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647|回复: 0

[原创] 山歌 古街 码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1-2017 17:33:05|来自:广东佛山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歌 古街 码头
                      黎秋山

                       一
                  1.jpg
  我的故乡是广东省梅县松口镇区的一个小山村,与松口镇只相隔一座山头。鸡犬之声虽不相闻,袅袅的炊烟却依稀可见。以前,村子里没有学校,也没有商店,孩子们上学,乡亲们买卖,都得攀丘越岭,走到镇上去。从乡村到松口逶迤蜿蜒的山路上,常常飘荡着欢乐的童音和悠扬的山歌。 2.JPG
  松口的山歌相当有名气,其旋律优美,节奏分明,语言质朴,唱腔丰富,感情充沛,意境含蓄,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而且琅琅上口,易懂易唱,深获家乡百姓喜爱,男女老幼,人人会唱。无论在山中、田野、林间、溪旁、河畔,无论是行走,是休憩,还是劳作,张口就来,随兴而唱,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唱出肺腑,唱出心声,唱出感情,唱出兴致,唱到自己如醉如痴,唱到别人心旷神怡,唱得四野回应,唱得大地共鸣,唱得歌仙刘三妹的传说闻名于世。 3.JPG
  传说刘三妹是唐代松口一位民间山歌女歌手,长得眉清目秀,美丽动人,而且聪慧机敏,嗓音甜润,极善山歌,能即兴发挥,出口成歌,对唱如流。刘三妹唱歌极其抒情、缠绵、悠扬、婉转,耕者樵夫闻之,劳而不倦;商贾集市闻之,聚而不散。当时有一秀才不服,载了一船歌书去找刘三妹对歌,在梅江河边与刘三妹相遇。不料刘三妹一句“自古山歌从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便使他无言以对,羞惭而退。而这句“自古山歌从(松)口出”谐音双关语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松口山歌由此享誉中外。 4.jpg
  刘三妹的传说在民间广泛地流传,流传到广西,刘三妹衍化成了壮族女歌手刘三姐,转化为歌仙。其传说被赋予反抗封建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内容,更为动人,被编为彩调、歌剧、电影,并在桂林漓江畔建立刘三姐大观园,经常进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其山歌还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刘三妹并不仅仅是个传说。据考证,刘三妹生活在唐中宗年间(公元618——公元907),是广东梅县松口镇上坝头刘屋人。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曾记载,刘三妹“为始造(山歌)之人。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常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语言。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即奉之为式。”刘三妹是客家妇女对山歌喜爱和才华的形象反映。千百年来,松口人民一直继承和发扬喜唱山歌的传统。时至今日,镇中心中山公园每晚依然山歌缭绕,乐声不绝,传歌、唱歌、对歌,热闹非凡。“客家山歌远传扬,首首唱出情意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古老的山歌,正在古老的松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热情。


                         二
                  5.JPG
  松口镇的确古老,沿着历史的时光隧道,它可以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204年,赵佗割据岭南,建立起一个西汉的藩属国。当时梅县尚未建制,但松口已有人民居住,称“东畲寨”。从东汉到晋代,松口一直称“义安围”。唐宋之际,大量客家先民移居粤东,松口形成乡镇,始称梅口,后改今称——松口镇。松口古镇的形成,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6.JPG
  古时,松口一带松林繁茂,被砍伐的松木大都在松口扎成木棑,沿梅江顺流而下至潮汕出售各地,获名松口确也名副其实。松口地处闽粤赣边界,水陆交通便利,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五代十国时,南汉王刘岩曾亲临松口,引兵侵闽。如今,其驻兵之地尚存,名称依旧,叫上寨、中寨、下寨,还有马荒坪。其当年往返的渡口则成了一处古迹,古榕生幽,绿水静流,人称刘隍唤渡。辛亥革命时期,松口作为革命策源地之一,也与孙中山先生结下不解之缘,留存不少革命遗迹。这里有孙中山先生居住过的爱春楼,孙中山先生曾为该楼题楹联:“博爱从吾志,宜春有此家”和“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有著名侨领梁密庵先生的故居承德楼,保存着民国政府颁发的《旌义状》和蒋介石、于佑任、陈立夫、林森等人的题词;有同盟会培养军事人才的“松口体育传习所”旧址温氏精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饶辅庭、林修明、周增等人曾是该校学生;有曾作为北伐军东征司令部的松江旅社,蒋介石、何应钦、邓颖超等人都曾先后在该旅社下榻;还有1933年兴建的中山公园。 7.JPG
  客家人历来尊师重教,松口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文风茂盛,人才辈出。据《嘉应州志》记载,仅明清两代,松口就出了四位翰林,九位进士,二十七位举人。因此,松口古老的民居宅邸,自然也就弥漫着书香。如建于1645年的世德堂,为明末崇祯皇帝太子老师李士淳故居。是典型的客家三堂四点金式三围城的半圆形围龙屋,号称“三堂不见瓦”,总面积达七千多平方,共有七十二个天井,三十六个大厅,十二座门楼,两百九十九间房,两口水井。正堂上中下三个大厅相连,可摆一百五十张桌,供千人同时就餐。如今历时三百七十余年,建筑依然完好。而建于1619年的元魁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葫芦顶宝塔,亦为李士淳所倡建,塔联亦为李士淳所题:“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古塔历时将近四百年,依然兀立潭崖,巍巍凌霄。松口元魁塔现已成为粤东盛景之一,不仅为读书人所崇敬和憧憬,亦成为桑梓家园的象征,为众多游子游人增添了无限情思。


                        三
                8.JPG
  松口古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沿江而建的十字古街区商铺林立,鳞次栉比。大都是南洋风格的阳台骑楼,也有不少古朴的木板铺面,间或有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耸立其中,经营着百货、糖果、烟酒、饮食、酒楼、家电、家具、日杂、医药、服务、土特产等。骑楼的楼面已经苍黝斑驳了,但大雕窗、圆拱门、花瓶栅栏依然菱角分明,清晰地印证着古镇昔日的时尚与繁华。街上行人稀少,在大青石上懒洋洋趴卧的犬狗、在小石巷中闲庭信步的鸡鹅、以及在宅门前目不转睛注视游客的髦耆,都分明映衬着古镇今天的冷清与寂寞。 9.JPG
  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它的兴衰与客家人谋生的迁徙密切相连。可以说,是客家人的陆续迁徙造就了古镇的形成、发展和兴盛。据《松口镇志》记载,由于客家先民的聚居,唐末宋初,松口便已集市兴旺。明清之际,闽赣粤不少客家人不断漂洋过海,远赴南洋谋生,松口是他们生离死别的第一驿站,也是广大南洋华商回国投资通商、物流运输的中转站,更是无数海外侨胞寻根问祖、联系家乡故园的情感纽带。沿临江古街漫步,可见许多大大小小的码头石阶延伸到江边。在松江大酒店正对的码头石阶上,耸立着几组雕塑,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年松口人离乡背井和南洋华商运输货物的情形。据说这些码头繁忙时每天来往停泊船只达三百多艘,进出旅客超过六千多位,盛况可想而知。松口码头见证了广大华侨背井离乡、远涉重洋的悲欢离合,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地于原松口港务所门前广场竖立起一块移民纪念碑,肯定了松口是客家人移居海外的原乡。 10.JPG
  松口镇是一座有着悠远历史的千年古镇。松口的古镇并不大,却是举世闻名的山歌之乡,清朗的山歌响彻天下。松口的古街并不长,却是全国公认的文化之乡,自然景色和文物古迹交相辉映,街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松口的人口并不多,却是联合国承认的华侨之乡,不到七万人口的小镇有一百二十多个姓氏,还有八万多侨胞旅居海外。如今,古镇已不再繁华,但那古城、古歌、古街、古民居、古码头就像参天的古树,依然见证着松口古镇发展的历史,也彰显着松口人民的精神:根系千年,德馨四海。 11.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