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哪来的纸飞机?”
望着门外走廊地面上这架A4纸叠制的小飞机,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特别是看到纸飞机上用红色彩笔写有英文、涂有图画,我更想知道这其中的秘密。
一上午过去了,那架纸飞机依然停放在我家门前:一天过去了,那架纸飞机还停留在原地。第二天中午, 好奇心促使我打开房门将纸飞机捡了回来。打开纸飞机,映入我眼帘的是稚嫩小手绘制的一幅图画,图画表现的是一位老奶奶(这面叫阿婆)与一位年轻美女在交谈,旁边还有一位小朋友合手低头沉思。至于文字表述内容是什么,可惜全是英文,我还真看不懂。
这是谁的纸飞机,为什么要画两位女士与孩子呢,他绘画的用意又是什么呢?哎,真是“好奇害死猫”,人老了怎么还这么爱管闲事呢。
面前的纸飞机给我带来许多猜想。这架纸飞机会是左邻那位印度裔女士七岁左右女儿的,还是里面那家七岁左右小男孩的,反正不可能是中间那户的、他们家孩子已经快二十岁了,不可能玩这些小把戏的。我们是住在十一层,楼间距离很远,不可能是别的楼宇或者别的楼层小朋友扔过来的。这只能是二选一,实际猜起来还是挺难的。
晚上,儿子吃完饭后,我把纸飞机拿给他看。他看后告诉我:这是一封祈福信。是孩子祈福奶奶放松心情、身体永远健康,祈福患上癌症的妈妈早日康复,祈福父亲不要那么太辛劳了。哎,这个孩子真是懂事。
儿子还特意给我念了祈福信结尾那段话:“谁能帮我治好妈妈的病,我愿用我的小命来报答他”。这哪是孩子能说出的话啊,可那幼稚的笔锋确实是孩子所为,这不容我怀疑。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这个孩子实在是太懂事了。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时候,这种家庭压力真的不应该由这个孩子来承受、他也确实承受不起的。
这些只是我的猜测。这架纸飞机究竟是谁的,他是写着玩还是真的在求助,这些还需要用事实来验证。
同时,儿子告诉我在新加坡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必须把纸飞机放回原处,也不要与他人讲起这件事。哎,国度不同规矩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天早上,我把纸飞机放回楼道内,中午时纸飞机不见了。不知是被保洁人员清理走了,还是被孩子取回了。
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晃我们到新加坡已经一个多月了,捡到纸飞机也快半个月了。
我们与儿子租住的组屋靠近西海岸这面,周围有许多学校。住户中有许多人是因为求学临时租住在这里的,相互之间不熟悉,彼此来往也很少。
自己每日忙碌做饭采购,纸飞机之事自然也就淡忘了。
新加坡老式组屋都是开放式走廊,每家为了通风都是打开房门的(门窗有金属护栏),没有了屏障自然就没有了隐私,这让我很不习惯。每天,一些住户经过住屋时难免会有些动静,而他们不经意间往屋内观看时、四目对视给人以被偷窥的感觉;特别是一些印度民族住户愿意听音乐或唱歌,还愿意把朋友带回家来娱乐,他们把音响音量播放的很大,你不想听也得听,听又听不懂,一天下来你会有种受刑般的痛苦,没有办法,你必须得接受,这就是现实生活。
有人曾告诉我,我可以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也会严肃处置唱歌者的。关键问题是,这会影响邻里关系的,况且,这是一个民族的习俗,我们还是应该尊重的。
不久,无意间的一次闲谈使我找到了纸飞机的主人,也知晓了纸飞机背后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老伴一直信奉基督教,恰巧我们居住地附近有基督教会。她去做祈祷时一定会拉着我陪伴,最近这次去祈祷时遇到一位印尼籍教友,她们攀谈得很愉快。恰巧这位姐妹是临栋楼居住的,我们便搭伴返回。
她在得知我们所居住楼层后告诉我们:“你们那层最里面有一位阿婆好可怜啊。老伴早早去世,儿媳年纪轻轻又患上癌症,他们本来在学校开仓买只能维持生活,现在显得更加拮据了。”
“你们是不是经常看到阿婆独自一人出入散步,她是很孤独、很苦闷的。她那宝贝孙子学习很好的,还特别懂事乖巧。他没有办法帮助奶奶、妈妈,竟跑到教堂找神父求助、向耶稣祷告,这可是我亲眼所见的。他在祷告中说,他还叠了些纸飞机扔出去,希望寻求更多人的帮助……”。
原来如此,纸飞机果真是本楼层那个小男孩扔出来的,他是在寻求大家的帮助。那如何帮助他们呢,这位阿婆给出的答案是:现阶段这还算是这家的隐私,我们是不便于介入的,假如他们提出申请,政府会照顾好他们的,教会也会帮助他们的(这个孩子在教会学校读书),对于这点你们大可放心。
哎,国度不同,对一件事的认知会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不相同的。
回到家中,老伴提醒我:我们晚上出去散步时经常遇到一位孤独阿婆的身影,其实那就是这位邻居。我认真的想了想,还真是。那背影是多么熟悉啊,她总是孤独的坐在公交车站台不远处的座椅上,像是等候谁,又好像在为谁送行。在夜色中,那个身影宛如一幅剪影图画,给人以朦胧的感觉,耐人寻味、令人回想。看来,阿婆这样已经很长时间了,她已经习惯如此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那架纸飞机总是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仿佛仍在向我叙述它背后的故事。在我眼前闪过的有那懂事的孩子、有孩子患病的母亲、有那孤寡的阿婆、有那勤奋的父亲,还有教堂的神父、那位印尼裔教友,是他们之间的关联构成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想来,自己也是奔七的人了,孤独与寂寞必定相随 ,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了。惧怕、回避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坚强些、再坚强些,勇敢面对各种困难。
同时,希望邻居这家人更加友爱相互,欢欢乐乐过好临近的中秋佳节。
更希望新加坡所有乐龄人士都能像那架纸飞机,时时刻刻总是有人惦记。
注:并非是我不保护这家的隐私,而是希望人们从中看到真爱,特别是那懂事的孩子,值得我们学习;后来与这家人接触得知,这个男孩已经10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