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针对制造业试产阶段的成本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编的看法。
制造业是指将物料,能源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中国的制造行业约有750万家,其中包括食品,服饰,机械,汽车等30多个制造行业。(来自百度百科)
今天主要针对工业零部件的制造业进行研究。通常,工业零部件的制造企业都有有两个制造周期,第一个是试产周期(没有BOM,没有工单),第二个是量产周期(有BOM,有工单)。在试产周期,企业需要将客户需要的产品进行研究,确定制造这种产品的技术,模型和成本,然后进行报价。在这个周期中工程部门是整个流程的核心部门。针对样品试产的流程,请参考下面的图例。
首先,销售部门会收到客户的订单,其中包括产品的详细信息以及何时需要这批产品。销售部门会将订单发送至工程部门,确定其工艺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假设制造1000个成品需要1吨铝材。接下来,生产计划部门会对工程部门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物料申请。当采购部门收到生产计划部门的物料申请表格后,会进行三方竞价并确定供应商,选定ABC供应商并确定价格2万。当采购完结后,财务部门会将订购的原材料录入会计系统进行记录。最后,仓库部门会将收到的原材料进行入库并记录。
上述流程是制造行业进行试产阶段的一个标准化流程,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控制,例如审批,核对,三方竞价等这里就不做细节性的阐述。
这里要总结以下,在这个流程完结后,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已经记录在案,那就是2万块钱的1吨铝材。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说试产阶段的产品没有记录其成本呢?请继续看下面的图示。
因为在试产阶段,其领用的原材料最终会以三种方式呈现,客户满意的成品,客户不满意的或者试做阶段报废的产品以及没有耗用的原材料。
在工程部门进行领取原材料的时候,仓库部门有没有记录?通常情况下,企业会使用一种特殊的工程领料单,也就是试产阶段的领用单,来进行材料领料记录!
在通常情况下,凡是要开启一个工作,工单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工单?简单的说就是制作一批成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以及人工和机器所占用的时间,每一个工单都必须要有一个BOM(物料清单)。这个物料清单会详细列出需要制作单个成品需要的原材料和时间。
然而,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这个是很难记录的。因为在试产阶段,企业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BOM(物料清单),因为所有的工序都在试做阶段,物料的耗用和人工与机器所占用的时间都是极为不准确的。由于没有物料清单,也就不会有工单。所以,当工程部领用这1吨的铝材后,系统是无法追溯这个原材料到底会产生多少件客户满意的成品,多少件报废品以及多少剩余的原材料。
打个比方,这1吨的铝材制作了300个成品,产生了500个废品,剩余100kg。那么,这些成品,废料以及剩余的原材料都不会再系统中出现,企业就缺少了300个成品的销售额,500个废品的报废品收入以及100kg的剩余原材料。同时,制造这些样品所占用的机器和人工时间也不会在系统中有所记录。
日积月累,这些会对企业造成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的损失。
那么,我们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现有的系统进行建议。如果企业没有ERP系统,我们建议企业建立一个Excel的表格,用来追踪试产阶段,物料的损耗,人工以及机器所占用的时间。
如果企业有ERP系统,可以建立一个模拟的BOM去开具工单,用来追踪试产阶段,物料的损耗,人工以及机器所占用的时间。
这次的文章可能对于行业以外的读者有点抽象,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帮到业内人士,或者业内人士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