨土報身菩薩像,無有生滅,圍繞諸佛,覺知諸法空相義,覺了諸法實相理;二為化身往來示現像,依願護持佛法,悲心弘傳教義,化導眾生離苦,趣向一乘彼岸。故岀世間三寶,義仍為覺者、正者、淨者;覺者覺性真空,正者正心無邪,淨者淨行無染。
在出世間三寶中,僧寶往來入世別相有二種,一是出家像,僧相莊嚴,身離塵染,心法不二,戒為師尊,住持伽藍,興辦法事,廣結善緣,六度萬行;二是在家像,百行有身,一心三寶,事理和合,增益慧命,能持一切,順逆因緣,示現因果,空諸法相。在佛教公案中,比比皆是,歷歷在目,諸佛化現,菩薩再來;密隱叢林,密行於世,不以相見,自性一體。寺有僧像寒山拾得,世有唐朝龐居士夫妻,還有宰官雅士、妓女屠兒等,不勝枚舉。
在世間三寶前皈依,是當世身心皈依處,也是受戒受法、善行培德、解惑開智處,還是與出世間三寶結緣處,最後是證悟皈依自性三寶處;而成就五分法身,十力無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諸波羅蜜,無量三昧,三寶一體,菩提道業。在佛法僧前皈依,即是隨順世間因緣,依相見相,見相離相,離相空相,空相無相;若執名相,有我法相,落有為相,是真著相。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四問:“據多種傳媒報導,近些年來,一些寺廟被承包經營,亂設功德箱,假冒僧尼方丈,大肆借機斂財。承包方式有合作、投資、合資、租賃經營等;還有一些地方的企業、個人,利用寺廟進行違法經營,‘不燒高價香,遊客命不保’。對於此類現象,一些有識之士與高僧大德,紛紛表示譴責,‘寺廟被承包,佛教被綁架,信眾被欺騙,信仰受損害。’還大聲疾呼,‘景區收錢,佛教被冤,玷污佛門,踐踏信仰’。但效果甚微,緣故是被承包經營的寺廟,產權歸旅遊、文物、房管、園林、環衛(北京數百年歷史的福祥寺,成了垃圾場)、企業、個人等多家所有,不能進行有效管理。誰能給解釋一下,這是為什麼?”不知您如何認知,能否為其解釋一下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寺廟是佛教信眾活動的場所,也為常住僧尼清淨修行的地方,還為集中展現諸佛菩薩形像的壇城,還為藏經傳世與法物流通的殿堂,還為舉辦各種佛事、法事、僧事的道場,還為廣大民眾傳統信仰的依託,還為傳播道德文明與善行社會的家園,還為開啟人生智慧與撫慰心靈的寶庫等;即是佛教存在並發揮功用的基礎,其功能作用及存在價值,無法估量,無法計數。一方面信眾對寺廟的需求緊缺,部分僧尼無處可供常住,在民間買房租屋;另一方面大量寺廟被佔用、開發、閒置、廢棄,或被承包經營,這是對人心的虧欠,對歷史的犯罪,對傳統的丟失,對道德的褻瀆,對文明的踐踏,對信仰的毀滅,對文化的蔑視,對社會的欺騙,確實令人痛心疾首,目不忍見。有一位圓持法師,分析總結出十四種主要原因,例舉了十二種社會危害,提出了十五條解決建議,義理比較圓滿,證據比較充分,分析比較透徹,建議比較合適,故不需再講什麼。只能講一些因緣,理性認知此類事項,回歸平和心態面對一切,天地法則運轉懲惡揚善,人間有正氣,自然會讓無量仁者期盼早日實現。
在佛陀時代,密行第一的佛子羅睺羅,在僧團中地位很高,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多有在家信眾供養;當時有一位長者供養一座精舍,供其與眾弟子修行說法。但這位元長者對精舍內僧團事務橫加干涉,致使僧眾不快。佛陀知此事後,令羅睺羅告訴這位長者,問他供養精舍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供養僧,施出去後就無權過問僧事,護法可以,管理不行。羅睺羅將佛陀所說告知後,這位長者不但不知悔改,反生怨恨心,趁羅睺羅不在時,將精舍又供養給另外的比丘。佛陀聞知此事,即對諸比丘說法,一物已佈施予僧人使用,再將此物供養他人,皆不可接受,當為戒律。如此所表主要義理有四;一是避免寺廟產權糾紛,將僧團拖入相互爭訟,損毀佛教形像;二是佛心悲憫,令施主慚愧而免墮地獄,遭受惡報;三是明確僧俗關係,告誡在家人干涉僧事業報極重,不可妄為;四是表示功過有度,供養僧為功德,生悔後收回供養僧物為劫十方佛財、盜取僧物、侵損常住等。
在末法時代,當代眾生因緣如此,往昔善行間雜果報。另外,眾生業習加重,魔子魔民遍佈世間,魔法魔律操控世人,使其一時失去正佛知見、正法知見,進而欲毀掉伽藍,毀損僧尼,毀壞佛法,毀滅佛教。聽一聽民眾怎麼說的,就什麼都明白了;“宗教搭台,販賣如來;經濟唱戲,貪官污吏;寺廟承包,偽僧得益;廟產興商,行為不當;寺產助學,買賣度牒;打包上市,個人得利;信仰失義,迷信興起;邪教氾濫,禍國殃民;道德滑坡,良心喪盡;傳統文化,不知哪去;畸形追求,利令智昏;多行不義,必然自斃。”從民眾詼諧中,不難觀察到,在魔法毀敗前,一定是魔心瘋狂,魔力折騰,戴著偽君子的面具,用盡真小人的伎倆;然後,否極泰來。
面對如此亂象,如何保持平和心態,恐難理解。其實,凡此種種眾生,只見眼前利益,不計身後果報,皆為可憐憫者;待往昔所作善行善報後,今世惡行與惡習和合,賢劫千佛出世,再無因緣善生人天、聞一佛一菩薩名號、見一寺一佛形象,冥中苦受無期,不得救度。另外,佛教終歸能覺悟世間眾生,佛法流布能培育慈悲心懷,智慧增益能改善核心價值,善行利他能提升人生品德;故人心信仰需要佛教,人心善行需佛法,人心皈依需要僧尼,人心愉悅需要寺廟。待大眾明瞭亂象後的真相時,也是眾生善緣成熟時,因緣和合形成不可阻擋之勢,佛教正法興盛如日中天,如此亂象如疾風吹浮塵而蕩然無存。但在當下,應持寧靜,不礙法行,增長慧命,時不我待。還須淨行,言不為魔王所說,行不為魔民所用,心不為魔事所擾,願不為魔法所動。肺腑歎言,大觀因緣三界天,六道眾生最愚頑,無量諸佛巧方便,此岸迷兒不上船。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五問:“街頭巷議最傷感的是一些老人,在罵子女如何不孝;微信圈裡傳播最火爆的是一些貧困老人,在子女眼裡不如寵物狗。心有良知的人要問,贍養老人的傳統美德哪裡去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只剩物質了嗎?過去只聽過拜金主義的名詞,現在有點領悟實義了,未來什麼樣算是不敢往下想,太可怕啦!”不知依佛教義理,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古人心裡,子女善事父母者為孝;這種善行美德,是做人必備的道德品質,也是做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從有文字記載以來,經國家代代君主規範,經儒教不斷豐富完善,從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動,到生命延續的傳宗接代,至血緣關係的倫理準則,形成了傳統孝道,並形成了流傳至今的孝文化;即“人性天賦,”孝的善德當然也是天賦,人人都是生而具備。還有以孝悌為核心的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從會說話的兒童,到百歲老人,皆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的原義,為“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無後為大的原義,為“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而不是現代人荒謬的解釋,不娶無子為大。又將不贍養父母,不盡“反哺”義務,規範為五不孝;即“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道是古人一種博大的理想境界,也是做人德行的最高表現。孝道的本質是敬,根基是仁,核心是德,高尚是品,源泉是善,道理是真,百善是先,立身是本,價值是義,紐帶是親。可以跨越時空,成為永恆的命題,為人人自願遵守的終極法則。在忠君愛國上,訓誡為“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理政之道在於理德,理德之道在於順應民心、官民和睦、上下無怨,自然會萬國敬仰,百姓歡心,天下太平,災害不起,禍亂不生,社會安穩。故孝道即有傳統文化理念,又有社會制度禮儀,可概括為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爭、善終。
在近代中,將孝道的作用歸納為修身養性、融合家庭、報國敬業、凝聚社會、塑造文化五個方面,只留文化符號的軀殼,而無踐行的實義。在演化中,將孝道歸類於封建主義,定性為禁錮進步思想的精神枷鎖,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輿論工具,愚弄人民大眾的精神鴉片,是反人類、反社會、反人性的頭號幫兇。總結出十大罪狀;一是超級反動派鼓吹的信條,虛偽殘酷;二是一生只為別人活著,是滅絕人性,使其喪失靈魂;三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骯髒的血,散發著腥臭的味道;四是只論長幼尊卑,不論是非曲直;五是報恩高於一切,使人違心做事;六是世界上最大的邪教,使人失去進步方向;七是一切社會不公平的根源,扼殺平等的價值觀念;八是投機取巧的理由,為封建階級的最後避難所;九是反時代的反動思想,扼殺創新力量;十是不適用神聖的道德,必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在實際中,將孝道絕對化為贍養年老體衰的父母是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應盡的義務;將孝道極端化為子女一方一味的付岀,任何人都會寒心;將孝道扭曲為子女並非單方面欠父母的,父母也欠子女天倫之樂的情感;將孝道妖魔化為祭祀亡故的父母祖先,為搞封建迷信活動。在變革中,孝道的形式在變,而孝道的內含沒變;因為孝是天地法則賦予人的本性,又從人類本性流出;所以孝道既是道德文明的端點,又是道德文明的底線;一旦突破底線,就等於一切沒有底線。發生不能孝敬父母的現象,及發生一切不道德的事項,都不足為怪。若對生我的人不盡孝道責任,對我生的人也難盡義務;如新聞報導某地有一自生自賣子女團夥,涉案成員六百多人,並在當地形成了一種常態環境,多麼顛倒的觀念,哪有倫理親情可言。還如,有多少公眾名人與達官顯貴,悄然移居國外,忠他君愛他國去了,而且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部分青年精英的夢想;並流傳一種博論,“國家興亡,匹夫無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是執政者的國家,天下是民眾自己的天下。”據公開報導,近幾年查處的貪官數量也十分驚人,且桃色新聞滿天飛,還自以為榮呢!
佛教對孝道的內含義理,比儒教與其他宗教的內含義理,要廣泛得多;首先佛教的孝道是禮敬供養父母、佛、法、僧、君、親、師,孝順父母先于佛,大於道,高於義;其次戒名為孝,孝為制止一切惡,廣行一切善,是一切戒行的根本;然後一切眾生是我往昔父母,地水是我本體,火風是我先身,慈悲救濟生命,依法救度慧命;最後是念佛行善,舉辦各類法會,仗佛功德力超度七世以來及無量劫生生世世的父母,使之離苦得樂,善生人天。當然,還有孝順父母者,善有善報,人天親近,善神護佑,多福多壽,家丁興望,蔭及子孫;還有不孝順父母者,心常怨恨,貪吝狠毒,多遇惡緣,鬼魅纏繞,常遭災禍,鴞獍惡報;還有若遇孝順子女,應感佛恩,知善行而得福,繼而供養三寶,廣修善業;還有若遇不孝順子女,應知懺悔往昔諸惡業,淩辱二親、誹謗三寶、兩舌惡口、諸多邪見等,因緣和合,感召今世討債叛逆。佛教中孝道義理無盡,趣味廣泛;如有一佛教故事,說有一人去往西天拜佛,想見佛一面,當走數月後見一和尚,和尚告知“佛已知你想見他,已經在你家裡,你當速歸,見有一人反穿衣、倒穿鞋、大餅貼到門框上的便是佛。”這人急忙趕回家後,見自己的母親正是如此;便問怎麼回事,母親告知,“正在貼餅子,鄰居報信說離家近一年的兒子回來了,高興之中將手中的面貼在門框上,找件衣服披到身上沒看反正,拖拉著鞋往屋外走急著見兒子。”這人醒悟感言,“在家敬父母,勝似遠燒香。”還有宣化法師為母茅蓬守孝,本煥長老燃臂孝母等,皆為人間師表,大眾楷模。當然,佛教中的孝道義理,與儒教及其他宗教的義理皆能融合,又義理各表,相得益彰,互不為礙;如天主教中的孝道有平等自由,平等是在天主前一切人權地位的平等,自由是在教法自我約束下的自由;而不是絕對平均、等同無別的平等,也不是隨心所欲、我行我素的自由。佛教中的孝道有平等自在,雖義理有別,但大同小異。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六十六問:“佛法經論浩如煙海,古今法師眾說紛紜,不知信佛從哪裡開始,身心又該到哪裡去,誰能為我開示一下嗎?”請為其方便解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法經論浩如煙海,開示悟入的義理,雖普度眾生,卻多為信行者說;古今法師眾說紛紜,信解行證的知見,雖眾生平等,卻各有側重而論。對初始發心信仰佛教者,各依因緣善根,各有選擇依止;其共同特點是,一切從善行開始,一切善行皆依十善法為基礎,一切善法皆依戒律為標準。皈依三寶為善行,供養禮佛為善行,慈護眾生為善行,修身養德為善行。諸惡莫作有遮止,眾善奉行無邊際,無緣大慈心平等,同體大悲唯佛性。善行是善心的體現,善心是品質的體現,品質是功德的體現,功德是福慧的體現。在此世界,若離開善行,一切信仰都無法存在;佛教從始至終不離善行,悲憫救護一切眾生。
信佛善行後,身心依法而修行,可往生人天善道,成就聲聞、緣覺、菩薩道,直至證得佛道。同樣信佛善行,為何差別這麼大呢?緣故很多,主要有六;一是受持戒律不同;二是依止法門不同;三是精進程度不同;四是證悟境界不同;五是發心大小不同;六是善行功德不同。修行人應知,不依名相論道果,不依我法說聖凡;具足聖心可超越,具足聖行乃彼岸。勝境不可作聖解,聖心不可妄揣度;四諦因緣法為道,慈悲喜舍是聖心。勝行人天有為法,聖行無為在平凡;善行可行入門口,難行能行成道艱。心行功德不可說,有說有想無功德;言語道斷緣心遠,中道自入無二門。
往生人天善道的人,身皈依三寶而心未皈依,或相為三寶而不具三寶聖心;名受戒而實不能具足守戒,或說戒思戒而身心不能行持戒律;未依止明師而修行傳承法門,或以念佛為宗及以因為果;不能依法持戒精進禪行,或依法不持戒及持戒不依法;不得正定而無證悟境界,或口說理悟而無真修實證;嘴上喜樂大乘而實不能行,或懼身苦行而未發道心;只能善行得人天福報而無聖德,或不具聖行而不入法流。
成就聲聞道果的人,身皈依三寶而心無疑惑,或具聲聞聖心而道果漸修;身心受具足戒而能持戒律,或清淨梵行中得無作戒;依止明師而能供養親近善知識,或修行傳承法門而能一門深入;能依法持戒精進禪行,或身心苦行而閉關及住山洞茅蓬;得正定而有體悟境界,或觀三界有限因緣而覺空苦無常;樂聞大乘法而不能具足實行,或見眾苦而漸發菩提心;能善行世間而具聖德,或身心聖行而未達彼岸。
成就緣覺道果的人,身心皈依三寶後其心堅固,或緣覺聖心猛于聲聞;身心具足受戒持戒得戒,或清淨梵行中喜樂身心無為;依止明師而能供養受教善知識,或不舍一門而又入多門;能依法持戒大精進禪行,或身心苦行而避開塵世;得正定而有證悟境界,或觀十二因緣而獨覺諸法空相;喜受大乘法而次第漸修,或觀眾生因緣而增道心(即成道後再度眾生);具聖德善行而離世塵擾,或身心聖行而漸證彼岸功德。
成就菩薩道乃至證得佛道的人,身皈依三寶後心合三寶,或心法自然于菩薩道;身心具足受戒與嚴持正戒,或得自性戒於一切善行中;依止明師淨行而重弘法利生,或捨身命財供養受化大善知識;能依法持戒大精進禪行而不疲厭,或苦樂行于世間而常修懺悔法;得正定正慧而有證悟境界,或觀世與出世因緣而不舍眾生;修行大乘法而贊佛功德,或發菩提心而行菩薩道;具足菩薩聖德而善行不同法界,或舍我法名相而具足彼岸功德。二零一六年二月
第六十七問:“有位慧遠大師說,‘與佛教經典相比,儒道經典不過是糠秕而已。’這句法語爭議具大,影響甚廣,流行深遠。他有資格這麼說嗎?這麼說法對嗎?”請您幫助辨明法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應明確見地,不是誰有沒有資格這麼說法,而是誰有沒有證悟如此境界。怎麼說法與什麼人的資格無關,而與修行人的證悟境界有關。佛法見地,為慧根知見的表達,是不同道次的心境。如蕅益大師所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
據《神僧傳》記載,慧遠大師這句法語,是皈依三寶後,聽聞道安法師釋經解法,豁然而悟,自心感歎;“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這本是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宿儒英達;遍參道家博宗,深致嘉遁;而見聞佛教經典了義竟理後,心之校量,自我認知。故爭議可以理解,但不能以對錯評判。
在國學文化中,儒釋道平等;乃至與天主教、伊斯蘭教等,文化平等。文化是一種社會意識,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是不同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各自造就的精神產品,也是形成的智慧結晶;傳承著不同民族各自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善惡觀念、宗教信仰等,為人類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又被社會大眾心裡普遍認可,而且世代心靈傳承植根於意識形態。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使民族間能夠和睦相處,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廣泛借鑒等;同時,在民族文化中,都程度不同存在相對性和差異性,如優秀與糟粕、先進與落後、善良與醜惡、高尚與庸俗等。文化的相對性和差異性,是民族進步的源泉動力,而不是否認平等的依據。一種文化否定另外一種文化,就是否定一個民族生存的靈魂,就是對一個民族尊嚴的欺辱,就是對一個民族信仰的蔑視,就是對一個民族歷史的否定。由此,不論什麼人、什麼信仰、什麼民族、什麼國家,都應堅持民族平等、文化平等、信仰平等、人權平等;否則,就會引發思想抵觸、人為災禍、民族戰爭、文明毀滅。
文化平等,不礙教義法理和而不同。和為文化相合,不同為用心不同。各宗教義理,皆為心外求法,思維有邊,一切有我,執著名相。唯佛教義理,為心內求法,身心與戒法融通後,修證境界上高無頂,下深無底;覺觀心量廣而無邊,大而無際;佛性光明量等法界,周流遍至;法身慧命十方無盡,三世相續;神通自在通達無礙,法有不共;功德圓滿無限莊嚴,常樂我寂。佛教經典,是人修行證悟後,覺觀自性心法的真實記述;是不同法界眾生,所處不同生滅過程的彙集;含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世間智與出世間智;依自然法與因緣法,超自然法與因緣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真相。修學佛法的人,證悟我法二空後,觀世間法與世間智,皆是有為,輪回生滅,諸法無常,不得解脫;故此比喻佛教經典如果實精華,儒道九流如糠秕。
爭議具大,在文化上同而不和;即修學儒道文化的人,依文解意佛教經典,不能悟入學佛人的證悟境界,產生誤解誤判的知見,才產生具大爭議。當瞭解義理差異後,爭議自然平息,儒釋道仍平等相處。影響甚廣,為儒道文化是本土文化,接納其他宗教文化,融通佛教文化;但不准排斥攻擊、詆毀誹謗儒道文化;任何一種不和言論,必然影響民族情感。當辯明義理內含後,誤解誤判自會化解。流行深遠,儒釋道早已成為國學文化,根植於民眾心地,各自見地相互欣賞,各人意願擇學選修,善學君子為仁,善修道法為仙,善行佛法為聖。當信仰文明普世,崇尚有德必定流行深遠。二零一六年二月
第六十八問:“人吃虧不是因為善良,而是因為缺少智慧;老實人不等於善良,善良人不等於老實;這種說法對嗎?”依佛法義理也如此認知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一切世智論義,皆在相對法中,存在缺欠,難得圓融。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對不同人群演義論理,可以認為是真理;在一切相反時,可以認為是謬誤。如“人吃虧不是因為善良,而是因為缺少智慧;”也可以這麼說,善良人具有智慧,可也容易吃虧,或為甘願吃虧。再如“老實人不等於善良,善良人不等於老實;”也可以這麼說,善良人多是老實人,老實人一看就善良,或為人老實像好人。這麼說與那麼說,都似有道理,又各有缺欠。若有人因貪佔便宜,掉入他人設計的陷阱,上當受騙,當然是“人吃虧不是因為善良,而是因為缺少智慧。”若有人不愛與人計較,時處與人方便,能夠容事讓人,當然是善良人容易吃虧,或為甘願吃虧。若人表面上老實,心裡一肚子壞水,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當然是“老實人不等於善良,善良人不等於老實。”若老實人樂於奉獻,不聲不響幫助他人,還不圖名爭利,當然是老實人一看就善良,或為人老實像好人。
佛教門中,常勸化世人,與人不要爭強勝,退步讓人不是癡,榮辱得失莫計較,萬般由命不由人;總之,吃虧是福。吃虧是福,福在哪裡?不好理解。其實,福在祥和心態,高尚品德,忍辱增道,人天護佑,自然避禍,人身安穩。信佛人的這種理念,是建立在相信天道大公、因果不爽的基礎上,“寸心不昧,萬法皆明,明中施捨,暗裡填還,”當然具有智慧。在佛法中,吃虧是福,簡說有四種類型;一是強弱,強者佔先,弱者居後,強弱相爭,弱者是禍;若是弱者明心,虧名不虧德,虧利不虧理,虧事不虧心,虧力不虧道;吃虧當是福,義理法轉化,福至禍遠離,強弱應明智。二是智愚,聰明算計,圖謀心機,經營名利,愚鈍不及;若是愚者明理,算計不過命,心機不抵壽,簡單好生活,平淡益人生;將相本無種,富貴不生根,老實人常在,積德留善心。三是善惡,益應善取,善予回饋,利有惡求,埋藏禍根;若是善者明義,善行惡自止,止惡自向善,善行付成本,惡行負代價;人善天不欺,惡人天不怕,天理還公道,地正有公平。四是因緣,他日欠債,今應還帳,前世欠息,今應還利;若是因緣明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人身有輪回,人亡業不失,善惡總有報,因緣和合時。
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對待吃虧是福,有四種衡量標準;一是政治標準,體現國家意志,人人應為國家多做奉獻,少爭回報。二是法律標準,體現民眾意志,人人應為社會繁榮穩定多做努力,少爭私利。三是道德標準,體現人心趣向,人人應為道德文明多做善事,少為惡行。四是戒律標準,體現佛法趣向,人人應為眾善奉行多做示範,少為毀破。
若是離開道德力量約束,離開敬畏善惡因果,為了爭奪名利,圍繞著對錯、是非、榮辱、得失,會產生無休止的爭鬥、辯訟、暴力、報復等,誰願老實,誰願善良,誰肯吃虧,誰肯勞苦;必然人心浮動,攪得家國不寧,誠信無人恪守,假冒偽劣橫行;教人盡學招法,金錢衡量人品,騙術空前絕後,無所不用其極。故而人心思善,回歸道德,功在當代,造福子孫。二零一六年二月
第六十九問:“佛說三乘法解脫,又為何說唯一佛乘呢?唯一佛乘是捨棄二乘法嗎?”請給予方便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三乘,為聲聞、緣覺、佛乘。佛說三乘法解脫,是佛觀察此世界眾生因緣善根,又觀察此世界自然法則,切合實際而為說法。因緣,為值佛住世時間短,人生在世時間短,往昔聞法少,今世善行少。善根,為難信佛法,疑惑佛法,往昔業習多,今世妄執多。自然法則,真、實、存在,空、苦、無常,眾生受者是,生滅輪回是。佛一大因緣故示現來此世界,既度脫無餘記眾生,又度脫有餘記眾生。在度脫有餘記眾生中,先以聲聞乘為導引,說苦集滅道法,證得世間解脫。再以緣覺乘為教化,說十二因緣法,增長世間解脫智慧。在度脫聲聞緣覺與無餘記眾生中,佛說唯一佛乘為究竟解脫,出世間別無二乘為了義,教化悟入中道義諦,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證得彼岸功德,成就佛道。
佛為何說大乘法呢?當觀三界無常,故世間解脫為有餘涅槃。無餘記眾生多為乘願再來,示現世與出世解脫,證入無餘涅槃。依大乘法如何觀三界無常呢?當修菩薩行;即大精進禪行證悟定空境界,破無明遮蔽,除煩惱干擾,斷貪染業習,行于八正法,時時處處依慈悲心為首,悲憫一切眾生,喜樂釋經解法,經常懺悔業障,讚頌諸佛功德,教化眾生,度脫眾生,不舍眾生,依聲聞緣覺法為基礎,悟入大乘道;而不著己樂,不取證世間道果,方便行於凡夫地中。菩薩行人,方便行於凡夫地中,外現凡夫相,內懷菩薩行,具足慈悲心,救攝諸眾生。為不舍眾生故,常為眾生示現修行十善法,依慈教善,依悲濟苦,依法度人,依戒護心;棄舍世樂,化轉俗見,顯示安穩,證大涅槃。
唯一佛乘是發菩提心,修行大乘法,不是捨棄聲聞緣覺法。在此世間法中,若離開依聲聞緣覺法為基礎,大乘法就如同空中樓閣,根淺眾生無法得入;故佛依一說三,化現三城寶藏,觀機逗教,引導有緣眾生,次第進入佛乘寶城。在出世間法中,諸佛淨土雖有邊地,度脫髮菩提心的大阿羅漢,但無聲聞緣覺法,而是唯一佛乘的大乘法,直接證入菩薩品位,必然成就佛道。在此世界的修行人,在未證悟覺知自我是乘願再來者前,應老老實實修行聲聞緣覺法,破除自心五蘊魔事,去除三界貪染欲習,清淨梵行自無煩惱干擾,顯現法性光明何處見無明,於次第證悟道果過程中,發起菩提心,修行大乘法,證入不二法門。若是得無餘記眾生,見聞大乘經典,至心憶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三稱,當世值遇善知識傳導,應時獲得戒體法體,行證得無生法忍;其人命終,離苦出世,十方世界,隨意往生,見諸菩薩,敬奉諸佛。二零一六年二月
发表于 4-7-2016 19:17:1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佛法在世间 于 4-7-2016 20:23 编辑

第七十問:“見聞二義,甚難悟知;一是‘十界從心生,心從何處生’,何義?二是‘殺父殺母,向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麼處懺悔’,何解?古今未見詳解,不知誰能說明白。”可以為其解疑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古僧依禪理相有問,未見有禪師明瞭作答,只告知從參悟至妙悟,可自心悟知。雖未見明瞭作答,卻不礙真修實證。今又有人問義何解,可見世有大因緣、大善根者,樂聞大乘法理深義,求證解脫。雖依禪理相有問,須依法實相作答;不是依理講理,而是依實相講法,理在法中,義在理中。但是,如此講法,恐未證義理圓通者,及未證了觀諸法實相者生疑;或世間依文解義者,及在名相上爭來講去者生誹;可因緣殊勝,又有機緣成熟者,只能方便略講,各自隨緣去吧!
昔有廣印禪師自幼出家後,經常回家探望母親。母親恐影響其道心,便對他說,“三朝新婦,一世禪和。子其勉之!”雖不知此偈原記如何載之,但今可理解為,我一婦人,為人妻者,修了幾輩子好,才生此貴子,能因緣和合,一世出家為僧,清淨禪行智慧;你應記住這話,好好修道,將來救度母親。廣印禪師成道後,不忘母親勸勉,終生受用。一日,廣印禪師于寺內見十法界圖,便問剃度師,“十界從心生,心從何處生?”剃度師不能回答,便勸其游方參學。簡介此問出處,方便理解法義。
十界從心生,是實相法;即十法界眾生,皆由心中業習而生。佛亦由因地慈悲喜舍修菩薩行,與無量眾生結緣,依菩提心發大願力,成就佛道,安立法界。佛雖緣起性空,而無緣大慈願心不空;眾生雖在生滅與變易法中,而所行業習不失;故有諸佛國土莊嚴,又有不同世界與不同法界。心從何處生?心從五蘊生,五蘊識即是心。五蘊識從何處生?五蘊識由法性(單指法界性,不含器物性)生,即心由性主。法性由從何處生?法性無生妙有,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無明在哪裡,在六道眾生五蘊中,根植在區宇,表現為業習;而在四聖道眾生中,無無明而法光明升起,根植在心中,表現為願力。五蘊,在六道眾生中為善惡雜染,在四聖道中為純善無惡。如此講法有依據嗎?有!很多人都讀誦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經中有五蘊皆空,才心無掛礙。經文開始便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還可見菩薩有五蘊,只是五蘊皆空,直至成佛。那麼五蘊與心的差別在哪裡呢?主要差別有二;一是五蘊中有色、受、想、行、識,為五蘊區宇,五蘊區宇各有功用,各依眾生,各通法界;五蘊為心組合體,心為五蘊一合相,可法理各表,又各有其名。二是十法界眾生各有形態,身根相異,五蘊有同;業習差別,心性相通;但在不同形態中,各由相體不同而有差別,只能各表其義,各稱其名;如人有六根、七識、八阿賴耶,五蘊也在其中,可總稱為八識心田,而不能斷開稱六根五蘊等。在這裡多講幾句,我曾講過,學佛人只念一句佛號,不能精進禪行,除乘願再來者外,不能往生諸佛淨土,只能隨業而轉;法理依據是五蘊不空,業習未除;如非想非非想處的天人,只依識五蘊(其他處眾生皆稱五蘊識)而存在,就是在識蘊區宇不空有疑,疑佛、疑法、疑出世間三寶一相,而不得出離世間;若解深義,可參學《大佛頂首楞嚴經》。故我勸學佛人,欲出離世間,須依此經修行,終生受用不盡。
廣印禪師參訪儀峰禪師,儀峰禪師便教他讀文偃禪師“露”字話頭;即有僧問文偃禪師,“殺父殺母,向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甚麼處懺悔?”文偃禪師答,“露”。義可解為,露者顯露,法界無藏;自向心懺,悔無匿罪。道應內求,不應外參;內求證道,外參學理。證道自明,學理唯識;自明明心,唯識識智。殺父殺母者,必在佛前懺,須在眾前悔,重在行中改。而殺佛殺祖者,世間有之;古有歌利王與提婆達多,今有毀壞佛塔、佛像、佛經者,打殺罵辱菩薩行人者,業報等同。若有求懺悔者,應如法懺悔;首先應皈依三寶,身心方能如法懺悔,求得悔過自新;然後應於現在佛前,向過去佛懺悔,稱念過去佛名號,仗其功德力,去除惡因;其次於現在佛前懺悔,稱念現在佛名號,仗其功德力,去除惡習;再次于未來佛前懺悔,稱念未來佛名號,仗其行願慈悲力,化轉惡果;再次于諸菩薩前懺悔,稱念諸菩薩名號,仗其行願慈悲力,改惡向善;最後誦持大乘經典,仗諸方等經典加持力,淨行證道。如此懺悔為具足,少一為有缺失;具體可在法師引領下,參照《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行持;否則,難懺難悔,難除惡因,難去惡習,難轉惡果。二零一六年二月

第七十一問:“修行人當心有正念,開啟智慧,斷除愚癡,去除業習,轉化煩惱,心無掛礙,應行何法,如何行作呢?懇請哪位大德給予開示,無勝感激。”您可以講一講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此五濁惡世中,修行人難生正念,世法顛倒,魔障重重,紅塵迷局,難覓路徑。根緣塵染,五蘊熾盛,不善橫行,邪見自專。正念難生,智慧難開,正戒難持,正法難修。愚癡難斷,業習難除,煩惱難轉,掛礙難空。修行人若心生正念,須依正法正戒修持,當正行不生不滅法,才能得正定生正慧。只有如此行持,才能護法歡欣,護佑精進禪行,智化身心恐憂。正念心生願力,正慧善發菩提,正法成就道業,正戒為善止非。修行人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忍于諸事,亦教人忍;以德報怨,以智化愚,以善止惡,以正避邪。若能一日夜,斯人亦珍貴,惡世可超越,稀有菩提種;自是菩薩行,五欲不為染,必身心清淨,證無上菩提。《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中雲,“若人欲斷縛。滅除諸煩惱。雖生此惡土。護法增智能。億劫在淨土。常受淨戒行。不如生此土。從旦至明日。”
在此五濁惡世中,修行人當行何法,妄念不生,正念不滅,如如不動,不垢不淨;惡法不生,善法不滅,如如不動,不增不減。自當修行正定,空諸五蘊業習,恒順一切眾生,順逆因緣心等。不以得失掛礙,不以榮辱鬧心,淡化一切外緣,誰惹風月塵埃。當面對毀贊之時,心止若水,量如大千,毀辱無嗔,讚譽無喜;平常心態,不礙正行,隨順自然,各應天命。當見聞善惡之時,心無分別,安穩於道,隨喜功德,法自化惡;遠離是非,難評對錯,別開心境,桃園賞花。當值遇智愚之時,心悲平等,法緣殊勝,才智由世,凡愚由天;世人皆聖,唯我獨凡,悠然一笑,物外一閑。當接待貧富之時,心意等同,仁無擇選,只續善緣,不問貴賤;厚此諂曲,薄彼無德,自當謙下,道貧求法。當少無供養之時,心境如一,等無有二,不為塵累,不受物擾;一錢一物,莫非血汗,皆是命債,須德回向。當知他過失之時,心納容若,不見其過,自養性德,常觀己非;悠悠眾口,世無完人,況盡有學,在所難免。當辯爭法乘之時,心唯一乘,說法三乘,廣義五乘,萬法歸一;眾生根基,各有不同,觀機逗教,隨緣方便。當聽聞惡法之時,心態安然,穩如磐石,勿起驚怖,更無惱憂;三惡道苦,墮入眾數,嗔起邪惡,恐難攔住。當禮諸菩薩之時,心敬如佛,生如來想,倒駕慈航,救濟眾生;諸大菩薩,妙覺佛道,願力宏深,不舍有情。當贊佛功德之時,心感重恩,生稀有想,法界教主,難以值遇;三世諸佛,功德殊勝,十方諸佛,等同宇宙。還有,當身處貧困之時,心不貧困,戒盈法豐,富德貴道,無上菩提。當身處孤獨之時,心有聖眾,寂靜難覓,梵行清淨,道業將成。當身處病苦之時,心無諸苦,道心堅固,知身過患,客居穢土。當身處悲痛之時,心空傷情,悲處轉身,當下清醒,緣盡離分。當身處勞累之時,心神充滿,不計有功,一如繼往,利益他人。當身處遭嫉之時,心中喜生,有嫉賢能,能忍不可,默語息爭。當身處危險之時,心強無畏,因果分明,當不犯險,遇危泰定。當身處邪擾之時,心正大光,自若坦然,法攝六根,魔肖自退。當身處亂世之時,心一境性,堅固菩提,山洞茅蓬,處處道場。當身處災難之時,心定神清,崩塌不驚,念佛息災,惠濟難眾。
當然,義理無盡,心法難收;言流合匯,同入性海。未盡處尚可參百丈禪師法語;即“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落實,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三世有無上菩提,彼岸菩提究竟義;四諦因緣為權法,中道顯實為了義。開近放遠適根基,由低向高開士奇,萬千物色仁心攬,法寶一光不同席。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二問:“常聞菩薩行人,何為菩薩行人,菩薩行人修何種法呢?世上有這樣的人嗎?”您可以釋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問義甚廣,問理甚深,可含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此世間,有誰能詳釋盡解清楚;只能根據聞法結合自修,略開一斑,權為引玉。菩薩行人,禪行慧觀諸法空相,又覺世與出世實相法,發大菩提心,一切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願慈悲喜舍,修習六度萬行,得入中道。
在此世間,菩薩行人當修十種法,方為行入圓融;一是信心堅固不退,六度萬行不疲;任憑千難萬險,道心不離不棄。緣起大悲眾生,法空願利有情;精進禪行道業,福慧雙修功成。覺觀身命無常,生滅往來如夢;佛法智化世間,心行不離正念。依信心為基礎,有信心可成就,離信心事無成,苦海導航標燈。
二是言理誠實可信,大義決然不豫;行持始終如一,心無中途改悔。決定了義說法,空諸法相舍執;不著有我名利,願解如來實義。開示眾生所疑,世法顛倒空苦;六道輪回憂惱,善惡有報罪福。常贊諸佛功德,樂說大乘義理;自性真實存在,因果法則不虛。
三是親近大善知識,法緣殊勝第一;明示彼岸路徑,增長善根菩提。諸行嚴持戒律,戒儀根植心地;常赴正法道場,受教無厭多聞。惠施一切眾生,平等悲憫濟苦;讚歎岀家大雄,伽藍清淨梵行。善根不可或缺,增長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功行,尚須內因培育。
四是處身失去利養,孤苦無靠無依;又有惡名來襲,有口難辯怨屈。還有毀辱相加,打殺罵誹一起;身心苦惱至極,猶如置於死地。當知魔法考試,心無恐怖畏懼;了去前世業緣,不失坦然威儀。觀音十四無畏,一切從容面對;威儀磊落大方,護法早有定義。
五是保持身心清淨,舍去俗緣物欲;成就一切善法,邪惡雜染捨棄。深信善惡罪福,教人令信不疑;常行利益他人,不求果報回饋。所行示範正法,守護正法住世;有學智能善巧,入世出世皆益。白法大成道業,萬萬珍惜機遇;人有五欲多求,黑法必墮地獄。
六是善知菩薩諸行,入世出世要義;示現人中各相,擁贊佛教普及。願心累劫數記,無量佛所根基;具足戒行離咎,樂行頭陀凡處。悟知隨順因緣,善巧弘法方便;勤行道業不倦,功德回向法界。出世法攝世心,禪悅妙有淨身;中道第一義諦,不離一乘菩提。
七是了知方便智慧,經藏無量法義;因根適教擇法,佈道掌握緣機。恒順眾生心意,有度不可誑語;隨喜他人功德,助力成功善舉。半月誦戒自律,同修懺悔過罪;勸請轉大佛法,常演無上妙音。大機大用智者,世法因緣不逆;仍有加毀舉非,自若演繹大理。
八是對眾生父母想,五濁甚可哀憐;佛子世世富貴,利導善化有緣。常予利養安穩,內財外財捐獻;能舍安逸快樂,濟施他人受益。柔和暖語謙下,咽下毀辱大餐;不敢居高傲慢,凡處理在悠然。與眾緣和一片,地氣清新味甘;滋補身心益智,躍如菩提心願。
九是初始發心誓願,五蘊含藏力堅;世世履行承諾,直至海枯石爛。誦念十方諸佛,禮敬供養讚歎;一切功德回向,施于法界莊嚴。親近善友乞法,明師話透玄機;大解一乘妙義,行持超越次第。常憶菩提發心,勇猛勤修加行;十方諸佛護念,快馬揚鞭風疾。
十是善能專一其心,具足心識淨念;舍去有為雜行,梵行自然無染。示現聲聞心離,行願不入四諦;常歎緣覺毅力,法空因緣相義。大乘心無厭足,常備資糧時需;見聞佛法慧理,廣說誨人師範。一心圓成不二,具善威德無言;印心即在行持,盡顯無為彼岸。
世上修菩薩行的人很多,古有達摩聖僧,傅大士居家,史有高僧傳記,還有無名眾聖;今有印光、虛雲、宣化、本煥諸聖,還有高僧顯隱,大德世修,居家朝市,不勝枚舉。有緣自當相近,無緣對面難逢。若有善緣智觀,善哉稀緣,更應惜緣,無有空過,法不唐捐。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三問:“常有人說行菩薩道,何為行菩薩道,世人如何成就菩薩道呢?”您可以釋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此世間,行菩薩道,既是從初發菩提心,直至成佛的全部過程,具體對菩薩行人心願的延續;又是依菩薩心行法要,具體對菩薩行人心法的規範。行菩薩道,有別于修解脫道。行菩薩道為解脫生死仍示現生死,岀離世間又積極入世化度有緣。修解脫道為聲聞緣覺解脫世間生死,而不能解脫世間生滅法則。二者關係,略講有四;一是大乘法與小乘法;二是依先後次序證得;三是三乘歸一權實法;四是以出世間智攝世間智。
菩薩行人當修十種法,方可成就菩薩道;一是善知依法門修行,以法門為進山取寶的路徑;法門為佛接引眾生的法寶,可三世傳承相繼。大乘法難聞難信,甚難得法得受持;救世良藥珍稀有,療眾煩惱最適疾。無量財富皆依法,相續佛緣那由他;能滅三界一切苦,行持可入涅槃城。
二是如法懺悔,依戒嚴身,禪定心空可空諸過失,能滅毀犯禁戒諸重罪。無生法忍得在行,諸法無來心不動;法空亦得無滅忍,諸法無去不擾心。意空根塵因緣忍,因緣和合無自性;性空妙有無住忍,無異心念可相續。
三是大開智慧,化解煩惱,善除身心障礙,能大精進禪行。佛恩法緣常憶念,眾生菩提不忘失;都攝六根念相繼,法塵不入了因緣。載法大器得法體,勇健無畏有大力;獨處寂靜身安穩,遠離塵染自淨心。
四是隨順因緣,恒順眾生,有善和親近力,能讓大眾信伏。親師求法不求名,大辨義理莫求勝;心常恭敬善知識,降伏驕慢不輕仁。精進禪行求法利,示現正法莫自顯;教人善法重義理,弘法利生莫為利。
五是樂說無礙,法施眾生,明示宗門傳承,延續古佛家風。精進禪行守正法,護持正法久住世;自開智慧加能力,增益前輩古德功。常行善法懷平等,大德隨順贊善人;淨行不見世間過,法相有染莫分別。
六是依過去世佛緣,冥中自得加持力,保持善根堅固,永不散失。他人缺失不可比,不以為愚藏潛能;和合敬法學長處,慈心化度嗔怒人。世法自顯因緣相,戒法如事理圓融;切莫執著單一事,大觀無上菩提義。
七是根契大乘,聞法受化,不由他教,自能修六度萬行。法施不懈予眾人,化導世心入悲憫;不私議論他毀禁,示現正戒願自悔。顯大威德四攝法,善巧四兩撥千斤;心有靈犀觀利鈍,深達法義教上根。
八是示現凡夫,普通一員,拙象示予眾人,大行可舍定觀。慈心柔軟有妙方,喜舍入藥悲憫湯;德才化入善根力,技能利世含濟度。一切眾生皆不舍,創造機緣種善根;福慧化作方便力,皆盡全力興法風。
九是信仰堅固,不可摧毀,行持佛法得證悟,道心永不退轉。無數示現生死中,初心不改不厭離;供養十方無量佛,菩提大心得加被。無量慈心續三世,明瞭諸佛行因地;信解行證微妙法,佛性圓通大智慧。
十是曠劫修種種行,皆利三界眾生,明心世與出世,真我善養佛性。本願堅固得大成,不退初心為有情;受持諸佛因地願,阿僧衹劫當踐行。大欲世間勤精進,出世無欲唯淨行;深心佛道在當下,一念真誠樂寂靜。
若世間人有如此行作者,必是在行菩薩道,應是遵佛累囑,乘願再來人。若人在說行菩薩道,身心未實修菩薩行,為發心尚未具足,離菩薩道尚遠。故此,修菩薩行在具足菩薩願心,行菩薩道在具足菩薩法心,修菩薩行與行菩薩道,共為成就究竟菩提因緣。空言為菩薩假名,踐行入菩薩實義;假名菩薩只言說,實義菩薩是真幹。千萬別擺花架子,裝腔作勢放一邊;證得十分露一點,此時無言勝有言。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四問:“有一疑問,佛經中說,有人以滿世界財寶供養眾生,不如聞方等經名,或一句一偈所得功德,差別在哪裡呢?無量財寶佈施,還抵不過佛經中的一句話嗎?”請給予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當今世風,在部分人的觀念中,物欲第一,金錢為本;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攫取利益。邪惡披上了善良的外衣,宵小化裝成君子的模樣,矇騙善良,欺侮君子;而善良不肯被邪惡的外衣,君子不肯扮宵小的模樣,被人淡漠,受到歧視。稀有願以無量財富去供養他人,而不求任何回報者;哪有閒暇去聽聞方等經的名稱,或一句一偈的法義。今有如此疑問者,吾心甚慰,樂於解答。
佛教方等經典有無量義,可為世間稀有之法寶,法運流轉稀有之事項,殊勝道業稀有之相洽,萬法興世稀有之乘積。在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大般涅槃後,戒法住世時代,尚有以虛空藏菩薩為上首的八萬菩薩,當依佛慧命之法身大士相,順從時宜,護持方等經典與見聞、讀誦、書寫、流傳、受持、解說之人,大力增益福壽,威勢護佑修行,避除人身災禍,保持安穩清淨。聞方等經,略講有十種功德;一是禪行中能破魔蘊境界,歇轉狂心;二是行持中能破外道律法,棄轉染心;三是法事中能破身心煩惱,消轉垢心;四是認知中能破邪見系縛,解轉欲心;五是善惡中能破三惡道苦,化轉貪心;六是苦樂中能破生死羅網,生涅槃心;七是發心中能植菩提種子,增長大心;八是因緣中能修菩薩行,六度法心;九是弘法中能講三乘圓融,無為淨心;十是成就中能趣佛道聖果,功德具心。故此應知,佛經中說,有人以滿世界財寶供養眾生,不如聞方等經名,或一句一偈所得功德,確實如此,真實不虛。
財寶佈施與聞方等經功德,本質差別在於心性不同、願求不同。心性不同,發心財寶佈施的性質,為世俗善行之首,得人天福報,既可當世成就慈善家,又可後世人天富貴;但利益終有了盡之時。發心聞方等經的性質,為世間開慧之首,得無量法益,既可當世成就聖道,又可世世妙樂無限;且殊勝無有窮盡之期。願求不同,財寶佈施的願求,為救濟災禍疾苦的貧困人群,使之得以活命、恢復健康、富足生活、身心欲樂等;但不能使之解脫生死輪回、生滅無常、煩惱綁縛、因果報應等。聞方等經的願求,為濟度無明疾苦的貧法人群,使之得以離苦得樂、解脫生死、真常永生、勝妙無限等;還可以自利利他、長養慧命、植諸善根、續佛三乘等。若具體講,財寶佈施不能改變心惡之人惡行,愁悶之人憂苦,塵緣之人纏縛,難度之人執著,無智之人愚癡,有漏之人欲習,凡行之人放逸,犯戒之人失道,凡夫之人嗔怨,煩惱之人無明。聞方等經能轉化心惡之人放下惡行,止惡向善;憂苦之人心開意解,離苦得樂;纏縛之人淡化塵緣,解脫自在;難度之人心空執著,得度證聖;愚癡之人智開慧行,說法論道;有漏之人棄舍欲習,證得無漏;凡行之人恥於放逸,精進聖行;犯戒之人懺悔失道,恢復道心;凡夫之人了去嗔怨,智同聖慧;煩惱之人自破無明,心明佛境。
佛經中的一句一偈,皆為法典律儀,含藏大妙義理;潤化心田無聲,導引修行證悟。無量財寶有形,法藏皆可化現;愚者累劫沉睡,一句可醒夢人。財寶佈施世善,佛無二語彼岸;功德無法比擬,法眼放量達觀。真實不可相抵,比喻洽聞殫見;顯示方等殊勝,莫戀紅塵世間。總之,財寶佈施只能利用身外之物,以物濟人,只結善緣;又人生人滅,緣起緣落,身命空苦,世法無常。聞方等經為得法財,招進心寶,真常不壞,福滿無盡;還可成就佛道,法性遍滿,眾生世界,器物世間,一切皆為法身妙明中物,濟養利樂一切眾生,覺悟法化一切有情。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五問:“見聞佛教典故中,有一磨磚成鏡,比喻枯坐不能成佛;是不是修行人不需要靜坐,就可成就道業呢?”能否給予詳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修學淨土宗的一些人中,特別是在家二眾,受三皈五戒後,皈依師告知,“回家好好念佛去吧!”很少有人依止明師,得受傳承,了知如何靜坐念佛,受持具足戒律,都攝六根淨塵,達心淨念相繼。故在領悟法理上,觀念狹隘,認知膚淺,習慣於在取捨之間選擇,不此及彼;取彼後便以因為果,不求甚解了義,不知擴展思路,不能多維考量,不善舉一反三,多問幾個為什麼,悟得圓融通達;結果舍此失彼,只結善緣,只種善根,人天福報。
在佛教典故中,確有磨磚不能成鏡,比喻枯坐不能成佛之說;即馬祖道一禪師,一人草庵精進禪行;懷讓禪師見其如此避世苦修、精進禪行之人,必是可度之人,也是可成大器之人;才師如匠心,點撥反觀,洞見真如,傳佛家業。若是馬祖道一禪師,不能如此精進禪行,只隨眾一句佛號,散腿無坐,散意無收,五蘊不淨,塵緣未了,懷讓禪師還去點撥一二嗎?二人還有師徒緣份嗎?還能成就禪門一代宗師嗎?還會現世如此佛教典故嗎?當然都不可能!這裡,應知為什麼枯坐不能成佛。坐禪是人進入修行狀態的基礎,離開坐禪難成道,枯坐也不能成道。二者相互關係,即修行人除坐禪外,還有如何具足受戒、守戒、持戒、得戒等,還有如何去除妄想、染習、煩惱、業障等,還有如何破除魔境、解脫根塵、化轉因緣、梵行無漏等;還有如何善行世間、入定智觀、願心菩提、弘法利生等,萬種功行具足,證悟智慧圓通,往來世間無礙,方能成就佛道。若只禪坐,不加功行,未立德被,法執空相,禪如枯木,緣木求魚,掘地觀天,不能證道。如一小學生,喜愛學畫,非常刻苦用功,展志舒意尚可,但終究一事無成,難成大家;若遇明師教授技藝、指導功程、神來之筆、鬼斧神工,加上自我才智專一、努力研習、師生道交、意境昇華等,可少費太多周折、少走太多彎路,成名成家是很容易的事。
對於修行人需不需要靜坐,其他宗門古今皆無爭議;只有淨土宗近些年來略有論爭。特別是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生宗門傳承間斷。教法逐漸恢復後,宗門傳承卻一時難以恢復如古。有宗門傳承的出家二眾銳減,而淨土宗四眾弟子劇增;加之受寺廟商業化、僧人職業化等不良世風影響,難免有人疑惑。於出家二眾中,大部分皆依宗門傳承修行;而於在家二眾中,少部分能依宗門傳承修行。面對如此狀況,知其因緣,應在劫數,適其善根,擇法自行。即學佛人能否靜坐念佛,完全是個人願行之事,他人絕無任何責難之意,更無與誰有為師之心;只是隨緣方便,結合講法解義,略示一二,僅供參學。有如遇迷路人,可順手指方向,以破迷津;也可作嚮導引路,趨吉避險;皆隨順迷路人意願而行,無有強予。但對能依宗門傳承精進禪行者,則有義務弘傳正法,大解教義法理,示範世間正行,促其速成道業。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六問:“在此五濁惡世,救度眾生苦厄,唯有佛菩薩;而聲聞緣覺則不能,為什麼?參學多年,所疑不能盡解,總覺得意猶未盡,理未至竟。”能否給予方便釋解,我等願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娑婆世界中,有佛清淨國土,為報身佛與諸菩薩所住;只是眾生根障業重,不可得見。還有五濁垢土,是佛依願為業重眾生所安立,淨法與垢法同時存在,聖性與自性同時住世;不同星球與不同眾生,有不同自然法則,又有不同因緣法則,還有自然與因緣和合法則,還有自然與自然、因緣與因緣對立統一法則等,總稱為生滅法則。依如來界性,五濁垢土為三界,界性五濁與眾生五蘊和合而生眾生苦厄。在淨法與垢法同時存在中,有佛法三乘與眾生三毒相應。在聖性與自性同時住世中,有如來佛性與眾生自性平等。在賢劫中,三界法則與法界,依如來界性而生滅,具有客觀性,不隨主觀意志更改,可隨因緣善根調劑,為不可思議。至於三界諸天與法界眾生,所依不同法則與生滅規律,容易參學,故而不講。
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化身與垢土法性相應,無來無去,非有非無,不垢不淨;依神通自在力,超越自然法則;依無緣大慈力,超越因緣法則;依諸法不共力,一切法則無礙。示現身依願力,入不同法界度脫眾生,出離垢土入淨土。入人法界,說三乘八萬四千法門,權實方便,將功德力含於法門中;並依功德力護念加持修行眾生,勸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唯以一乘法而入中道,到達彼岸。若再深解,是佛法性一切平等,無有異相,遠離染法,隨順因緣,廣大無邊,無我我所,無有高下,真實存在,神力無盡,常住不壞,光明清淨,威神不變,才妙有諸法;娑婆世界依佛法性而得安立,一切法界因緣皆依佛法性而得顯現,一切修行法門皆依佛法性而得成就,一切證道聖人皆依佛法性而得安樂。還有,超過一切語言思維境界,世間一切事項無法比喻,出一切有為法,為不可言說,唯證悟心明覺觀。
諸菩薩證有十種神通自在,仗佛威神化度十方眾生。菩薩依無分別智為體,天性清淨通達法界,無一切顛倒而見實相,空一切名相而入寂滅,入第一義諦無有煩惱染垢障礙,與世間法相應可入世,而受持念佛不失菩提;與出世間法相合可化眾生,而柔和法潤聲聞緣覺不著其樂。菩薩行人在世間,依天性清淨,無修無不修,無行無不行,無道無不道,無心無心法,無業無果報,無苦無樂想,無垢無穢濁,無執無分別,示範、奉行、弘傳、護持正法,解脫眾生煩惱,滅除眾生苦厄。若再深解,諸菩薩可自利利他;以無明解脫、滅一切智障、漏根盡除、慈悲遍滿、喜舍盡善、無為自在、成就常樂我淨的佛道為自利;以無量化身示現生死至未來際,以弘法利生無窮無盡,以解脫眾生煩惱住清淨處無有間斷,以佛三乘法化度眾生,以大智破除眾生妄見邪心癡迷疑惑,以大悲拔濟惡道眾生離苦得樂,以大喜化轉嫉妒怨恨邪行壞法眾生止惡,以大舍教化下劣貪樂微疑細障二乘出世不作思量分別,及眾善奉行為利他。
聲聞緣覺為自利,也只能依二乘法教化眾生自利,而不能利他。二乘人,是以遠離世間顛倒、出離惡道苦受、解脫生死輪回、證入有餘涅槃為自利。二乘人,聖性三界清淨,彼岸智慧不通達,以煩惱障不覺如來界性清淨圓融,以智障疑惑佛性真實存在而妙有一切,以聲聞障於生死中生厭離、畏懼、疲憊、極苦心,以緣覺障于教化眾生自利中得少功德為足心,而不能利他。具體地講,聲聞緣覺有四種惑未破,尚未真正自利,何來利他。一是生緣惑,五蘊與無明同住,一切行生諸業;行業是緣五蘊生,還是緣無明生,而疑惑不清。二是生因惑,無明住處,諸行則有業生;行業因無明生而無明無體,因五蘊生而五蘊無作,而疑惑不清。三是有有惑,是緣無明住處所生諸業,而因無明住處五蘊已得無漏,無漏何處所生行業,而疑惑不清。四是無有惑,無明住時一切煩惱住於何處,若住五蘊中,煩惱為外來;若住無明中,煩惱為無有;念念微細生滅墮落,不能覺知,而疑惑不清。若再深解,聲聞緣覺五蘊不空,微細妄起虛幻,有四種難未解,尚未真正自救,何來救他。一是煩惱難,三界內方便生死,生死煩惱,緣於無明,無明如何破解。二是業習難,三界內因緣生死,無明成就業習,無業習則無命,業命無法破解。三是生報難,三界內生死有報,皆由因果律法,法則無法破解。四是過失難,三界內染淨同住,諸行難免過失,無過失則無行,行失無法破解。
如此講法,雖盡所能,仍是法音寡聞,證悟有限,知見淺薄,不能盡解,還請開士往參大智,以求斧正鄙解。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七問:“讀誦受持方等經典,等於值遇十方三世諸佛,能滅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不明白其法理是什麼?”可以給予講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有善因緣,喜樂佛法,憶念不斷,見聞常新,為讀誦方等經典。深植善根,受教奉行,依法持戒,禪行道業,為受持方等經典。方等經典為過去佛所說,現在佛今說,未來佛當說;法流一脈相承,方等三世大音,萬劫難得值遇,十方詞曲同工。世有見字如面,法妙誦持相等,佛授機宜如此,明義解理自行。關鍵在於身心,心必真信,信必實行,行必果敢,敢必不惑;入佛性海,法潤肺腑,灌頂開智,應感道交。千萬不要疑慮重重,文過飾非,在靈不靈、准不准上繞圈子,錯過機緣,失於當代,悔在後世。
能滅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的法理,根本在於方等經典,為過去佛法舍利,現在佛法性身,未來佛慧命身;等於過去佛法住世,現在佛性住世,未來佛慧住世,功德力不增不減。對修行人而言,可從四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受教續根;二是懺悔續緣;三是善行續功;四是贊佛續德。
受教續根,為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是於過去世中,所造作邪惡業習,在過去佛所善根已斷。今世有善緣誦持方等經典,憶念方等經典中過去佛名號,仗其功德力,可滅除業習,續接已斷善根;如人兒時,不懂世事,童口無忌,渾噩惡搞;長大成人後,受師僧父母教誨,面貌一新,德才兼備,還能將現實與兒時相提並論嗎?兒時造作可喻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師僧父母教誨可喻誦持方等經典。
懺悔續緣,為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是現在世中,所造作邪惡罪業,在不知不覺中於現在佛所善緣已斷。在善友勸告下,見聞能誦,誦後能持方等經典,稱念現在佛名號,自知懺悔罪業,可續接已斷善緣;如人年輕時,易於衝動,桀驁不馴,胡亂妄行;逐漸成熟後,在師長父母誡勉下,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還能將現實與年青時混為一談嗎?年青時造作可喻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師長父母誡勉可喻誦持方等經典。
善行續功,為誦持方等經典後,生歡喜心,順受佛教,守持戒律,禪行正法;自我醒悟,無智即是煩惱,不持即是犯戒,非法即是逆罪,迷理即是謗法。信心生起,了義化滅煩惱,明心化滅犯戒,正行化滅逆罪,解理化滅謗法。自知廣修六度,奉行眾善,不令生惡,可續接已斷善功;如人壯年時,貪求安逸,酒色財氣都好,賭毒戲樂沾邊;在法度規矩約束下,改為潔身自好,樂善助人,還能將今天與昨天同日而語嗎?壯年時造作可喻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法度規矩約束可喻誦持方等經典。
贊佛續德,為誦持方等經典後,在善根、善緣、善功已續的基礎上,以贊佛功德,心法光明生起,誦持等於見佛,善行等於佛事,說義等於法事,正修等於僧事。滅除往昔諸重業,如炎日化雪,消融於無形,可續接已斷善德;如人老年時,經歷了人生四季中的冷暖,七情六欲中的苦樂,吉凶禍福中的得失;在時光歲月恩澤下,一切看破放下,心智歸於平淡,還能將智者老成與癡頑不肖整齊劃一嗎?癡頑不肖可喻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重業,時光歲月恩澤可喻誦持方等經典。
在此世間,欲求解脫成道,須值遇三種明師;一是值遇佛住世,依佛為師;或讀誦受持方等經典,大精進禪行,可速究竟解脫,成就菩薩道。二是值遇菩薩應世,為大善知識,依戒為師;或誦持方等經典與正法修行相結合,可速次第解脫,往生淨土。三是值遇聲聞緣覺現世,為善知識,依戒為師;或誦持經典與依法持戒修行相結合,可速方便解脫,成就道果。否則,多是在修人天善道,難得生死解脫。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八問:“學佛人中,有邪見誹謗三寶之人,也有破戒造作惡業之人;他們能消受得了十方供養或天地恩賜之物嗎?”請您能予解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含出家在家四眾,四眾修為參差不齊,受持戒律也有不同;還有因緣善根差別,更有證悟道果次第。加之時代環境影響,眾生染垢業習加重;學佛人中有名有實,佛子魔民混雜一處。故有邪見誹謗三寶之人,也有破戒造作惡業之人,不足為怪。佛有不說四眾過戒,我輩自當守持順從;但應分明開遮秩序,只為辯清義理無過。否則眉毛鬍子不分,善惡正邪淆為一團;以示正聽實是理解,方顯佛法智慧高端。
十方供養是佛財,一切廟產皆僧物,統為眾生血汗錢,分文因果重如山。可為伽藍作道場,維修塔寺佛事辦,利養僧尼勤精進,扶危濟困種悲田。故此應知,佛財神聖不可侵奪,僧物貴重不可亂用,血汗如命不可踐踏,因果計算不可巧取。古今天地護法明見,校量功德冊記善惡,損益禍福如影隨形,絲毫不爽千真萬確。分清佛財,明辨因果,不但告之四眾醒悟,還對大眾有益;特別是侵吞廟產、假冒僧尼、盜取寺物、損害常住,更應幡然悔悟。
天地恩賜屬自然,勞作創造之物產,生存環境加空間,深究細琢不簡單。萬事因緣有主宰,一切神力在裡邊,合理利用不過度,身外皆非所有權。故此應知,日月運轉時空不歇,空氣流水如法潤澤,生滅規律調控物種,適者生存皆依法則。金銀財寶交換仲介,食品衣物解決飽暖,切莫以為該為我用,天地有本大帳償還。特別是在家人,對此難以理解;怎麼我用自己勞動所得還有因果嗎?只能反問,各自理解去吧!難道生老病死、三災八難、空苦無常、六道輪回,不是因果嗎!
佛法中確有,具足受比丘戒、菩薩戒的人,若破毀重戒,不得受一切施主供養,不得在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等。義在告誡學佛人,應正見讚歎三寶,嚴格守持戒律等;同時告誡邪見誹謗三寶與破戒作惡之人,及早醒悔,以免加重業報與加速墮落等。因為,佛法中還有,一切施主供養畜生得百種福報,供養一闡提得千種福報等,何況供養感化學佛人中邪見破戒者。所以,施應心無分別供養,善行皆為福田;受應生懺改正了業,惡行皆為苦受。
在此世間,有四種人,能消除一切供養與天地恩賜之物,所帶的一切業力;一是十方諸佛示現之人;二是菩薩乘願再來之人;三是證悟道果的辟支佛之人;四證悟道果的阿羅漢之人。佛法中有,一句了義語,可銷萬兩金。而其他凡夫之人則不能消除一切供養與天地恩賜之物,所帶的一切業力;何況邪見誹謗三寶與破戒造作惡業之人!其中法理在於,諸佛菩薩有無邊功德,於世承傳弘揚大乘正法,救度無量六道煩惱眾生,化度無量聲聞緣覺證得彼岸。辟支佛、阿羅漢三界了脫生死,定慧十足,戒行圓滿,教化眾生無量善行,超出生滅規律限制。其他凡夫之人,無有道力化業力,只能隨業力而轉。十方供養中所帶業力,在於施主的願求心非常大,求當官發財、除病去疾、生兒育女、趨吉避凶等;還在於廣種福田施一得萬報,投入德本利息特別高,本金加息等於身命財,種植福田必然得回報等;業力與利息,除佛菩薩承載大部外,剩餘少分誰受供養誰承擔,這就是與眾生所結善緣。還有天地恩賜之物,一切皆有神力主宰,利用天地恩賜之物後,不能善行增益神力,不能念佛誦經感恩善神,神力便損害利用者,惡神便會降災落難;如各種禍亂饑荒、瘟疫惡疾等。還有法則不饒人,升清降濁,輕起重沉,光明黒暗,善騰惡墮,感召法界,隨業而去,天地無情,人身無奈,主觀意志受規律控制;如自去天堂地獄、餓鬼畜生等。其他凡夫之人皆如此,何況邪見誹謗三寶與破戒造作惡業之人,除墮無間地獄受報後,還要披毛戴角,萬倍償還所欠業債;再去以各種身像、方式、方法、時間,萬倍償還因緣債。緣不可斷,帳不可賴,天經地義,理所應該;六道輪回,三世因果,時空變換,和合自然。
講到這裡,有人要問,學佛中的凡夫之人如何能消十方供養或天地恩賜之物所帶業力呢?其實,四聖道之人,也不是一世成就;而是因地善行積累,道次漸增,戒行不墮,累劫修行,方證道果,圓滿菩提。凡夫之人在漸修中,戒律不可失,法門不可失,善緣應增長,善根應增長;還有,唯能誦持大乘經典,所得功德為不可思議,速增道力,化轉業力。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七十九問:“釋迦牟尼佛一生都做些什麼?創立佛教對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其作用在何處,又如何體現呢?”如此疑問,各種理論解答很多,但又感覺未及實相,能否將您的認知為釋解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疑有千種問,解有萬種答;不破文字相,仍在思維轉。佛已涅槃行,世人覺悟少;解疑皆方便,說義誰能了。雖義理難盡,世仍須有說,可依佛大日慧炬,點亮眾人心燈,又相傳相續;但又應知,一切萬法無相,名相言說有法;法離文字言說,文字言說無法。菩提亦無名相,文字言說菩提;菩提中無文字,言說中無菩提。第一義諦中道,皆為不可思議;世法方便隨順,接受交流義理。語言文字說法,表示無上菩提;告眾生有佛性,運用思維工具。
釋迦牟尼佛本無行,示現世間廣修諸行;本無一法可說,又方便廣說諸法;如一寶珠置於泥中,由於本性淨潔,五濁垢泥不能污染,方顯彌足珍貴,世間稀有罕見,價值可濟無量眾生貧疾,值遇獲福萬世享用不盡。釋迦牟尼佛一生,四維七步而行,示現世間無上獨尊;不處宮中娛樂,示現欲度眾生因緣;岀離宮中而走,示現岀離三界無嗔愛;剃除鬚髮棄舍寶物,示現遠離煩惱無貪著;身披袈裟為沙門,示現調伏眾生壞自高心;六年苦行受飲食,示現調伏外道順世俗;常住山林坐褥草,示現少欲知足壞驕慢;證得無上菩提道,示現了知一切法正等覺為佛;三十二相莊嚴身,示現為一切眾生最上福田;身有老病相入般涅槃,示現壞貪身貪壽貪欲我執。
創立佛教,應從宇宙生命現象為緣起。十法界生命現象,生存環境、存在方式、生滅法則、享樂程度、相貌體形、能量智慧等,差距甚大,不成比例。差距在哪裡,就一個字,差在德上。佛德在於福慧圓滿,福德具高能量,慧德具高智慧。福慧為功,功在佛性具足。佛性具足成就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具足四智,為高能量高智慧生命體。法身有五種,為實相、功德、法性、應化、虛空法身。實相法身,超越諸相,恒住法界。功德法身,施積功行,萬善具足。法性法身,了悟法相,義理遍周。應化法身,應現善惡,濟眾化物。虛空法身,法身無邊,不可度量。報身依法性而住持淨土,化身依法性而妙用十方。菩薩之德與佛德相比,差距在法性身尚不圓滿,有一念無明未破。聲聞緣覺之德與菩薩之德相比,差距在未證法性化身功用,只能三界自利。但一切人天眾生,皆有自性,與佛性相同。自性是一切生命現象的本原,由法性緣起而生無明,無明入五蘊而遮蔽自性,法性與五蘊互動而和合,和合於不同生命現象中,造作沾染善惡業習,受業習力感召不同形體而迴圈不息,從無始劫來,到無終劫去。人天眾生自性,只是身心沉迷五欲未修,言行造作惡行墮落未度,依蘊習感召不同法界身相,五濁惡世顛倒而苦受無期。故此佛憫眾生,設教三乘濟度,依佛功德力合于身心自力,培德以增福慧,化轉染垢業習,救惡道於離苦得樂;教人天眾生修善法於四諦、十二因緣,脫離六道輪回,同時發菩提心,六度萬行,往生彼岸。
佛教的作用,略講有二;其一在救度眾生慧命,出離世間,增長功德,永享極樂。其二在救度眾生奉行諸善,和平和睦,轉化惡緣,解脫生死。特別是佛教揭示的因果規律,善惡有報,世人生起敬畏心,自覺約束身心言行。作用體現在德上,聖德體現在證得道果品位上,四向辟支佛,四果阿羅漢;天德體現在道法自然善業上,天仙神通逍遙,天人無比快樂;人德體現在中庸之道善行上,古今聖賢仁者,慈善君子智士。四不善道,昔于人道時,言行嚴重失德,身心染垢惡行,不受善法約束,色受想行識五蘊熾盛,財色名食睡五欲十足,貪嗔癡慢疑五毒俱全,殺盜淫妄酒五種惡行,冥中魔法長期攝受,業習牽引苦受惡報。佛法在世間,護持有德,防止失德。
受語言文字相的障礙,又受思維知見的局限,無法將悟知中的實相境界讓人一目了然,更無法將佛法無量義理的真如讓誰豁然了悟;只能掘冰山微小一塊為角,破萬卷書中一本小序為題,學人自愧,羞澀供養。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八十問:“學佛人應念佛、禪行外,還應如何修身心、講誠信、無怨敵、得富貴呢?”願您為其解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於禪行中自能念佛,念佛中不礙行住坐臥諸事。修身心、講誠信、無怨敵、得富貴,不是修行之外的事,而是應該具備的基本功。但是,學佛人與平常人的基本功,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處;既有衡量標準的差別,又有功德妙用的不同。于出家二眾,益修清淨梵行,少省煩惱干擾;益得擁護讚歎,少了猜忌抵毀;益於四眾和敬,少分有說是非;益利佛事興隆,少去道場荒廢。於在家二眾,益擺脫紅塵誘惑,少欲知足增雅志;益有善友常共事,少疑人事養公心;益眾團結成合力,少惡因緣減內耗;益善行種悲福田,少疲奔命好修道。修身心、講誠信、無怨敵、得富貴,看似平常,實為重要,是學佛人一生修行過程中的組成部分,也是做人德行的基本要約;若修為不好時,可損毀修行、道業、善緣、諸事,為行不如法,心不如戒,事項不圓融,功德有缺失處,不可不慎,不可不修。
修身心,首先應平靜心態,端正言行,淡化俗念,放下名相;遠離是非,不生煩惱,都攝六根,精進禪行。然後須做到,值遇逆緣不暴燥,會見惡友不嗔恨,聞說是非不癡行,受到毀辱不惡口。還須做到,安住慈悲行願,堅固菩提道心,放大胸懷眼量,平等一切眾生。還須做到,喜聞大乘經論,歡欣正法修行,精勤忘記疲倦,不染世俗清淨。還須做到,禮敬供養諸佛,請佛長久住世,印製流通經典,讚歎佛像莊嚴。
講誠信,首先應誠懇待人,浩養道德,常說如語,做事無欺;講究信義,直心為人,言真做到,一諾千金。然後須做到,言行相符不誑語,表裡如一不奸詐,信守承諾不失約,誠實做人不欺瞞。還須做到,善友眾前磊落,光明不覆諸惡,承認懺悔過失,厚德推功攬過。還須做到,常聞知識講法,順受擇善而行,不求過失於人,切忌功高我慢。還須做到,辯法為明義理,相左求同存異,千萬不起噁心,引咎自責罪己。
無怨敵,首先應淡化名利,不計得失,看破榮辱,心無怨恨;逆緣可親,化解仇恨,容讓取智,仁者無敵。然後須做到,欺辱言謝善知識,揭露己過大善人,傷害侵損我感恩,親近善友無諂心。還須做到,擁護他人成功,讚歎同修法勝,好事予他不爭,一切心無嫉妒。還須做到,歡喜人獲名譽,抬舉德者貴重,勤勞不貪利益,自醒智慧心語。還須做到,常行換位思考,改換心態慧觀,菩薩行人謙卑,切莫狂傲輕毀。
得富貴,首先應積德行善,端正良心,孝行養家,才能報國;重道輕術,公平正取,以仁為富,受敬得貴。然後須做到,勤儉養德不縱欲,和氣生財用技能,平等正義酬合理,扶危濟困施貧人。還須做到,供養三寶得福,憐憫殘弱悲田,不能輕起心慢,慈善事業助人。還須做到,面帶笑容奉獻,恵施服務愛心,眾皆擁贊口碑,聚義籠財資本。還須做到,恪守生財之道,輕道重術有損,善惡法無空過,奉獻不求報果。
只有如此行作,才能為當今後世常修身心、真講誠信、素無怨敵、大得富貴。因為,大乘佛法的核心,依三德為重,菩薩行人在世間,應遵教奉行;佛救護眾生如一子想為恩德,菩薩行人則以大願力為固本;佛化度眾生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淨盡無餘為斷德,菩薩行人則以大悲心為上首;佛解脫眾生依平等智照了諸法圓融無礙為智德,菩薩行人則以大智慧為方便。菩薩行人融會貫通三德修行中,修持廣大正行,重於菩提願力;踐習甚深中觀,重于空觀智慧;弘法利生事項,重於所具悲心。菩提願力通過廣大正行才能顯現,形成一體。甚深中觀義理為佛教綱領,一切義理含空觀智慧。弘法利生事項圓成所具悲心,為行菩薩道。所以,如此行作為最上,以空實一相而得成。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八十一問:“學佛人應如何修行,才能救度親人眷屬,降伏煩惱魔障,命終時佛菩薩接引呢?”請您為其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云云總總諸法,義皆歸為空理;萬萬行行因果,律入無二法門。親親近近眷屬,總關故舊緣份;浩浩蕩蕩法流,嚮往一乘性海。見聞三乘法中,多含其義;古今聖賢說法,盡示其理。只能綜合法要,略解一二。
救度親人眷屬,首先必須自度,然後才能度人。在自度中,除依法持戒修行外,應發菩提願心,成就菩薩道,不受父母肉身,而得菩薩化身。依菩薩化身,入世出世無礙,以自在方便智慧,才能救度無始劫來親人眷屬,利樂有情眾生,免受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若自身未度,依佛法去超度親人眷屬,只能暫時善生人天,不為了義救度。自度從何處入手,可速成就道業,略講有八法;一是以香花燈果等供養佛舍利塔,等於值佛住世供養功德,得佛光冥中照觸,化掉無量業力;再供養禮拜寺廟中諸佛形像,增長自身福報,益于修行道業。二是守持戒律清淨行,不造作任何新業,不輕舉妄動一切不善,不損害他人一切利益,減少一切塵緣煩惱干擾。三是維修造立塔寺諸佛菩薩形像,見修塔造廟處,隨願供養財物身力等,護法生歡喜心,所作事業順暢,所求易得滿足。四是對佛法淨信不疑,聽聞釋解大乘法義,得諸佛菩薩加持力,倍増淨行信心,免去惑亂擾動。五是直心是道場,誠實善良為人處事,與人和睦相處,不說離間語言、他人過失等,得人擁贊,少逆因緣。六是正信與法,正見與人,度脫外道邪眾歸於正解脫,化轉邪見眾生歸於正知見,俱得身心清淨。七是身行正法,護持正法,自能精進禪行,亦教他人不放逸,末法時代唯正法修行人,方能解脫。八是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亦教他人誦持大乘經典,救度有緣,利樂有情,離苦得樂。
降伏煩惱魔障,首先降伏其身,然後降伏其心。若六根放逸不得都攝,則必心猿意馬。伏魔從何處著眼,方速清淨身心,略講有八法;一是身心常行精進不懈怠,每日禪行四小時以上為正常,八小時以上為精進,十二小時以上為大精進。二是意念佛號不間斷,專一其心不分散,行住坐臥憶禪聯,睡夢之中不舍念,可達淨念相繼。三是了知法性平等,法則沒有親疏,規律不分遠近,梵行則入淨土,貪染自留垢界。四是一切善行功德,普皆回向法界眾生,功德在性不在相,願一切眾生得安樂。五是幫他善行,助人成功;不可見同修法勝道高而心生嫉妒,為其設置障礙,或增添煩惱。六是喜樂為人說法,有一說一,知二說二,不誇大其辭,也不藏頭說尾,或說一半留一半,讓人疑惑不解。七是親近善知識,供養釋解大乘經典法師,其法師如黑夜中高舉火炬為眾生引路,供養功德如供養十方諸佛。八是常習定觀,開心智慧,空掉一切煩惱,不住一切魔障,去除一切染垢,化轉一切業習。
命終時佛菩薩接引,首先離諸纏縛,然後心生淨念。若諸惡因緣纏縛,為業債尚未還清,佛菩薩無法接引。若心識不能淨念,為自功德力不足,助念功德難具。淨念如何生起,方速往生淨土,略講有八法;一是嚴持別解脫戒,防身口意造作惡業;嚴持菩薩戒或密乘戒,由定力入靜慮律儀,由慧力入無漏律儀。二是見聞甚深教義法理,應謙下求學證悟,不以一己知見妄測,特別是對大乘經典與大乘法師不生譭謗。三是以平常心為道,以一切智心護持初學者,諄諄善誘,博文以禮,不妄尊大。四是以平等心為德,以平等慈相待與人,尊重貧賤,敬仰有德,不以財物貌相而生差別。五是他人有求盡力滿足,用人力物力幫助解決困苦,給予時不見他人過失,但非助紂為虐。六是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諸法深義,當智信慧解,或求師釋理,不可妄自菲薄,或逆反生毀。七是于寺廟諸佛菩薩像前,施經幡供袈裟,裝飾殿堂,淨潔環境等,清淨莊嚴道場。八是死亡關頭無所畏懼,心無所戀,一切空寂,一句佛號清淨,十念契入接引蓮台。
所行諸法皆為功,由平常時日積月累,年修世行而成德。德感十方諸佛護念,德化十方眾生度脫。若只一句口頭禪,我法第一,神氣十足,“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將一無事處,一無所成,一世空過,豈不悲哉!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八十二問:“修行人如何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呢?”您能為其決定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修行人願求往生極樂世界,涵蓋諸宗法要,非一淨土法門。在諸經典中,多有佛說修行人如何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非常全面系統,非一《阿彌陀經》。讚歎弘傳淨土法門,諸宗法師各有所論,可謂殊途同歸,方便接引不同善緣善根眾生,非一淨宗法師。決定說者,須明知如來常住不滅,通達三藏諸法秘要,圓融三乘一門義理,了知眾生皆有佛性,能破諸魔律法怖畏,能伏外道邪見戲論,能入世間而不染塵緣,能弘法利生而空名相;否則,皆為方便說,或為隨順說。決定說度其發菩提心者,方便說度其聲聞緣覺者,隨順說度其凡夫初學者;根基不同,說法不同。
在此世間的修行人中,有四種人,可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一是證得無來無去者;為往來世間常行菩薩道,受佛囑累翻譯、流布、釋解、護持大乘經典,接引有緣眾生等;如宣化法師,圓寂時“我從空中來,我回空中去”的證悟境界,可為無來無去之人的寫真。宣化法師昔緣為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名為示現聲聞身,實為盧舍那佛身邊大菩薩示現,品位與觀世音菩薩等相同;所釋經解法,真實可信,義理不虛,可度人於彼岸。二是三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者;為往昔佛為授無餘記眾生,來此末法時代護持正法住世,維修守護佛舍利塔,建立寺廟諸佛菩薩形像,擁護讚歎方等經典,弘法佈道,善化一方,矢志不移等;如本煥長老,二十多年冤獄而不改其志,佛門泰斗受敬而不逸其行,示範苦修入道而發慈悲心,一生事蹟感人肺腑而安守本份;所論教義法理,堪稱佛門巨匠,德業巍崇,金光燿目,世稀楷模。三是專一其心十念往生者;為世間諸漏已盡,諸事已辦,梵行已立,無複煩惱,發菩提心的大阿羅漢與辟支佛;如古今高僧大德圓寂荼毗後,留有較大較多及多彩舍利者。舍利為功德所成就,由戒定慧熏修而證得。如此高僧大德,多有修頭陀行,住山洞茅蓬與閉關靜修,以及長期精進禪行、夜不倒單等苦行過程,道心堅固不可催,境界高深不可測,不為名相邪論所擾,利樂眾生願心不為魔事所動。四是世間諸漏已盡十念往生者;為圓成阿羅漢與辟支佛道,發菩提心後,求速往生極樂世界,而生邊地之人。諸漏已盡,心識清淨無染,可不受世間法則調控;發菩提心,可與佛菩薩願心契合,心識十念之間可入蓮台。如此行人,臨命終前有預知了脫時日、觀見佛菩薩前來接引等瑞相,還有命終後彩雲懸空、香氣彌漫宅舍內外等吉祥。如此行人,具足大因緣、大善根,願心猛利,嚴持戒律,依法禪行,大善世間與他人。
在此世間的修行人中,有圓融修行四種法者,可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一是聞阿彌陀佛聖號淨信不疑,一心稱念名號,願生極樂淨土;淨信為不夾雜妄心,信念力堅定不移;一心為非三心二意,非似信似不信;願生為誓願力生起而至高無上,在發願至往生全過程中始終不渝;佛願力與自願力和合,如母憶子,如子憶母。二是嚴持戒律,業習清淨,無諸惡業;嚴持戒律為身心能受、能守、能持,具足戒儀所生功德;業習清淨為心識無染垢妄念,言行無諸不善而無煩惱障礙;無諸惡業為能修一切善法,今昔無十惡五逆等重大罪業;佛淨土眾生福報與自福報相符,佛菩薩接引時,無煩惱為障,無業習為礙。三是發無上菩提心,修菩薩行,一切善根普皆回向;無上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是成就無上菩提之根本;修菩薩行為以六度萬行為首,平等濟度一切眾生;善根回向為一切善行功德與法界眾生同享,無我無私而安守自性功德;佛淨土眾生慈悲心與自慈悲心等同,怨親平等,無相差別。四是得一念淨心,生一念淨念,乃至十念念佛名號;一念淨心為當下一念清淨,則為念念清淨無染無雜,非以一時冥空為淨心;一念淨念為臨命終時清淨心念生起,一念生萬念念佛名號,意無念心自念,非以一時意念為淨念;十念念佛為命終後十念佛名號間,心識輕盈騰空,被接引蓮台攝入;佛淨土眾生清淨心與自清淨心同一,適應蓮花化生清淨體,當入阿惟越致清淨行。
法師講法,皆依佛經;只不過是用證悟智慧,結合修證過程觀知法理,與悟知佛經文字間隱含的實義,融合在一起,隨順世人接受能力,再用語言文字表示出來,形成法理知見,提供有緣參修。吾亦如是,不越軌制。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八十三問:“有人告訴我念佛消災,又有人告訴我誦持大乘經典消災,還有人告訴我請僧人辦法會消災,我應相信誰呢?”您是怎麼認知的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一般看來,若人相信佛有神力能消災,就不須誦持大乘經典消災;若人相信法有神力能消災,就不須請僧人辦法會消災;若人相信僧有神力能消災,就不須念佛誦經消災;即求其一就可以,何必去求其三呢?若求其三都可以,何必又說求其一則可呢?
其實,佛法僧三寶一相,佛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佛。佛即是法,佛為說法主,又為法中王,一切法為佛法性成立,一切大乘經典為佛法寶;法為佛功德之妙有,又為佛功德之妙用,三世諸佛法脈相承,法流相續,皆一合相。法即是僧,十方諸佛因地皆依法為僧,僧依法持戒修行,僧依所證功德成就法藏,法藏又一門超出成就諸佛,法成就眾僧慧命,僧載法又顯諸法,合二為一。僧即是佛,僧作法事即為佛事,佛事由法而真實靈應,法事由僧而興隆教化,僧事由佛而濟度眾生,佛為僧所依止處,法為僧真常聖道,僧為佛法而莊嚴法界,三位一體。
佛法僧三寶,佛自說三,人見有三。佛法僧三寶一相,為佛境界;而於人所見,佛為形像住世,法為經典傳承,僧為人出家相;又怎麼讓人相信三寶一相呢?還是不是三寶一相呢?佛自說三,為佛順應三界自然法則與因緣法則,適應眾生三乘根基,而說萬善因緣與三寶三乘。佛為眾生皈依處無生父母,大乘經典為荷載眾生法船,僧為無為相皆為一空。故佛為方便接引眾生,以一說三,一相三寶。人見有三,有自性見與名相見二種;自性見為內見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因無明故,雖暫時不可見,但卻真實存在,若有三皈之日,當有自皈之時;所以,雖人見有三,仍為三寶一相。名相見為外見佛法僧三名三相;在三名三相中,特別是眾僧相,有破戒僧、凡夫僧、清淨僧的不同,還有聲聞、緣覺、菩薩僧品位的差別,更有魔子魔民混淆眾僧裡面,無法見三寶一相。實際心應平等,離相差別,從正面來理解,眾僧穿的佛衣、念的佛號,誦的佛經,辦的佛事,可為僧寶莊嚴,眾生眼目,攝諸邪見,救護散心,斷三惡道,開菩提門,證得聖賢,趣入一乘,無二無三,仍為三寶一相;至於誰是什麼僧,不須心去分別,著相分別易生邪見,徒增業報;如一官員,代表國家行使權力時,只要符合大眾利益,眾人應服從國家號令,知其是代表國家的官員則可,不去分別這名官員是不是貪官、 髒官。
若求消災,須仗佛威神,才有法僧神力,是佛神力賦於法僧之中,故念佛名號、誦持經典、請僧法會,皆可消災。但是,消災又不能完全依靠佛法僧神力,還須依自心善力;即佛法僧神力與自心善力和合,形成轉化解脫力,方為了義消災;否則為權宜消災,或為應求消災。了義消災,為眾生求出三界火宅煩惱大災,依戒為師,依法為母,依僧為淨,依善為行,四力合一而達彼岸。權宜消災,為眾生求離生死輪回大災,修行苦集滅道,明心十二因緣,離苦而取果位,得樂三界無上,四力合一而入涅槃。應求消災,為眾生有求消災免難、趨吉避凶、增福延壽、萬事如意等,四力合一而有求必應,獲重罪輕罰;還有眾生願求人天善福,修行善法,熱心慈善,供養三寶,信受佛法,四力合一而得滿願,可享天福快樂;即迷盲眾生,若自警醒,心念善力,自生敬畏,如法求消災,雖定業難免,但可壞惡緣,不再生災禍,迷悟相伴行,明暗難離分,迷暗為過程,悟明須功夫。
如此答覆,明其所問之義,解其所含法理,明其其然,解其所以然。若更多善緣人見聞後,如蒙不棄,可取所需,可舍所棄,可為借鑒,可為拋磚;當感足慰,謝有知音,法緣殊勝,同沐佛恩。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八十四問:“見一文章,大意為‘佛不誑語,對末法時代早有預言,幾乎每位信佛人都知道;可有部分人堅決否認;認為不是佛法末法,而是人心末法,佛法根本不存在末法。這種公然否認佛的預言,否認佛經論述的說法,是不是魔子魔民在壞法亂教呢?當下佛門亂象,無不證明存在末法時代,誰是魔子魔民,難道不一目了然嗎?佛法非外人能破,唯內人能壞,我等莫不痛心疾首,大家也莫無動於衷,誰都不能否認佛法存在末法時代。’閱後深感疑惑,懇求法師能給予明示,以息爭論。”您認同這種觀點嗎?能否為其一解,讓眾人也普獲法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不修證悟易著相,依文解義笑大方,古今明師受冤屈,緣故結論太匆忙。如同庸醫誤診斷,不明實症便開方,表裡不分未辨證,施治病人欠妥當。佛說正法、像法、末法時代,是依據佛法發展運勢,在不同階段中所顯現象,存在的相對差別而區分,千真萬確,毋容置疑。但這僅是表像,尚未見到佛法運動規律的本質。末法時代,不是佛法末法,而是人心末法,佛法根本不存在末法。這是從佛法運動規律的本質而說法,不是公然否認佛的預言,也不是否認佛經的論述,更不是魔子魔民在壞法亂教。二者的關係,是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相互義理高度一致,不存在任何矛盾之處;只是由誤解誤判,引發人為辯爭而已。
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為佛教發展的不同法運時期。在《大乘同性經》中雲,以教行證之具足或不具足,配於正像末三時之說,“謂如來滅度後,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雖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證果,稱為像法。教法垂世,人雖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證果,稱為末法。”即有教有禪行,持戒得堅固,有果位得證,名為正法時;有教有修行,禪定得堅固,少果位得證,名為像法時;唯有其教法,念佛得堅固,而持戒禪行者少,鮮果位得證,或無果位得證,名為末法時。末法之時,稱為末世;末世之中,佛教正法衰頹而僧風濁亂,人法訛替,或憑真以構偽,或飾虛以詐真;或以實相法為虛假,或以邪為正論說;或拿著真話當假話聽,或拿著假義當真義講。但是,在《大集月藏經》等諸大乘經典中還有記述,結合眾生因緣;即有正法住世,共五千年時間,為修行可證得聖果時期,只是有多、少、較少之分。故尚有正法中興相對鼎盛時期一千年,有人行持正法。於後一千五百年中,為像法相對鼎盛時期;其中前八百年中,少有人行持正法;後七百年中,非常少有人行持正法。然後正法隱沒,轉入末法時期,再無人依正法修行。故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而得度生死。”佛法至七千五百年後,相繼經律論逐漸滅失,當律藏戒經滅去時,出家人只披袈裟,現岀家相,既不持戒,也不禪行,由六字弘名轉為四字弘名,只結法緣,只種善根,如何能證得果位,何況在家人乎!從中可以顯示岀,正法、像法、末法時代,教法如常,而能否持戒禪行,證不證果,才是關鍵;關鍵在人,根在人心。
在佛法住世的一萬二千年時間內,佛護念力,法加持力,僧解脫力,善神護佑力,無增無減,始終如一;不為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而發生變化,若人依正法心態修行,末法時代無末法,照樣證聖道得解脫;若人依末法心態修行,正法時代無正法,照樣不證聖道,不得解脫。佛法住世,為佛法性身住世,法性真空,無諸差別,法門功德力不弱化,佛號功德力不衰減,一切平等如常;故佛法法性等無差別,根本不存在末法。而隨眾生與佛善法因緣轉薄,善法根基轉淺,不善業習加重,不善造作增加等;皆為眾生心念衰頹濁亂,不能依正法修行,不能持正戒行作;若追根溯源,透過現象看本質,實為人心末法。
時至當下,佛教已經歷五個五百年過程,末世風氣彌漫,鬥爭言論堅固,四眾相互損減,有身著袈裟而毀破禁戒與行不如法者,還有假冒僧尼行騙等,眾生自不求解脫,多失證道之心。但這並不可怕,還會公開向大眾坦言末法,相信有無量清淨開士,莫不痛心疾首,也不會無動於衷,定能共同抵禦末法現象,防範魔法侵襲身心,守護佛正法眼, 推動正法中興。因為,末法時代佛教中仍有正法正戒具足,善行中仍有慈悲喜舍具足,禪行中仍有定慧解脫具足,諸聲聞眾中仍有解脫知見具足,佛教正法熾然住世,等於佛法解脫力堅固。所以,應明確告知大眾,我等雖值末法,佛法一樣度人,禪行一定證道。
如此明示實相後,魔子魔民一定害怕,恐懼大眾心靈醒悟,進行竭力詆毀攻擊,妄執文字與末法現象,蠱惑人心。因為,魔子魔民最忌諱有正法住世,最氣憤還有正法修行人;所以,四眾皆有責任義務,明瞭教義,遍知法理,用身心正修、正語、正見、正智行持正法;同時,應依智慧把握人生機緣,把握正法住世機遇,持戒禪行道業,證果而得解脫。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八十五問:“對佛法實際修、行、證的人非常稀有;佛教淪為‘求名聞利養’、‘求平安無災無病’乃至‘求升官發財’的法門;正如一副對聯:‘經懺可贖罪,難道閻王怕和尚?捐財能超生,豈非菩薩是貪官!’;最為痛心的是:‘無廟不設功德箱,無寺不受香火錢’,名寺的高額門票致使無錢信徒常常臨其門而難以拜佛禮敬;隨佛所教的三乘菩提變成了‘交易’。以上是‘佛教世俗化’在世間的現狀。其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以佛教作為‘心靈港灣’‘心理按摩’等寄託;宣導‘人間佛法’,曲解‘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之真義,重視色身之利養,輕視佛法‘出世間’之意旨。這些都是佛教本來意義的淪落;遠離了解脫道與菩提道。複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佛學研究’代替實際修行,深入經藏不是尋求如何出離生死苦海,如何走上成佛的道路;而是為了舉證某一論點。最後,如《楞嚴經》所說:‘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各種邪教打著佛教的旗幟,大行貪欲之邪法,又如《楞嚴經》所說:天魔及眷屬常以‘世界末日’、‘天災人禍’等言論籠罩愚迷眾生。”對此疑者甚多,請為其開示一下,好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認知佛法,是觀察佛教所顯現象形成的觀點,不是觀察因緣所成知見;是學術討論名相所表示的辯爭,不是禪修密行所悟境界;是世俗世論心態所呈現的誤解,不是因果因緣所有實相;是我法執著塵入所對應的限量,不是一切皆空所具無為。雖對佛法稀有真修實證者,但仍有正法傳承人;雖佛教中有求名聞利養者,但仍有清淨梵行人;雖信眾中有求平安無災無病願,但仍為隨順世俗正求吉祥;雖大眾中有求升官發財心,但仍為善法可成就富貴。可回應一副對聯;經懺可贖罪,因為閻王敬功德!捐財能超生,緣為菩薩明因果!橫批當為;僧辦佛事!請僧人誦經悔業生功德,回向亡人追福報;善財供養三寶種福田是因,離苦得樂當然為果;法會莊嚴佛道場,三乘菩提當最上。還有,廟若不設功德箱,信眾則必失福田;寺若不受香火錢,大眾則必失法緣。那樣才最為痛心,不僅是佛門災難;人類文明心相連,將失慧炬震動天。高額門票變交易,地方人為綁佛教;招財進寶為旅遊,背黑鍋者吃瓜落兒。無錢信徒難禮佛,人潮湧動多觀光;佛教蒙冤世俗化,編輯輿論成現狀。這麼講法,不含被承包的寺廟,搞商業運作的法會,職業化假冒的僧尼,劫取十方佛財等諸事。
宣導人間佛教,是弘傳佛教文化,是宣導人類文明,講法物件為普通大眾;還是與其他宗教信眾心靈溝通的管道,還是佛法在世間的重要基礎,還是與出世間法相輔相成的一個方面。在佛教四眾中,對人間佛教的主流認知,為隨順方便,語言文字意全面而如來實義不究竟,理悟即佛、名字即佛知一切法而法不了義;但各順緣方便,相互不爭論、不詆毀、不否認、不輕慢;皆知非法師之過,而末法時代眾生因緣善根如此。若明其教義法理實相後,宣導人間佛教,不礙四眾依法持戒清修而梵行,不礙精進禪行證悟出世間法而證道,不礙次第證得出世間智而覺有情,還為佛教正法中興創立了良好氛圍,還為佛教深入人心創造了有利條件,還為佛教與其他宗教和睦相處創建了往來橋樑。若不顧眾生因緣善根,將教義變成純而又純而又束之高閣,只重出世間行持與傳承,而忽略世間行作與普及,會被孤立于普通大眾之外,對佛教普度眾生的宗旨百害而無一利。故將人間佛教,盲目地定性為世俗化、曲解出世間法義、重利養而輕佛法、佛教本義的淪落、遠離解脫道與菩提道等,適用依據、評判標準、觀察角度、所下結論等,有點不高端、缺權威、失公允、少度量,應再慎獨斟酌為妥。
佛教參學,屬多聞方式之一,是理入佛門的一種方便,還是擇法辯法的一種契機,還是增益智慧的一種捷徑。依照佛門傳統,古今皆鼓勵參學,擁贊深入經藏。佛教方便法中,有理入與行入不同途徑,如何選擇理入與行入,應根據個人因緣而定,各有優勢,各有缺失;二者互不否定,互不排斥,最後還是殊途同歸,達到相互融通。佛學研究一詞,多為世論而用,也多是專家學者研究佛教與佛法的重要手段,然後以文化方式加以論述,形成多種流派與各自觀點,品評其中義理;再以相對思維,論證其思想是先進還是落後,衡量其是否有益於社會發展,或為形成某一理論提供舉證,或為解釋某一社會現象提供依據等。當下在四眾中,確有相當數量的人,學佛仍然停留在多聞上,而缺少無漏學的實際修行;但這並不是佛教世俗化的表現,也不能成為佛教世俗化的憑證。如何評判由佛教產生的一些現象,當有四依法,還有三法印與實相印,方為確切無誤,世人信伏。
至於“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之說,實為以一切言行方式評判佛法的人,不正則邪,“離佛一字,即為魔說,”只能依法自我印證,或由明師依實相法印證。還有“各種邪教打著佛教的旗幟,大行貪欲之邪法”之說,可為“正教不興,邪教肆虐”,為邪教提供了可乘之機,大行貪欲即壞佛法,又壞世風;邪法既壞正法,又壞世法,給人類帶來無量災禍,且後患無窮;為佛教信眾所呵責,也為大眾所不受,還為國法所不准。還有“天魔及眷屬常以‘世界末日’、‘天災人禍’等言論籠罩愚迷眾生”之說,會給世人造成心理恐慌,破壞正常生活秩序,人為造作多種災禍,助推思想發生混亂等,為佛教戒律所禁止;在弘法利生中,只講因果法,不說恐嚇法,才為如戒法。但如此之說,與佛教世俗化無關,只能為眾生業習感召,當正法中興時,自然化解,佛風如初,世風如常。
另外,佛教屬於全人類共同財富,信眾遍及全世界各族人群中,在發展中有地域的不平衡性,還有不同民族的多樣性,還有不同歷史階段的差異性,還有不同業習因緣眾生的特殊性;故不能以一地域、一民族、一階段、一眾生,所顯示的各種現象、言行、因緣、知見,為唯一標準,來衡量佛教的一切法。因為證悟不同,則必知見不同;所以在諸法中,還是攝心為上。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八十六問:“現代人太現實了,不但‘為物’,還有‘主意’,什麼都不信,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有的人做事,不知敬畏,胡作非為,無法無天,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罔顧廉恥,低級下流,骯髒齷齪等,反應在社會各個角落,讓人觸目驚心,不知學佛人如何面對這種狀況呢?”大眾疑惑,信眾難解,不知您如何認知此類事項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現代一些人中,“唯科技至上”、“唯自我至上”、“唯金錢至上”、“唯權勢至上”等價值觀念,已經佔據了不同人群的心靈。在這種扭曲觀念的引導下,物質利益便高於一切,成為決定一切的目標與目的;人心變得狹隘自私,思維變得工具模式,追尋變得肆無忌憚,情感變得淡薄脆弱,道德變得滑落缺失,處事變得不守秩序,言行變得失去約束,生活變得規矩錯亂。這是在缺乏信仰的心態下,人生理念對一切失去了敬畏之心。做人若心懷敬畏,才能有所敬畏;否則,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都能做得出來,多麼不知羞恥的事都會在世界上發生。故人應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敬畏規則、敬畏傳統、敬畏歷史、敬畏民心、敬畏信仰、敬畏因果、敬畏善法。社會學家依傳統文化,對此多有論述;還有一些民間老話,古今流傳不衰;如“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人可欺,天不可欺”,“人在做,天在看”等。故在這裡,僅依佛法,稍加釋解。
在佛法中,有世人“怖心難生,善根難發”之論。怖心難生,是由無始劫來無明煩惱、無量業習,作用於身口意,形成惑亂狂心、顛倒知見、遠離善法、惡業成障;但見現世利益得失、名聞榮辱、事業興衰、個人進退,不見後世因果報應、六道輪回、惡趣劇苦、天理昭彰。故有經雲,“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善根難發,善即順理之義,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修聖德,利益一切。善根為產生一切善法的根本,無貪、無嗔、無癡為善根之體。所謂難發,是由根塵擾動、因緣纏繞、心猿意馬、不知慚愧,表現在言行上,形成不識諸佛、不知感恩、不行善業、不省己過;只貪今世身心欲樂、隨心所意、盛年放逸、不知止足,盡為後世種諸惡因,如殺盜淫妄、嗔癡慢疑、奸詐諂曲、慳吝嫉妒等,為滿足私欲所求,無所不用其極。佛法不離世間法,可見世心難懷敬畏。
當世人不知敬畏時,除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外,還對佛法產生巨大損害。知廉恥是做人的道德底線,知敬畏是思維的言行準則;知廉恥才能知敬畏,有底線才能有言行準則。有道德才能有社會公德、規矩秩序、正信觀念、法度正義等,有準則才能有明確方向、理想目標、辨別標準、人生定位等。不知敬畏,在諸習氣中,以慢習為最;其表現為“老子天下第一”,“獨往獨來最自由,信仰什麼歸什麼管,就是什麼的奴隸”等。有了這些雜陳觀念,便是五蘊熾盛,六賊當家,不知怖畏,容易淪為斷滅善根;還有知見顛倒,信受邪法,誹謗三寶,詆毀正法與法師;還有諸世戲論,親近惡友,廣行非法,自受魔法調控而不醒;還有自以為是,輕慢他人,一貫正確,聽不進任何人的好言相勸。由於心不能髮露諸惡,身不能懺悔眾業,業習越積越重,今世有諸煩惱,後世當自墮落。又由惡多善少,福薄業重,于現世中,橫遭災禍苦厄報應。言行造作上雖不知敬畏,而當自我孤寂思量時,一定會感到心多惡念,身多惡緣,夜多惡夢,事多惡險。
世人有沒有敬畏心,說到底是一人之事,不是眾人的事。若人只見眾人有沒有敬畏心,不自觀己身,一味抱怨社會,就是自尋煩惱。自己若有敬畏心,一切罪業無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有敬心善力實,心解法業習開,戒定慧罪亦滅,信力足則福多;有畏心知懺悔,懼惡業自離苦,怖業因有善果,自醒悟諸障除。可講得再直白一點,管好身口意,別去隨眾流,大夢獨自覺,平生應己明。人生瘋狂一次可以,不可一世瘋狂;人生無所畏一次可以,不可一切事都無所畏。人生無敬畏是心有缺欠,為一世及世世貧困;人生有敬畏是心有滿足,為一世及世世富貴;貧困是缺欠善行的能力,富貴是能滿足他人的需求。人生一種性格、一種心態、一種能力、一種智慧,決定著命運。人若不能自生敬畏心,誰都無法強人生心;佛教也只能教化眾人生心,講教義知因緣,講法理明因果,有緣者受教,明理者警醒。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八十七問:“在諸疑中,選擇了十疑;‘1、住有是常見,住無是斷見,住中間未究竟,該當如何?2、無心可見,無意可思,無路可走,無法無門,怎辦?3、前有懸崖峭壁,後有狼豺虎豹,兩邊烈火焚燒,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當下如何轉身?4、心本清淨,其身作麼?若無此身,我在何處?5、自性本淨,污染的是啥?6、反聞聞自性,反聞個什麼?7、無聲時怎麼反聞?8、道中無寶,心中無草。甚解甚解!9、我問釋迦牟尼佛,有人說,佛迷了就成了眾生。請問佛陀,您還能迷嗎?如果佛不能迷,那麼眾生本來是佛的說法正確嗎?如果本來就是佛,那麼佛如何成為眾生的?10、拿起什麼?放下何物?’”請您給予方便解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這不是簡單的疑問,也不需要依文解義式的回答;否則,皆為頭上安頭,嘴上加嘴。而是禪者智見境界,境中起疑,幻立話頭,解須明心,答其見性。語默動靜,色聲味觸,盡是禪心,何覓名相。但解答尚須語言文字義,以傳心印,“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還應明示,如此見地,五蘊區宇未破,心法光明未起,所見虛妄不真,自性寂然不覺。況勝境不作聖解,入中道而空二邊,又無中道名相,方破定性相有而明第一義諦。
1、住有是常見,住無是斷見,住中間未究竟,該當如何?
答:一切法不離自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者一切無住,便是降伏其心。無住為離執,降伏為空相。住有為世間諸有,二十五有,有我有法;常見為凡見,是名執相執,我執法執,執一切有為常住。住無為一切空無,生滅如物,無因無果,善無善報,惡無惡應;斷見為邊見邪見,一滅一切即滅,一空一切即空,唯哲學物性,否認心性真常。住中間而無中間可住,中道無中道名相,離常見斷見者可證入;未究竟為義理不達彼岸,徘徊在自性有無境界,理在分辨,實未證得。該當如何,當依體起用,依大空觀,禪行正定,觀空空執,五蘊皆空;依慧大見,則無我見,以除有見,漸去邊見。
2、無心可見,無意可思,無路可走,無法無門,怎辦?
答:此地風光,易見枯木,生起一念,不離一念。無心可見,則應不以意見心,不以我生心,不以法轉心,不舍精進禪心。無意可思,則應受不求足,想豈可妄,行當正覺,識起淨念。無法無門,則應知法無定,無門三乘,直心無慮,冥宇立破。怎辦?當頭棒喝,別以修為修裝蒜!
3、前有懸崖峭壁,後有狼豺虎豹,兩邊烈火焚燒,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當下如何轉身?
答:無轉身處自轉身,苦惡相逼生道心,無路無門開心徑,清淨念佛自騰空。懸崖峭壁惡道苦,狼豺虎豹因果真,烈火紛燒無常身,上天入地皆由善。當下如何轉身?覺此境時心多苦,惡逆緣生煩惱鄰,觀音無畏十四種,誦持合修心則安。絕處逢生路回轉,登高一望三界天,火宅一切皆嬉戲,看破放下自坦然。若依世間法而論,天下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只有過不去坎的人;天下沒有真正絕境的事,只有迷執絕境的心;天大的事,過了明天就是小事,過了一年就是故事,過了十年就是往事,過了百年就是幻事。
4、心本清淨,其身作麼?若無此身,我在何處?
答:大佛頂首有楞嚴,十方諸佛同音聲,一巾六結心本淨,解縛不離身六根。心本清淨有五蘊,其身作麼業感召,若無此身為中陰,我在何處六道輪。如此問義,若是凡夫,妄心不淨,理在假定,空無實義;若是聲聞,不忘本心,自知身修,何須多問;若是緣覺,獨觀自心,智覺因緣,當空有身;菩薩行人,隨緣行道,不住我所,誰在何處。
5、自性本淨,污染的是啥?
答:自性本清淨,當依法性存在;法性依心為用,心依五蘊為體;五蘊自感無明,無明生五濁;濁生世間自然因緣法,六根對六塵,識入十八界;財色名食睡伴貪嗔癡慢疑,行十不善業為污染。污染的是五蘊,汙業隨蘊識輪轉,染習入蘊宇貯存。
6、反聞聞自性,反聞個什麼?
答:楞嚴有雲,“大眾與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反聞時六根不動,思維不起,內觀淨念,佛號流出,綿密不斷,無聲識覺,自性圓通,實為心聲。
7、無聲時怎麼反聞?
答:有聲能聞為耳功用,無聲能聞為心識妙用;六根功用靜極時生定,定三昧中心念無聲聞妙音,一句佛號滿娑婆;即內無身心,外無世界;境如人自說自聞,反聞即內心自聞。
8、道中無寶,心中無草。甚解甚解!
答:道有多義,可為承載一切,萬有之本,萬法之源,萬眾之性;無形無象,無大無小,無所不包,恒古不變。而在禪者行道證道境界中,心行平等觀,覺空無差別;不生寶名,不生寶相,亦無寶形,亦無寶象。故心清淨,妄習不生,無有雜念,雜念為草。若識生寶與物差別相,則不為悟道境界,如心有草,為習執垢染。
9、我問釋迦牟尼佛,有人說,佛迷了就成了眾生。請問佛陀,您還能迷嗎?如果佛不能迷,那麼眾生本來是佛的說法正確嗎?如果本來就是佛,那麼佛如何成為眾生的?
答:一念覺即佛,為淨心一念正覺,明瞭見佛性;又常覺不迷,妙有為真,功德圓滿即佛。一念迷即眾生,為當下一念妄執,無明遮蔽自性;又常迷不覺,諸有為真,功德不足即眾生。佛為無上正等正覺,菩薩距佛覺尚有六十品階。眾生本來是佛,為眾生自性與佛性相等,而非名相與佛相等,更非功德與佛相等。佛如何成為眾生,在十法界中,佛為一法界,也為法界中覺了的一眾生;雖眾生名相千差萬別,功德量無法比擬,但佛性與眾生自性平等無二,佛可化入十法界中示現諸眾生相,而又無來無去。
10、拿起什麼?放下何物?
答:世有拿得起、放得下的俗話,比喻人生一種良好心態;有多種含義,如拿得起的是人生大事,放得下的是榮辱得失;拿得起的是道義擔當,放得下的是恩怨情仇;拿得起的是一種自信,放得下的是一種度量;拿得起的是無畏智慧,放得下的是機緣選擇。在佛法中,也有多種含義,如拿得起的是信解行證,放得下的是名相執著;拿得起的是普度誓願,放得下的是生死煩惱;拿得起的是精勤道業,放得下的是空苦無常;拿得起的是慈悲喜舍,放得下的是順逆因緣。拿得起、放得下的前提,是想得開;想得開是德行、是智慧。
在具體踐行中,不論是對世人還是對修行人而言,想得開時很難,拿得起時真難,放得下時更難。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八十八問:“近聞某些法師,振振有詞。言‘修空心無住不起念’,‘坐禪、修定’即是佛法或者說入道法門。本人心有疑問,但請眾師兄指教!若‘修空心無住不起念’是道,那麼‘學佛法’是‘起念’還是‘不起念’?修‘空心、無住、不起念’三種方法的,是‘起念’還是‘不起念’?若‘坐禪、修定’是佛法,不‘坐禪、修定’時又當如何?!若‘坐禪、修定’是佛法,不‘坐禪’時有‘禪’無‘禪’。不修‘定’時,有‘定’無‘定’?且請眾師兄指教一二!”多見解答,未見實義,可否為其一解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坐禪修定,即修定空、心無住、不起念;在佛法中是禪行入道法門與捷徑,義理準確無誤,毋庸置疑。故對其所問,可分別解之。
若‘修空心無住不起念’是道,那麼‘學佛法’是‘起念’還是‘不起念’? 首先應明確,修定空、心無住、不起念,是禪行境界,可入道而不是道。其次禪行正定,得定自然生起空觀,也為智慧生起;當證得身定心空境界時,心無所住,無所執著,唯一念清淨;此時為思維停止運轉,意識停止分別,一切俗念不起。而參學佛法與見聞佛法時,有語言音聲,有文字論義,可根塵識入,當然是思維起念,辨明義理,擇法受教,善行諸法,守持戒儀。繼而當禪行時,不能一體三觀,一句佛號又不能都攝其心,妄念雜陳,可同時起念參一話頭,漸次清淨而入定。這裡的關鍵點,是心識淨念與思維意念的差別,證悟心識淨念的人,自然明瞭其義,可心印相傳;而用思維意念妄測心識淨念法義的人,無法想像其奇妙境界,為不可思議。
修‘空心、無住、不起念’三種方法的,是‘起念’還是‘不起念’?修定空、心無住、不起念,是一法而不是三法;在一法中,定空是根本,無住是昇華,止思念得淨念是轉化。當修定空、心無住、不起念的人,禪行出定後與平常人一樣,於誦經禮佛、交流知見、弘法利生、一切事項中,自然起念;但由定力所攝,除清淨念佛外,當起正念,不起邪念。這樣的人,相上雖與平常人一樣,而身心皆發生了本質變化,思維心突破理悟界限,得入體悟與證悟的不同境界。起念與不起念,名相上相同,而內含法義已發生了根本變化,淨念正念與妄念俗念,不在同日而語;不起邪念與思維諸念,不在同一心境;或簡言之,這不是一碼事。
若‘坐禪、修定’是佛法,不‘坐禪、修定’時又當如何?!久坐生禪心,久禪自入定,久定當起觀,久觀可開慧。否則為世智,盡是思維心,以道推道論,難得解脫人。禪行定空的修行人,在明師善友的引領下,依法持戒,清淨梵行,為正法住世,諸佛護念,菩薩加持,護法歡欣,當世可次第證果,繼而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成就菩薩道或往生佛淨土等。古德有雲,“依正法修行,十人修行十人成就;依像法修行,百人修行十人成就;依末法修行,萬人修行一人成就。”故不能靜坐念佛,或不能精進禪行的人,為依末法修行,很難即生成就,或成就者稀有。
若‘坐禪、修定’是佛法,不‘坐禪’時有‘禪’無‘禪’。不修‘定’時,有‘定’無‘定’?若三心二意禪行,或三天兩頭禪坐一會等,為放逸而不精進,或懈怠而不勤習;這樣的修行人,不禪行時無禪,故而無定;若將沉穩說成有定力時,也為凡夫定力,不能攝心清淨,不為行入正定。若一心不亂念佛,達淨念三昧的修行人,雖未靜坐禪行,也為精進禪行、勤習定空;可為離禪行時有禪,離定時有定;但世間少有,又為稀有,末法時代很難達到如此境界。若久修禪行,得證定空智慧的修行人,行住坐臥,無非是禪,無非是定,一切不礙淨心,諸法不礙淨念。
在寺廟、深山、鬧市、鄉野間,有無數禪行功深的高僧大德,皆依時間為生命,依生命為道業;在為自我生死大事負責,用身心極限挑戰著生滅法則的極限;故他們在默默的大精進禪行,外現樸實厚道相,不喜金錢,不愛張揚,不多言語,不善虛偽,很少在眾前顯露功底,又沒時間上網或在網路留聲。有心參學者,可低身誠意求法,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所授禪機密要,將比所講更直接了義;若得傳法,且可依止。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八十九問:“在諸見聞中,有三疑未能盡詳,懇求解惑;即‘死中得活易,活中得死難!二者俱打卻時如何?’既活不起又死不起,又不想活又不想死時如何面對?‘前塵影事不論禪。霧裡看花不言道。’如何確切理解其義理?‘眾生平等,本自具足,’那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是什麼?”問義頗深,請為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禪者參話頭,明疑自醒悟,所問義境深,理竟知見同。交流非勝人,互學有促進,淨心音聲外,大空不覺塵。此處只依佛法,不論世俗意思。
‘死中得活易,活中得死難!二者俱打卻時如何?’既活不起又死不起,又不想活又不想死時如何面對?死中得活易,活中得死難!可為人處絕望時,接近死亡或求死關頭,讓人生起活下去的念頭,或得到活下去的理由容易;而當人活著時,不論有多麼痛苦或遇多大困難,讓人生起放棄生命的念頭,或得到速求一死的決定非常難。這是由人喜生懼死的本能決定的,可超越思維意識。二者俱有,生不起又死不起,又不想死又不想活時;或生不如死,死又不甘等;當處如此境地時,應知既為業習感召,又為因果所至;既為心迷妄執,又為無智愚癡。該當如何,應知生則順應天命生,死則輪回解脫死;生則求道了業生,死則證悟明白死;生則慧命延續生,死則菩提不斷死;生則慈悲喜舍生,死則梵行清淨死。生亦理得,死亦安然;生亦無畏,死亦不懼;生亦禪悅,死亦離苦;生亦滅己,死亦寂樂。學佛人看破生死,不為妄生而生,不為枉死而死;不為欲求而生,不為失意而死;切莫緋徊在生死之間用心,切莫執著於生滅之中求樂;當下一念清淨悟無生,禪至明心見性證不滅,次第道果入涅槃,常樂我淨殊勝覺。入深般若境界,不執三界諸有;當觀五蘊皆空,放下我法為道。有我有道為礙,無心無道遍通;一門深入精勤,前行須除顧慮。如有一人急於成道,可欲速不達,常遇魔事,多遭逆緣,苦厄纏身,生死煎熬;可謂修道難、持戒難、諸事難、生死難。在師導引下,戒急用忍,化繁為簡,淡化名相,一切坦然,經過一段調整,身心恢復常態禪行。
‘前塵影事不論禪。霧裡看花不言道。’如何確切理解其義理?法語遍滿禪機,明師鄭重警示,有學同修共參,說法論道應慎。虛觀影事膚淺,霧花模糊不真。禪行境界未證晴空覺明,觀諸世間山河大地如鏡明鑒時,論禪義有誤解,言道理有誤差,說法不昧因果,故應如語真實;切勿依文解義,僅憑世智聰明,論禪高峰之巔,言道海闊之畔。前塵影事,為往世塵緣與今生諸境,如浮雲過目,多為夢幻虛影,非禪定智觀。霧裡看花,為心光不明,對教義法理難辨真偽,似懂非懂,無法準確權衡。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皆與未真修實證,便論禪言道有關。
‘眾生平等,本自具足,’那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是什麼?處處受生者,名為眾生;眾生平等,為自性平等,慧命平等,皆可成佛。本自具足,為自性中功德具足,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略講有十;一是法界不同,形態各異,各依主宰;二是業習不同,因果感召,自入諸趣;三是因緣不同,恩怨相報,情仇相纏;四是功德不同,善惡有別,清升濁降;五是命運不同,福壽相差,趣味懸殊;六是受報不同,有智有愚,有禮有癡;七是心用不同,自然選擇,適應規律;八是情感不同,文明道義,本質高低;九是觀念不同,追求異曲,知識天壤;十是苦樂不同,環境條件,所依諸法。總之,根本由法則,差別在名相。
學佛人所處不同,所疑不同;所悟不同,所解不同;只能各依因緣善根,各自參學行受。二零一六年四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6 13:09: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十問:見聞二偈,欣賞佳句,卻難入意境;即滿意本來意已滿,不敢自昧喚滿意。’‘當月獨照無非有,一把撒卻絕古今。故請指點一二。能否共同品評一下意境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一見充滿禪機的偈語,即知一定源於佛教故事。是什麼樣的佛教故事,你等可査找參學。就偈義本身而言,顯有教化初學之義。雖在教化初學,卻含無限禪機,將佛法義理隱於字句之間,將禪行見地隱於意境之後;既有創意,又有新義。創意可善巧表達知見,新義可引人生起好奇。在禪師創意中,有呵責義又在自謙,化人棄慢又不聞聲;借景明心又破有相,比喻無常又立話題。在有學好奇中,既可生善心,又明擇法眼;既尋善知識,又為明志向。可謂:耐人尋味意悠長,欣賞品評現神形;古今機鋒誰家巧,各有千秋能變數。辭藻華美文飛揚,氣質高端句內藏;別于風雅另開智,不同格調會法堂。
“滿意本來意已滿,不敢自昧喚滿意。”諸有學人中,在諸有學處,當為有學時,大忌自意滿;滿意認同感,驕傲易招損,聖賢不敢昧,謙下多受益。在諸法修行中,驕慢為第一失智,是得少為足的表現,是愚癡自損的言行,是萬事失敗的開始,是一切勝行的隱患。其危害在於,用己知去推論一切未知事項,用書本知識去套用一切實踐方法,用想當然去認知不斷變化的事物,用世間常理去否定實際存在並發揮作用的規律。其必然結果是,自找苦吃,自生事端,自我碰壁,自心煩惱。而謙下為第一美德,是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是接近明師善友的誠摯方法,是受教行持的具體展示,是成就道業的有效途徑。其益處在於,可得眾人自願擁護讚歎,可調整身心適應不同環境,可及時補充精勤道業所需資糧,可防範心生放逸懈怠于未然。其必然結果是,易於成功,減少挫折,不損他人,利益自我。其實,證悟虛空三昧的修行人,知語業諸行幻化如虛空,不生憎愛,不留痕跡,不執諸有,不見垢染;心如靜水,何有驕慢之說,自處謙下常態。
“當月獨照無非有,一把撒卻絕古今。”學佛人修行道業,是自己的生死大事,證悟境界唯心自明,行住坐臥時身心安穩,他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替代。清淨明亮的月光,當空獨照不留痕跡,可以比喻禪心,而又不是自心;只能為身見的存在之有,也寓為寂定心光清涼之境;可當無常之身撒手人寰時,卻要謝絕古今如常的明月;此身所悟境界,也隨之破滅而絕別古今;此身所證功德,也隨心識而去又不礙古今。可在當下,修行人雖證悟如此境界,覺知生滅法無常,又可離生滅法有常;但心如死而身還活,尚須依法精進禪行,所學不知止足,直至成就慧德菩提;尚須持戒善行,廣積無量福德,直至成就圓滿菩提。這就是為師者的良苦用心,字字有義,句句含理;既引領弟子入門,又指導善行功程;既鼓勵精進禪行,又加勉守持戒儀。
在末法時代狀況下,一些眾生耽染無窮,物欲橫流,狂妄自大,惑亂心迷,造作惡業,業習加重,逆反正法,不順佛教;如此不良習氣也薰染了少數初學人,于諸事處理及言行交往中,特別要面子而不受呵責,自恃才高而不受教化,依背景大而不肯謙下,養尊處優而不願苦行等,少有古門宗風,很難從善如流;故見聞如此義理後,應受古人啟迪,行持亦然。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九十一問:末法是指佛教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對經典的解讀越來越偏離本義,致使真義和精髓失傳,不能正確解讀經典,不解佛經真義,從而導致末法來臨。但是有人認為:只要有經典在,有經文在,就不會有末法,至於能否正確解讀在所不談。請問:僅憑有經典和經文在,就沒有末法了嗎?您對此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教經典住世,為教義法理住世,也為佛法住世,可代表佛教存在世間。而正法、像法、末法時代,是根據眾生因緣善根而確立,不是僅憑有無佛教經典住世而確立。佛教經典中有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的論述,可實際行持、體現、代表不同時代的標誌是人心,是根據人在依法持戒修行過程中所具現象與特點來判定;而正法時代也有末法行人,末法時代也有正法之士;可當佛教經典不住世時,佛教也將滅盡,世間將進入無佛法時期。
末法時代,不僅在佛教文化傳承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對戒法義理的理解、受持、踐行、證悟上也有偏離如來真實義的現象。在佛教文化上,只注重文化價值的商業利用,而忽略了教化人心向善的功能;只注重文化形式的學術研究,而忽略了滿足大眾心靈不斷需求的價值;只注重文化現象的認識理解,而忽略了植育人生善行理念的作用;只注重文化思想實用的效果,而忽略了培養人的道德品質的效應等。在佛教義理上,只注重在名聞利養上下足功力,而忽略了身心上真修實證的功底;只注重在功德名相上做諸善行,而忽略了依法持戒上的精進禪行;只注重在口頭功夫上的最上過硬,而忽略了清淨梵行上的禪定慧觀;只注重在以因為果式往生上的執著,而忽略了次第證悟道果上的實義功德等。還有,在佛門中也出現了一些亂象,雖產生原因有多種,卻嚴重的影響了佛教形像,侵擾損害了佛教法體;如毀破戒律、貪求安逸、借佛斂財、假冒僧尼等。諸如此等要素,才導致末法時代。
正法時代,有四個明顯特徵,圓融不可缺一;一是大乘經典住世;二是行人嚴持戒律;三是依法精進禪行;四是次第證得果位。大乘經典住世,為有福報智慧的大眾,擁贊護持佛教正法;並有信眾依教義法理修習,堅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弘法利生,濟度有緣;如同植物,根深才能葉茂。行人嚴持戒律,為有信眾具足受戒、守戒、持戒、得戒,堅固依正戒行作,能從心地生善,心存正知見,重戒重於生命;並依戒廣種福田,增長菩提福德;如同種田,好地才長好苗。依法精進禪行,為有信眾能法行忘軀、修頭陀行、行持宴坐、靜處閉關等,日夜六時勤行為第一要務;並放下名相執著,都攝根不偶塵而得入正定,增長菩提慧德;如同精工細作,才能使苗茁壯成長。次第證得果位,為有信眾得體悟四加行法,身心發生本質變化,能開啟定觀慧門,證悟不同境界;並次第成就阿羅漢道、辟支佛道,或不取聲聞緣覺道果,成就菩薩道;如同糧食成熟,才能豐收入倉。
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的確立,是相對而非絕對;即正法之中有像法末法,像法之中有正法末法,末法之中有正法像法。在佛法歷經二千五百多年的當下,雖為末法時代,還有正法像法存在;而且在眾生遭受劫難業報後,眾生因緣善根有所轉化,人心思善,眾樂善行,喜聞佛法,願求解脫,正法正在復興,像法也方興未艾。即使在正法隱沒後至佛法滅盡前的七千年時間內,仍有人隱行正法,而不顯正法,多為菩薩乘願再來,密行世間,不為無緣眾生所見,不為無福眾生所聞;也為世俗世論所不容,還為災禍遍起而避世,故佛不說那時有正法住世,只說有菩薩住世。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九十二問:佛法是做人的道理嗎?請您一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似是普通的疑問,容易回答;卻蘊含著大道理,很難回答。如此疑問,渉及佛法基礎,也渉及做人的根本。若以簡單的認知加以評判,讓人無法理解,又不能令人信伏。關鍵是憑依據、如實語,既講清佛法與做人的關係,又講清佛教法理與做人道理的差別;既讓人理解佛法,又明白如何做人。
做人是一門有著深厚底蘊的文化,有著豐富內含的學問,有著絢麗多彩的風格,有著鮮明各異的形像,有著修養不同的氣質,有著想像複雜的心理,有著明辨縱橫的觀念,有著各自歸宿的命運。做人的道理,有千條萬端,無法詳盡,只能略歸為四;一是順應自然法則,二是順應不同事物所具規律,三是順應各自民族社會的規矩法度,四是順應約定俗成和合人情世故的因緣。儒教盡是如何做人的道理,系統完整,高端大氣,古今適用,百家學說;故朱熹曰:“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做人”。道教在教化如何做人的基礎上,還教化人修真養性、培育道德,適應選擇、利用保護自然環境,提高人身主觀能動的智慧,昇華心靈在天地間向善的境界等。而佛教不僅有教化做人的道理,還有守住人身避免墮落惡道的大理,還有教化如何善行成就天人的真理,還有教化如何修行成就四聖道的法理;並認清心性真我在宇宙人生真相中的所處位置、苦樂享用、不同法則、各具功德等,教法寬廣無際,義理高深無盡。
佛教教化做人的道理,一個德字,既是核心內容,又是底線保證;從而有孝順父母、樂善好施、正直本份、知恩圖報、賑災濟貧、關愛疾苦、道義誠信、勤奮好學、謙虛謹慎、知足常樂等,有方方面面,又千千萬萬,眾口贊者是,眾人行者是。還有倫理道德的教化,心靈的提升,精神的重塑,向上的追求等。對於人生所遇困厄,有看開放下、隨順因緣、忍辱讓步、空苦無常等論。做人是學佛的基本要求,善人是學佛的基本標準;學佛教化誠實做人,修行成就世間大善。
守住人身避免墮落惡道的大理,一條因果律,告誡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故而教人去除貪嗔癡三毒,去除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惡習,節制身心貪求享樂的欲望,抵制耽染燈紅酒綠的誘惑,抑制紙醉金迷奢侈的生活,控制產生欺壓良善的言行等。提倡獨善其身、善則天下、仁德博愛、伸張正義、光明磊落、高風亮節、清正廉潔、友好和睦、勤儉節約、自食其力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避免人死後神識隨業習而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從而善生人道。
教化如何善行成就天人的真理,為修行十善法,是成就天人的唯一標準;即不殺生得長壽,不偷盜得富貴,不邪淫得清淨,不妄言得誠信,不綺語得穩重,不兩舌得如意,不惡口得吉祥,不慳貪得無礙,不嗔恚得安樂,不邪見得正命。以救護離殺生,以淨行離邪淫,以正業離偷盜,以誠實離妄語,以質直離綺語,以和合離兩舌,以愛語離惡口,以佈施離慳貪,以慈悲離嗔恚,以正智離邪見。若有禪行者,可根據所證定力,往生忉利天以上欲界諸天,直至色界四禪天以下諸天,享受天福。修行十善法,也為成就四聖道的基礎。
教化如何修行成就四聖道的法理,為皈依三寶、修行法門、具足受戒。修行四諦法,可成就阿羅漢道。修行十二因緣法,可成就辟支佛漢道。修行六度萬行法,可成就菩薩道。修行菩薩行法,可成就佛道。成就四聖道的法理,有三藏十二部經典,有三乘法藏,有無數修行人證得不同道果的先例,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久住世間的傳承;足以證明法理真實可信,信者真實可修,修者真實可證,證者真實可成。佛法不離世間法,成就四聖道,皆是從人道開始啟信、啟修、啟悟、啟證。
在此世界,人道處於六道輪回的關鍵環節,善行可升,惡行可墮。人道又處於修行佛法的基本位置,三惡道眾生愚癡業重無法修行,阿修羅道眾生好鬥無德難以修行,天道眾生享樂天福不願修行,唯人道眾生苦樂參半可以修行。在人道修行,可依佛法濟度三惡道眾生,可依善行轉化阿修羅道眾生,可依法事利益天道眾生,可依身心助緣聖道眾生;故此,可證悟智慧,可速成道業。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九十三問:人類的未來,演算法和資料能取代各種宗教,而成為人類的信仰嗎?即有專家學者認為,獨特的思維方式讓我們的祖先智人從所有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萬物主宰,而未來人類將失去其在世界的主導地位,權威和權力將讓位給演算法和資料處理系統,資料取代以往的宗教成為人們的信仰。這種匪夷所思的觀點,讓人害怕。依佛法認知,會出現如此狀況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末法時代,各種新生事物的現世,佛住世時早有預知,一些高僧大德也有預見;對現代學佛人而言,則需要面對;對人類未來而言,則需要承受。依據佛法,隨緣方便,恒順眾生,故智觀如此事物與觀點,心態應是不否定其存在,不排斥其功用,不與其辯爭勝負,不加其主觀故意。而應共同適應現狀,提高認知能力,增加理解高度,掌握運用方法。智者無畏,故不必害怕;智心超然,故無須見怪。下面稍加探討,僅為共同參學。
一是認清二個前提,辨明事物本質。第一個前提,為演算法和資料是電腦人工智慧化的產物。其實質是人類利用技術知識和科學方法,組合各種物質材料的自然特性,加工成各種機械產品,類比人的邏輯思維、識別能力、資訊處理、程式延伸等智慧,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一個實現平臺和方便快捷的途徑,可以具備人賦予的人工智慧,也可以超過人的知識於存儲運用等方面的智慧。但是,科技多麼成熟,產品多麼先進,還是人類生產的機械智慧容器,只是為人類達到某種目的而利用的工具,只具有經濟價值與實用價值,不能代替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文化、心靈、道德、理智、觀念、欲望、目標等獨立人格,不具有人在生產生活活動中的法定地位,不具備人有機生命生理過程的功能作用等。故此應知,人類還是人類,科技還是科技,存在就是存在,推論就是推論。第二個前提,為可將宗教常識程式化、資訊化而不能取代宗教活動。演算法和資料功用屬於自然法則範疇,而宗教信仰屬於自然與因緣法則和合。人工智慧與宗教信仰相比較,功用上嚴重缺失,因緣上先天不足,器質上根本差別,法理上本質不同。在演算法和資料庫中,可以類比諸佛菩薩形像,但不可取代塔寺佛事、法事、僧事的整體功用;可以展現佛教經典與常識,但不可取代出家二眾的存世價值;可以參與禮佛、誦經、放生、息災等法會,但不可取代念佛、禪行、持戒、證悟等功德;可以獲取太陽系內的世智世法,但不可取代三界天法天智與出世法出世智等。還不可取代禪心密要、法門傳承、授戒壇場、閉關淨心等。還不可取代依佛法修證定空境界,覺知諸佛加持力,證得身心禪樂法喜,成就世與出世道業等。若用比喻,如同現在的網路銀行、購物、教學、學佛等,無法取代人工銀行、商店、學校、寺廟一樣。故此應知,法則還是法則,界限還是界限,靈性就是靈性,宗教就是宗教。
二是科技文明,須適應道德文明的發展。科學沒有情感,技術不分善惡。任何人類社會,失去道德約束的唯科學論與唯技術觀等,其二重性的負面,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傷害,有時是致命性質的;對社會安全秩序的危脅,有時是難以預防的;產生的多種人身財產損失,有時是無法彌補的;造成的各種心靈創傷,有時是無法癒合的。故此,任何有信仰的民族,任何有道德的國度,任何有智慧的群體,任何有良知的精英,都不會放任科技自由氾濫式的發展而不予控制,都不會預見潛藏著巨大的社會危害而不加防範,都不會對子孫後代的身心健康麻木而不負責任,都不會眼見科技手段濫用觸及安全而無動於衷。現代社會中,人類享受了科技文明帶來的方便利益,也在承受著對人身、環境、食物、藥品、飲水、空氣、出行、網路安全等諸多損害。以此緣故,相信人類有智慧有能力,依據道德約束力,形成管理法制力,利用調控策動力,使猶如猛虎一樣發展的科學技術,一定關在道德範疇內發展,適應社會文明,適應宗教因緣。
三是科技發展速度,決定著人類滅亡的時間。當代科技發展水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處於初高級階段,遠遠不及中低、中中、中高與高低、高中、高高級階段。演算法和資料,不是科技發展的頂峰,未來還會有諸多新生事物現世,超過現代科技水準的數倍。大約一千五百年向前進步一個發展階段,至高高級階段後,人類就會以科技手段,自我毀滅一切文明。當科技水準發展到中中級階段後,佛教正法隱沒,進入末法時代的中後期;但仍有佛法住世,唯念佛得堅固。隨著時代科技水準的發展速度加快,當未來人類享受方便利益的同時,人類的災禍越來越多,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生態環境越來越糟,能源枯危越來越竭,食物供給越來越缺,極端犯罪越來越殘,安全風險越來越大,滅亡速度越來越快。相繼對人身的影響是,體質越來越差,個頭越來越小,疾病越來越多,壽命越來越短;善行越來越少,欲望越來越強,業習越來越重,煩惱越來越盛。相對而言,男不像男,女不像女,家不像家,國不像國;人人貪婪算計,個個惡毒心機,一切唯以私欲,宗教相繼消失。
各種宗教信仰的存在與否,具有相對的客觀規律性,不完全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乾坤順應自然,教法各安其道。教化在人間,運勢隨因緣,宗法天設定,半點不由人(即人為干預多大,反作用力多強)。現世新事物,法則孕化中,天地合諸有,成住劫壞空。二零一六年四月
第九十四問:有專家學者對治中國信仰缺失症,開了十大藥方;一、不要把宗教視做消極力量,國家應在法律層面重新審視宗教精神;二、痛下決心不要把宗教當成搖錢樹;三、信眾不要把信仰功利化;四、不要把中國傳統宗教變成鐵板一塊;五、不要把傳統宗教作為一種學術;六、推動宗教與現代社會接軌;七、堅守宗教主體性不動搖;八、重塑宗教信仰的神聖性;九、重塑宗教的自覺自強自淨機制;十、傳統宗教要積極走向社會,坐守其成很可能變成坐以待斃。這些藥方,能治得了信仰缺失症嗎?依佛教信眾的理念,應如何觀察療效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醫者仁心,行於天下;救治病苦,憐憫蒼生。開方施藥,德入道中;觀察病症,療效分明。凡是關心信仰者,皆在關心佛教道業、道德文明、民族命運、文化進步;利於心靈淨化、禮儀善行、興旺發達、繁榮昌盛。所開藥方,為建議給宗教依法定位,依策定調,淡化功利,創造空間,民眾接受,融入社會,堅守本體,重塑神聖,自淨機制,積極姿態。能不能治得了信仰缺失症,須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即誰能相信藥方,誰去按方抓藥,誰肯服用此藥。若病者頑疾,不信不抓不服此藥;或無病者,雖信卻不抓不服此藥;皆無法觀察療效,只能對病症藥方討來論去。若病者能信能抓能服此藥,無病者加強護理,才有待觀察療效。如此方可綜合認症、辨證施治、鑒定療效。
綜合認症,什麼人缺失信仰,缺失什麼信仰。首先,信仰缺失症,病症確診不見官方表態決議,不見宗教團體認知,不見主流媒體報導,不見報端要聞傳播;只見論壇學術交流,只見賢達智者諫言,只見各教大德感歎,只見民間大眾呐喊。然後,國家主體信仰不是宗教信仰,而民眾脫離了主體信仰後,部分民眾分別信仰不同宗教,大部分民眾處於無信仰狀態。處於無信仰狀態的民眾,思想觀念、分析辨別、處事原則、言論行為等方面,不受主體信仰召喚,不受宗教信仰約束,處於信仰空白、理念混亂、道義淡漠、心靈荒蕪等。其次,信仰不同宗教的民眾,不具合法平等定位。民眾信仰宗教,屬於民間;各類宗教活動,屬於自發;各教教義法理,屬於學術;宗教使命價值,屬於封建。各種宗教信仰空間,受主體信仰無神論的擠壓,而被社會邊緣化;若被不同機緣利用時,也為性能工具化。各種宗教信眾的理念,受社會消極落後等輿論排斥,而為群體弱態化;若被各種場合擺放時,也為表面裝飾化。再次,傳教佈道、弘法傳播管道狹小。在特定因緣歷史時期,有不同時代背景,福音、法音、道音、儒音、佛音,發音管道有限,局限山水點滴之間,難占檯面一席之地;如佛教寺廟產權,多家共有;日常寺廟管理,多樣形態;欲取消一張門票,都不能自主;一些寺廟承包經營者所致過失,必將髒水潑向佛教法體;不見僧眾功德,盡是宗門是非等。
辨證施治,是治標治本,還是標本兼治。由於民眾脫離主體信仰,又沒有宗教信仰,必然反映在社會層面。在全球文化良好發展時期,在社會文明迅速進步時代,卻出現了民族信仰危機,民眾道德滑坡;而且在眾口之中,其嚴峻性堪稱歷史之最;在現實生活之中,糟糕程度成為最嚴峻時期。其喪盡人倫之事不絕於耳,醜惡陋習現象不堪入目,傷天害理行為令人髮指,腐化奢糜風氣發人深省。如此病症,盡皆是標。其病症之本,在於臟腑不合、陰陽失調。不信因果,放縱物欲,令心志不明;五蘊熾盛,暴戾橫行,令肝鬱氣滯;貪嗔癡毒,飲鴆止渴,令脾功能失常;邪惡業習,污染風氣,令肺呼吸困難;十不善法,形成結石,令腎疼痛難忍;加之胃腸消化不良,難以吸收傳統營養;三焦元氣運行不暢,造成身體外強中乾;膀胱連帶生殖系統,腺體增生和並色厲內荏;膽囊持續腫脹不通,汁入血液導致皮膚發黃。若治其標,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雖能暫時緩解病症,但不能解決根本。若治其本,可用良醫,可下猛藥,雖能固本清源,但須忍受巨痛;若標本兼治,可良方緩解病症,可良藥根除病原,但須耗費時日與付出成本。良醫名稱,為傳統信仰。藥物配伍,為國學文化。治癒標準,為道德文明。
鑒定療效,須辨明患者狀況,方能綜合評定。國家主體信仰,自會有醫用藥,對如此醫者藥方,是否選擇可利用價值為其參考不得而知,故很難評定療效。無有信仰者,醫者為騙子,藥方為謀利,根本不會服用如此藥物,故無法評定療效;不僅如此,還會嘲笑宗教信眾,信假醫,服假藥,不是傻冒,就是神經病。有宗教信仰者,絕大多數做人講究仁義,處事依據道德,言行遵循底限,觀念安守本份,無諸病症,不須醫者開方用藥,故不用評定療效;若有服用如此藥物者,只為生活保健品,益于身體健康。若諱疾忌醫者,則如養虎為患,必將危害機體,後果不堪設想。若對佛教信眾而言,一定會堅守傳統教義法理;守住傳統,就是守住本色;守住本色,就是守住自我;守住自我,就是守住價值;守住價值,就是守住未來。因為,傳統佛教,經過二千五百多年歷史實踐的檢驗,經過無數高僧大德身心修行的印證;既可完全信任,又可依教奉行;既可真實自利,又可無為利他。所以,佛教信仰的神聖性,在各位信眾心中,自覺自淨是心法;修行身心,積極入世,度其有緣,不度無緣。二零一六年五月
第九十五問:祖源禪師十魔亂正中,十魔來自內外諸魔;若來自內,我是魔嗎?若來自外,誰是魔呢?同時,本是善因反遭惡果,為什麼?一併請善知識解釋一下十魔亂正。請您給予釋解,使之明其義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清代高僧祖源禪師,嗣承臨濟宗。所講十魔亂正,見地頗深,功在當代,利益後人。雖為禪師所講,凡靜坐、禪行、密修者,初行時皆可受益,且不可存門戶之見,失聞義理法緣。十魔,並非皆實有生命相體的十種魔鬼,而是從魔法中演繹出的十種魔事。如此十種魔事,是修行人轉凡入聖,次第證悟道果的十種障礙;也是修行人不慎誤入歧途,身心所現的十種煩惱。亂正,並非是能惱亂修行人所證正定境界,而是能惱亂修行人修行正定。如此亂正,若來自內,為五蘊區宇魔事,非我是魔;若來自外,為見思二惑魔境,非誰是魔。凡能信佛依法修行者,皆為本是善因;但不能慧觀順逆因緣,不能審察起心動念,耽染勝境,怨憎差別,容易產生性情衝動,義氣用事,將善因法緣惱害掉,墮於魔網,皆為反遭惡果;如世俗所說,“沒有金鋼鑽,別攬瓷器活”;否則,好心辦壞事,因果獨自受。若開愚明辨十魔義理,去除身心業習垢染,諸障化為無形,魔事反為助緣。下面,結合實修,略加釋義;若要詳參,可讀原文。
宿冤魔,亦為業障;即往昔世中所作諸惡業,召感一切怨親債主,與今世業習因緣和合為障。如此業障,人人皆有,各個不無,只是輕重不同,還有緩急差別,佛住世時仍示現有餘業未了。多表現為欲聽經聞法、發心受戒、精進禪行、出現善境時,遇有諸事干擾不得清淨,冥中常受惱害不得安寧,礙其修行停滯,失去成道聖緣。特別是淨宗行人,剛想靜坐念佛,便有業障現前,遭受魔事嚇阻,只好念佛去了。若遇如此狀況,當知辨別識破,及時轉境攝心;在一懺二愧三改正的前提下,以誦經念咒功德為其回向,並發願成道後依緣先度;可得佛力加持、菩薩護佑,一切宿業得化,諸怨不在為礙,可速成道業。
外惑魔,亦為人障;自古善惡不兩立,好似冰炭不同爐。人分正邪,事有善惡。若修行人正語、正見、正行、正命時,自有諸邪之人相伴,也有外道鬼穢相擾;打殺罵辱致其心生嗔念,詆毀攻擊惑其身犯戒儀;令煩惱遮其本明,令惡毒損其道行。若遇如此狀況,當知魔民相擾,鬼穢相侵。應適時自省己過,寬厚待人,忍辱不爭,以德報怨;萬事紛擾不動於心,任憑風浪不改初衷,不見不說他人是非,我行我素修道不誤。人障有順逆因緣,若遇順緣時,不失禮義,不生慢心,不逞才能,不違戒儀,須謹慎防護染習滋生。天長日久,清濁自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增益功德,人天親近,遠離外道,修諸善行。
煩惱魔,亦為事障;煩由塵入,惱由心生;根塵有偶,識入為緣;五欲有求,不足即怨,盡是差別,取捨行事。在由凡轉聖修行中,身凡根有耽染,心凡意不清淨。沒靜坐上幾天,由腦垂體所分泌荷爾蒙下降,淫心生起;淫生邪念,行取愛受有等緣法;法起名相,有我追求榮辱得失,見殺盜淫,合貪嗔癡,愛憎俱私,濁現事端。若欲禪行無礙,先淨其身,減壓化氣,斷除淫習;漸淨其心,無欲無求,放下執著,一切平等。若欲速得清淨,可修避關、住茅蓬、行頭陀、四加行等;還可參訪善知識,有學對治之法,化苦行於談笑間,終生受用不盡。
所知魔,亦為理障;執我當先,理知為智,妄見成真,禪心不現;法塵合會,形成知見,不受他教,自毀根苗。理障也為智障,還為知見障;未證定觀智慧,以理悟為第一,依修為修,依道為道。以知見在理上分辨菩提,以名相在恒河邊上數沙;其未實知,身我空苦,諸法無常,語言文字言道不是道,理悟博知般若非般若。理障實為見思二惑過重,我法二執過度,妄念不空,妄心不定。故行人應休息世智,將有為知我證道、知我成佛等化作無為,只管耕耘,不問收穫,久禪必定,空境現前。
邪見魔,亦為執障;以我法執著為根,以名相執著為苗,以有無執著為見,以兩邊執著為法。若以世智測度實相法理時,只可意知。以此緣故,自性不壞覺觀非有見,自性本空妙有非無見,階段生滅法則非斷常,空無化有依緣非自然,氣化形身為修非為道,自如有無證知非測知,一切虛幻不實為妄執,一切不正念觀即邪見。執障邪見為外道法,非世俗邪見;邪執為礙,必墮外道邪定,或遭魔侵而壞正法。故行人應依智不依識,理悟可參不可執,不以已知為假定,修行定空識歧路,三界諸有亦為空。
妄想魔,亦為自障;以不理智的信念,以脫離實際的想法,對佛法真理產生謬執,對修行規律產生誤判。以諸法名相為實,以妄心取相為真,對迷影邏輯推理,對異想度量判斷。其不知三界世法,皆從妄想生;一切業障山,皆從妄想起。以凡夫顛倒之心,堅固分別諸法,虛明差別念生,成十二種妄想;言說妄想,以種種音聲詞句為有性;所說事妄想,僅依其事相理解而不明義諦;相妄想,隨事名相妄計起見而不明本性圓融;利妄想,不知世間財物無常而起貪著;自性妄想,執持諸法起自見而其他皆非;因妄想,分別緣生諸法起有無等見而為生滅法因;見妄想,計著夢見景象有異無異或俱同俱異;成妄想,假名實法起計我我所而成決定論;生妄想,計諸法若有若無皆從緣起而生分別;不生妄想,一切性法本無生無種而緣生無因;相續妄想,諸法執此與彼相計分別無有斷絕;縛不縛妄想,於離妄無縛解中生執著。故有妄想悟道、妄想成佛等以妄逐明;須及時醒懺,知空想誤道,而老實禪行,念觀無所住。
口業魔,亦為狂障;不經意間縱情談,脫口而出無遮攔;嘴欠任性缺教養,輕重不分生事端。散亂妄念心不靜,闊論高玄費時間;未修口德失正命,信口巧舌哪門禪。修行之人須慎言,交流有度忌狂宣;勿譏他過戒律在,口業如山一語愆。拔舌地獄因多嘴,償還業報心膽寒;利刃割體猶可事,怨毒之氣劫難消。故與人講教說法時,知為知之;他人賢愚、長短、是非、得失,均可不見;古今興廢、善惡、災禍、政事,與道何干;人前背後坦誠一樣,沉默是金。否則,磨道驢,繞圈轉,原處忙,是枉然;處事務,莫逢源,留進退,道相應。當知,修口即修心,心為人主宰,形質自如一,善結諸法緣。
病苦魔,亦為害障;病分二種,身病心病;二病皆苦,痛有差別。身苦於表,心苦內煎;身痛求醫,心痛自醫。二病可以互轉,又可合二為一。佛為心醫,法為良藥,若肯服用,護理自愈。故修行人須知病因,治療病身,預防疾病。身病皆因前世業愆,與今世因緣和合,表裡臟腑,肢體外傷,中毒傳染,災禍無常。治療病身,除醫者藥術外,當知身有病時心不可病,受苦了苦應離世苦;雖病苦為魔,但不求無病,可轉損害為增益道業,可化障礙為增長功德。預防疾病,在日常應調理飲食,養護心態,注意衛生,保持鍛練;在禪行中應節量食,忌生冷味重刺激,譏渴切勿高聲念唱,飽食莫要重力急走,熟食五穀不偏物味及不食不明物類;還應在坐臥睡浴、喜怒悲傷時,注意寒暑濕熱、平和緩解等,保持身心健康,避免百病。世間有身方修道,心識房舍避風寒,修繕維護得堅固,加倍珍惜三寶緣。
昏沉魔,亦為睡障;行人禪坐時,身感頭昏腦脹、沉迷欲睡、神志不清、反應遲鈍、鬱悶寡歡、精神萎糜,無法精進禪行,故此為障。危害頗多,與癡有相近成分,難得神清氣爽、心開意朗、念頭分明、慧性敏悟等。原因多是,睡眠不足、營養不良、體質虛弱、過飽疲勞、口味過重、空氣不暢、血液粘稠、體型過胖、缺乏運動、不勤精進等。對治方法,古有引錐刺肉、頭撞柱牆、冷水澆頭、按摩穴位、保證睡眠、香板警策、經行跑香、野外靜坐等;今可選用常識,均衡營養、清淡飲食、勞逸結合、空氣清新、適量飲茶、增強體質、深呼吸氣、陽光沐浴、端正坐姿、堅固意志等。不可任其昏睡,而生懈怠放逸,以及貪求安樂,暗昧不生智明。
大天魔,亦為鬼魅障;天魔皆俱五通,常有二類,一為欲界天魔,魔王及受魔法統攝鬼魅等;二為色界天魔,魔王及受魔法統攝精靈等。當修行人俱凡夫禪時,心識初靜,心光湛然,便驚動欲界天魔來擾,身常不安,幻境頻生,驚恐萬狀,壞亂禪定。當修行人俱初禪至四禪時,心識初淨,心光輝明,便驚動色界天魔來擾,來去無方所,惱害不定時,常候其方便,壞亂其定境。凡受魔考者,皆為正修可證聖道之人。若經受不住魔考,皆為心有貪求、妄執名相等,而被天魔掌控其竅,暗昧心識;將禪者引入歧途,顛狂自謂成佛,害己後又去害人等;其後果慘烈,生遭王難,死墮無間。故古德告誡,“寧可千劫不悟,不可一日招魔。”凡修正定者,應一心正念,依智明辨,轉化一切外緣,不為一切外境所染;特別是勝境不作聖解,更莫貪著虛幻境界;自然道心堅固,身心清淨,魔眾自退,得入法流。二零一六年五月
第九十六問:學佛人有很多障礙,修行人有很多魔事,還是平常人好,啥也不信,既沒有什麼障礙,又沒有什麼魔事。實際狀況是這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由惡轉善,轉化中有很多非法為障礙;修行人由凡轉聖,轉化中有很多逆緣為魔事;三界法則如此,還為普遍規律;既是菩薩再來,仍有昔世餘業障礙與逆緣魔事。但是,學佛人可轉化障礙為動力,修行人可轉化魔事為考試,菩薩行人可轉化障礙魔事為功德;即轉愚癡為智慧,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盤。而現代什麼也不信的平常人,有十種業力纏縛,有十種障礙隨身,有十種不善造作,有十種惡習苦本;盡感召災禍苦受、煩惱五濁、惡道報應,而不知為懼,反以為足。
十種業力纏縛,為眾生十種心理疾病,是古今大德結合佛經法典,確診認症。一是無慚;即無廉恥心,為私利目的,可不擇手段。二是無愧;即不知省懺己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三是嫉妒;即喜樂攀比,誰都不能超我,專破他人成功。四是慳貪;即吝嗇財物,一力不願扶危,一文不肯濟困。五是有悔;即算計比較常悔,後悔自利得少,悔恨未搶先機。六是多眠;即迷糊多睡,貪求身心安逸,放縱根塵欲望。七是昏沉;即心智混濁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反應遲鈍不敏。八是棹舉;即性情浮躁偏頗,貢高我慢妄想,言行不切實際。九是嗔忿;即煩悶惱亂暴戾,怨天尤人消極,思惟處事悲觀。十是遮覆;即遮蔽掩飾過失,心不光明坦蕩,心機長戚暗昧。業力滲入心田,纏縛六根為賊,自劫家財,損人害己。
十種障礙隨身,為般若緣起,因果律法總攝一切,眾生不識如來實相法身,念生墮邊見邪觀,故此為障。一是無物相障,眾生著我我所,聞法畢竟空義便起邪見;二是有物相障,聞行因得果而前念生斷見,後念生常見;三是非有似有相障,以有萬用知不無而不執異見,貪萬用有受而執有為法相;四是謗相障,以生死虛妄為空無,謂法體佛性即空無;五是一有相障,以一相對有異,妄計非一非異;六是異有相障,以法生滅為異散,貪著一合法相;七是實有相障,以色法假名為實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八是異異相障,以諸法有相為真實,推理見煙知火不假;九是如名義相障,以相有名則法體存在,相對生克為常住法則;十是如義名相障,以諸法無體則無眾生受用,即有諸法體相則有諸法名。若語言文字能解義理滅障礙,則是生滅觀,義理仍是障礙。
十種不善造作,為身口意所作十種不善行為,身業為三,口業為四,意業為三,也為十惡業;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慳貪、嗔恚、邪見。十惡業,反之為十善業,是人天眾生的道德標準,也是保住人天眾生身的底線;一切聲聞、緣覺、菩薩,皆依此為善法基礎。
十種惡習苦本,為眾生從無始劫來積習而成,是三惡道眾生苦受作因,習續前為因,習續後為果;一是淫習,同名欲火,如大猛火坑;二是貪習,同名貪水,如多求瘴海;三是慢習,同名飲癡水,如漂流巨溺;四是嗔習,同名利刀劍,如遭受誅戮;五是詐習,同名讒賊,如見遇豺狼;六是誑習,同名劫殺,如足踏蛇虺;七是怨習,同名違害鬼,如自飲鴆酒;八是見習,同名見坑,如墮落毒壑;九是枉習,同名讒虎,如遭遇霹靂;十是訟習,同名陰賊,如擔山履海。惡習綿長長續,苦本根深深心,成因不察,報果無記。
什麼也不信的平常人,還有四顛倒法、八苦等諸多厄受,常處空苦無常而不覺,在永無休止的迴圈中,無有盡期。相比之下,還是學佛修行好,得身心自在妙樂,直至彼岸聖道。二零一六年五月
第九十七問:我是一個初涉佛法的生人,因為初始的好奇在朋友們的攜同下走進寺廟朝佛,供養師傅,也期待著有朝一日可以像身邊的佛友那樣相遇一個有緣有德行的上師,一日一日從指間流過,學習的心與虔誠的心與日俱增。然而,後來當看到一些僧人的霸道、虛偽、騙財、騙色的行為與蠱惑人心的言論,我疑惑了,失望之極在某日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駁論了某位出言下流師傅(知客)的言行時,他警告以後不要再去他們那裡,憤怒、委屈、無助一下子讓我絕望起來,與另一位師傅談及我的疑惑時,他卻說:遠離那兒,不能評論他們對錯。佛渡有緣人說即是錯;可是,向佛的虔誠之心真的也不足以說明這佛緣嗎?不說,忍下。可又有更多的善良人可能被欺騙,忍心嗎?明哲自保式的做法,就是對嗎?迷茫,迷惑,善良是什麼?該何去何從?請師兄們幫助一個迷惑的人吧!請慈悲給予開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初心學佛,單純向善,因緣違逆,名相所轉;情志迷茫,縱生疑惑,不明教義,見思為障。遇此境況者,決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後者;古往今來,在不同地域、不同人身上,當會發生類似事件。雖有偶然性,屬不正常,也有必然性,不能杜絕;這是由末法時代的本質決定的,難以避免。既反映出不同寺廟個別僧尼的時代特徵,也代表著不同眾生的個人因緣善根。寺廟各有宗風不同,僧尼各有修行差別;佛法與魔法相對存世,佛子與魔民同住伽籃。故清淨梵音的背後會有不雅雜音,諸佛形像慈悲莊嚴的下面也有破戒雜僧,濁世之中哪裡有孩童般天真的純善淨地,更不可能全部都是想像之中那麼美好的清淨僧尼。由此才有佛告初學應具擇法眼,遠離非法;親近善友,遠離惡友;還應辨明義理,保持虔誠初心,尋訪善緣,守住善良。
首先,不依人法。皈依佛法僧一體三寶,不是皈依哪座寺廟,也不是皈依哪位僧人,而且依法不依人。僧尼見證皈依、傳授戒法、教學傳承、交流知見等,皆不應有四相,只為善行法事。依止修學,是依止法門,依戒為師;而不是依人為法,以人為師。僧尼可載法載戒,名相為師;但只學師者品德風範、禪行精進、證悟智慧、正行正見等,而不是將師者偶像化、名相化,神聖高於一切。若有僧尼所行非法,不見其過,擇善從之。佛法為心法,皈依佛法僧,為皈依自性一體三寶;即心法是向內求,外法與心性何干。世人對心法皆以語言文字義為解,不知其真實內含;而學佛人應知,心法實義了不可得,一切唯心造,有記無記皆心受;如人行惡事有記,轉入畜生道後無記而體苦心受,一頭豬無法有記前世所作惡行,人只見豬有苦報因果,而不見皆心外求法所致,且佛不能即滅定業。故如此去寺廟,未學會心法,卻捲進人法分別,生起諸多煩惱,應汲取教訓。
其次,破除名相。僅憑情感敬意與喜歡信佛,僅憑幾分崇拜與新奇敬僧,皆為執著人我名相。心有名相者,多在榮辱得失之間分別,缺乏對佛法僧理性認知,易生愛憎知見。若遇有緣有德僧尼為師,學佛虔誠心便和合生敬仰;若遇霸道、虛偽、騙財、騙色,又以言論蠱惑人心的僧尼為師,學佛虔誠心便逆反生疑惑,繼之失望而憤怒、委屈、無助、絕望。如此心態,於事無補,反生掛礙,易斷法緣。故應以解決生死大事而信佛,不以情感信仰名相佛;以得受戒法善緣而敬僧,不以虛名表相見人僧。如此則為不以名求名,不以相取相,遇有緣有德者親近,遇無緣無德者遠離;而免遭言詞辯理所帶困擾,又不誤信佛求法敬僧所有善行。否則,信佛不真,善良虛偽。
然後,隨順因緣。善緣可遇不可求,惡緣可避不可免。古人雲,“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捕景,終不可得。”善緣,為前世所修善法、所結法緣而得福報,也為前世禮佛、佈施、守戒、修行善根所致;反之為惡緣。若今世遇到善緣,應知感佛恩、師恩、僧恩、眾生恩,加以百倍珍惜;百千劫中難值遇,機緣在火花間,稍縱即逝。若今世遇到惡緣,應知佛前懺悔業障,反省身心言行狀態;世間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之句,更何況善法因緣大事。若不知自心醒懺,不修善法諸行,今世難結法緣,後世也無善緣。另外,所遇逆緣時,當有人勸告,“遠離那兒,不能評論他們對錯”;應理解為善意,是如法而講,佛有不說四眾過戒;並非“說即是錯”,有意遮掩他人過失,而是萬事各有因果,不必果上再起因,又與他人結不善因緣;在所謂不忍心見其再欺騙他人時,也影響了少善緣善根之人擇求善法善師之路,還將佛門蒙羞之事態擴大化,為蓄意詆毀攻擊佛教的人提供了口實。回避隱露,不是明哲自保,而是理智轉化因緣,不落因果;若有犯罪行為,可依國法處之,另當別論。
最後,調整心態。佛法不離世間法,卻與世間法有所不同,不可用世俗世論心態認知、對待、處理、評說佛法。修學佛法是開啟心靈智慧之門,不是開闢世法治氣愚癡路徑。一人百納下的黑白,不能阻礙與佛法遠近距離,而是自心煩惱可阻礙與佛法的遠近距離;一人順逆下的言論,不能把任何人的善良拒之門外,而是自心差別可將善良拒之門外。如果堅持一切皆從客觀找原因,而不能從主觀找缺欠;或見一斑便為全豹,以一葉黃便為報秋;難免續生疑竇,人我是非叢生。故應調整心態,學佛先從做人修起,一切順逆皆為助緣,不為一時一事、一人一物所礙;達觀人生應有高度,放眼人生應有長度,縱橫人生應有寬度,衡量人生應有厚度。否則,濁世逆緣,末法世風,不但使人寸步不前,有時還會倒退。
世俗中有猜疑與偽裝、是非與爭鬥,佛門中不乏魔民與偽善、破戒與惡行。但是,佛門中有眾生解脫之法、向善之道,世俗中缺乏;佛門中有清淨梵行聖僧、大德輩出,世法中罕見。況且,佛法善行佔據主流,正法持戒佔領上風,清淨僧尼佔有多數,無量信眾占理正見。一定相信,大集法風,會蕩滌枯枝敗葉;大智法水,會疏理淤渣梗阻;大慧法炬,會焚燒煩惱柴薪;大重法地,會揚棄善惡美醜。乾坤浩蕩,自有人間正道滄桑。二零一六年五月
第九十八問:雖然接觸佛教十年了,但沒有深入去學習啊,十年前明白人生是不完美的,不究竟的,產生了痛苦,痛苦的根源就是無我。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我偏偏貪著有我,貪著有我痛苦就產生了。我究竟該怎麼做?這樣的疑問,可以回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接觸佛教十年,沒有依傳承法門修行,也沒有具足受持戒律,只知一些佛法名辭,便依文解義,認知人生的不完美、不究竟,還產生了痛苦,根源是無我。因為貪著有我,不能無我,還不知怎麼辦了。如此學佛,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好似聽風就是雨,見誰打個噴嚏就感冒;如同一人被誤診為癌症,沒過一段時間,便死掉了;其結果不是病死的,而是被病名嚇死的,死得冤不冤?其實,人生的不完美、不究竟,是法中有我,痛苦的根源是空苦無常的生死輪回;皆由無明遮蔽自性,煩惱擾亂自心,五濁對應五蘊,六塵作用六根,身心顛倒所致;與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八杆子都打不著邊的事。可一些人誤解教義、誤判法理,拿著劇場的門票,去電影院對號入座,在慌亂中迷失方向,有的還理所當然而不知警醒;故此名為一解,實為眾講。
無我相的對象,是大阿羅漢,不是普通信眾。佛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佛教化發菩提心的大阿羅漢,應修菩薩行,如是降伏其心。聞法對象不是普通信眾,佛也沒要求普通信眾皆無四相。佛雖對眾生說法,但眾生有因緣、善根、道業、果位的差別;即普通信眾,有其善根者,可具聞法因緣,不具無四相的功德。鈍根聲聞、緣覺,尚有我法二執未空,何況凡夫眾生,豈不懼哉!
無我相的境界,是身心定慧證得,非想得說得。當修行人身根不動、意念停止、入定起觀後,證得心空法空,明瞭身我無常如幻,三界無我我所,一切皆緣生,似有相非實相;即人身由名色法組成,為自然法與因緣法和合,都在剎那不停地生滅變化,根本找不到不變之我的實體存在,身體生死無常,思維念生念滅。而凡夫眾生,妄執身有為我,妄著我所有我,以假名為真實,以顛倒為常住;而貪諸有,物欲受用,晝夜荒迷,不知止足;若聞無我,豈不悲哉!
無我相的妙用,是明瞭諸法無我,方見心性真我。心性真我,非五蘊人我,也非五蘊法我。修行可轉識成智,覺知心性真我為一切有情所歸趣,自性與佛性,同一無二別。明瞭諸法無我,可解脫人我綁縛;證悟明心見性,可轉法我為空。而凡夫眾生,從無始劫來人我心念妄動,根塵偶入煩擾心識為昏,不求其本,常逐其末;以滿足欲望為幸福,以勝人一籌為快樂,以失去不安為損害,以磨難災禍為痛苦;疑惑不清何為是我,豈不苦哉!
人身相我的存在,是往昔善行所得福報,因善惡間雜而苦樂不等。六道眾生貪著身有,造作無量惡業,命債相還而不得出離。故佛教化眾生,應住四念處;身念處為觀身不淨,生滅有漏非究竟,常流不淨;受念處為觀受是苦,以苦作樂是空,了不可得;心念處為觀心無常,三心生滅不已如化,應證無生法忍;法念處為觀法無我,諸法本自空性常寂,悟空即可見道。而凡夫眾生,愚而不智,邪而不正,迷而不悟,凡而不聖;見身心無欲清淨,豈不痛哉!二零一六年五月
第九十九問:弘傳正法的人,都程度不同的遭遇魔事;因此弘傳正法的人如鳳毛麟角,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對嗎?您能給予答覆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弘傳正法的人,須有證悟知見;特別是依實相釋經解法者,須有正法知見;一定會遭遇魔事,確實如鳳毛麟角。在末法時代,如此現狀猶甚以往,真修實證者少,依文解義者多;另外眾生業習加重,聞法福報不足,聞根因緣缺失,致使魔法阻力加大。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是未修證悟,受魔法掌控,故此知見不正;與遭遇魔事沒有因果關係,而與現代科技傳播手段有著密切聯繫;既接受資訊雜亂,又有展示平臺。由於正法知見,所講實相義理,與現實人的識知觀念不相應,與身心末法的信行名相不相合,必然難信難行,必有魔事魔障。總體來講,依實相釋經解法者,必有天魔、外魔、他魔、自魔,大障其行,逼至絕處,無法回避,必然承擔;若不如此,不合法理,所釋佛法義理,難為正法知見;未經魔考所弘正法難久住世,未經障礙所傳義理難伏人心。何為四魔作障,分別解之。
天魔作障,為魔類精靈作祟,利用報通邪術,直接間接作障;可幻化假像作亂,可入人竅令為所用;巧飾人為世法,掩蓋魔法實相。障其依持大集正法修行者,令難聞決疑經典,橫遮不現其前;或有法師得聞時,又破壞其因緣;既令身邊人遠離,又令聞法人誹謗責難,乃至打殺罵辱。或使法師召感災難,令身體生病、事物相擾、橫生事端、諸多苦受等,不能順成。或令人誣所釋經典偽經,為後人偽造而非佛說,聞者生疑惑亂而不信受。或令人毀法師為邪師,以斷章取義之能攻其為謬,聞者興謗。或令人訟告法師為罪,所講迷信落後等,百般迫害。唯有依法持戒正行者,得諸佛菩薩護念,與佛心印相通,才能明瞭決疑經典真實,法師所弘正法,可直至佛道。
外魔作障,為妄迷邪見,誹言真理;令人不聞正法,不知正道,以迷亂真,以邪代正。可分二種;一是斷滅邪見,以世間自然法則為究竟,以世間因緣法則為了義。天地運轉、規律變化等,皆依自然法則,依科學唯科學認識、解釋、分析、判斷、行作、歸宿一切,生成為發展,散失為斷滅。人間萬物、關係變化等,皆依因緣法則,依哲學唯哲學思維、推理、能動、支配、主導、制約一切,成敗皆由力,變化無因果。妄立為宗,以科學哲學為正教,以唯物無心無神為正旨,以滿足利益欲求為正善,以言論主導精神為正確。否定天地萬物唯心造的實相法,否定善惡報應輪回因果法,否定出世間法的真實存在,否定出世間智可修行證得。二是無智邪見,以人死為鬼為常見,也有成神為無見;不見惡者墮地獄、慳吝生餓鬼、貪欲為畜生,以及善行生人天等。或以天堂為最高,以成天人為最上;不知依佛可證解脫道、依法可證岀離道、依僧可證諸聖道。或以増長記憶才技為第一能事,以守規明志作事為修養身心;妄計佛教為虛無,妄解佛法為愚迷。或以功利成就為極榮,以我人格尊貴為上乘;不明一切聖教天設,多信巫醫神漢外道法。如此皆以世俗知見為法理,以人欲需求好惡為標準;皆為與佛無緣,斷滅善根的眾生。
他魔作障,名為佛徒眾,實為智障者;可成魔徒眾,悲哉無益行。略分四種;一是文字博學知見障,于諸大乘經,不修證悟,藏部解傳,依文釋義,分別文句,以侈學多聞強記為大智,以侈才辨別經典名相為通達,不明真實教義,不入正道法理。還有滿口佛話,輕師慢眾,多才口辯,不覺心性,以能口說經文為聖道,以能文字分別為聖業,不明出世法,不覺岀世智。二是愚癡要約知見障,于諸經典中取一本一章一節一句為法要,深心執著文理,其他經典法門盡皆舍去,以此真實廢彼廣大,以自執妄見為增信,不修次第,不證智覺。還有不聞不入善知識教,若聞不合己見生嗔邪解,妄破佛教正法而不知,妄作覺解為佛知見道,不明諸佛因地行事,不見諸菩薩示範禪修。三是易行著相知見障,不依戒定慧,不勤修六度,不持十二經,不參聖賢跡;只依易行法,念一如來、念一經句、念一菩薩、唯是一行、當成佛道。不知諸佛方便道,便執此權宜之道,還以此權宜方便,為最上法。雖依皆是真實經典說法,但不明真實法義,不了真實法理,所念之心即邪念故,念三寶法即成邪法。不悔自勝他劣慢心,不思自劣他勝於道。四是難行著相知見障,為佛方便度信眾中極惡人、極愚人、極邪人、諸闡提,設一絕妙不思議術,以神咒力,咒一切罪人,令得解脫。持此咒術者,難行苦行,現種種神驗,出於世間,驚一切人,謂佛法中最上最勝。不知方便所設,唯樂奇怪妄事,忘失本意正修,咒縛鬼神為害。不見正行功德,自遮真實正法。如此釋氏中人,不依正法知見,所修無功無德,非佛實名弟子。
自魔作障,為五蘊區宇所生魔事障與習氣障,魔事障可生無量魔見,習氣障可生無量邪見,皆為證悟中知見差路。魔事障略講有十種;一是禪坐不得迷障,禪行空慮年久,心寂無想無念,差別唯見絕空,不實得佛知見;二是辯達不悟迷障,思知見性辯妙,謂得辯機自在,執此理悟一端,而未真實證悟;三是凡聖不別見障,以名相作定論,喜樂詞新句奇,不辨見地真偽,凡心推理聖見;四是慮難不發見障,冥思苦想分別,恐前慮後有畏,言行藏掖不磊,心有正見不宣;五是慮易差路迷障,思量法門難易,正邪知見不辯,差路迷頭認影,騎馬找馬心關;六是知見不修見障,多聞形成知見,不修證悟覺觀,見知便為真實,又為理相所障;七是能修不見迷障,禪行不入定觀,欲背舟筏上岸,我修我成大道,不知放下通達;八是見空不中迷障,粗定淺空無觀,不入中道義諦,空常二邊計量,迷于智愚之間;九是見滅不實迷障,見生無常入滅,見滅不寂心動,著法為相不舍,不覺直心是道;十是心教不同見障,有心說教弘法,不觀因緣根基,千篇一律義理,難化眾生習氣。習氣障略講有十種;一是高智破戒報障,重修空慧,不持戒律;二是持戒輕智報障,守戒修福,不行定慧;三是修定著怪報障,執著幻境,思維聖解;四是智戒四見報障,因果不異,計異非異;五是依寶不法報障,安逸諸事,不勤法行;六是妙解無報報障,不以為功,反求報德;七是智行慢心報障,唯智貢高,慢心生成;八是有智無質報障,智光空跡,無蹤為形;九是表學誑人報障,未證誑語,自欺欺人;十是長辯樂輪報障,空說法義,善談空理。如此障礙,唯持正戒、修正定、得正慧能破,別無他途。
若講實相法眾生卻不見,若講假相顛倒法卻實見;故自古坦然冒難弘傳正法者,直義明瞭釋解大乘經典者,當遇四魔但知事小,不誤眾生慧命事大。聞者應依經義法理詳察所修,禪行證悟達觀所行,切莫得一漏萬為足,錯失今世佛法善緣。二零一六年五月
第一百問:稱念諸佛名號,還需要稱念諸菩薩名號嗎?二者功德有何不同呢?如何念佛才能往生呢?如此疑問,可以答覆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稱念諸佛名號,有時需要稱念諸菩薩名號。稱念諸佛名號為常念,稱念諸菩薩名號有階段性、針對性。可據個人所修法門與對治業習而定,也可選擇只稱念諸佛名號,不稱念諸菩薩名號;也可稱念諸菩薩名號,不稱念諸佛名號;不必因人見思差別,而生障礙。
稱念諸佛名號,以心相念,或以口誦;既得皈依,又是親近;既結法緣,又樂佛道;既攝其心,又善眾行;既增功德,又受加持;既可證道,又為接引。稱念諸菩薩名號,亦是以心相念,或以口誦。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既是生大慈悲心,又是起大智慧體;常念文殊菩薩名號,既是生大智慧心,又是起大慈悲體;常念普賢菩薩名號,既是生大行願心,又是起大喜舍體;常念地藏菩薩名號,既是生大願悲心,又是起大樂法體;常念彌勒菩薩名號,既是生大慈願心,又是起大智行體;既是稱念一切佛功德道體,又是一切眾生行入道心。圓融稱念諸佛菩薩名號功德,為悲智行願慈佛教正法,是三世佛道教義總綱,是十方諸佛法理總則。應各依心願而念,個依功用而修。若不依悲智行願慈正修佛法,只依他佛願力而妄想得以接引,無有是處,是行邪法。
念佛往生淨土,若求決定穩當,應依法持戒,修行三心、速解五智、具足十念,必得諸佛接引。修行三心;一是至誠心,即無偽無欺,無焰無妄,無疑無貪,無瞋無邪,是施是戒,是智是理,是慧入悲,是敬是讓,是義是理,是觀音心;二是大深心,即無粗無動,無散無亂,無卒無暴,無暗無迷,是忍是定,是慧是覺,是見是辨,是明是審,是慎是慮,是文殊心;三是發願心,即無厭無倦,無懈無休,無退無轉,無放無逸,是進是方,是願是力,是勇是猛,是活是發,是格是致,是普賢心。速解五智;一是佛智,心佛眾生,圓通根本;二是法界智,清淨所住,梵行解脫;三是方便智,依戒定慧,觀空妙理;四是般若智,正知正見,無等無偏;五是一乘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具足十念;一是于諸眾生,常起慈念,不加損害,令得快樂,無損害心;二是于諸大眾,常起悲念,哀憫互助,扶危濟苦,無逼惱心;三是于佛正法,常起行念,不惜身命,守護禪行,樂守護心;四是于一切法,常起正念,智慧觀察,法無定法,無執著心;五是於世染法,常起舍念,利益他人,少欲知足,起淨意心;六是于一切時,常起心念,求生淨土,成就佛道,無忘失心;七是于諸信眾,常起等念,尊重恭敬,不生輕慢,無下劣心;八是於菩提道,常起信念,不著世論,深信不惑,生決定心;九是于諸善根,常起益念,修習功行,遠離煩惱,無雜染心;十是於無念中,常起一念,念佛功德,觀佛相好,起隨念心。
一切修行人,不分宗門,皆應一心不亂,觀念合一,淨念一如,專念佛名,結大因緣,具大善根;經雲“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不思他法勝劣高下,不對他行毀譽責難,不向他教遠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惡,唯懺自己散亂粗動,唯責自己無道無法,唯愧自己不正不和。”以修一心的緣故,言行自然為善,捨棄欲染邪見,心自慈悲質直,遠離諸法執著,唯信一乘圓教,勤修六度萬行,諸佛願力接引,即得往生極樂。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一問:能將財物給予他人,就是修佈施嗎?自己舍財物,他人受福樂,還不圖回報,還說有福報,那佈施的福報在哪裡呢?我等也願聽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在多部經中,都說過如何修佈施;但說法物件不同,所修佈施也有不同。在方等經中所說為菩薩所修佈施,在戒經中所說為菩薩行人所修佈施;唯在《毗耶娑問經》中,所說適應四眾所修佈施。所謂施主,為難行能行,可將一切財、一切法、一切無畏,平等施予眾生,救人所難,濟人所困,解人所苦,遠離一切煩惱。所謂佈施,為難舍能舍,將財物、身力、無畏施予所需者,能助他人生福、受樂、安穩,且不求回報。佈施可分淨施與不淨施;淨施為心地純善,不淨施為善有夾雜。
淨施,也稱圓滿施,可分五種。一是無上施;第一施如來,供養諸佛菩薩,供養塔寺形像;第二施眾僧,供養出家二眾,供養法師大德;第三施法器,供養法事諸具,供養法音器物;第四施父母,孝行供養諸事,順從尊重意願;第五施悲田,救護失位王者,幫助失勢富貴。二是法施;第一善法施,譯經解經印經,弘法傳法行法;第二資生施,供養僧眾飲食,一切生活所需;第三屋宅施,修建塔寺精舍,提供弘法道場;第四燈明施,供養塔寺照明,香油蠟燭燈具;第五香火施,供養諸佛熏香,鮮花香料供具。三是惠施,第一時施,各種節日所需,危難困苦之時;第二行人施,路遇傷病饑餓,各種災禍救急;第三病人施,關心慰問病者,搶救傷病就醫;第四法物施,佛像經書結緣,各種念佛用具;第五遠行施,他方搬遷作事,珍品信物紀念。四是大施;第一樂人施,一切怨仇平等,不計名利得失;第二信心施,因緣三世造化,因果真實不虛;第三孤老施,照顧老弱病殘,幫助孤獨幼小;第四危難施,不顧自命救人,能舍財物救命;第五病人施,病者得其醫治,患者醫藥護理;第六僧眾施,具足持戒比丘,隨時供養所需;第七智人施,供養智者有德,相依諸善知識;第八貧人施,難民貧急乞人,至心歡喜供給;第九恩人施,報答一切有恩,敬畏賢聖師長;第十畜生施,救贖動物生命,濟度畜生慧命。五是隨喜施;第一歡喜施,見人所做供養,心生歡喜隨順;第二勸人施,讚歎佈施功德,勸他隨喜同作;第三親手施,代人願心所施,歡喜親自作好;第四歡欣施,破除嗔慳嫉妒,和藹可親奉送;第五常樂施,堅持長久慈善,培育好施心地。
不淨施,也稱雜染施,有三十六種。一是以邪心顛倒見,不誠舍送財物;二是為報恩的緣故,舍送財物為禮;三是對困苦無悲憫,只是象徵作樣;四是為滿個人私欲,請客送禮花錢;五是以財物祭拜火,以求興旺發達;六是以財物祭祀水,以求風調雨順;七是為讓王者賞識,拉關係走後門;八是畏懼搶劫盜賊,只是花錢免災;九是送予毒品毒藥,用於一切不善;十是刀槍鬥戰兇器,予人爭強霸狠;十一是教人殺生取肉,招待送予他人;十二是拉攏收買人心,為其賣命孝力;十三是為獲某種榮譽,打通關節成功;十四是聽歌賞舞戲樂,追星捧角玩票;十五是月盡年終慣例,散發財物獎金;十六是鬧鬼爭訟凶宅,讓予他人居住;十七是自己不具財力,以他財物授人;十八是五穀雜糧果蔬,鳥鼠動物所食;十九是為學技藝知識,送予工匠財物;二十是病患恐命難保,舍財物予醫護;二十一是打罵後心悔愧,賠禮送物予人;二十二是分別是否騙人,心想來日有報;二十三是施財生疑後悔,心中非常難受;二十四是舍財物與他後,應服從我所用;二十五是思量施福歸我,不應屬於他人;二十六是年老病死所逼,財物子女至親;二十七是為善名聞而施,讓人尊敬感激;二十八是出於嫉妒我慢,較量過人舍施;二十九是為追女色擺闊,金銀珠寶貴重;三十是心想沒有子女,留財不如送人;三十一是選擇所施物件,比較有無福德;三十二是願助豐樂富人,不濟貧窮困苦;三十三是只為某種愛好,而舍財物予人;三十四是與人漁獵戲樂,提供網捕用具;三十五是為搶偷騙詐賭,提供財物方便;三十六是一切非法所得,用於一切供給。
學佛人修佈施,皆是依戒善行,其法義為將菩提種,植于心地福田,可出菩提苗,可成菩提果;否則,罪田壞菩提種,不長菩提苗,何有菩提果。故佈施福報在於心地清淨,如戒、如法、如事供養一切眾生,可轉生人天受妙樂,可次第證道為眾生福田,可三世得佛護念往生彼岸,可修菩薩行成就佛道,可如影隨形受用不盡。但有福報緣未和合,果未成熟不受;只是善因千劫不失,果報還為自受。而受施者,須修善行,增長德本,化掉財物所帶業力,不然了福或萬倍償還。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二問:所見的學佛人中,多有修行不得力者,幾年下來還是老樣子,念念佛,瞌瞌頭,不見心行轉化,不見證悟道次,是什麼原因呢?請幫助查找一下,可以共同受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由於宗門有異,又有禪行差別,于不同道場修行人中,常見心行轉化,有見證悟道次。但以大趨勢而言,末法世中,眾生緣劫衰而未亡,正法中興初而未盛,學佛人中大多依末法修行,中少依像法修行,較少依正法修行;故而修行人中,多有不得力者,少見心行轉化,難見證悟道次。究其根源,既有內因,為因緣善根不足;又有外因,為魔法世論干擾。雖千差萬別,若具體而講,其主要原因,可略為四十八種,分別如下。
一是所信不真,一信了之,不求其義,不詳其理;二是流於盲從,只為好奇,發心不正,不明究竟;三是隨眾心理,人云亦云,行無決定,不能慎獨;四是妄心難收,夾雜念佛,身心不靜,難以專一;五是未求明師,自其昏昏,難以昭昭,缺乏點傳;六是外緣所擾,猶戀世俗,喜歡戲論,荒廢主業;七是追求靈應,為身去病,求事順吉,樂此不疲;八是因緣不足,只有善因,不具法緣,難以實修;九是業習過重,善法難行,朝三暮四,諸障為患;十是善根不具,難行正法,末法心態,妄求往生;十一是迷執事境,求佛消業,念佛得福,煩惱如故;十二是心外求法,依賴三寶,不求自證,依相為真;十三是只取多聞,以多為勝,理悟圓通,少得法益;十四是貪求名聞,官階名銜,學位虛稱,以尊為榮;十五是不舍利養,多多益善,染汙本心,增長業債;十六是想得名師,紛爭門戶,較量高低,為道速成;十七是不持戒律,汙法破戒,人我第一,譭謗四眾;十八是半途而廢,心常退轉,空耗時光,一事無成;十九是一曝十寒,禪為消遣,終日馳逸,與道無干;二十是自生法見,妄改門規,不依傳承,意執定法;二十一是不受教化,癡迷愚頑,先入為主,一斑為豹;二十二是信心不足,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恐不證道;二十三是虎頭蛇尾,幾分熱血,越學越遠,佛在天邊;二十四是不究了義,以善為極,不明深理,如何成就;二十五是依佛吃飯,只混日子,應付撞鐘,不求甚解;二十六是樂見他過,招惹是非,人皆有失,唯我完美;二十七是心不識人,以耳為目,遇善知識,當面錯過;二十八是自心不淨,妄自猜測,他人意境,實無意義;二十九是不知謙下,疑嫉心生,輕慢初學,自障其道;三十是理障其心,以經執經,不知圓通,見思成惑;三十一是魔障其行,稍有精進,諸障現前,無法禪行;三十二是無明為實,煩惱難除,不行定空,知見顛倒;三十三是不修懺悔,難改其過,業習不消,漏失功德;三十四是以修為修,以道為道,不知放下,難入無為;三十五是不能勤行,懶散放逸,修不如法,缺乏擔當;三十六是畏懼苦行,遠離頭陀,任其受用,名為修道;三十七是不發大願,心無菩提,執著我法,妄計身後;三十八是五蘊熾盛,難辨魔境,妄解勝義,偏離正道;三十九是心無正定,邪慮為觀,冥求法諦,不離區宇;四十是數沙為寶,語言文字,名相義理,欺人誤己;四十一是色有生緣,邊解諸法,以相生心,難抵誘惑;四十二是緩急失度,緩松懈怠,急緊易崩,不利修行。四十三是忍辱不足,缺乏定力,無明火起,毀功德林;四十四是以因為果,唯一念佛,不行他法,念有間斷;四十五是心不質直,受委不堅,曲為諂佞,難經魔考;四十六是未破定性,二乘心智,疑惑佛性,不入中道;四十七是缺少智慧,得少為足,只顧自利,不能利他;四十八是諸佛不度,善神不護,昔破重戒,心行不善。
如此講法,有依經說,有依傳承,有依德論,有依踐行。他處也有略義,唯此處專題作答,可能會有重複,但為釋義規範完整,只能順緣而為。對此如何對治,可依經論,可依宗門,可依師教,可依自調。如此知見,義理難全,僅為交流,同為自勉。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三問: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災禍頻傳,是因為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嗎?佛法中有這樣的說法嗎?依佛教義理應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此警句,雖出自儒士之口,卻充滿了儒釋道文化內涵。之所以古今傳頌,經久不衰,其義關係到正心以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倫常,為人類社會存在的五種正常關係;即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乖舛,為用乖巧心機,做出忤逆、顛倒、錯位、違背、否定倫常的事項。倫常乖舛,若正常的倫理關係遭到破壞,就會出現各種禍端,倫常難以維繫,或分崩離析,及名存實亡,而不復存在,即立見消亡。當今時代,傳統文化遭受破壞,唯物金錢觀念至上等;加之空巢老人難見子,有情難相親;獨生子女無長幼,有留守無序;牛郎織女多難聚,有緣易離別;買官賣官同名利,多益少見義;相互利用深城府,有誰真誠信。故有人心浮躁動態,同時出現人間百態。
在佛法中,《金光明經》有鎮國護家法寶,顯父慈子孝,母子連心;兄寬弟忍,長尊幼敬;夫有夫綱,婦守婦德;君以德立,臣守清廉;朋以義聚,珍惜友情。講究倫理順序,恪守慈孝綱常;擔當長兄責任,自盡幼弟義務;夫婦相敬互愛,內外家道分明;君臣大義為先,盡忠報國為民;朋友互補長短,共同興趣為歡;皆為不可造次,秩序道法自然。故《了凡四訓》禪語對話有,“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殃,殃盡定昌;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昌,昌盡定殃。”當今時代,應從自我開始,無論貧富貴賤,無論精英平士,無論南北地域,無論膚色民族,都可啟于當下,修自我的福德,惜自我的善緣,過去善業現在受,現在善業未來受。一定會幸福安康,昌盛文明;否則,福過其壽,則難長久。
德不配位,為所具德行與所具福報不相匹配,或所具德行與所居權位不相匹配,福過其德,位過其德,發生乏德了福、德位錯亂的現象。由於德行不足,導致作為不正,其心自然有偽,知見必然生邪,必有災禍相隨;故而過度消靡生活,難守清正節操,言行失當不善,現世報應速達。當今時代,有夫婦可共患難而不可同享福,年輕才俊有為卻英年早逝,達官顯貴權重而禍事連連,稍有富足生活卻橫生事端,皆為德行不符合萬有規律,德薄不能荷載重物。更有為了發財不守法度,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享口福不顧身體,為足欲望不守名節等,什麼錢都敢花,什麼事都敢幹,什麼物都敢吃,什麼臉都敢丟,近乎瘋狂程度,不惜一切代價。結果感召天時不正,地利失常,人心不古,天災人禍不斷;現實可見一斑,無不觸目驚心。
在佛法中,《金光明經》有提倡勤儉,暴殮天物有過了福;策令利民,損害眾益有罪失德;還有君失德而臣不忠,父不善而子不孝,夫奸詐而婦不賢,朋相欺而友不誠;乃至邪心、邪命、邪語、邪業、邪淫、邪見等。感召善神遠離世間,惡神相繼親臨降災;地震、戰亂、瘟疫、惡疾、大火、饑荒等頻頻出現;龍神行風不正、行雨不時,造成霧霾、狂風、旱澇、洪水、冰雹、雷電等自然災害,環境遭到破壞,財物受到虛耗。皆為德不配位、人天互損所致,皆為人心不善、惡業報應所得。當今時代,有善人聖行福地,佛法多、僧眾多、信眾多、梵音多、孝子多、善行多等,各處有災而此不見災,周邊有禍而此不為禍,風調雨順,物茂糧豐,人心安穩,盛世繁榮。皆為福德相符、善業報應所致,皆為德位相合、人天互益所得。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四問:儒釋道都讚歎厚德載物,厚德載物有多少德呢?佛教中又有多少德呢?具體的德是什麼,二者有本質不同嗎?我等也願聞,請為一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君子以厚德載物,強調個人內在道德修養,可眾受多福,能雅量容人,為自強不息,又心靈寧靜。佛教中的功德,是以世間道德為基礎,世間道德的義理又可融入佛教功德義理中來,得以昇華,故而讚歎。
據古今開士綜合,厚德載物具體有二十五德;一是口德,說話注意語氣方法,學會理解尊重他人;二是掌德,鼓勵讚揚他人成功,擁護公平正義力量;三是面德,講究禮儀照顧情面,理解他人心裡感受;四是信任德,相信誠實友善道德,不可生性多疑一切;五是方便德,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忌殫自私桀驁橫行;六是禮節德,注重一切交往禮節,尊重不同民俗文化;七是謙讓德,保持謙虛謹慎態度,切忌鋒芒畢露樹敵;八是理解德,換位思考不同處境,容忍原諒他人過失;九是尊重德,平等維護他人尊嚴,切勿曲意張狂損害;十是幫助德,樂以助人扶危救難,樂善好施濟困幫貧;十一是誠信德,誠信為本重守承諾,萬事不可狡詐失信;十二是實惠德,實際惠及親友大眾,言語利益不可虛浮;十三是虛心德,為人虛心低調含蓄,求教作事諸業可成;十四是欣賞德,欣賞肯定他人長處,有學德才技藝能力;十五是感恩德,感恩天地心有敬畏,孝順父母常樂知足;十六是援助德,發達得志不要忘本,雪中送炭危難真情;十七是激情德,勤奮激情期許成功,仗義情感可融嫌隙;十八是形象德,人生形象品牌美德,價值珍貴超過萬金;十九是愛心德,博愛社會事業公益,仁愛大眾老幼殘疾;二十是笑臉德,面善微笑和藹可親,利益友誼健康溫馨;二十一是寬容德,能忍一時風平浪靜,可退一步海闊天空;二十二是合作德,精誠團結增加力量,協同合作效率雙贏;二十三是善良德,心地善良傳統美德,與人為善遠離惡朋;二十四是傾聽德,虛心傾聽不同陳述,耐住性子最好恭維;二十五是寬恕德,以德報怨常思己過,祥和寬恕化解仇恨。
佛教中有無量功德,若將功德人格化,依多部經典法義,可具三十二種,為佛於無量世中因地所行;一是引導利益之德,嚴持戒律,平等惠施;二是照破愚癡之德,勤修六度,其心不動;三是眾生歸依之德,禮敬師長,破除驕慢;四是教化眾生之德,至心授教,行菩薩道;五是至無為彼岸之德,修四攝法,離煩惱業;六是攝取親疏之德,供養師長,奉事雙親;七是大悲無上之德,善行修福,勇猛精進;八是消滅罪障之德,至誠聞法,解說正法;九是哀憫護念之德,不欺眾生,親近聖賢;十是善覆他過之德,救護怖畏,無生法忍;十一是尊貴自在之德,常施醫藥,常行三昧;十二是令修善法之德,常施戒法,常化眾生;十三是微妙香氣之德,教人不倦,親近智者;十四是滅罪生善之德,慈眼顧視,離諸忿恚;十五是滿足願求之德,發菩提心,踐行大願;十六是慈悲化益之德,不染塵垢,清淨等施;十七是舍己所愛之德,離諸貪著,破除慳吝;十八是圓滿身相之德,頭頂禮拜,諸佛菩薩;十九是威容高貴之德,口說義語,教人仁和;二十是正念善行之德,直心為道,令眾止苦;二十一是殊勝微妙之德,造像修塔,廣施無畏;二十二是受無量樂之德,遠離口業,不作諸惡;二十三是清淨和順之德,稱揚他功,法化眷屬;二十四是常思善法之德,摧破剛強,化滅三毒;二十五是不說無義之德,言無謬誤,不妄宣說;二十六是妙法滿願之德,正求必應,回向法界;二十七是發弘誓心之德,同體大悲,回向法界;二十八是斷惑消疑之德,圓音說法,實語一切;二十九是善眼和視之德,心悲眼慈,喜舍平等;三十是心憐憫愛之德,等觀眾生,如同父母;三十一是教人十善之德,自心受持,兼益眾生;三十二是稱揚讚歎之德,梵行三學,妙音菩提。
厚德載物之德與佛教無量功德,存在本質不同,略講有六種;一是所行不同,厚德載物教化善人所行,佛教功德教化諸菩薩行;二是難易不同,善人所行相對容易,諸菩薩行難以想像;三是內涵不同,厚德載物為一世善義,佛教功德為永世相續;四是認知不同,厚德載物是世間法,佛教功德含出世間;五是成就不同,厚德載物成就君子,佛教功德成就世尊;六是形象不同,君子形象示範世人榜樣,世尊三十二相化導眾生。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諸菩薩行,有無量功德義,唯佛能知。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五問:信佛的人天天說信佛好,那我要問一問,學佛究竟有什麼好處?依據佛教觀念,當今世界上的人類社會,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此問義甚大,能為其解答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若了義講,學佛無好處、無利益、無功德;如達摩祖師回答梁武帝一樣,修塔、造廟、供僧等,無有功德,只為善行。因為,真正的學佛人,修行不求對己有好處、利益、功德,即身學佛,禪行定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所以,學佛若有好處、利益、功德,則為有為法、執名相。若修無為法,放下名相執著,則為大好處、實利益、真功德。大好處為認清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擺脫自我的綁縛,而離苦得樂。實利益為心無所住,諸法無我,自在無為,成就無上佛道,而福德圓滿。真功德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明心見性,一切諸法有不共,而智慧具足。
若依世間法而講,學佛人一切善行,為如戒行。從受三皈依開始,受五戒修十善法,乃至具足受持戒律,奉行不殺及眾善,不貪及不作諸惡等,皆可增益五福;即得健康長壽、快樂富貴、和睦安寧、好施有德、無疾善終。皆可避免災禍,減少煩惱,不結怨仇,化解暴戾,改變愚癡。所得福報,詳說不盡。學佛人一切修行,為如法行。從一句南無佛開始,持咒誦經,禮佛受教,精進禪行,參學無量法門;乃至懺悔業障,贊佛功德,傳法授戒,弘法利生,舉辦各種法會;皆可開啟智慧,醒悟人生,自知謙下,樂諸善行,次第證道;皆可自解綁縛,擴充心量,昇華境界,離苦得樂,不受輪回。所得智慧,永說無盡。學佛人一切智行,為如事項圓融行。從發菩提心開始,修苦樂法,行菩薩道,利益一切有情;乃至釋經解法,六度萬行,慈悲喜舍,濟度一切困苦;皆可回向法界,增長蓮台,發大願心,喜普賢行,成就無上佛道;皆可報眾生恩,代受諸苦,自利利他,往來不疲,直至圓滿菩提。所得功德,無量難盡。
依據佛教觀念,當今世界上的人類社會,最需要的是道德文明。其他一切需要,皆為衍生;如饑者需其食,寒者需其衣,乃至戰亂需安穩,貧窮需富足等,皆是身體欲求感受的需要,唯道德文明是人類心靈共同的需要,不可缺乏,不可替代,不可欺侮,不可損壞。當今世界上,維持人類社會正常生存發展規則的本質內涵,是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的核心內容是人心誠實向善,最能體現人心誠實向善的本質特徵是道德文明。雖有物質需求為第一,也有道德文明無第二;雖有民以食為天,也有食以安為先。歷史證明,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民族宗教;民族宗教處理的好,可促進更好的生存發展。道德文明是各民族、各宗教的結合點,可產生心靈共鳴;故道德文明是物質科技等一切文明的靈魂,是人類從低級階段走向高級階段的歷史必然。若離開道德文明的約束,人心慰濟無以維繫,為爭奪物質利益可濫用科技手段,一切文明、秩序、公平、正義等都將受到破壞。當然,古今中外不乏遠見卓識之士,早已形成決定論集,並加以宣導與實踐;但是,依據佛教觀念加以認知,會促進人類社會道德文明的鞏固提高,利於人類社會一切文明的發展進步,增進人類社會生活品質產生質的飛躍變化。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六問:佛門講空於定,定境思止,無有意念,即無思想;人若無思想,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與尸位素餐還有什麼區別呢?我真弄不清楚,這就是學佛人的追求嗎?請為其解答,好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於禪行密修中,由持戒得福,靜極而入定。定境為根塵不偶,思維停止功用,身心進入另外一種生命狀態,起用心識慧觀。身心能進入這種境界,是將人生價值上升為智慧層次,覺知身體真實處於空苦無常狀態;若再發菩提心,能繼續大精進禪行密修,可入不同禪次定,慧觀萬法皆空,諸法無我,漸次明瞭宇宙人生實相,身心禪悅法喜充滿,勝過世間欲樂千萬倍。若人身動意動,不可入定;所有意念,皆為妄想。
學佛人岀定後,雖有行住坐臥無非是禪是定的善境界,但不礙如戒、如法、如事項圓融的諸觀念;即學佛人有思想、有願求、有知見、有言行,而且活的真實不惑,義趣非同凡夫所能想像。不過學佛人的思想,是在修諸善法與六度萬行的同時,正知見而不邪妄,正思維而不邪曲,正言說而不邪語,正法業而不邪行,正命運而不邪執,正精進而不邪定,正心念而不邪求,正禪定而不邪習。時處依世間法而離世間法,時處在世俗中而離諸染法,若見貪欲如見猛火,若見貪婪如見洪水,若見傲慢如見癡傻,若見嗔恨如見刀劍,若見欺詐如見豺狼,若見誣枉如見蛇虺,若見怨枉如見害鬼,若見邪妄如見毒淵,若見冤害如見雷電,若見訟爭如見陰賊。
學佛人禪行定空與尸位素餐,雖在語言文字義理上有相似之處,而在諸法實相義理上卻截然不同,存在著本質差別。于禪行密修人中,確有證得神識離體往生、心性歸位不生不滅、化生示現不來不去者,自稱活死人、墓中僧等;而留形住世如屍位,日中一食素餐,不貪眾味,只療形枯。但是,學佛人修證如此境界,是無量功德所致;即是示現佛教真實不虛,示範正法久住世間,表示眾生有善因緣福報,表現法炬慧燈輩代相傳;其義如虛空廣大無際,其理如法性周流遍至十方無邊;以巨大精神食糧,以無盡信仰法資,既利益眾生,又利益世間;以法中無我大善,以慈悲化轉不善,既身心無為,又無為法相。可尸位素餐的本義,是比喻人只占位不作為,只會白吃飯,不能成事業,心中無大志,就是混日子,或身無一能,平庸無所作等,上不能利益國家,下不能利益民眾,內不能利益自我,外不能利益他人。二者境界相異甚巨,凡聖懸殊無可比性;二者功用相去甚遠,淨染差別本質難同。
學佛人的願求,為願求善行、自利、利他、依法、持戒、善友、智慧、解脫等,非世俗追求,也非私欲所求。如法願求,法緣相續,三世不斷,次第成道,超越六道輪回顛倒苦受,得入常樂我淨涅盤境界。世俗追求,因緣相續,欲習纏繞,業債相償,相擾相害無期,相食相殺無盡。況四大皆空,願求離名相,菩提無願求,具足功德者自證得。而紅塵翻滾,執著入巨溺,假我不見我,欲漏善法者自墮落。故證悟定空者,寧願千劫刀砍斧劈,不願沾染欲習;寧願千劫水淹火燒,不願荒迷俗惡。而俗人以俗知見,去分別定空殊妙,如同癡人說夢,可笑而不可及。
在學佛人中,能行入定空慧觀的人,相對是少數,而多數人只是理入。但能理入的人,也不在貪戀紅塵,遠離名聞利養,樂習清淨定空,轉化身心業習,解脫煩惱擾害,願求出離世間。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七問:我始終不明白,什麼是中道?什麼人可入中道?入中道有何法義?不入中道又如何呢?不知誰能給予解答。請您為其開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修行人禪行定空慧觀,證悟無我法空境界,即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相對)法,觀法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又可轉識成智,無中道名相的第一義諦,為中道法義。
修行菩薩五德的人,可證入中道,而非言語理相可入。菩薩五德,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普賢菩薩義理心,虛空藏菩薩的智慧心,文殊菩薩的敬儀心,地藏菩薩的誠信心。在佛經中稱五理性心,為觀自己心相,原來妙理圓融;自覺心性聖智,常樂真我淨德。五菩薩娑婆有緣,法性周遍法界,等流而成人天眾生理性。五菩薩德化功用四方與中央,觀世音菩薩住西方行願,主東方慈悲;普賢菩薩住東方慈悲,主西方願行;虛空藏菩薩住南方智慧,主北方敬儀;文殊菩薩住北方敬儀,主南方智慧;地藏菩薩住中央誠信,合四方德用。
證入中道者,可出世間;而在世間,重在利樂有情;即可具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理,順應天心人理,成就世間諸善,約束自心博愛善行,滋有孝順撫育和睦,救濟貧困災難,憐憫疾苦殘弱;約束天地逆生噁心,以宣導和平抑制戰爭,以愛護生命化解殘忍,以祥和美好消減暴戾,以惠施樂善恥於貪婪。可具普賢菩薩的義理心理,順應道理堅固,成就世間正義,約束自心正義立本,倫理生根,平等公正,利國愛民;約束違逆悖理惡行,以道理克制無理,以有序理順無序,以有利破解無利,以善行制止惡行。可具文殊菩薩的敬儀心理,順應文明有禮,成就世間儀規,約束自心存在敬畏,天地法則,張弛有度,正知正見,上下尊卑;約束違犯法度胡為,以謙下化傲慢,以正心化邪行,以文明化粗鄙,以禮樂化無恥。可具虛空藏菩薩的智慧心理,順應光明慧照,成就世間人物,約束自心萬法不迷,醒悟達觀,勤奮有學,聰慧明智,熟練技能;約束身心莫縱欲習,以智心破愚癡,以開化破執迷,以廣大破狹隘,以慧光破暗昧。可具地藏菩薩的誠信心理,順應誠通道源,成就世間公德,約束自心不可欺瞞,老實做人,認真做事,大宥有據,因果報應;約束一切人事不善,以輪回報因果,以苦受報惡業,以災禍報強橫,以無常報妄想。
修行人若不能證入中道,則不岀離世間,上者定性聲聞緣覺,中者色界諸天,下者欲界人天。若在世間,則為道法有序自然,合於根本法理不亂,萬法迴圈調節有度,相互制約中正不偏。若在人中,中道五德,唯一心行,共有共無,唯修證悟;不可偏過其一而不顧其四,不可無明妄氣生髮噁心;即過之其反,大損道法,慈悲過度,反成愛著;義理過度,反成憎害;智慧過度,反成佞奸;敬儀過度,反成諂媚;誠信過度,反成偏頗。若背離中道,則為不修五德,不能修身養性,常行十不善法,速成邪惡心行。故世間一切法,皆是佛法;于證入中道者而言,依法則而超越法則,無有過度與背離;于未證入中道者而言,一切言行受因果規律控制,無法解脫綁縛。二零一六年六月
第一百零八問:佛祖在世時,就預言佛教在他涅盤幾百年後將在震旦發揚光大。在《佛說灌頂經》中雲,閻浮界內有震旦國。我遣三聖在中化導。人民慈哀禮義具足。上下相率無逆忤者。佛依何因緣有此預言,三聖又是誰?請您為其釋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震旦為中國,三聖為三皇;三皇,為燧人,即燧皇;伏羲,即羲皇;神農,即農皇。佛教創立于古印度,發揚光大於中國,中國還為佛教最後滅失地。佛教法運興衰皆依眾生因緣,眾生因緣又感召地域差別,地域差別有傳統文化不同,文化不同表示善根基礎各異。佛此預言,所依因緣有二;一是三皇創立華夏文明,為人文始祖;二是四大菩薩建立道場,善法先導。
三皇創立華夏文明,為人文始祖。在佛未從兜率降跡人世前,觀世音菩薩便降跡遠古人間,相繼化現三皇身,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發明了占卜八卦與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發明了用草藥治病、用農具墾荒種植糧食作物,還製造了飲食用陶器炊具;開創了華夏文明,也是中華文化發祥地。在華夏文明的傳承中,相繼形成了儒教與道教文化,為佛教傳入中國後生存培植了人文土壤,也為佛教很快融合為國學殿定了心靈基礎,還為佛教形成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先決條件,更為佛教法運興旺盛行世間孕化了因緣善根。創立文明,需要神聖人物;形成文化,需要歷史時間;繼承傳統,需要輩代人心;發揚光大,需要善法因緣。故華夏文明與佛教法運淵源流長,中華文化與佛教緣法融為一體,非無因故果,非無緣嫁生。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雲,“有一國土。名大七寶震旦。”“昔于此國。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初梵王。化人間故。沒梵宮殿。下生王宮。大德龍身。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地沒還天。作春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二大梵王。化人間故。沒天宮殿。下生王宮火德牛頭。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地沒還天。作夏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帝釋。化人間故。沒天宮。下生王宮。土德人質。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地沒還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強三才。說人性德。依俗說法。示第一義。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此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餘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
四大菩薩建立道場,善法先導。在佛于菩提樹下示現成佛前,已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于中國洛伽、五台、峨嵋、九華四山建立道場。《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明確表述。當時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人間也未見有菩薩弘法,至今日道場正盛,只是人道凡夫業重根障不能得見,只能見聞一些吉祥瑞像與神奇靈驗的傳說,或見宏偉有形寺廟與有像信眾。四大菩薩于道場中,無量眾生圍繞聞法,真實不虛,定觀可見。在佛教傳入前,已有無量聞法眾生轉生人道,樂聞、擁贊、迎請、修行佛法,為佛教的順利傳入,具足了先期條件。當佛教傳入時,使之得到迅速普及擴散、譯經弘傳、開山立寺、高僧輩岀;又傳播到周邊諸國,高潮迭起,如日中天。四大菩薩與無量聞法眾生,既在冥中護持佛法,又在護佑世間;既形成了佛教四大名山,又形成了佛教神聖文化;使大悲心、大智慧、大行願、大願力,合成佛心、佛慧、佛行、佛願,形成了信眾心中的普世價值觀與出世歸宿觀。在護佑世間上,既護持有緣眾生福址安全,又護持有緣眾生身心安穩;既滿足眾生廣種福田豐盈,又滿足眾生有求必應願心。對於四大名山發生過的一些戰亂、災禍、饑荒、疾病、毀寺、逐僧、壞佛、破法等現像,既為眾生惡緣感召,又為眾生定業因果;可參《金光明經》,這裡不加詳解;只能講無礙四大菩薩道場,無礙佛教住世弘傳;只障無緣眾生難行善法,只障業重眾生不得善報。
佛教傳入二種因緣,和合中國信眾善根,于當世未來,皆有善緣、佛緣、法緣、僧緣,有大福報,有皈依處,有修學場,有聖教地。佛教因緣不思議,菩提善根自神奇;四大菩薩善教化,演繹法音難值遇。戒定慧中可覺觀,聞法受教德化心;信眾大幸住中華,菩薩眷屬善士聚。二零一六年六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