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465|回复: 0

【新加坡圈1】一张微信截图刷光你的银行卡?微信真的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2-2018 07:21:56|来自:江苏盐城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圈1】一张微信截图刷光你的银行卡?微信真的弱爆了?


对于当前自媒体高度~高度~高度发达+狂躁的今天,信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伪军”也带来了无法形容影响。
所以当下流行一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TIM截图20180226071240.png


大过年大过年期间,一篇名为《紧急通知!一张微信截图?足够把你的银行卡刷光》的文章在网络广泛流传。
一语惊起千层浪,这样事关自己钱包的事儿能不让人亢奋吗?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TIM截图20180226071136.png


真相是什么?
2016年,微信已经通过技术手段,把将付款截图发给他人被盗刷的可能性给阻断了。


TIM截图20180226071313.png


所以,骗子根本盗不走你的付款二维码。
又是乌龙事件?
深扒还是要送源头做起~
先回顾一下谣文吧!
邓女士看到朋友圈有人在发“集赞满28就可以换儿童推车一辆,集满58赞就可获得儿童豪华遥控跑车一辆”的消息。
活动力度如此之大,邓女士想都没想就转发了朋友圈。
集满赞之后,她在挑选什么款式的跑车时,却听说一个好友杨某被骗了3000块。


TIM截图20180226071340.png


邓女士联系上杨姓好友后,得知,好友添加了领奖品的负责人后,负责人想方设法的让杨某发微信付款码。
并声称不用付款,只需截图以方便对方核实杨某是否重复领取。


TIM截图20180226071350.png


杨某连发了三次,手机随即收到了三张微信支付凭证,每一笔都是999元,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TIM截图20180226071359.png

TIM截图20180226071418.png


杨某根据支付凭证的收款方,联系上该公司后,相关工作人员告知她是骗子拿微信支付码在该公司消费,建议立即报警。


TIM截图20180226071426.png


整篇故事一气呵成,站在受害人的立场上,提醒大众严防受骗,有图有真相。
文章末尾还有权威分析,让人想不信都难。
其实这则信息源是微信公众号“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2016年8月3日的文章。


TIM截图20180226071439.png


而规避微信支付码截图诈骗风险的iOS6.3.22微信版更新时间为2016年6月底;安卓6.3.23版微信更新时间为2016年8月中上旬。
更新后,但凡使用者对付款码进行截屏操作,都将收到安全提醒,付款码也随即失效。


TIM截图20180226071448.png


也就是说,早在2016年,这则消息就不太准确。
至少更新了iOS6.3.22版微信的用户没什么风险。
从文章发布的8月3号到微信推出安卓规避风险版本的8月中上旬,时间差较小。
微信虽已规避风险,可文章依旧在传播。
时隔两年,这则消息再度蔓延,来源是某权威网站2018年2月21日的文章。
同时,该网站于两天后再次刊登文章辟谣,原谣言文章当时并未删除。
虽微信官方已经出来辟谣,可依旧有不少大号、蓝V转发。
自媒体时代,大众所阅读信息准确性并不能得到审核,文章可信度令人堪忧。
而如果权威平台未经核实就散布谣言,也就不能一味责备大众没有辨别力,仅仅宣传“谣言止于智者”了。
为追求流量,不少个人媒体会不假思索进行转发,进一步扩大了谣言的传播。
类似开篇的谣言还有很多,例如前不久的“支付宝扫码领红包会被修改密码”、“信用卡不设密码被盗刷会获得赔偿”等。
这些谣言内容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会儿是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一会儿是“不能不知道”的健康问题等。


TIM截图20180226071551.png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的《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2016)》显示:
谣言比例最高的是失实类报道(31.4%),含括了政策、经济等内容;
排名第二的是健康养生类(15.1%),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疾病等内容。
谣言之所以有这么强的传播力,一方面与它们契合公众的恐惧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缺乏信任感。
谁都会担心自己的血汗钱被骗,担心吃下去的东西不安全。
而当谣言披上“科学”的外衣,就更难辨真假。所以伪科学的相关谣言经常席卷朋友圈。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
也就是说,在中国,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超过90%。
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就会相信“你还敢吃螃蟹吗?封前速看!”、“寿命长短居然取决于退休时间的早晚!”、“吃大蒜可以防癌”这类荒谬的谣言。
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案,相关谣言常引起人们的恐慌。
“万一是真的呢?”、“就算是假的,提高警惕也没错!”是他们常用的句式。


TIM截图20180226071625.png


贾玲和魏大勋主演的小品《等你回家》中,贾玲扮演的姥姥就对一些保健品爱不释手,什么引力波抗癌秋裤、磁感切割手套……见着就买,可没浪费不少钱。
但小年轻也别太得意,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美国12个州的学生进行相关测试。
测试要求学生分辨美国某新闻网站上哪些内容属于新闻报道,哪些属于广告。
结果,在203个被试者当中,80多人将原生广告当成了真实新闻的报道,将近40%的比例。
如何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
1、切莫听信一家之言
当我们获取到可疑信息点时,应多方查证,注意消息源,一般,权威网站释出的信息更加可靠。


2、小心“有利可图”
天上不会掉馅饼,朋友圈的集赞兑换物品活动,如果门槛较低、奖品又比较丰厚,那就要小心为妙了。


3、谨防亲朋好友
对于亲朋好友传播的信息,人们会不自觉降低辨别意识,从而上当受骗。


4、切勿从众
从众心理可以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但我们要学会去克制。当我们看到一些刷屏式的信息时,切勿盲目传播,核查信息的准确性很重要。


5、注意信息时效性
近些年,不乏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文章,有些虽是事实,却被改换时间地点,二次炒作。这时,文章早已过了时效性。


6、对于老人,要有耐心
而对于更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目标的父母们,不妨多一些耐心。
他们转发的谣言文章,也是他们想要学习新知识,想要和子女的世界对接。
年轻人应该予以父母引导,选择更可靠的信息渠道。


TIM图片20180208105326.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