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指南上海》本周三发布后,就被爆出其中一家荣获一星的餐厅“泰安门”为无照经营,获奖隔天晚上就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业。 上海是米其林指南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站,共有26家餐厅获米其林星,其中包括一家三星,七家二星和18家一星餐厅。 位于长宁区的泰安门由德国籍名厨史蒂芬(Stefan Stiller)掌勺,号称“选用上乘材料,展示一道道味道恰到好处的创意菜式”。该店不接受电话订座,只能上网预订,晚餐套餐价格介于每人988元(人民币,下同,201新元)至1288元。 不过指南发布隔天,就有网友爆料该餐厅是史上“最短命”的米其林餐厅,前后只开业四个月便涉嫌无照经营,只好搬离另择新址。 上海官媒《解放日报》旗下“上海观察”昨天向餐厅所在的区市场监管局核实,经调查,泰安门确属无证照经营。该局6月就接到居民投诉,有关部门已对泰安门立案调查,并责令其停业。 据悉,泰安门曾于今年四五月向监管部门申办证照,但依据《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餐厅并未通过审核,后续经营都处于无证照状态。 对于上榜餐厅无照经营,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答复媒体表示,米其林上海指南只是一种美食推荐指南,美食侦探一般情况下暗访品尝评审,不表明身份也不会向收录在指南内的餐厅和酒店收取任何费用,因此餐厅经营上的事情跟米其林无关。网友称指南没代表性 《联合早报》记者昨天进入泰安门餐厅网站,餐厅业者已在网站首页刊登英文解释信函,表明无意违规经营,向老顾客致歉,并透露将搬迁,新址需花数周装修,完工后新餐厅将有更大的厨房和用餐空间。 中国消费者普遍使用的移动美食指南大众点评网显示,该餐厅处于“暂停营业”状态。上海市民陈小姐受访时说,这是“打了米其林一巴掌”。 米其林称,是根据原料质量、准备食物的技艺水平、口味的融合、厨师个人风格、是否物有所值和烹饪水平的稳定性这五个标准来打星。 不过中餐实现标准化的难度以及食客个人喜好等因素,使得米其林这份上海指南招致争议。 连日来,上海官媒和网友纷纷对米其林评选的上海美食表示不服,认为授星标准不具代表性,餐厅消费偏高端,还有网友讽刺:“不以为然,不必仰视,评委的舌头真跟凡人不一样。” 在澳大利亚悉尼生活的上海人王玮玮受访时对《联合早报》说,上海的米其林指南超过一半是粤菜,质疑这是找上海特色,还是在上海找粤菜馆?应该“拿回去重评”。 她说,西餐的菜色少,米其林评星是有些道理,但是中式菜肴花样多,不是米其林这般评法:“你叫我拿一个很好吃的鸡蛋饼和一个很贵的黄金虾球比,是没法比的;不像外国菜,来去就是这几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