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166|回复: 0

【新加坡圈1】刚到新加坡,怎么装出老油子的感觉——之场景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017 12:17:19|来自:河南郑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人有点排外!
包括一些留学生,呆了没两年感觉自己已经和世界接轨了!说从国内来的人“土”!
无聊至极,刚到一个地方,不是土,是陌生,神马都要适应,这种另眼相看的嘴脸,大可不必理睬!毕竟他看不上你,你更看不上他,脸是自己的,想长脸是别人的给的,不要脸是自己得的,拍着胸脯就说我骄傲!

QQ截图20170220121438.png

但毕竟初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有些东西还是要尽快熟悉,这样有利于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复方交流!所以,小圈儿就想搞个神马专辑,让刚来的伙伴能尽快了解这座城市,融入这里的生活,说的不一定都对,需要伙伴们在生活中慢慢的体会!
今天,先说道一下——场景篇!
就是一些老街道什么的,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城市基建!
像加东/如切是新加坡保存完好的土生华人街区,虽然它距市中心仅10分钟车程,却静静地被历史的气息包围,非常有古色古香的老家味道!
加东曾是茂密的椰子种植园,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为住宅区。
而临近的如切则是以闻名一时的“加东王”周如切命名。
周如切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商业奇才!
并且热心公益,政府将原名为“Confederate Estate Road”的道路改名为“Joo Chiat Road”(如切路)纪念他,后来还渐渐有了如切巷、如切道、如切坊、如切台、如切径等地名。
在加东和如切有精美的土生华人排屋,古雅的手工艺品小商店,还有甘愿让人大排长队的美食。更可以欣赏到斑斓的娘惹服装、珠饰鞋子和瓷器等物件,甚至还有娘惹珠饰体验课程,十分值得一玩。

QQ截图20170220103837.png

像过去的华人店屋,在如切路可以看到色彩缤纷的土生华人排屋,房屋大都装饰有龙、鸟和螃蟹等形象,还有华丽丽的欧洲进口的艳丽瓷砖,基本上都是两层小楼,一楼开店,二楼自住,所以又被称作“店屋”,也称为下铺上居。
店屋常常是窄长的设计和装潢,从街道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它的正面看起来相当狭小,只有四五米宽,然而店屋内部别有洞天。一家店屋的深度至少是宽度的三四倍,直通后巷。街上是车水马龙,店内却独有一份静谧。

QQ截图20170220102557.png

按照规定,店屋的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的公共空间,这就是著名的“五脚基”。因此店屋的一楼后缩,用两根柱子来支撑上层的楼房。各家店屋的五脚基相连,成为连续的走廊,从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热多雨的热带,它不仅烙印着文化,还为行人遮阳挡雨,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道。
店屋的起源多认为是华人的故乡——中国,但也有说是荷兰人统治马六甲海峡时,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民居风格影响了新加坡。但不管起源于何处,由于新加坡地处东西方交汇要冲,地少人多,这种可以共享土地空间的建筑风格很快流行,一直到1950年代都是新加坡主流的建筑形式。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店屋从简陋的两层楼房变成了精修的多层阁楼。二十世纪初的新加坡迎来了经济大繁荣,店屋成为展示财富和品位的象征,商人们在店屋正面堆叠上大量的浮雕和装饰,色彩与光影相交映,华丽而夸张,不禁让人联想到中世纪的欧洲建筑,所以这一特别时期的店屋被称为“中式巴洛克“。

QQ截图20170220102607.png

但是,二战结束后,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的新加坡既缺乏资源,又没有军事保护,时时处在被吞并的危机中。国父李光耀开始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用强力的手段推动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店屋成为落后的象征,被整栋整栋地拆除。
八十年代,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这座现代都市,满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失去了吸引游客的魅力。曾经,新加坡人急着告别过去,此刻方才惊醒,想要保护所剩无几的店屋。
牛车水、小印度和甘榜格南被划为历史保护区。在政府的强力政策下,店屋得到全面翻新,一些店屋成为风味十足的宾馆、闹市中的豪宅,还有些成为富有特色的创意小店。
在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会根据自己的口味,装饰出风格各异的店屋。华人掀起中国风,挂上牌匾和灯笼,刻上华夏的图腾。伊斯兰教徒绘出星月和植物,留下连续的木饰。马来风味的木雕、希腊罗马式的柱头和拱圈、殖民风格的盾牌和勋章,盘旋在店屋正立面。百叶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各领风骚。不同风格的元素甚至会混搭在一起,共同装饰同一间店屋,带来别样的混血魅力,成为新加坡一大特色。

QQ截图20170220103845.png

刚才,小圈儿提到了如切巷、如切道、如切坊、如切台、如切径等地名。在国内最常见的就是人民路、建设路、兴华路、胜利路、迎宾路等等,还有就是地方的名人或者文化特色的路。而新交迫的道路,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神马都有,有水果、诗人、王族、异国等等,还有很多无名路!
比如水果路,新加坡堪称东南亚的水果王国,热带本身水果就是丰产物,用水果命名也是非常适合!像实龙岗路上段附近,有罗弄榴梿和罗弄黄梨,罗弄是马来语词汇Lorong的音译,就是小巷的意思。大概这里早年是榴梿园和黄梨园。乌敏岛上有个JalanDurian(榴梿路),惹兰是马来词汇Jalan的音译,jalan有“步行”和“大路”两层意思。巴耶利峇上段曾有个罗弄韮菜,就在现在的Tai Seng-Ubi工业区那里。
上面提到的加东,有个LorongNangka (马来语:芒果)、MangisRoad(马来语:山竹)、Rambai Road、Duku Road、ChikuRoad、Langsat Road和Rambutan Road,都是热带水果名字。
武吉知马路上段的美世界附近,有一系列香蕉为名的路名:神马酸香蕉、石香蕉、金香蕉、青香蕉、香蕉王、大虾香蕉、惹兰香蕉等等,看到这些才知道,香蕉的品种真是怎一个多字了得!
麦波申有荔枝大道,杉木大道、桑树大道等等都是大树的名字。

QQ截图20170220105814.png

还有王族路,以前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对英国宫廷那一套也没有忘记,究竟是出于神马原因,还要用这些路名,小圈儿是不得而知,是不忘国耻,还是随波逐流,还是压根就准备缔造另一个王朝。看看这些路名国王、王后、皇后、皇子、公爵、女公爵、威尔斯太子、威尔斯太子妃、加冕等等,小圈儿的思路是放飞了!
还有亚历山大路附近有Prince CharlesCrescent 和 Prince Phillip Avenue,是以查尔斯和菲力普两个王子为名。
三巴旺(Sembawang)有个King’s Avenue和Queen’s Avenue。市中心有个Queen Street但是没有King Street. 马里士他有个Jalan Rajah(Rajah,马来词汇,国王)。
还有诗人路,当时是不是新加坡十分喜欢湿人!总要求一手好湿!中国的大家也都在此,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是帮上有名。
外国的还是纪念印度穆斯林诗人和哲学家MuhammadIqbal,泰戈尔、卡利达萨、文西亚都拉等等。清一色外国人

QQ截图20170220105820.png

还有更多异国的名字命名的路,这是到当联合国的节奏???
在市中心,有厦门、广州、泉州、福建、南京、北京、上海、云南)。
在摩绵路附近,有一些以缅甸地名和有关的专有名称为名的道路,如RangoonRoad、Mergui Road、AkyabRoad、Ava Road、BasseinRoad、Bhamo Road、IrrawaddyRoad、MandalayRoad、Martaban Road、Minbu Road、PeguRoad、PromeRoad 和 ShanRoad.
在小印度,则有一系列与英国地名有关的,如:Bristol Road, Cambridge Road, Carlisle Road, Devonshire Road, Dorset Road,Durham Road, Gloucester Road, Hampshire Road, Hertford Road, Kent Road, NorfolkRoad, Northumberland Road, Oxford Road, Rutland Road和TruroRoad。
在三巴旺(Sembawang)有一些以英联邦国家、首都和地名为名的,如:Auckland Road, Bermuda Road, Canada Road, Canberra Avenue, DeptfordRoad, DurbanRoad, Falkland Road, Fiji Road, Gibraltar Road, Kenya Cresent,Lagos Road, Malta Road,Montreal Road, Ottawa Road, Pakistan Road, St.HelenaRoad, St. JohnRoad 和WellingtonCircle。
甘榜格南有一些以穆斯林地名为名的路,如Bali(巴厘)Lane, Java (爪哇) Road,Baghdad(巴格达) Street, Muscat (马斯喀特) Street 和 Kandahar (坎大哈) Street.
阿裕尼附近有个快乐大道(Happy Avenue)。三巴旺附近有个JalanMalu-Malu。马来语里,malu是害羞、丢脸的意思。
在旧机场路,有一些小路是以马来数字为名的,如:JalanSatu,JalanDua, JalanTiga, JalanEmpat and Jalan Lima,就是一、二、三、四、五的意思。

QQ截图20170220105708.png

更奇葩的是,还有一些“无名路”!
早年一些偏僻地区没有正式路名,于是以数字和字母暂时命名。这些小路后来一直到今天还沿用这些“暂时”名字,如:Punggol Road Track 24、Old Choa Chu Kang Road Track14、Mandai Road Track 7 和Track 16等等。
在新加坡还有有很多类似的道路名称,也算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有空转转就明白了!

145623xdhl6m22xm7lx5il.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