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2-4-2016 12:55:50|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政策,所以需要在政策出台前讨论其正面和负面的作用,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同时有时间去改进政策,把负面作用减到最少。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先公布政策,然后延时几个月再公布细节的原因。这可以给大家有时间讨论,让政府能够有时间和机会更好的调整该政策。
任何政策推出后,总会有对一部分人造成负面影响,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者来说,必须考虑,但也得有牺牲。这没问题。
讨论是必须的,不能因为观点不一样或不成熟就否认讨论的意义,这里不应该有什么‘不能’讨论的,也没有‘过早’的东西不应该去预测。政策,尤其是教育政策会影响到未来的30年。需要大家仔细理解,分析和准备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回到本来的问题。
这次的改变,主要目的是,减负和学习多样性,想把千军万马争抢学术独木桥过河的问题解决掉,如果除了学术桥以外,孩子能够有其他几座桥过河的话,孩子的负担会小很多。在这个新的政策下,每个孩子都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过桥,的确能够把桥的负担减轻。孩子也更容易过去,孩子负担也减轻了。可这种改变,实实在在地把孩子对兴趣和未来的选择推到了小学里。这不符合基本的教育实践,那么小的孩子还无法决定自己能做什么,以后喜欢做什么。大学以前的教育,应该还是处于通识教育全面打基础的阶段,让孩子充分接触不一样的东西,把需要的基础打好,上大学后再决定去做什么。如果政策上没有相应的措施,让孩子在过了桥之后,不被淘汰,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孩子面临的问题和现在没有区别。他们会同样面临学术的压力和更大的CCA的压力。
这种结果我不会它说成是'side effect', 我会叫‘consequence'。
这个改变的后面,可以看出新加坡教育体制的根本思维--精英制,从没有变化。以前是用学术水平来衡量,现在扩大了一点,用CCA的水平来衡量,但根本思维方法是一致的,而正是基于这个思维方法,制定出来了从小二开始的每两年一次的分流。在这种分流的基础上,淘汰差的留下好的。这才是新加坡学生压力的源头。但这种政策被包装成了‘因材施教’,让华人家长无法反驳。
孔子七十二弟子,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不会因为樊迟比颜回差很多,就叫别的弟子去教他,或者叫樊迟另寻高明。他对所有弟子的教学态度是一致的,但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变通,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中国现在的教改,小初连读,实际上更能够适应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真的能够减轻孩子负担和开发孩子的潜力。那里问题只是执行上的问题。新加坡的问题是完全相反,执行没问题,道理有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