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若锋
现在的小孩子学习道路难走,日前翻阅了几份孙子的学校年终试卷,对此感慨良深。孙子今年读小五,他的数学试卷中有一道应用题(卷子以英文出题),其大意如下:
“林先生的钱比王先生多出80元,后来,林先生把钱用掉了四分之一,王先生也把钱用掉了三分之一,结果,林先生的钱比王先生多了83元,请问王先生原来有多少钱?”
这一题孙子无法作答,得了零分。于是我拿出纸笔,想自己试试看。由于记得上中学时曾学过代数,便先以代数的方法来解,不久答案便找出来了。但后来心想,小五的学生未必懂得代数,如果用一般的算术模式又该如何解法呢?于是我又下功夫不断地揣摩、推演,最后答案是“推”出来了,但演算过程总觉得不很完善,无法向年幼的孙子解释清楚。因此我想,聪明的读者如有兴趣,何妨拿起笔来试一试,这样既可亲身体验一下个中的滋味,倘若问题解出来了,也可借此开导一下我们的孩子,解法若能公诸报端,那就更是功德一桩。
谈完数学,接着要说的是“高级华文”试卷中的一项“理解问答”。按照考试模式,是先引用一篇文章。因篇幅所限,不便照录,只能将其内容大意简述如下:
一位学生因为学业不好,品行不佳被调转到另一间学校继续求学。这位学生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班主任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位新来的学生,说他一向成绩不错、品行也好,要大家鼓掌欢迎他加入大伙的队伍。这位学生听了,不禁一阵惊愕,觉得老师所说的都是谎言。为了帮助新同学融入新的环境,在往后的日子里,班主任对他总是处处关心,平日仍然常常用溢美的言词加以激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位同学无论在功课上或行为都有所提升,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文章末段画龙点睛,只用了一句话“谎言,原来是可以这样美丽的。”作结。
卷子里原文很长,其中还穿插了不少诸如:情不自禁、“找材料、立提纲、起草稿……”之类的生涩词语。文章后面随着提出了五个问题,最后一题问的是:什么是美丽的谎言,试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面对如此充满哲理性的“美丽的谎言”,我的孙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见问题下面让学生作答的地方一片空白,老师于是送给他一个美丽的鸡蛋。
诚然,任何试题都必需具备一定的难度,否则便会失去判断优劣的作用。老师立意至善、用心良苦,对自己的学生总怀着一份“恨铁不成钢”的心思。然而学校教学的成败,主要还是取决于平时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卷子出得太难,试题凭空拔高、离地三尺,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长此下去,说不准反而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错误,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应考的自信心,往后一遇到难题,便未上阵先胆寒,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后遗症。
学校标榜“少教多学”,我觉得这句话不好理解。试想如果正规学校里的功课少,怕输的家长便不得不另找门路,好让自己的儿女多多进“补”。市面上“补习”行业那块上亿元的大饼能够越做越大,你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个问题值得当局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