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铜牌推广者 于 15-11-2020 15:40 编辑
购房“升降”为哪桩?
来自 / 联合早报
文 / 许丽卿发布 / 2020年11月15日 3:30 AM
各种商品的推销手法五花八门,直播行销盛行,真假难辩,买家在出手时必须谨慎行事,不要被无良销售人员利诱,以免后悔莫及。
最近,两个朋友不约而同卖掉两卧房私人公寓,搬到四房式政府组屋。
他们说,受不了公寓的狭小空间,宁可以同样的价钱在好的地区购买一间大的组屋。换房后,觉得不仅地点方便,住得也舒服。
从私宅降级到组屋,他们不是唯一。更早前,有个同事也从郊区的公寓搬回市区的组屋。
他们的共同点是:三四年前从组屋提升到公寓,如今再从“组屋提升者”变成“公寓降级者”,原因是家里的人口增加了,冠病阻断措施期间和居家办公后,更凸显了他们需要更大空间的问题。而他们都不想在这时候,花费更多钱去买更大间的公寓,宁可住回组屋。
据房地产界的朋友说,转售公寓最近很吃香,相信买家都是看中旧公寓比新公寓大,特别是现在多数人居家办公,需要更大的空间,从而推动了二手公寓市场。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非有地转售私宅的量价齐升,销量环比上升超过21.6%。分析师认为转售市场已经追上新私宅市场,并且与组屋转售市场的热度一致了。
这些年来,新建的公寓单位普遍越建越小,主要因为房价坚挺,小单位符合买家的财务能力。一般两卧房以上房价都是百万元起跳,为迎合只能负担得起百万元以下小单位买家的需求,发展商也建一定数量的小单位,有些小至400多平方英尺的“鞋盒公寓”,这类户型最受首次进场的年轻买家欢迎。
不过,疫情改变了买家的买房观念,有发展商坦言,近几个月来,他们发现买家对较大型的单位比较有兴趣。
近年来,本地私人公寓买家中,有一半以上是从组屋提升上来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把住满五年的组屋卖掉,提升到私人公寓。估计到了2022年,满五年最低居住期限的组屋单位会达到高峰,预料在接下来几年,这批潜在的组屋提升者可为私宅市场提供支撑。
这也难怪,房地产经纪频频向这群人招手,出尽各种法宝游说他们卖组屋换私宅。最近媒体揭露,有不负责任的经纪在社交媒体上不断传达“组屋在99年后会变得一文不值”的信息,目的是要说服那些担心组屋贬值的屋主赶快卖掉组屋换私宅。有的为拼业绩,甚至诱劝屋主夫妻卖屋,只要以各自的名字各买一间私宅,就不算买第二间,可免付印花税。
直播行销盛行真假难辩
买家出手必须谨慎行事
房地产经纪界的歪风吹不息,除了对潜在买家软硬兼施,甜言蜜语,还以“零”首付可以拥私宅来为买家洗脑,不仅可以买一间,还可买多间。
有些所谓的专家,也在想方设法让组屋屋主卖屋,通过开办课程,教导潜在买家如何用卖屋钱去买商用房地产,说什么不用付印花税,坐着收租金当包租婆和包租公。想想看,在这经济低迷时期,很多公司不是结业就是倒闭,谁来承租?
各种商品的推销手法五花八门,直播行销盛行,真假难辩,买家在出手时必须谨慎行事,不要被无良销售人员利诱,以免后悔莫及。
有读者问我一个只有国家发展部长才能回答的问题:政府是不是又要推出降温措施?
原来,最近有调查报告说疫情期间楼市仍然卖得红火,受访的大部分房地产界人士担心政府会出台降温措施。有经纪就用这个调查“吓”潜在买家,企图诱使他们尽早进场。
不管哪个行业,只要关系到公众利益,或可能扰乱到市场,监管当局在必要时就不得不出手。例如过去一段时间,发展商多次替潜在买家延长选购权书(OTP),而这一招已经不管用。政府早前宣布收紧条例,下令不得一延再延。
在大家还未完全走出冠病疫情阴霾之际,不少人已把危机当商机,纷纷进场蹭热度。
买房的热情似乎不被低迷的经济所浇熄,热情的买家不仅稳住新私宅市场,还搞活转售市场。这个行业还真矛盾,既要做热市场,也怕市场过热,引起当局关注。
铜牌评论
红色部分,是我一直在网上提醒各位网友小心的,买公寓是好事,但是下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你的买房初衷在哪里,别一时冲动,到时觉得后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