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久以前,人们安居乐业,那个时候,新加坡是没有BTO (Build-To-Order 预购组屋)的。
组屋似乎都是造好了以后,人们按自己意愿选择购买。这叫做 Registration for Flats System (RFS)。这是计划经济。
HDB负责造房子,造呀,造呀。成熟地区,没地方了,就往郊外发展。
结果,有些偏远地区,如裕廊西,先驱地铁站没有通车,很多组屋没人选,大大的EA,空置好几年。人烟稀少,空空旷旷。单身女孩都不敢走。
大量屋子空置,意味着大量资金闲置,新加坡是有钱,可是,太多屋子空置,也不好向上交待。后面怎么办?还怎么建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HDB挠破了头。
此时,HDB的天才奖学金得主灵机一动,想出了BTO这一概念。
政府推出地块,和屋子设计,符合条件的公民们登记购买,每个项目必须超过70%的申购率,才建造,没到70%,就取消项目。这是市场经济。
2001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新屋子的需求量小,BTO的选购率很低,第一年有5个项目,由于不足70%的申购率而被取消。这正符合BTO的设计要求。
因为很多1996-1999年左右兴建的屋子,还没有消化掉。HDB造的屋子很少。碰到2003年的SARS,人们的购房意愿更低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手市场上,2002年-2012年建成的组屋很少。资料显示,这10年大概造了7万多间HDB。
太棒了,BTO的办法真是有效。望着逐渐减少的库存,精英们说。
可是,画风突变,大量的外国人此时正以神奇的速度跨过极低的门槛,成为PR, 可以买房的一族。
仅仅2008,2009年,政府就批准了近14万的PR。
急于成家立业的PR们,虎视眈眈,在二手组屋市场翻云覆雨,将组屋价格急速推高。这股买房热潮,一致持续到2013年的种种限制措施出台。
顿时,组屋不够了。老百姓要的是衣食住行。民怨沸腾。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控制购买,其中的杀手锏,是获得PR 3年后才能买组屋,以及,PR的配额限制。
控制需求的同时,政府也加大供给,加快兴建BTO,2011年开始执行新政策,BTO有50%的申购率,就可开工。
BTO也成了香饽饽。从没很多人申请,到5个申请人抢一间。
经过5年的亡羊补牢式的大跃进,BTO以每年3万间的速度推出。终于,缓解了需求。
不过,现在,到了一个节点,产能还在,潜在需求还在,但是申购率已经降低了,为了避免前车之鉴。HDB决定,走第三条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于是,有了下面这条新闻。
首批预建后售组屋 明年在义顺三巴旺盛港推出
首批等候时间缩减到两年半的新组屋,明年下半年起在义顺、三巴旺和盛港推出。
建屋局在展开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之前,预先建造一些指定项目,使买家等候新房时间缩至两年半。
第一批这类组屋有1000个单位,建在三巴旺、盛港和义顺三个非成熟组屋区。当局会在本月招标,预计今年第四季开始建造,并在明年下半年出售。
这些组屋预计在2020年第四季至2021年第一季竣工,意味着买家从申购到领取钥匙的等候时间,从一般的三四年缩短至约两年半。
这类组屋单位中,至少95%的四房式或更大单位会保留给首次购屋者,比目前非成熟组屋区保留至少85%单位给首次买家,多出10个百分点。
上述单位也将有基本内部装潢如地板装修、房门和卫生设备,减少屋主要做的装修工程。若格局上没有限制,所有单位也将采用开放式厨房设计。
至于二房式灵活单位,建屋局将继续为选择较短屋契的年长购屋者提供亲乐龄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