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god-dog

[陪读话题] [转帖]故事会------GOD-DO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0-2006 11:1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笑颜</i>在2006-10-4 10:29:00的发言:</b><br/>灌水</div><p></p><font size="4">谢谢您来灌水,您灌的水越多,我的船行得越稳、越远,因为“水能载舟”。</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22: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font size="4">故事(183)</font></p><p><strong><font size="5">大海里的船</font></strong></p><p><font size="4">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br/><br/>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br/><br/>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给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br/><br/>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br/><br/>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br/><br/>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br/><br/><font color="#ff0033">温馨提示: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地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font></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2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2)</font></p><p><strong><font size="5">危机</font></strong></p><p><font size="4">两只青蛙——老青蛙和他的儿子,掉入了一桶牛奶中。它们为了求生不停的游,游了好长时间还是看不到希望。</font></p><p><font size="4">老青蛙就对儿子说:“我累了,快淹死了。”</font></p><p><font size="4">儿子努力鼓励老青蛙:“不,继续游,继续游,就会出现奇迹,要有信心。”</font></p><p><font size="4">可是,半个钟头后,青蛙爸爸还是停下来了,泄气了,结果沉到牛奶桶底。而青蛙儿子则继续不停的游下去,被搅拌的牛奶慢慢形成一个黄油球,不久,它脚下的黄油球变硬了,它将这个“球”当作平台,纵身一跳,竟然跃出了那个牛奶桶。</font></p><p><font size="4">在所有危险中,不要忘记里面也包含着机会。救星就在这个机会中,而机会是人去创造的。“危机”这个词本来应解释为危险和机遇。</fon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3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4)</font></p><p><strong><font size="5">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font></strong></p><p><font size="4">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font></p><p><font size="4">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font></p><p><font size="4">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font></p><p><font size="4">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font></p><p><font size="4">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font></p><p><font size="4">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font></p><p><font size="4">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font></p><p><font size="4">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font></p><p><font size="4">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 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font></p><p><font size="4">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 </font></p><p><font size="4">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font></p><p><font size="4">尘元向同修们解释:<br/>「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 </font></p><p><font size="4">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font></p><p><font size="4">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37: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5)</font></p><p><strong><font size="5">不要拂拭</font></strong></p><p><font size="4">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的拭去,默默的承受!”</font></p><p><font size="4">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涎自乾吧,不要拂拭!”</font></p><p><font size="4">“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font></p><p><font size="4">“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与牠打架或者骂牠,虽受吐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的接笑吧!”一休说。</font></p><p><font size="4">“如果对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font></p><p><font size="4">“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font></p><p><font size="4">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禅师非常关切的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font></p><p><font size="4">青年哑然,无话可说。</font></p><p><font size="4">世间上无论什么事,说很容易,做很困难,说不发脾气,但境界一来,自我就不能把持。禅者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就是这种写照。</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4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6)</font></p><p><strong><font size="5">弯曲</font></strong></p><p><font size="4">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font></p><p><font size="4">那是199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它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font></p><p><font color="#ff0033" size="4">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累着终将让我们难以承受。这时候,我们需要象雪松那样弯下身来。释下重负,才能够重新挺立,避免压断的结局。弯曲,并不是低头或失败,而是一种弹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fon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4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7)</font></p><p><strong><font size="5">在脚下多垫一块砖头</font></strong></p><p><font size="4">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当教师,工资低得可怜。其实我有着不少优势呢,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于是,我一边抱怨命运不公, 一边羡慕那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那一份优厚的薪水的同窗。这样一来,不仅对工作没了热情,而且连写作也没兴趣。我整天琢磨着“跳槽”,幻想能有机会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拿一份优厚的报酬。</font></p><p><font size="4">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过去了,我的本质工作干的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这期间,我试着联系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单位,但最终没有一个接纳我。</font></p><p><font size="4">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一直想改变的命运。</font></p><p><font size="4">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文化活动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小小的操场四周很快围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font></p><p><font size="4">我来晚了,站在人墙后面,翘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这时,身旁一个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视线。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厚厚的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一个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我不知道他垒这个台子花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那个自己垒起的台子时,冲我粲然一笑。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却是那样的清楚。</font></p><p><font size="4">刹那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 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在脚下多垫些砖头。</font></p><p><font size="4">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辑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业余时间,我不辍笔耕,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如今,我已被调至自己颇喜欢的中专学校任职。</font></p><p><font color="#ff0033"><font size="4">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诱人的果实。</font>
                </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0:2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A

灌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1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1)</font></p><p><strong><font size="5">山谷的起点</font></strong></p><p><font size="4">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font></p><p><font size="4">妇人听了展颜而笑。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升。 </font></p><p><font size="4">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1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故事(180)</font></p><p><font size="5"><strong>铃儿永远响叮当</strong></font></p><p><font size="4">美国畅销书作家罗伯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世纪,美国人约翰·皮尔彭特从耶鲁大学毕业,遵照祖父的愿望,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他的生活看上去充满希望。 </font></p><p><font size="4">然而,命运似乎有意捉弄他,皮尔彭特对学生是爱心有余而严厉不足,很快就为当时保守的教育界所不容,结果很快结束了教师生涯。</font></p><p><font size="4">但他并不在意,依然信心十足。不久他当了律师,准备为维护法律的公正而努力。但他似乎一点都不理解当时流行的“谁有钱就为谁服务”的原则。他会因为当事人是坏人而推掉找上门来的生意,如果是好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他又不计报酬地为之奔忙。 </font></p><p><font size="4">这样一个人,律师界感到难以容忍,皮尔彭特只好又离去,成了一位纺织品推销商。然而,他好像没有从过去的挫折中吸取教训,看不到竞争的残酷,在谈判中总让对手大获其利,而自己只有吃亏的分。于是,只好再改行当了牧师。然而,他又因为支持禁酒和反对奴隶制而得罪了教区信徒,被迫辞职。 </font></p><p><font size="4">1886年,皮尔彭特去世了。在他81年的生涯中,似乎一事无成。 </font></p><p><font size="4">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这也算是畅销书作家写的文章吗?罗伯特为什么写皮尔彭特的一生? </font></p><p><font size="4">罗伯特在文章中充满深情地作了回答:“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快速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唱歌,马儿铃儿响叮当,令人心情多欢畅……”这首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圣诞节里不可缺少的歌——《铃儿响叮当》的作者正是皮尔彭特。这是他在一个圣诞前夜,作为礼物,为邻居的孩子们写的。歌中没有耶稣,没有圣诞老人,有的只是风雪弥漫的冬夜,穿越寒风的雪橇上的清脆的铃铛声,有一路的欢笑歌唱,不畏风雪的年轻朋友的美好心灵。 </font></p><p><font size="4">皮尔彭特或许没有想到,他一生中偶一为之的作品居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与他个人的人生遭遇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说明了什么呢? </font></p><p><font size="4">生活在某一个时刻里,出于种种因素,固然可能抛弃怀抱美好思想的人,但生活不会抛弃美好的思想,始终相信没有因为个人的失意而放弃自己的思想,始终相信人生和世界都应该是美好的。他没有随波逐流,使他在谋生的各个行当里都被品行不如他的人挤走了,但这并不说明他的理想和追求没有价值。今天,他的歌声凝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不正是个有力的说明吗?</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4 11:14:5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