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vm 于 30-1-2013 13:25 编辑
为了避免“歧视”的帽子我先做个声明:
这里只是泛泛的讨论,请大家不要做无谓的延伸解读。
再次这个帖子会提及几个利益有冲突的人群,但本意不是为了激化已有的矛盾。
所谓低竞争力,是指赚钱能力低,这有可能是因为技能不够,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总体来说,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有关联的。
人口白皮书是昨天出的,我今天才在报纸上看到相对详细的内容。
第一个想法就是有点痴人说梦。
只引进优质人才,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反正你收入不到学历不到我不给PR就好了。
产业升级是个好愿望,好吧就说政府真的有这个水平,而且新加坡小,转型也相对容易。产业升级了,你的低竞争力人群能跟着一起升级吗?
引进高端人才,不能保证高端人才的后代也保持着高素质。父母都是国外来的phd,小孩就一定能上大学吗?学校里读书的肯定要分出个三六九等。盲目的扩大tertiary就学人数,只能像中国那样让大学生大幅贬值,如果产业的升级没有跟上学历的升级,那就会出现大批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好工作没竞争力,差工作不愿意做。其实这样的现在在新加坡已经不少了。
无论怎么保持引进“优质的新移民”,现有的这批低收入低技能的人群是没法改变的。也无法改变现有人才选拔机制下,一定会淘汰一批人。那么这批人怎么解决?
1。社会资源调节机制,也就是通过社会福利来补贴。不过政府有没有这么多钱来持续提供?新加坡首先不敢得罪的就是各大公司,所以保持pro business的劳工政策几乎是无法动摇的。那么这就决定着新加坡不可能变为福利社会。
2。出国——中国很多有钱人家的小孩成绩一塌糊涂父母就会安排他们出国读书,混个文凭也不知道啥含金量反正是海龟。其实新加坡很多考不上那三所政府大学又不甘心读本地私利的,也是同样的方式送到英美澳读书然后回国。这种方式首先要求家里有一定的实力,其次这些人归国有多少能达到当时的技能要求?
3。社会的割裂怎么调和——新加坡现在有个比较令人担心的趋势就是在人为划分人群。比如PMET和non PMET。2/3的都是白领——先不管这个是否可能达到——必然有1/3不是白领。1/3不是个小数目,这群人要如何面对这个社会的功力和现实?resident和non resident有差别来提升作为新加坡人的自豪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现在如此极力的强调这种差别,这种自豪感已经变成了比较严重的傲慢情绪和排外情绪,政府要如何去控制?
4。你说周边很多国家穷低端劳动力肯定不缺人。但是新加坡能否一直保证长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优势?而且,新加坡的目的是吸引高端人才来养本地人的老,高端人才的选择范围很广,你现在PR门槛越来越高,PR和SC的待遇也越来越远,人家来新加坡的incentive在哪里?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受到歧视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无法避免,但是新加坡这样明确强调的恐怕不多吧。要压低低端工作的工资来控制服务价格,人家外国劳工过来,拿PR铁定无望,只能干几年走人,钱还少得可怜,干嘛过来啊?这种经济模式要如何长期维持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