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父母钱装逼,你的心会痛吗? 先给大家来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 小C在美国读书,LA,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他在大学里认识了小B。两人老乡见老乡,于是打成了一片。小B衣着光鲜,穿着当季的SLP,戴着块十几万的爱彼,更要命的,开着一辆玛莎拉蒂GT。 洛杉矶这样纸醉金迷的地方,比佛利山庄附近超跑成群,根据小C说,在那开法拉利,兰博基尼的基本都是中国留学生。书么不读,油门猛轰。跑车犹如华人留学圈的一种社交货币,开着辆好车,总有络绎不绝的女孩子拥进副驾。几个开法拉利的同学,考试没有及格过,但学校里最正的几个妞,副驾驶都坐过了,哦,还有洋妞。 小B颇有远见,瞄准了玛莎GT两门四座的特性,泡妞时连同她的闺蜜也一起上了。每次看到女孩子拿手机对着座椅上的三叉戟自拍,他都洋洋得意,笑得比LA的阳光还灿烂。 小C一开始觉得这个小B非富即贵,家里非官即商。直到有天在学校走廊听见他和家里的越洋电话,小C大跌眼镜,三观尽毁。 小B一手夹着烟,一手拿着最新款的IPHONE X,优雅地对电话那头说到:“妈,学校又新开了一门课程,我还想修个双学位,加上下个月去法国的夏令营,叫爸再打3万美金到我卡上。” 小C惊呆了,这是哪门子魔幻穿越大戏?他简直不能直视眼前这个戏精。对方却不以为然地说:“你看那些开法拉利的,用的不都这招吗,不然哪来的钱给心仪的妹子去比弗利买奢侈品啊?” 他也从实招了:这辆二手的玛莎拉蒂,是以学校“南极考察一个月”为借口,向家里要的2万美金付的首付,前面这个电话,要来了付分期和泡妞的钱。 小B洋洋得意地把朋友圈给小C看,满屏幕的极光和星空,还配上各种心灵鸡汤,点开只有两个赞,一个爸,一个妈。 小B指着照片底下的分组,“这些照片只有爸妈看的到,不然怎么相信我“去南极”啦?哈哈。” 小C默然,有钱人家的小孩真的是能无法无天的。 暑假回国,“富二代”小B却消失了一般,每次小C说找他聚聚去他家玩玩他都哑然。也许“富二代”回国以后更忙吧。国外开玛莎,国内至少也是辆大奔吧。 直到有天,小C半夜喝酒回来,拦了辆滴滴专车,师傅开了辆比亚迪,看小C面善,两人不由得多聊了几句。得知小C在美国读书,师傅很自豪地说他儿子也在美国读书,还休了双学位,前阵子还去看极光呢。提到自家儿子,师傅满脸笑意地翻开了儿子的朋友圈,满屏幕绚丽的极光。“真羡慕这些年轻人,想走多远就多远,能看看世界,真好,我们啊,老咯。”小C看着极光旁小B的头像,还有师傅的苍苍白发。红了眼睛。 下了车,小C向师傅鞠了一躬。趁着酒劲,给父母发了两条微信:爸妈,谢谢你们省吃俭用把我送去美国。”随后,他把小B拉黑了。 此刻竟无比清醒。 故事二: 身边有个正宗富二代,F,父母都是达官显贵,几十亿的身价。由于父母陪伴少,所以他的财务相对宽裕。从小就零花钱多,更别提成年后了,花钱,刷卡,如拾草芥。 当然也免不了夜店消遣。一晚上几万甚至几十万,不在话下。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戒掉了夜店,早睡早起,还找了个实习。 问起他为何开了窍,他说,那天他清晨回家,在马路对面看到一身西装革履的父亲,车停在路边,正在早餐摊头买早点。 包子,豆浆,茶叶蛋,老三样。 可就在父亲正指着电饭煲里的茶叶蛋的时候,手却缩回来了,跟摊主摆摆手,算了,算了,茶叶蛋不要了。 这一举动,却让醉酒的F犹如触电一般。 凭什么?年过半百的人早起工作,年轻力壮的自己却夜夜笙歌。凭什么?父亲一块钱的茶叶蛋都舍不得买,自己开两万的酒不眨一眼。 凭什么? 醍醐灌顶后,F像变了个人。夜店偶尔也去,只是去的少了,每次都问好低消和朋友一起A钱。因为是自己赚的钱,血汗钱。 后来他才知道父亲的生意在走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不过父亲也开朗了起来,自从F主动拒绝了父亲给的零花钱和信用卡。 那天他请父亲吃早饭,多要了一个茶叶蛋。 故事三: 我大二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姑娘,是彩妆控。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cpb又出了什么限量版,纪梵希的底妆又准备要买,购物车里加了好几瓶sk 2,云云。虽然她每天嚷着「吃土」,可是就她晒出来的化妆品的价位,动不动就是sisley或者armani的,我感觉她真有钱。但是后来我发现,她家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她自己是申请了助学金,每个月能有几百块。但是这些,加上她父母给的一千多的生活费,完全不够。她总是变着花样找爸妈要钱,借口今天买资料,明天买课本,反正先把钱要过来再说。但是她的父母呢?据说就是非常朴素的两口子,手机用的是几百块的杂牌。她的妈妈,为了买到便宜两块钱的蔬菜,每天都要多走二十分钟,绕路到菜市场的最边儿上。但是就在她妈妈弓着背,拿着微薄的薪水,为了两块钱绕远路的时候,她却在考虑要不要入手一瓶两千块的神仙水。 故事四: 我几年前去报社实习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一个男生,高二的,吵吵着要让他爸爸给自己买当时新出的iphone 4s。他的爸爸,工地建筑工,从来想象不到什么手机要四五千块。就语气稍重地数落他,不好好学习想这么多干嘛,何况我们家真的买不起。然后这个男生就气啊,他就离家出走。这位爸爸来找我们报社帮忙的时候,表情特憔悴,四十多岁的汉子,眼里布满疲劳的血丝。 八月酷暑,他身上的汗衫一看就是质量奇差的,线头四处钻出来。还算整洁的裤脚下,却是一双毛毛躁躁的布鞋。接待他的是社会新闻部的主编,主编隔日后去他工作的临时住处采访。那是暴露在日光下的拥挤矮房,仅有一台脏兮兮的旧式风扇。只站五分钟就大汗淋漓。 这位爸爸眼眶湿润:“只要儿子肯回来,我一定给他买手机。”在场的人,心里都悄悄抖了一下。 “啃老”早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多少父母自己用着诺基亚,给儿女买着IPHONE叉,多少儿女天天酒店下午茶,还问父母要零花。 你在这里春风得意地挥霍,他们在为了替你兜底,马不停蹄地工作。 别再用父母的钱,为喂饱你膨胀的虚荣心,绷出一副骄傲而富贵的假象了。 他们真的为了爱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但说到底,他们啥都不欠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