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967|回复: 7

[狮城水库] [讨论]大家对“自闭症”有什么了解或者看法?

[复制链接]
777
发表于 29-11-2005 00:3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face=宋体>我找了一些这个方面的文章,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FONT></P>

<P><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就是性格孤僻吗?</FONT></P>
<P align=left>  初听到"自闭症"或"自闭症"的人,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它与某类纯心理障碍疾病联系起来,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障碍。也曾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个不良的家庭气氛,如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婴幼儿阶段)受到忽视……等等,这类被称做"心理环境"的因素被研究结果所否认。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虽然自闭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自闭症表现。</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儿童会有心理障碍吗?</FONT></P>
<P align=left>  虽然该自闭症并非是纯心理障碍疾病,但并不能忽视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障碍,与此相反,在与自闭症儿童接触或对他们进行干预训练时,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自闭症儿童由于其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弱,很难与周围的人发生正常的沟通行为,这就会使他产生心理结构异常,发生自闭症患者所特有的心理障碍。换句话说:就象盲人、聋人、肢体残障者会由于他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压力一样,自闭症患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由于他们的自闭症障碍产生心理上的发育偏差和异常。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表现出愈来愈退缩的结果,如:玩弄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依恋某件物品或某项单一的活动;在必须与人对话时移开目光或跑开;看似莫名其妙的哭闹或笑;伤害自己的身体或攻击他人等。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有什么特征</FONT> </P>
<P>  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主要从观察其行为特征中得知,具体可参见下表: </P>
<P>  症状 行 为 表 现 Ⅰ 人 际 关 系 障 碍 〖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Ⅱ 沟通 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Ⅲ 刻板 行为 〖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自我刺激〗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他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Ⅳ 对外界 反应异 常 〖反应过弱〗很多自闭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反应过强〗也有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自闭症是怎么得的</FONT></P>
<P align=left>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遗传曾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有关病因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遗传是唯一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另一条线索集中在寻找脑功能的变异上。在脑系统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各种变异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脑部大范围区域的神经生理损伤是重要的因素。总之,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最新研究的结果趋向于“多因素致病”说,即不只有一种导致患病的因素。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是一种后天的疾病吗?</FONT></P>
<P align=left>  虽然对自闭症发病原因的研究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那种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后天环境原因所致的说法已被否定。目前一致认为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诊断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患儿在三十六个月之前即有症状表现”。</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如何确定孩子患有自闭症呢?</FONT> </P>
<P>  首先,当发现您的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时,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一般是由儿童精神科的医生进行诊断。有位美国精神科医生曾说过:“如果您的孩子在说话方面比别的孩子弱,首先怀疑他是否可能患有自闭症。” </P>
<P>  由于在自闭症的发病部位及致病因素方面还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及有效的检测工具,因此诊断的依据不是化验或仪器检测结果,而是根据幼儿异常的外在行为表现,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世界曾有近四十种诊断标准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两种标准体系逐步赢得了各国普遍的认可,它们是DSM(美国精神医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和ICD(国际疾病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出版)。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与语言发育障碍有什么不同</FONT></P>
<P>  语言障碍儿童的状况与自闭症儿童不同,前者在感知反应上不会有异常,在与人与物相处的方式上也是正常的。他们能够模仿别人,用手势来表达抽象的内容(与听障儿童相似),虽然有时会有较少的“鹦鹉式”对话。在参与想象性游戏和小组活动方面与正常儿童同样有兴趣。 </P>
<P>  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语言障碍特点在〖自闭症与听障〗中已有叙述。除此之外,他们在集体性活动和游戏中表现出明显地不适应(不介入),更无法参与想象性游戏。对于游戏的规则完全忽视或不理解,对游戏的结果(是否赢了)不在意,常常首先对小组性活动和游戏不感兴趣。当其他儿童专注于游戏之中时,他们往往游离于游戏外。  </P>
<P align=center>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与听障(失聪)的区别是什么?</FONT> </P>
<P><BR>  听障儿童即我们常说的聋哑儿童,是因为个别感觉器官(听觉系统)受损所致。虽然他们因为失去听力而发生语言障碍(失去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失去主动观察、了解及与外界交往的兴趣。听障儿童会用身体动作、眼神、面部表情等其它工具努力与人交流与交往。 </P>
<P>  虽然自闭症儿童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表现是“不说话”、“听而不闻”、“不理会外界的声音”,但他们的听觉系统基本上是完整的,只是因为大脑中枢系统的障碍使他们失去对外界正常反应的能力。同时自闭症儿童除了几乎不能使用语言进行交往外,他们的另一个特征是不运用手势、眼神、表情等其它交流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交往。</P>
<P>  “雨中起舞”一书译成中文后,在许多家长中引起极大的兴趣,纷纷寄希望于“听觉统合治疗”能像治愈乔琪一样挽救他们的孩子。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布拉德医生(治疗乔琪的医生)的治疗统计资料,他共对八千个病人进行过“听觉统合治疗”,其中有48位自闭症患者,仅有乔琪完全从自闭症中走出来。目前美国自闭症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听统训练的基础是患者有听觉过敏现象。但目前的实验表明,听统训练并不能改变听觉过敏,却能改变患者的行为?!所以这种治疗理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P>
<P>  最后须说明的是首先必须确定参加听统训练的儿童是否是由于听觉敏感所导致自闭症,否则听统训练对于他就失去了前提条件。 <BR>自闭症儿童是弱智儿童吗?</P>
<P>  弱智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发展均比一般人迟缓,但发展的次序则基本保持正常。弱智儿童的智商有可测性,他们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成正比。 </P>
<P>  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会性极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远远低于弱智儿童,目前尚没有能准确测量自闭症儿童智商的工具。</P>
<P align=left>  如一位同时教过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培智学校老师所体会的:弱智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自闭症儿童是能学会却不愿意学。</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早期训练是属于治疗还是属于教育的范畴?</FONT></P>
<P><BR>   早期训练也可以称做早期教育,当医生给一个孩子作出自闭症诊断之后,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建议对孩子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英文:Herapy)从方法上将更多地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但从功能上讲,它有着帮助自闭症儿童减弱其它其症状表现及障碍程度的作用,因此在台湾也常被译做"疗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就通过法律规定,训练自闭症儿童的人员应具备特殊教育的学历。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 只教不治能行吗?</FONT></P>
<P align=left>   孩子得了自闭症,不是打针吃药,却要接受特殊教育。这对于习惯上"有病就求医"的观念是一种修正,即自闭症儿童目前"有病要求教"。许多家长在开始时,会对这一点产生怀疑,有的认为应该先四处求医,治好了再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闭症儿童康复,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对自闭症儿童,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其实自闭症儿童的最大障碍是交往障碍,包括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沉浸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说是没有与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种能力,使他们从自我世界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替代教育训练的作用。因为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的培养教育逐步得来的。药物只能还人以健全的躯体,为能力的获得提供可能性,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正如众所周知的"狼孩"的例子,虽然其有健全的躯体,但由于没有人类的教育环境因此她只能像狼一样嚎叫,最终能发出的有限的语言,还是由于教育的作用产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对自闭症儿童的帮助应是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自闭症儿童有最佳训练时期吗?</FONT></P>
<P align=left>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开始得愈早效果会愈好。一旦孩子被诊断(或怀疑性诊断为有"自闭症倾向"),就要为他提供干预性的训练,因为训练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患自闭症的孩子多在三岁左右被确诊,因此"3-6岁"一直是专家们建议的最佳训练期,同时也因为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实验证明自闭症儿童若在学前经过训练,他们的智商可以提高十二点,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的有关研究工作于1991年证实了这一点。这一研究甚至表明,自闭症儿童学前阶段接受训练后智力发展的潜力,超过了正常儿童,因为研究中同样接受学前训练的正常儿童,可以取得好成绩,但几乎不会发生智商的变化。这个测试结果,证明了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并说明3-6岁是关键期。但许多个案也证实,即使是超过这一年龄阶段,方法正确的训练也会使患儿有很大改善,放弃训练矫治,孩子的状况只会愈来愈差,只要开始就不会太迟!</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 <FONT face=黑体>训练要进行多长时间呢?</FONT></FONT></P>
<P>   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干预工程。训练不同于服药或手术,一个疗程或一个手术后明显康复。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训练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并且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几乎在他们成长的全部阶段都需要伴随有训练矫治,因此家长首先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只要坚持正确的训练方法,您就会发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您以前认为不可能学会的东西,具备了您以前认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美国自闭症研究所所长瑞姆兰博士(一位家长,儿童心理医生)就曾经说过:"当你面对孤独儿时,要努力去感觉他这一段时间又学会了什么。"一位已帮助自己的自闭症女儿成功地走上独立生活的德国母亲感叹说:"自闭症的孩子能走多远,只有上帝知道,我想知道的是,与昨天相比,我的女儿今天又学会了什么。"一位中国母亲经过十余年努力使自己自闭症的孩子在正常学校坚持上完小学六年级,又看着她进入中学,不无自豪的说:"我现在才感到自己是多么有成就。"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 自闭症可以治愈吗?</FONT> </P>
<P>  由于尚不明了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部位,因此仍没有效果显著的医疗手段。从这一意义上讲自闭症目前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也就是说自闭症将长期甚至终生伴随着患者。但如果“治疗”定义为并非仅指医学治疗,而是包括一切能够有效促使患儿病情好转,增强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及适应力的训练疗法,目前国际上各种类型的训练疗法则是名目繁多。</P>
<P>  由于自闭症的各种表现特征可能分散出现在患儿不同的发展时期,且不同的患儿的具体表现也往往各不相同,很难进行比较。所以在面对不同疗法和训练手段时,不能因某一种方法适合某一患儿,或曾对某一患儿病情的好转有显著疗效,而把这种疗法视为普遍适用的治疗手段。</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 眼睛不看人的孩子就是自闭儿吗?</FONT></P>
<P>  眼睛不看人,回避和别人的视线接触,是自闭儿常见的现象,但不是眼睛不看人的孩子就是自闭儿,一些较害羞畏缩的小孩或有情绪障碍的小孩也会回避和别人的视线接触,自闭儿和人视线接触的量较少固然是问题,质却是更主要的问题,我们常说「眉目传情」,眼睛不只是用来看东西,也用来传达沟通的讯息,「眼睛会说话」就是这个意思,自闭儿也会看着人,但是眼神空洞,不会用眼睛来传达或协助讯息的沟通,这才是自闭儿更重要的特征。</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 所谓「高功能」、「中功能」、「低功能」是什么意思?自闭儿的功能如何分类?</FONT></P>
<P>  「功能」指的是自闭儿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一般以智商或发展商数来定,智商或发展商数高于50者为高功能,介于35-50者为中功能,低于35者为低功能。</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 既然自闭儿的语言有障碍,为什么不去学手语?</FONT></P>
<P>  自闭儿不是哑吧,他之所以语言有障碍,不是因为他不会发音,而是由于他无法理会声音所要表达出来的抽象概念,比方说,他不是不会说「讨厌」,而是不知道「讨厌」是什么意思,不会用说「讨厌」来表达他的不喜欢,手语是以手势代替声音来传达讯息,它所需要的抽象概念之理解力和语言是一样的,所以自闭儿固然动作灵活,并不表示他学手语就全无障碍。</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是不是有那些病遗传下来会变成自闭症,自闭儿长大了会不会变成精神病?</FONT> </P>
<P>  先天性失语症,特殊学习障碍,语言发展迟滞和其它类型认知障碍是和自闭症较相关,家族发生率会较高的障碍,但自闭症的发生本来就不是全由遗传来决定的。有些自闭儿长大了仍残留了不少自闭症的症状,而显得情感平淡,言行怪异,易被「误认为」是精神病,而不是「变成为」精神病。</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有些医师说「是」,有些医师说「不是」的自闭儿,如何知道孩子是或不是自闭儿?</FONT> </P>
<P>  自闭儿的鉴别和经验、知识有关,找个这方面的专家看看,多吸收这方面的知识是会有帮助的,至于要听谁的意见,大概和家长要信任谁有关吧。</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随着年龄增长,自闭症的症状是否会消除改变?</FONT></P>
<P>  会,通常是自闭症的症状会消减,但应作追踪处理以获得更确切的资料,这是我们未来应该加强努力的方向。自闭症的症状会是终生具备的特质,可能症状会随着年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呈现情况,我不能肯定是否所有自闭症症状都消失,但这种情形是有可能发生的──即有部份自闭症患者症状相当轻微,可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外人看不出有异样,只有长期和患者接触生活一起的亲密家人、朋友会觉得和他人有不同的特质,但是这种特质并不构成生活的障碍,就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小孩子一、二岁时有部份语言发发展,可是之后就消失了,现在会发音但无意义,这种情况在自闭症儿童来说是正常吗?有没有可能恢复?</FONT> </P>
<P>  通常大部份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是较慢发展出来,不过有极少部分儿童是发展出来后又消失,这种语言退化的机转尚不清楚,也许神经发展的情况可以解释部份原因。婴孩出生后脑神经细胞要部份的退化,让出空间给其它的神经系统去发展,所以到某一阶段时,若神经细胞未正常退化则会阻碍正常的发展。这种情形经过适当的教导后仍有很大的机会会讲话。 <BR>我们无法确定自闭症和语言发展障碍的关系,从家族史的观点来看,与其它无此种病症的家庭相较,自闭症患者的家族中有自闭症或其它语言障碍的比例相当高。儿童到两岁还没有有意义的口语表达,就是确定有语言发展障碍迟缓,宜进一步评估。</P>
<P><FONT color=#ff0033>有多少比例的自闭症儿童不会有语言发展的情况?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情况通常不符合他的生理年龄,到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什么情况?</FONT></P>
<P>  有部份的自闭症患者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不会用语言和他人沟通,至于详细的数字尚待统计。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须视障碍情况而定,不过在教导语言时有几个原则,即实用化和生活化,要教导他表达基本需求和日常生活沟通,不必强求他抽象认知上的学习。</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关于其它治疗方式如维他命B6、Mg或针灸等的疗效如何?</FONT></P>
<P>  维他命B6对于神经元障碍和神经元之稳定性有作用,对自闭症状无太大的作用。Mg是稀有元素,某种程度的缺乏是有可能引起精神疾病症状,不过通常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譬如身体状况造成Mg大量流失或长期未摄取,Mg对自闭症症状也无特殊疗效,如怕孩子偏食导致发生问题,可以利用自然食物补充,要不然需找寻有经验的专家来施用。针灸治疗是较新的治疗尝试,它的疗效尚无定论,有待较严谨的对照研究评估。<BR>  我想父母都很盼望能找到一种对孩子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没有伤害和能力所及的情况下会去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不要忽略孩子的基本教导,否则得不偿失。</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孩子的教导,应该是着重在弥补孩子不足的能力,还是该加强已具备的能力?</FONT> </P>
<P>  在孩子六岁以前,尤其是三岁以前,是孩子的关键期,早期应该尽量不要放弃各方面的训练,但不要偏执在某一方面,反而造成其它已具有的能力退化荒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就可针对已具有的比较好的能力去加强,不要急着强迫他去学习他不感兴趣或无法学会的项目。</P>
<P align=center>  <FONT color=#ff0033>婴儿孤独症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FONT> </P>
<P>  婴儿孤独症是一种年幼时起病的精神障碍,与先天性风疹有关,常伴有癫痫。孤独症患儿大多智力落后,但可在音乐、记数字方面有特殊的才能。 </P>
777
发表于 29-11-2005 00:4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英国专家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可能患有某种自闭症</P>
<P><BR>  中新网5月1日电 一些专家在作出有关研究后得出结论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牛顿可能患有其中某种类型的自闭症。</P>
<P>  英国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相信,这两位科学家都显示出一种叫做艾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的症状。</P>
<P>  不少艾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都被认为行为怪异,而且缺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伎俩。他们也特别喜欢就复杂问题穷根究底进行研究,也在与其他人沟通时有困难。</P>
<P>  最新的研究现实,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以及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上述症状。</P>
<P>  研究人员说,爱因斯坦在年幼时已经显示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他经常都是独自一人,没有其他朋友,</P>
<P>  他后来在大学讲课时也以杂乱无章见称。</P>
<P>  不过,这位在德国出生的科学家在老年时的确有不少好友,也有婚外情,而且对政治问题也敢于发表言论。虽然如此,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仍然认为他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P>
<P>  英国剑桥大学得巴伦-科亨教授说,热情、谈恋爱,以及挺身卫道等完全与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相符。</P>
<P>  巴伦-科亨教授说,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一般都对闲谈感到困难。</P>
<P>  研究人员也认为,英国科学家牛顿也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他寡于发言,沉迷工作,废寝忘食,而且不少他的友人都认为他脾气恶劣。纪录显示,如果他讲课时没有学生上课他也会在空无一人的课堂内继续讲课。他在50岁时曾经因为抑郁和多疑症而引发了一次精神崩溃。</P>
<P>  不过,并非所有科学家都同意牛顿和爱因斯坦有自闭症的说法。</P>
<P>  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得埃利奥特博士说,不少天才都不善于交际,但是他们决非自闭症患者。</P>
<P>  他说,这些人对那些智力较差的人感到不耐烦,孤芳自赏以及热切追求自己生命的目标,这些特征都会令他们显得孤独,难以接近。</P>
<P>  他特别指出,爱因斯坦后来也以有幽默感见称,这不是自闭症患者所有的特征。 <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5 00:4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啊...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7
发表于 29-11-2005 00:4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天才的孤独症学者! <BR> <BR>   <BR>  <BR> ~~谈谈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P>
<P>一、前言</P>
<P>    很多读者均曾看过电影"雨人",男主角是曾得过失语症,现正走红国际影坛的汤姆.克鲁斯与1996年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新科得主达斯汀.霍夫曼。"雨人"乃是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真正的雨人金.皮克与其父法兰.皮克目前居住于犹他州盐湖城的幕雷,达斯汀.霍夫曼为了拍摄电影"雨人",曾经与金同住一星期,模仿其言行举止并了解孤独症症患者之特性。 <BR>    金是一个机械记忆能力超强的天才。金的总智商约87(±3),然而根据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之推估,他的记忆智商约达220,幸亏他有高达220的记忆智商,始能将总智商提高到87(±3),如果他的记忆智商只有87(±3)时,他的总智商可能会低到智力测验无法测得,他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度或极重度智能障碍者,其个别间差异之显著,举世无匹。其个别内在差异落差之大,亦罕见于人类,金是一位典型的孤独症学者(Autistic Savant)。</P>
<P>    孤独症学者(Autistic Savant):是个人存在主要的心理疾病或性格异常,或情感障碍(如孤独症症),但却拥有与他的障碍全然相对的,惊人的心理运作能力。部份孤独症症患者的认知能力,甚至于超出常人,具有极强数字记忆能力、美术、音乐等特殊能力,即为孤独症学者。 </P>
<P>二、各种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P>
<P>(一)、 记忆力超强的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P>
<P>    1. 真雨人金.皮克(Kim Peek) </P>
<P>    远在一九四三年,美国儿童精神科医师肯纳发表"情感接触的孤独症障碍(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ract)"一文中,即曾提及保留智能的孤独症症呈沉思外貌,并具有良好的认知潜能,在有语言者常以极佳的记忆力来表现。金是一个典型的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他是智障、天才与孤独症症的综合体。他所拥有的特殊能力领域很广,但大多与记忆有关。所有人口数超过八百之美国城市,金都能告诉你该市有几号公路经过、那条铁路或河流穿过市区或市郊、该市的邮政编码,如果要看区域电视,应看第几频道。<BR>    当笔者于一九九五年七月十四日在美国州立北科罗拉多大学遇到真雨人父子法兰.皮克与金.皮克时,笔者趋前与金谈话。<BR>    金除了紧紧抱住笔者反复直说:"你是一个好人。"而后双手置于腹部前搓揉,并喃喃自语之外,对于笔者所提:<BR>    "你住在那里?"<BR>    "你从那里来?<BR>    搭飞机或搭火车?(电影中之雨人是不敢搭飞机的,但真雨人经过教育与训练已敢搭乘飞机,其行为已有所改变)"<BR>    ‥‥等问题均问东答西,完全无法与之沟通。 <BR>    法兰:"吴先生,你从那里来?为什么来美国?" <BR>    笔者:"我来自台湾,是北科罗拉多大学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六年之交换访问学者(Faculty Exchange Scholar)。<BR>    法兰"你来自台湾那个地方?"<BR>    笔者:"我来自台湾彰化。" <BR>    法兰转向金说:"Kim,吴先生来自台湾彰化。"<BR>    金立刻转头对笔者说:"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中国东南外海,彰化在台湾西部,台中之南。"金之表情就像是小学生在背书。<BR>    笔者甚感惊讶!即补充道:"彰化县埤头乡",金对于彰化县内之乡镇则一无所知。<BR>    法兰:"吴先生,请问你何年何月何日生?"<BR>    笔者:"我生于一九五五年五月八日,有何指教?"<BR>    法兰转向金说:"Kim,吴先生是一九五五年五月八日出生的。"<BR>    金立刻转头对笔者说:"你要在二○二○年五月八日退休,那一天是星期五。"</P>
<P>    2. 乔治(George)与查尔斯(Charles)霍维兹等人(Harwitz,et al.1965)</P>
<P>    曾报告一对很有名的二十四岁同卵双胞胎乔治和查尔斯,两兄弟的智商分别是六十与七十左右,均属轻度智能障碍。由于家人受不了他们的怪异行为,当他们九岁时被送到列契渥斯村,这是一所位于纽约州希尔斯的州立精神医院。<BR>    院内医生在对他们进行研究时问到: <BR>    2020年的那一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五?<BR>    两兄弟想了几秒后答道:"三月、二月和十一月。"<BR>    医生再问:"有那些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是星期日?"<BR>    答:"1957,1963和1946年。"如果不按年代次序排列,答案反而迅速而正确。<BR>他们的数学能力极为贫乏,即使简单的算术计算也很有问题。但是对于日期的推算,却表现出超人的特殊才能。</P>
<P>    3. 肯尼士(Kenneth)</P>
<P>    崔佛特指出:肯尼士实足年龄三十八岁,心理年龄十一岁,识字不多,但他能告诉你美国每一个人口数超过五千的大小城镇美国排名前两千的各大饭店之名字,房间数及所在位置,统计三千座山与河流以及大约两千件主要的发明和发现。</P>
<P>(二)、音乐特殊才能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P>
<P>     1.蕾丝莉(Leslie Lemke)</P>
<P>    蕾丝莉从未受过正式的音乐训练,直到她十多岁时,首次听到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的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她毫不犹豫并且流畅的在钢琴上弹出。她可以用钢琴弹出任何她听过的音乐,无论它有多长或多复杂,而且可以记住长达一年之久。然而她不能握住刀叉,汤匙或碗筷吃饭,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当你对她说话时她很少能重复你的语句,连鹦鹉式的模仿都感困难。她是一个重度智能障碍,视觉障碍与脑性痲痹患者。(Treffert, 1989) 1980年11月19日华德.克朗凯(Walter Cronkite)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结束时特别介绍她。薛佛的"60分钟"节目,于1983年10月23日曾予报导,而后蕾丝莉在圣地亚哥、纽约、芝加哥及其它城市展现她的才华,多家电视网亦相继播出她的演奏。隔年受邀至挪威为皇太子哈罗德及太子妃莎妮雅演奏。挪威著名钢琴家贝克兰很惊讶于蕾丝莉居然只用九个手指演奏,左手小指几乎没派上用场。 </P>
<P>    2.约翰(John) </P>
<P>    约翰,38岁,重度智能障碍,右手严重瘫痪,视觉障碍,同时是癫痫患者。15岁即住进安大略杉泉的教养院中。虽然多重障碍却具有令人惊讶的歌唱与钢琴弹奏特殊才能,因为右手瘫痪,所以他弹的是"一手"好琴(只以左手演奏)。滑铁卢大学查尼斯等曾仔细的观察研究他,三位教授将他称为单一学者亦即障碍者在单一领域中发展高度的技巧。 约翰出生时早产三个月,体重仅960公克。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早产儿都在保温箱中供氧,不幸的是他因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而全盲。他的口语沟通技巧很差,经常是鹦鹉式的仿说。<BR>    查尼斯等指出:他对金钱、时间没有概念,不会刷牙,刮胡子和梳头。但可自行穿衣、洗脸。虽然能以汤匙自行喂食,但是功能极差,以致于无法给予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的测验。 约翰在两岁时开始对音乐有兴趣,祖母花很多时间弹琴给他听并陪他,鼓励他学祖母歌唱,约翰喜欢练习,偶尔半夜醒来也高歌几曲,有时则全天与钢琴为伍,八岁时他已能用左手弹得一手好琴,同时他也学习口琴,音准完美无缺。他弹奏的曲子包括百老汇音乐、爵士乐、古典音乐、歌剧和流行音乐,弹奏歌曲时可以转调也可改变唱奏风格。 </P>
<P>(三)、美术特殊才能智障学者 </P>
<P>    1.山本吉彦(Yoshihiko Yamamoto)--日本的另一个梵谷 泽西市州立学院的森岛明曾介绍一位极为著名的日本艺术家---山本吉彦。山本是一位水脑症儿童,六个月时发现脑水肿,成为重度智能障碍者,直到六岁还无法完成大小便训练,也不会说话,因为山本具有严重的听力损失,导致语言障碍,所以被安置于启聪学校,十二岁时他的心理年龄大约只有三岁,智力测验结果智商23左右。<BR>    山本在国中入学面谈时,还无法回答诸如:"你叫什么名字?"、"你从那一个学校毕业?"等简单问题,也不会写日本字母,精神心理学家的报告认为山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潜能,他的老师川崎孝虽曾提供助听器但被拒绝,他好象比较喜欢无声世界,医学专家,听障教师和川崎的努力,对于提升他的语言功能均告无效。既然他不喜欢语言治疗,川崎鼓励他每天用图画来描述他的生活,就像以图画来写日记一样,山本画图日有进步,老师为他编制特别强调绘画的个别化教学设计,因此山本与当初入学时相比,显然活泼多了。虽然他的语言能力进展十分有限,但是在老师协助下,他可以在图画上加注说明。 <BR>    山本在班上的表现比川崎预期要好的多,与其它人不同,他没有破坏行为。事实上,他可以如佛像一般,坐在他的座位上好几小时不吵不闹。山本严重的听觉障碍与语言障碍让老师束手无策,慢慢的,老师发现他开始微笑,然后会抄黑板上的字母,并写他的名字。他最喜欢的工作是从书本或杂志上抄画一成不变的卡通漫画,于是他的老师试着用山本的画作做为与他沟通的工具。<BR>    他最爱的主题是城堡与船,有一天川崎很惊讶于他精确的名古屋城素描,他把山本的一些作品送到名古屋去比赛,竟然得了第一名,川崎甚至要求多家银行与商店购买山本的作品,以便筹凑基金来支助他购买美术材料,山本的画作开始受到注意,并被转化成版画印刷,他的技巧日益精进,作品开始发售而声名大噪。以日本版的斯比智力量表施测, 山本的智商从未超过47,但他的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与记忆力却在平均以上,使用其它测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山本在智能不足学校接受十五年的训练,发展出绘画特殊才能,被誉为日本的另一位梵谷(Another Van Gogh of Japan).其画作先后在美国,日本等地展出。<BR> <BR>    2. 山村(Yamamura) --指画昆虫智障学者 </P>
<P>    1977年在爱阿华大学时,森岛明与布朗又介绍一位名叫山村的美术特殊才能智障学者,山村四岁时得痲疹与百日咳,一度病情危急,七岁时患白喉,两次疾病导致说话与语言发展严重迟缓,伴随适应行为损伤,他的妈妈从未与他有语言上的沟通。事实上,山村直到十四岁才会叫"妈妈"。根据他妈妈的描述,邻居经常抱怨山村偷摘他们院 子里的郁金香与小黄瓜,迫使他的妈妈不得不终止山村对于花卉植物的强烈兴趣,转而引导他到河岸上去搜集与捕捉昆虫。由于他就读的小学尚未设立特殊班,因此他上了两年的普通班,所有学科的学习大多失败,他的智商介于48到53之间。山村进入特殊班后,他的老师茂次很快就从他的画作中发现,他画苍蝇与蝴蝶的技巧与他的智力不相称。他对人没什么兴趣,如果要他画人,他经常漏画手指,外套的扣子,或以单一线条当作脚。<BR>    在教室中他不干扰别人,也从未与他人建立任何人际关系。但对于小动物及昆虫却有特殊感情。山村上学只做两件事:追踪、观察小动物与昆虫。山村经常离开教室去追踪刚从窗边飞过的蝴蝶,捉到之后才回教室,然后观察注视几个小时,他最喜欢的活动是观察昆虫与小动物,然后画它。根据报导,除非他在注视昆虫,否则他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很差。山村唯一的情绪反应发生在其它小朋友捉弄或干扰他所搜集的昆虫或他自己画不好昆虫时。他的老师特别给他一面捕捉网并为他制作一个搜集小动物与昆虫的笼子,山村在接受有计划的绘画教育后发展出绘画特殊才能,成为一个指画动物与昆虫智障学者。 </P>
<P>四、 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发生原因之探讨 </P>
<P>    一般认为智障学者的普通智力因素是低度发展或发展迟缓的,而在某一个特殊智力因素(Special factor,即S因素)却是高度开发的。也就是说大脑皮层的某种机能发展异常。 <BR>    美国加州有一组医师正在研究金.皮克的脑部结构,目前所知金.皮克的脑膜与大脑中央沟均不明显,出生前,母体怀孕情况良好,亦无滥用药物,或抽烟酗酒。出生时他的头比一般儿童大30%,同时他拥有一颗"一个半球的脑"。胎儿发育时的脑部伤害,使金的运动神经机能减低,但给了他特殊的记忆能力。 森岛明与布朗提出假设,认为只有在普通的认知功能残存的情况下缩小刺激范围,可导致集中之反应。<BR>    因此智障学者与孤独症学者的特殊才能大多聚焦于某一领域。华东师范大学郭可敬,李丹教授曾研究一位智障学者之成因时,竟发现该智障学者对于麻醉剂的耐药性极强,远远超过一般人。从而假设该智障学者在神经化学存在特异性。<BR>    学者症候群发生之原因,迄无定论。直到今日,人类对于脑部运作之过程,神经传导之路径,生化物质之产生,仍存在有诸多盲点。这也就是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较难医治的原因。<BR>    为什么他们具有各式各样的显著障碍 (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脑性痲痹、孤独症症…等),有些人甚至于是多重障碍者,但却具有惊人的特殊才能与心理运作功能。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官上的缺陷或性格上的异常,但才能与心理运作功能仅止一般,真正的原因仍有待探讨。</P>
<P>五、结论</P>
<P>    障碍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希望所有障碍者能完全融合在我们的社会中,摆脱对于家庭、社会、国家之依赖。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前苏联、与英法等国,均发现不少智障学者,有些智障学者更靠着他的特殊能力,解决了自身的经济困难。身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去发现他们的潜在能力,并予以训练与教育,使障碍者都能充份发展,期能"人尽其才。" <BR> <BR> <BR> <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7
发表于 29-11-2005 00:4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不要灌水,我想很严肃的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最近很有“自闭症”的症状,我不知道是应该带他去看医生还是就这样随便他自己发展?[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7
发表于 29-11-2005 01:1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ffbef>自闭性(Autism)一词最早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并引入专业文献中。 </FONT>
<P>症状:他们拒绝交往;不说话或以自己的方式喃喃自语;对周围环境有着相当或极端固定的要求。自闭症其实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早期(近来一般认为是1~7岁阶段)的,以同外界包括父母接确障碍为特征的发育性障碍,(也有许多老人孤独症,机理相似)。</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5 02:5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能坐下来全都看完的,就离自闭症不远了</P>
<P>让你的好朋友走出门去,多接近一下大自然</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5 03:02: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全中。。我绝对完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