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shichengati

[房产] 新地铁总蓝图 西部受益最大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1-2013 16:42:4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叔 发表于 18-1-2013 15:58
【军工产业可是可以转民用的,难道GPS天生就是民用吗?MD拿来玩巡航导弹,JDAM的时候,可没想到给民用。 ...

以偏盖全?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是根据什么标准?
看下面这篇文章吧。虽然为中国科研现状说了很多好话(必须的,不然怎么能发表),用心看就得出:
中国科研现状就是:到处是垃圾论文(引用率远低于世界水平),科研者官僚化,极少有科学发现、科学发明。
后两者还在恶化中。

谈科研,别拿军工业出来如何如何,也别拿几样东西出来就作为代表。以上几点才是中国科研界的总体现实。信不信由你。
————————————————————

中国科研实力:论文与人才
■徐飞


从科学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若仅以论文数量而论,我国已成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自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持续突破10万篇,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这使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科研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正在成为未来的世界科技中心。



然而,进一步分析论文的构成和来源,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从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年至2011年间,我国共发国际论文83万多篇,被引510余万次,排世界第7;2011年我国SCI论文篇均被引6.21次,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10.71次相比,不到六成,但比上一年有两个百分点的进步。2001年至2011年,我国高被引论文数排世界第6位,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有美、英、德、法和加拿大,日本紧随中国之后。



由此可见,论文总数位居世界第二并不意味着我们实际的科研水平也达到了世界第二,在我们前面,美、英、德、法等老牌科学强国仍然是我们要奋力追赶的目标,甚至日本也仍然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高低,仅看论文数量是不够的。这就如同上个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不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道理。要在科学研究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学人才的持续积累与科研评价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科学人才,我们最近统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的年龄正在不断趋向年轻化,已由过去的平均60岁以上,不断降低到去年的52岁左右;反过来,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却在不断走高,从过去的平均50来岁不断提高到60来岁甚至接近70岁左右。



近10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逐渐增长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由小科学发展到大科学,科学研究由简单走向复杂,杰出科学成果从完成到获得最高认可的时间都在延长的基本趋势。一方面,职业科学家要更多的时间训练才能渐入佳境,另一方面社会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科学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只有终身持续不断地研究,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平均年龄的不断年轻化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征兆,也是近1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如果七八十岁才当选中国院士,那冲击世界科学高峰的希望就几乎不存在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对这些年轻的杰出科学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导向,以保障他们继续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到此止步。根据研究,一个国家,在行将上升为科学中心的赶超年代,杰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一般都不超过50岁。世界范围看,杰出科学家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峰年龄段也集中在40岁到50岁之间。因此,从科技政策的角度看,继续保持对年轻杰出科学家的支持和及时认可,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杰出科学家获得国家认可的年龄;继续鼓励支持年轻院士潜心研究,冲击世界先进水平,在制度上为其研究创造条件,并对其非科学活动适度予以制约,从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看,不仅具有操作上的可能性,而且在战略上也非常必要。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令人颇感不安。据相关研究,从统计上看,中国科学家恰好在创造力的高峰年龄段用于科研的时间反而大幅下降。如果个别科学家由于工作需要,当选院士后必须要去当校长还情有可原,但如果绝大多数年轻科学家都在当选院士后不久就转岗从政,那对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保证大多数年轻的杰出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不断形成冲击世界科学高峰的国家科学能力,就成为当今科技体制改革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对此,我们还可以从科学家学术荣誉追求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科学家追求的学术荣誉除了举国上下对SCI指标的关注之外,大多涉及科学奖励的层面,而科学发现、发明的优先权命名几乎被忘却。



实际上,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是靠学术荣誉的分层递进来推动的。对科学家而言,最高荣誉既不是所发论文数量也不是引用率,甚至也不一定是诺贝尔奖,而是对其开创的一门科学的冠名。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达尔文进化论、哥白尼日心说、麦克斯韦方程组、普朗克常数、哈雷彗星等等,在这方面,中国科学界甚至还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现在科学发展的状况是,对论文发表数量的关注太多,对引用率的关注不够,大量年轻杰出科学家盛年转岗离开了科研第一线。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学实力,调整完善现行的科学评价观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毋庸讳言,以发表论文数量来论英雄的做法并非一无是处。一开始先从重视数量上起步较为容易获得一致的评价标准,20多年前,如果有人能用英文写篇文章,就会让人刮目相看,现在20来岁的学生,可能几个晚上就能写篇SCI论文,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科学发展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



在科学论文数量不断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从调整科研评价机制入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术业有专攻、学仕皆精进、科学高追求”的策略,不断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和质量,摈弃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简单评价模式,把握历史机遇,倡导社会观念变革,尽可能支持并保障大多数杰出的年轻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持续奋进,是中国科学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的前提。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专业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2-08-27 B1 思想周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6:45:3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nvm 发表于 18-1-2013 16:14
我的帖子又被审核了。
鼠版你在哪里啊。。。。。
我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

也可以跟我说啊。你眼中只有老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vm
发表于 18-1-2013 16:48:5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18-1-2013 16:45
也可以跟我说啊。你眼中只有老鼠。。

两个人都发了
我那天被审核,你在场,都不帮我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6:52:4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nvm 发表于 18-1-2013 16:48
两个人都发了
我那天被审核,你在场,都不帮我解。。。。

奇怪啊,我怎么没有收到审核通知?

某非系统升级了要管理员才收到?以前版主是可以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9:10:0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新民最受益,以前虽然位置居中部但没有一条地铁,现在半年内冒出南北东西两条地铁,还有新的南北高速,去哪都很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9:13:2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18-1-2013 16:42
以偏盖全?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是根据什么标准?
看下面这篇文章吧。虽然为中国科研现状说了很多好话 ...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专业教授)

版主你还是歇歇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根本就没有科技哲学这个专业,这是哪来的网路文章啊,不要引个文章都引个乌龙文章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9:31:5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smms 发表于 18-1-2013 19:13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专业教授)

版主你还是歇歇吧,

科大有这个科技哲学这个专业,而且本人还有幸上过一门这位老师的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9:33:5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Nanowire 发表于 18-1-2013 19:31
科大有这个科技哲学这个专业,而且本人还有幸上过一门这位老师的课。

不就是朱清时那个科技考古么?怎么变成科技哲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19:48:3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剪影 发表于 18-1-2013 11:26
慢也有慢的好处,慢功出细活,虽然偶还是希望它快点建好

像基国一样,说是汽车过载,结果汽车轮子没有炸,桥却倒了,各位童鞋愿意这样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3 21:51:3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yulyu 发表于 18-1-2013 21:24
科研这个东西,只要国家重视了,虽然发展慢点,总还是发展的。

军工这块也是南海撞机后才开始重新重视起来 ...

某些技术的东西可以拿钱砸出来,原创科学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
中国科研要上去,官僚化必须从科研系统除掉。一群官僚把持着科研,这科研能搞起来?
搞个院士选举,入选的,看的是后面的官职和人脉关系,有真材实料者被赶走,这样的科研界有希望?

袁隆平这么大的功劳这么大的成就,呵呵,当不了中国的院士,入选了美国外籍院士。这是何等的讽刺?

袁隆平这么有名的人都遭到如此对待,何况其他人等?

前面说到什么千人计划。那个计划,不过是许多机构和海外某些人合作,谋求国家财产的一个途径而已。千人计划多次爆出作假,许多人脚踏两只船,保留国外工作拿双头。国内机构借那些人来向国家申请资金。同流合污而已。

看看吧,千人计划那么大的计划,投入那么多钱,将来能出个啥科学成果?千人,有10人真的搞出点东西就该偷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