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772|回复: 1

老子《道德经》:修道修德的真机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5-2005 15:44:20|来自:澳大利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据《史记》等有关史籍记载,它是老子预见周朝行将灭亡,于是骑青牛出关西去之时,应守关官员尹喜的请求而留下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典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

两千五百多年来,后人一直在对它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研究和探索。有人说它是东方文化的根底,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玄之又玄”的“天书”。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经》的版本虽然已达三百多种,注说者千余家,但是,说仁道智,难有定论。今天,人们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在破译和研究着《道德经》。孙享林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道德经》的破译和研究成果已形成一个系列。这个系列由八部书和一部曲谱所组成。

孙享林先生破译和研究《道德经》的目的,不仅仅是推出一项学术成果,宣传一种学术观点,而是应用《道德经》,引导当代人们去实践,去修道修德,使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里做到和保持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孙享林先生在发挥《道德经》用途方面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道德经》的主旨和孙享林先生研究的成果来看,修道修德并不神秘,而是非常朴实、自然的事情。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孙享林先生认为,所谓道,就是宇宙的本源状态和生命的本质状态;所谓德,就是人类符合道的基本特征、体现自然状态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什么是修道、什么是修德呢?孙享林先生认为,按照《道德经》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认识宇宙本源状态和升华生命的活动就是修道;按照《道德经》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为人处世和完善人生的活动就是修德。

因此,孙享林先生不顾高龄,于1989年开始,先后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有关单位讲授《道德经》,传授修道修德的新方法。

孙享林先生提出的这套修道修德的新方法,包括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抓住“无为”的核心思想学习和领悟《道德经》的精神实质,以增强顺应自然的自觉性。

第二个要点,是按照“无欲”的基本要求应用特定的方法背诵《道德经》原文,以增强修身养性的实效性。

第三个要点,是按照“少私寡欲”的原则为人处世,实践《道德经》的基本思想。

实践这个要点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基本要求: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要做想得到而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做事后令内心不安的事情。
二是深入要求:处弱,处下,处*,能容,能忍,能损,不争名,不夺利。
三是最高的要求,即行为规范符合生命的基本规律;符合自然的本来状态;符合《道德经》的全部要求。

第四个要点,是应用现代的观念、科学的思想和通俗的语言传授《道德经》。

(以上系出自2004年出版的孙享林先生编著的《老子道德经破译.谱辑》一书《前言》,作者:王平)

15年来,师从孙享林先生学习和研修《道德经》的学员愈万人。实践证明,凡是对《道德经》学有所获、修有所得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处事能力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效果。笔者也是孙享林老师的学生,从1990年开始师从孙享林老师研读老子《道德经》,十五年如一日,坚持未懈。我不仅懂得了《道德经》的一些真谛,对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的妙处有了一些更具体的感受,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在不知不觉之中,我的身心还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近十年海外求学工作中,不仅保持了身体的健康状况,而且在滚滚红尘之中,能保持一点儿安祥的心态,在运用《道德经》克服生活,工作中的难关时体会到不少修道修德的奥妙。

这是我学习研修道德经的一点点细微体会,在此写出,以表达向大家推荐之意。若大家有兴趣,可访问道德之光网站:www.daodejing.com.cn

为使大家对老子《道德经》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将孙享林先生编著的《老子道德经新译》一书的前言摘录如下:


老子道德经新译 前 言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这就是《道德经》。他教育我们如何提高道德水平,如何处事为人,怎样去认识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老子按道德水平的高低,把人分成六种:圣人、贤人、善人、好人、坏人、恶人,各种人的表现,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都可以在《道德经》这面镜子里照一照,有德无德一看就明白。

圣贤之人,常善救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对圣人抛弃一切害人的知识,人民百倍有利。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所以圣人,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站在前面而人民不受其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就是没有个人打算,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善人和好人,不争强好胜。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所以你要想当上等人民,说话就必须客气些。要想当先进的人民,是事都不能争先。故善人,不善人之师。故善良的人,是不善良人的老师。善者果而己,不以强取,善人能够保住自己,对任何事都不强迫夺取,不为私利去争斗。

坏人和恶人,无处不害人。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恶人使人民经常处于怕死的状态中,他就是一个奇怪之物。祸莫大于不知足,吝莫大于欲得,祸害都是由于不知足产生的,吝啬主要是想自己获得。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常有叫别人去杀人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杀掉。叫你杀人,你就去杀人的人,也应该杀掉。

总之,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是万事万物中最奥妙的,善人的无价之宝,不善之人求之,方可得到一定的保护。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美言可暂时得到别人的信任,尊贵的行为可以作人的榜样。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对待不善之人,有何理由要抛弃他们呢?

老子《道德经》教育我们如何修身修心,提高道德水平,把有为改变成无为,使主观变得更客观。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自利,争斗不歇,逐步改变成大公无私,舍己救人,处下让人,不争不斗,处事自然乐悠悠。

道德不可分,修道修德性,交替相促进,道生之,德畜之,道之所以产生,就是积蓄了很多德,没有德也就不会产生道。德是可以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并不说自己德高,不到处吹嘘,所以他就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没有多少德的人,深怕别人说自己没有德,所以他实际上是没有德。德的好坏看表现,人人都可见,修德就是修身,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要严格要求自己容忍,工作之余,涣散时好像冰融化一样,没有架子,与群众打成一遍,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修德要能在污浊的环境中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自己;修道就是修心,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一切行为都要无为,作任何事都要无事,吃任何东西都不要去知其味,不要去管它大或小、多或少,全都应该以德去报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大道,就是把有多余的拿出来,补给不足的,这就是舍己救人。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底。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个无极,一个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天地人三才,由三才而产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由阴阳结合而产生的,气冲阴阳而调和。

老子《道德经》一般都是把它当作哲学来研究,人民也很难读懂,为了把《道德经》普及到群众中去,根据自己十几年来,对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学习的体会,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引导大家来学习、研究、应用老子的唯物世界观,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提高我们为人、处事、接物的能力,进而探索宇宙的奥秘。



孙 享 林

二零零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于青岛
发表于 17-5-2005 20:26:58|来自:澳大利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无为是无为呢还是无不为呢?</P><P>还是一种平衡呢?</P><P>老子很厉害~~非常佩服</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