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3043|回复: 152

[陪读话题] 版主不要轻易锁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9-2011 12:53:2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看了《heo女士请进》,热闹非凡,正要去凑凑热闹,可被锁帖。想问问版主,“讨论出真知”有何不可?到底踩了什么雷线?冲了什么禁忌?

现实中的陪读妈妈生活自然有正面负面,就如新加坡一样有正面负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嘛!我看见有人列举陪读妈妈的新闻,真的是有心人,细心关注陪读命运。

譬如说征婚:去上上新加坡征婚网站,英文版,那里的新加坡男人又有几个是真的征婚?心怀鬼胎的不少于50%。有的借证婚之名写出这样的要求,要女人晚上可以帮他[关键词屏蔽]而且要慢速温热的直观描述要求,可能让他们写一篇作文还没有这么真情流畅表露呢!

陪读真的是陪读自己造成的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如果陪读的生存面很宽,也不至于这样越走越狭窄。譬如说戴凯,如果她没有通过上诉获得PR,她如今也会是在怨念的陪读妈妈行列。

这个版块缺少正面陪读现象,不敢讨论时事,不敢面对时事,如何能跟得上社会,新加坡中学都要求关注时事,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妈妈怎么可以回避?!

宽容啊,宽容,再宽容!


发表于 10-9-2011 13:05: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求宽容。。。

谢绝指名道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13:25: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觉得陪读有什么不好,个人就是陪读妈妈,在新加坡感受到了安全和四季的温暖,一直快乐着,只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偏向国内的而已。每个的感触和生活感悟不同而已,层面也不一样,但一个网络的地盘总规是要有点规矩的。
楼主貌似是为了发这个贴而专门注册id的?真是有心的新加坡人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0
发表于 10-9-2011 14:00:4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既然你有心关注陪读事宜,就给你简介一下:有《he0女士请进》是因为锁了这个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678726-1-4.html,我随后发了这个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699336-1-2.html。因我在这里公布了难看的,就在《he0女士请进》里掐架了,掐时间长了,就锁了。锁就锁吧,我也没说不同意,只说明一下我的耐力没有输,就发了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724297-1-2.html。咱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想想都是姓“中”的,还都是妈妈级别的不容易,家丑不可外扬啊,不该跟的不跟了咱也就坡下驴了,并不想什么点击率呀等等的,就让那不好看的沉下去吧,所以也不理会了。就想加把劲儿,把这乱七八糟版引导到比较开放活泼入正题的,就发了
锁——恐怖的物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拉磨的驴和取经的马 驴和马之所得 有时候,帮助别人正是帮助了自己 换一个角度思考会有收获 抓牢?放弃? 影响 看法
习惯人生 俺想这样翻老底自娱自乐:滑稽可笑的吵架

结果呢?被认为是灌水了,“呼吁”把我赶出去。俺又不服了:那么多没料的或与陪读话题无关的却都不是水?这毕竟是块公众的地盘,怎么可以别人放水就不许我放!倔脾气就上来了:哼哼,要走也不是被赶走,要玩够了想走了才走。那就尽情地玩了,就发了目前这个
请你打开心灵的锁而不是呼吁来锁我。虽然这不是鲁迅那时候的“吃人”吧,不至于来个《狂人日记》,喊一嗓子“救救孩子……”俺的本意还是想引起一点点思考地。只是看到不能正常思考的,就往下顺了。
其实,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俺也不想分什么高低,要分也不是在这里分的。现在,迷惑中的妈妈不是在正常讨论呢吗?这就挺好了。但俺不想进去搅扰,怕出什么差错影响这个被锁,那就得不偿失了。不出意外俺就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14:12:4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9月10号一名叫傅丽云写的“脱节”    多多少少道出了新加坡的社会现状。不是全文,部分转传,否则太长。

给那些要来的妈妈看看,外国也有贫困层。

      大选前,跟某议员谈话时,谈起该区的公共交通情况。

  上午繁忙时段,巴士过于拥挤,车长不愿停下,许多上班族和学生只能望“巴”兴叹。这样的情况,不知能否改善?
  这位议员说:“我真不明白,为何这些人不提早出门?只要大家愿意提早出门,就能舒缓拥挤的情况。”

  我一时间听傻了,无法继续答话。
  跟同事提起,她说,现在的政策掌舵人,多是“一体化”背景出身的:他们是名牌中小学和初院毕业生,然后拿奖学金到欧美顶尖大学深造,学成归来后,就成了制定政策的人。
  让精英管理国家没错,但,他们是否少了点什么?

  多年前的两起法庭案件,至今印象深刻。一是风油致死婴孩的案件,另一是靠通联车资卡的车票破的凶杀案。两名审案法官,不知风油和车资卡为何物,要主控官和查案人员解释。
  曾推荐几个符合社区援助计划的穷朋友,去申请援助金。他们拿了一两次援助后,都不去了。

  一个坦言,低头向人讨钱已很不好受,但工作人员的态度更叫她难受。她近期再去申请,那里的人直接说,她申请很多次了,以后不能再申请了。
  物价高涨是事实,工资涨得慢也是事实。这朋友在快餐店打工,每月净收入不到600元,丈夫是散工,需抚养弱智儿和在念工教院的女儿。
  今年大选时,一些候选人在“斗穷”,强调自己童年吃过苦,证明自己的出身卑微。这背后反映出一种思维——大家都认为,出身优越的人是和低层有距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0
发表于 10-9-2011 14:41:1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人先 发表于 10-9-2011 14:12
这是9月10号一名叫傅丽云写的“脱节”    多多少少道出了新加坡的社会现状。不是全文,部分转传,否则太长 ...

与咱妈妈无关的不必去讨论,政府的事情还是私下里议论比较好,来的久了,是自然而然融入的,是思想的融入,和新加坡选民互信的范畴。新加坡人很多会和我们接触政府管理话题,但我们没有权利干涉人家内政,所以要私聊。大选总统选,我都是和新加坡人私聊的,并提供我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0
发表于 10-9-2011 14:44:0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幸福 发表于 10-9-2011 14:11
这个版块缺少正面陪读现象,不敢讨论时事,不敢面对时事,如何能跟得上社会,新加坡中学都要求关注时事,作 ...

讲的很好,切中正题!继续开诚布公地选题,俺在这里洗耳拱听并互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0
发表于 10-9-2011 15:01:0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e0 发表于 10-9-2011 14:41
与咱妈妈无关的不必去讨论,政府的事情还是私下里议论比较好,来的久了,是自然而然融入的,是思想的融入 ...

哈哈,将行动党私下里骂了,是和一些新加坡人一起骂的,并帮忙清楚地分析了一些弊端,但是没有记录,也就是没有证据,所以不会向妖娆哥被赶走。很难说这次大选不受到外来人的影响,主要是中国人的影响,毕竟这是华人为主的国家。中国妈妈们最容易接近的是新加坡主妇,主妇摆布的是身边的老公和孩子,妈妈们在私下里行使着自己的话语权,影响的是新加坡的主妇。要是再不正视这外来孩子的妈妈,说不准我们还会影响到什么。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17:59:4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任何事情者有正反两方面,这是成年人都明白的道理.您可以给您的政府谈,试试政府接受您的反方面的教育.陪读妈妈现在已经不需要负面的新闻.所以,我还是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锁的就锁,没什么客气的.这个版还是陪读妈妈"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18:32:2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说说转这篇文章的目的,请让我稍微做点解释。

      大选前,跟某议员谈话时,谈起该区的公共交通情况。

  上午繁忙时段,巴士过于拥挤,车长不愿停下,许多上班族和学生只能望“巴”兴叹。这样的情况,不知能否改善?
  这位议员说:“我真不明白,为何这些人不提早出门?只要大家愿意提早出门,就能舒缓拥挤的情况。”

  我一时间听傻了,无法继续答话。
      这可是议员说的话啊!可以看出不想管不想改进,推诿的态度。当初很多妈妈抱怨生活艰难,希望有所改进,可有人就来说,过不下去就回去  嘛!  
跟同事提起,她说,现在的政策掌舵人,多是“一体化”背景出身的:他们是名牌中小学和初院毕业生,然后拿奖学金到欧美顶尖大学深造,学成归来后,就成了制定政策的人。
  让精英管理国家没错,但,他们是否少了点什么?  多年前的两起法庭案件,至今印象深刻。一是风油致死婴孩的案件,另一是靠通联车资卡的车票破的凶杀案。两名审案法官,
不知风油和车资卡为何物,要主控官和查案人员解释。
从这里看到新加坡的精英是如何选拔出来的,也可以看到贫富思维的巨大差异,也可以看到教育制度的是否缺失?那些带孩子来的妈妈为培养具国际眼光孩子,从这里可以窥看一斑。  

曾推荐几个符合社区援助计划的穷朋友,去申请援助金。他们拿了一两次援助后,都不去了。

  一个坦言,低头向人讨钱已很不好受,但工作人员的态度更叫她难受。她近期再去申请,那里的人直接说,她申请很多次了,以后不能再申请了。
  物价高涨是事实,工资涨得慢也是事实。这朋友在快餐店打工,每月净收入不到600元,丈夫是散工,需抚养弱智儿和在念工教院的女儿。
  今年大选时,一些候选人在“斗穷”,强调自己童年吃过苦,证明自己的出身卑微。
这背后反映出一种思维——大家都认为,出身优越的人是和低层有距离的。
本地人都面对养育儿女的生存压力,何况来的陪读,如果来的陪读都是来自中国20%富裕阶层的话,我想就不会有这个版块的热闹。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给要做陪读妈妈的提供一个真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