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652|回复: 0

欠了子女 又害孙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半年前|来自:上海浦东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信息
请删除: 欠了子女 又害孙子
本帖最后由 月亮小语 于 21-2-2018 16:49 编辑

欠了子女 又害孙子
(文:月亮小语)
      看到一位心理师分享了“剥夺孩子的感觉”案例(图片1来自心理师),突然想到

我们这代人都是有孙子的年龄了,可是,在这一辈人之中,“溺爱”孙辈的现象太普遍了。而且许多人对“溺爱”还并不以为然。
    请注意“溺”字三点水后面那个“弱”字。意思是:用弱者方式剥夺孩子的感觉,用溺者的眼泪将孩子淹死。别误以为溺爱是真的在“爱”,“溺爱”是用弱者方式害人的行为!“溺爱”实际上应称为“弱者的投射”,与“爱”半点关系都没有。那自认为“爱”的感觉,其实是急切想解除自身内在的焦虑和惧怕的反应。
    我们这代人为什么普遍会产生“溺爱”反应呢?因为我们这辈人在资讯匮乏的环境中长成人,受的教育所获得的心理能量只能维持生计。多数人对“精神生命发展”一类的事情了解很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渐渐才发现,自己用了许多错误观念来与孩子相处,很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于是产生“愧疚感”。其实,“愧疚感”是能量很低的反应。“愧疚”
是不接受自己不完美产生的一种痛苦。想解决这类问题,正确的做法应是觉察自己无意识层面带来的混乱,修改“心灵地图”(或叫“改变心理结构”)。可是,经济短缺中走过来的人们,在有了钱后,倒是很重视吃喝玩乐,却舍不得花钱在心理训练方面。一个人放任自己的无意识反应时,大脑里的“自我保护”反应,是无法觉察自己“精神层面”状态的。许多人无力探究自己为何有“溺爱”的冲动,于是,就放任自己将“弥补愧疚感”的冲动,发挥到孙子身上。即然欠了子女,就弥补给孙子。这好比是将自己“弱者”的“芯片”,安装到孙子的计算机内运行是同样道理。有“溺爱”冲动的人,意识不到一个人只有承担眼前成长的苦,才能增长“掌握”的力量。这道理与运动流汗才会带来结实身体是相同的原理。人们落后的思维状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只会产生“欠了子女;又害孙子!”的行为反应。亏欠子女一代还不够,还要再害一代才离开地球。
    其实,我自己也是在有了孙子以后,才渐渐更新陈旧内存“芯片”的。回想起我的孙子小时候,有一次冬天,儿媳带两个孩子到我家玩。看到孩子们坐在地上,裤子穿着单裤。虽然家里有空调,但毕竟地上是坐在石板上,我赶紧拿袒子,让孩子们坐到毯子上。儿媳阻止我,她说应让孩子体验各种冷和热的感觉。要是退回去五年遇到这样情况,我会指责儿媳不爱孩子,可是,当时正在受心理训练的我,虽然也不赞成那样做,好在当时我已经懂得自己与儿媳之间,是‘我国’与‘她国’的关系,我不能强行‘入侵’。身心教育的原理:上一辈人应允许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来与他们自己的下一代相处,应相信年青人有智慧能力去创建他们自己的生活。庆幸我已经明白自己与下一代的“界线”;这好比我儿子与儿媳已经是另一条船的船长或舵手。我不能跳到另一艘船上去对船长或舵手指手划脚的。他们能培养孩子从小照顾自己,实际上他们具有训练下一代小船长的意识。孙子们的生命目的,是要学会在风雨之中驾驶他们生命的航船。如果我们内在是“恐惧”的“芯片”,就不会去剥夺孩子的感觉,还“自以为是”地认定自己的相处方式才是“对的”;是“有爱心”的,并要求‘他国’按“我国”的政策来做。下一代如果不听,就“得罪”我们,但如果听了,就害了他们。
   最近看到一个2岁多的孩子摔倒,孩子的妈妈是个高个子的美国人,只见她站在旁边,不去扶,做着手势让孩子站起来。孩子从家长平静的态度之中,体验到了自己站起来的力量,站起来笑嘻嘻地拍拍手。我又看到一个4岁多的孩子摔倒了,哭着等待,我对孩子说:“没关系,站起来,你很安全的!”此时,只见孩子的奶奶狂奔过去把孩子扶起来。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反应。有一次我听到刚学走路的孙子摔倒了,我立即跑过去时,只听儿媳说:“你不要跑,在家里是很安全的,你应慢慢走过去”。我立即觉察到自己出“问题”了。因为跑过去的动作正是制造“不安全”的紧张信号!当时我心想,世界上心理一百多门,我已经学了一半多,可为什么我自己遇到问题时,还是会有“原始反应”呢?其实,“能力”是我的认知层面和大脑公司的“各部门”,都能做出正确反应,才算是具备了“能力”。换一句话来说,从“知道”到“能力”,中间还有一个“践行”的过程。
    我比较喜欢观察别的家长哪些行为有利于孩子体验自己感觉。有一次在喷水的地方,许多家长都阻止孩子去淋水。但是,仍有些孩子玩得落汤鸡似的。有人问一个家长:“你怎么不关心你的孩子,衣服湿了怎么办啊?”,那家长说:“孩子喜欢的就是打湿衣服,衣服回家去再换呀”。很明显,有的家长重视的是家长自己的感觉,他们内在的恐惧而不敢放手的行为,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感觉;压制了孩子从自己感觉中,体验到“掌握感”和“胜任感”。由于剥夺孩子感觉的行为是一种“强迫症”反应,所以这种感觉的人就自以为是一种“爱”。如果看到别的家长放手让孩子去体验自身感觉,还会以为人家“不懂爱”。其实刚相反,“不懂爱”的是“溺爱”行为的人。
    我们这一辈人应该觉醒的是:我们的观念早就过时了!我庆幸自己不再“自以为是”,用那些陈旧的观念去评判下一辈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们,如果你不与时俱进,就千万不要用你的观念去评判和指点。不要欠了子女;又害了孙子!


(作者QQ:250 292 1072)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