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083|回复: 0

[狮城水库] 不妨一读CNG主题报道《我们的家底——中国家庭写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05 03:09:5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ze="3"> 如能十年后再做类似的报道, </font><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ze="3">相信</font><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ze="3">会是另一翻惊人的景象</font>
[em01] <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中国国家地理特别策划:我们的家底儿--中国家庭写真

http://cul.sina.com.cn/focus/zgjtxz/index.html

</font></p>
<p><font size="3">中国国家地理:我们的家底儿--中国家庭写真(二)

http://cul.sina.com.cn/focus/zgjtxz2/index.html

</font></p>
<p><font>在中国每一个省一级的行政区中选出一个家庭来,把这个家所有的财产、物品摆在家门前,然后拍一张全家福,并配上摄影师写的手记发表出来,这就是我们的主题报道《我们的家底——中国家庭写真》。</font>

</p>
<p><font>  面对这些家庭的照片,我们能读出些什么呢?

</font></p>
<p><font>政治家关心的是这些图片中的家庭能代表中国吗?他们家中的财富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吗?经济学家看到了什么?收入的差距、恩格尔系数?社会学家则从中读到了传统大家庭的解体,空巢现象到了乡下,社会开始了更细的阶层化……。</font>

</p>
<p><font>  从建筑学的角度可以看民居的多样性:羌族石砌的“羌房”、黄土高原上的“穴居”—“地窨院”、溶洞中的“洞穴人家” ……这些民居在节省能源、利用天然材料和生态方面对建筑学家有所启发。</font></p>


<p><font>  地理学家关注地区间的“差异”及其原因。从这些图片中很容易看出一些明显的“差异”
来。譬如:东北和广西民居的房顶是有坡度的,而宁夏民居的房顶则是平的,这完全可以用降雨量的多少来解释,东北和广西是湿润的,降雨量远远大于干旱的宁
夏,雨多地方的房顶应该是坡的,以便雨水尽快地流走,而干旱区不需考虑这样的问题。同理,地下的“地窨院”和窑洞只有在很少发洪水的山西和陕西才可能成为
一种居住形式。</font></p>


<p><font>  法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阿·德芒戎认真地研究过法国农村的居住形式。他发出这样的赞叹:“人的住宅令人惊异地适应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例如图片中无论南北的城市楼房低层窗户上都布满了钢筋,这是对当下中国治安状况的一种适应。</font></p>


<p><font>  他接着说:“但它不一定是土生土长的。我们可能不得不借助于历史联系和文明传布来了
解其经历的全部过程。”的确如此。如果我们仅仅从自然和社会条件出发,就很难理解福建田螺坑的土楼群。数十户人家紧密地居住在一座圆型的蜂巢式建筑里,这
在现代城里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如果我们了解了历史上客家人为了逃避战乱,从中原长途迁徙至此,不仅面临着当地土著的敌视和盗匪的侵袭,更面临着如何维
系自身文化的双重压力,因此这种对外如城堡、对内百家如一家的土楼就成了最好的选择。</font></p>


<p><font>  “家”从“空间”和“分布”的角度看,固然可以看出许多“意义”,譬如在农村,家是
“聚集”成一个村庄,还是“散居”成一处处孤立的院落,这里面有许多有意思的话题。譬如在平原和土地肥沃的农耕区,农民的居所往往聚集成一个村落,而在牧
区和土地贫瘠的山地,牧民和山民的房屋往往是孤立的。
这种民居的“聚”和“散”,有时与自然和历史相关,更多是因生产经营的不同形式来决定的。如蒙古包是适应转场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居住形式,一户牧
民的牲畜也需要一定范围的草场。因此,牧民的蒙古包只有“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上,才是合理的,因此也才是美丽的,因为美暗含着“生活本来应该如此”的
意思。</font></p>


<p><font>  地理学不应仅关心“空间”,更应该研究“地方”。这二者的区别是,“空间”是冷冰冰的客观现象,而“地方”则是充满人情味的人类情感、行为的载体。</font></p>


<p><font>  如果把“家”看作是一个“情感”的载体、“意义的仓库”、或者是一个盛满了家居主人故事的篮子来观看,会看到许多新鲜的意义。</font></p>


<p><font>  不同的时代、人群和身份,对“家”这个“地儿”的感知是不同的。譬如:在“五四”那
个时代,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民、觉慧等新青年眼中的“家”,是黑暗、压抑的象征,是要冲出的牢笼,而在今天这个所谓 “后现代”
的时代,在游客的眼中,黑暗、沧桑的“老屋”,则变得温馨、美丽、令人留恋忘返。</font></p>


<p><font>  当我们看到三峡移民告别老屋一步一回头时的泪眼,看到旧城改造拆迁时遭到的抵抗,谁能说房屋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在这里“家”这个“地儿”以及屋中一瓢一镬,已经和情感、意义、故事、象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地关系的结合体。</font></p>


<p><font>  “家”就像一个空筐,它不仅能容纳开始时所说的政治、经济、社会、建筑等方面的意义,更能容纳不同的人向这个筐里放进的爱与恨、喜欢与厌烦等情感。</font></p>


<p><font>  何止“家”是一个空筐,地面上每一个景观都是一个“空筐”,不同的人在其中放入不同的内容。一个值得看的景观,无非是一个大大的“空筐”,它让更多的人在其中放入更多的内容。
</font></p>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