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鼠爱小米 于 21-8-2009 20:33 编辑
新加坡虽然国家不大,但它的发展和建设经验很值得称道。新加坡是一个拥有300多万人口,总面积仅639平方公里的岛国,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向高空建设成为其建房的唯一选择。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是负责实施政府决定的“建屋计划”和统筹物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它所建造的住宅,分为“公共组屋”和“共管式公寓”两类。
公共组屋是高层建筑里各种款式的单元住宅。新加坡公共组屋和小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提倡家庭和睦。政府规定申请租赁、购买组屋的必须是核心家庭,单身男女青年不得租赁或购买组屋;二、提倡尊重和赡养老人,兴建“多代同堂”组屋,也就是那种大面积分户隔断或多房多厅式住宅;二、提倡邻里交往,促进邻里团结。新加坡有近90%人口居住在高层组屋之内,多数楼房对偶建设,相距很近,每栋底层不安排住户,用做商店或娱乐室,为居民休息、娱乐和购物之用。为增加全社会各族群的凝聚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族群”能够和平共处,种族和谐。新加坡政府还在组屋的住房安置中,把不同种族的人,按一定比例安排在同一幢公共组屋里,实行“混居”政策。使不同种族的人,能够加强联系和沟通。种族和谐制度的推行,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减少了社会种族矛盾和冲突,形成各种族团结一致共建新加坡的合力。共管式公寓是新加坡政府在1974年提出的概念。当时,新加坡政府为避免传统低密度房屋的蔓延,造成土地浪费,因而宣布采用共管式公寓,以引导私人物业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达到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更密集的利用的目的。在共管式公寓模式下,一项产业的发展范围内有多个个别产业的业主,他们不仅是个别单位公寓的业主,同时又是共有产业的业主,在共有所有权的土地上,除发展共管式的屋宇外,不少于40%的土地保留作为花园、风景区以及其它娱乐设备,以及确保建筑物能更好的进行管理与维修之目的。
新加坡住房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大多数家庭居者有其屋。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由新加坡住房发展局承担。在人均收入较高的新加坡,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组屋是其中一项最丰厚的福利政策,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从中受益,新加坡的组屋一般有两房式、三房式、四房式和五房式等多种。两房式的面积45平方米,售价介于5万4到7万5,(合人民币27万到38万);三房式售价介于9万4到12万3,(约合人民币47万到61万);四房式售价介于13万1元到18万2,(约合人民币65万到91万)。在新加坡,政府出售的公共组屋的室内一般不装修。住户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爱好自行装修,但有其严格规定。这些组屋大都建于60、70年代,当时以租为主,现在很多家庭收入提高之后,政府就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卖给他们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低收入家庭申请公共房屋的条件为月收入不高于4000新元,这几乎占新加坡90%的家庭;中等收入家庭申请的条件为月收入不高于6000新元,约占新加坡家庭总数的6%。
政府针对不同收入阶层制定有不同的政策。政府规定只有月收入4000新元。这基本上保证了80%以上中低收入的家庭,能够得到廉价的组屋。而20%有较高收入的家庭则需购买标准较高的共管式公寓,或标准更高的置地住宅(花园式住宅)。为了照顾低收入家庭购买组屋,政府还提供补贴:购买三房式以下住宅的低于半价出售;购买四房式住宅可降价15%出售;购买五房式住宅也有优惠。对于标准较高的公寓则按市价出售,不予优惠。购买组屋一般需一次缴足相当于售价20%的款额,余下部分由建屋局以低息贷款方式垫付,住户可用公积金在5年、10年甚至25年内还清。实在无力购买的,如月收入少于800新元者,政府允许其租用组屋。近十年来,新加坡的公共组屋建设又有新的进步,更加注重服务,更加尊重大众百姓的意见。那些已选择了新组屋单位和按照登记号码预购公共组屋的购房者,目前在预购公共组屋时,需付2000元按柜金。 接下来新加坡建屋局就会很快列出各类型组屋的售价,以及每个地段的新组屋的初步设计图样。 然后建屋局开始招标兴建新组屋,购房者这时也需签署购组屋合约和付相当于组屋售价20%款项的首期付款。购房者将会在第二年搬进公共组屋内居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