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创业] Qoo10开店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0-2016 20:54:04|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6 21:23:41|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支持楼主来取个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6 09:38:18|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6 12:15:16|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取径通优-sunan 于 22-5-2017 09:03 编辑
老鼠爱小米 发表于 30-10-2016 19:02
我有点纳闷——为什么楼主要别人跟你讨你才私发给他而不能就贴在你的帖子里面方便所有的人?

比如,我想 ...

米版不知,这些资料是每月一版,尤其是各类目销售数据,之前是9月份的,现在10月份也出了,如果我每个都上,那么每个月都要整理几十个链接和对应的提取密码,很多人其实都不需要那么多,绝大多数人都是只做一两个类目,他们需要哪个 我直接拖过去发送就行,你看我电脑里的资料就知道,大家注意了,现在这些资料你可以直接登录我的博客下载,不需要留邮箱获取,地址:https://www.qujingtongyou.net/lp-qoo10-sales-data/
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6 21:46:38|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取径通优-sunan 发表于 31-10-2016 12:15
米版不知,这些资料是每月一版,尤其是各类目销售数据,之前是9月份的,现在10月份也出了,如果我每个都 ...

楼主辛苦了,麻烦楼主发2份资料,谢谢! [email protected]



点评

Oops, This Page Could Not Be Found! 404 Helpful Links Qoo10付费数据 博客 商店 成功订阅 我的帐户 我的课程 结算 获取试听课程 购物车 首页  发表于 10-12-2017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6 11:47:00|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产品被跟卖那件事之后,W跟我说以后如果想做大,库存管理这块必须有个稳妥的解决方案,那段时间男装还剩下一些库存,他就边待着销售,边学习库存管理,特别是Amazon的做法,自营的部分几乎是零库存了,后来国内的京东商城也是学习Amazon的做法,如果那时候W没有全职收入,手头那点资金可能都不够生活,也算吸取到一个教训,如果sale manager不断的让你进货,增加sliting,你就要慎重了,万一哪天他突然不给你免费推广了,你这些库存怎么办?为什么论坛上常常出现大量低价处理产品,主要原因还是商家自己在没掌握销售能力的情况下盲目采购,还有一个教训,那就是选品,这个也是绕了很大一个弯子,当时连续三个月的销量都很差,而且跟卖的店铺也越来越多,W试过引进新款,产品页面的文案也外包到淘宝美工那里去做,但订单却在减少,W就一直跟我说,问题出在推广力度上,要不再重新设计个购物网站,到FB和Instgram 上面去推推,离圣诞节还有一周左右时间,我帮他用HTML写了一个页面,挂上他的Q店产品,点击之后可以自动跳转到他的网店,然后就在FB上做推广,做过FB付费广告的人就明白,可以直接选择区域为Singapore,年龄阶段,性别等等,每天差不多260多人点击,S$100/每天,扣完后广告会自动下线,一直做到圣诞节,订单几乎没有变化,即使W重新设计一个购物网站,结果还是一样,这里就是跟大家说一个我们总结的教训,当你做一个产品类目越来越难做的时候,问题真不一定出在推广本身,如果你执意认为是推广投入不够,那你可能会在推广浪费很多钱,为什么不想想其他因素?这里再给他家看一些数据:【下图是2016年9月份men's clothing类目商家区域分布与销量的关系图】



这个图说明9月份,男装销量最多的商家在新加坡,其实在中国,因为现在我手上没有2012~2013年的数据,最早的时候,几乎全部的销量都来自新加坡,这几年,中国商家的销量一直在上升,2012~2013年我们没注意到的一个隐形变化:中国江浙和广州一带的很多外贸服装商家都不断在Q上开店,按照这个趋势,未来整个men's clothing 销量最多就是中国的商家了,所以如果当时W没有及时放弃这个类目转去做手机数码产品,现在可能已经关店了,不是推广的问题,而是竞争的问题,大家看看同样是今年9月份的女装数据图,中国的商家销量已经超过了新加坡本地商家,本身已经说明一件事,如果你人在新加坡,开Q店,如果没有特殊资源,尽量不要搞服装!


当时我们没有详细的数据,W当时选择手机数码类产品完全是靠他的商业嗅觉,这点我一直很佩服,不过他现在自己也一直说是走狗屎运,瞎猜的,大家知不知道新加坡最大的论坛,其实是Hard ware zone, 我除了来新加坡第一年在森林大厦买电子产品之外,之后全是在Hard ware zone论坛上买,这也从侧面说明新加坡手机数码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这里再给大家看一下今年9月份Q上的手机数码类产品数据图,第一张是Mobile device这个类目的,第二张是Home electronics,新加坡本地商家的优势就很明显,很多学生就是业余做这一块,收入比一般上班的人都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6 12:42:57|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辛苦整理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6 16:20:21|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ala_sg 于 2-11-2016 11:08 编辑

感谢楼主!辛苦了!
麻烦楼主发2份资料,谢谢!
收到了,谢谢!

也非常感谢提醒!

点评

发你邮箱了,建议清除帖子里邮箱信息  发表于 1-11-2016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6 16:36:05|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底的时候,W已经开始采购新类目的产品,那时候我负责他店铺的销售,基本上每周会抽个把小时做个分析,之前卖男装积累了一些顾客,W采购的第一批新品是那种迷你U盘,成本价很便宜,拿了一部分寄给老顾客,结果后面几天收到礼物的人就在Facebook转发,给W店铺点赞,圣诞节那会我给W做的FB付费推广大概花了S$1000, 新增粉丝不到300人,结果W寄了一部分U盘给老顾客就带来200多粉丝,这些U盘的成本加起来也就一两百,有时候想想与其把钱投给广告,倒不如把实惠给顾客,反而收获更大,后面每来一批新品,W就会在FB group里面给出一批小赠品,慢慢的申请入群的人越来越多,一直到现在整个Group 里面的人已经12K多,中途也有人退出,总体一直在上升,我知道很多人也用FB,但方法大多是错的,你不能只是让别人follow你,点赞的意义不大,我们觉得最好的方式是建一个Group, 把人加进去,每次有新品或者优惠活动,在里面发布一下,远比你在Facebook主页上更新有效的多,因为你更新在主页,别人最多是看一下,看完就忘了,但是在group里面,你给10个免费拿新品的名额,就会有很多人参与,发言等,一定要坚持做,时间久了大家都会习惯性的去看看你的店,尤其是等你Group里有上千人的时候,效果就明显了,W初期采购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单价低,需求大的小件上面,比如数据线,耳机,手机壳,屏幕保护膜,每次在Facebook group送出一批之后,Q店上的销量就会猛增,最畅销的list 一个月销量有3000多件,粉丝数量也会增加不少,到了2014年2月份,W网店当时收入是当时有史以来最高的,你单看产品的价格和利润空间,其实一点都不赚钱,但是到了月底算账的时候,利润比平时高出大一截,平台跑量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那时候也不是特别清楚为什么,于是就做了数据分析,之后才彻底明白,本质上来说跑量的秘密是加快资金周转率,比如你10万块钱的产品,利润率在35%,需要10天才能售完一次,但是你换了跑量的产品,同样是10万块钱的产品,利润率可能就降到了30%(有时候反而升高),但是一周就能售完一次,那么一个月下来,第一种方法赚取的利润就是:10W x 35% x 3 = 10.5W, 第二种方法就是10W x 30% x 4 = 12W, 相当于每个月多赚取1.5W,而10万块钱的货,本金最多8万,1.5/8 x 100% = 18.75%,上面这个例子中 8万的本金一个月用跑量的方法可以多获利18%,实际情况有偏差,主要是让大家理解跑量背后的真实作用,特别是在上半年淡季的时候,跑量这种方法很不错,W店铺当时用这种方法在2014年上半年一直保持着power seller,很多时候卖高大上的产品远不比卖廉小低的产品赚钱,甚至差很远,所以新人开店最好不要花太多精力去搞特殊资源,你完全可以从小件开始,他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不费心。

因为当时注意到跑量产品的好处,所以我开始使用数据分析报告,跟W讨论之后我们总结出的选品方法蛮简单的,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选择目标品类平台月销量较大的产品
2)且价格在S$1 ~ S$9.9 之间的产品
3)根据数据报告选择回报率最大的促销方式  (这个在上面的帖子里有说)

一开始最好找S$10以下的跑量产品,后期你有一定资金运转能力了,可以尝试贵一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6 10:12:11|来自:江苏连云港 | 显示全部楼层
库存这一块管理压力明显增加,不管是产品数量还是种类都比以前大很多,从2月份开始,一直到6月份,几乎每个月都会增加2~3个新款产品,初期采购还是比较保守,有些产品三四天就卖断货,经常补货比较麻烦成本也大,当时走海运的货代谈下来是400人民币每立方,从广州到新加坡,包清关,但时间太久,基本上要两周才能到,空运的费用又比较高,所以后期采购量都比较大,W家的客厅全是货架,堆得满满的,因为他是二房东,其他房间的人行李箱都只能拿回自己的房间,W就跟我一起去Jurong east 看Store room,最后确定在IMM,停车很方便,年中确定了一间800sqft,隔出一间Office room,偶尔我跟他会在里面处理些文件,剩下空间放货架,这个时候还不是公司,也不用交税,店铺也是个人开的,绝大部分店铺都是这样操作,当时Q官网上Mobile device类目菜单点击后首页上好几款产品都是W店的,这也算是个意外惊喜,因为销量和评价高的产品很容易排到首页,搜索的时候也都在前10名,给店铺带来的流量不比以前sale manager免费推广来的少,后期就不单单采购S$1~S$10的产品,S$20以上的产品也不断在增加,比如Wireless Microphone,Bluetooth Speaker,Power Bank,这些都是硬需求,即使现在仍然是Q网上的热卖产品,只不过竞争更加激烈,6月份整理销售数据的时候发现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改变了W对之前加快资金流周转率的看法,我记得很清楚,当时60%左右的利润是由那么五六款产品贡献的,剩余40%左右的利润是由剩下的二十几个产品贡献,关键是那五六款产品都是高利润产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走量产品,销量都不是最大的,W就开始矛盾了,因为那时候店铺里面已经雇了2个兼职的学生帮忙打包,跑量产品发货是最费人力的一件事,W的意思是削减一些跑量产品,集中资金增加高利润产品,这样既能够有效增加整体利润,也能减少很多人力,W最想采购的是Xiaomi系列,那时候在新加坡已经比较火,但是小米系列的产品都是网上直销,大批量拿货只能跟黄流拿,货源地主要在中国深圳,W特意飞过去谈Xiaomi采购的事情,这里面的利润非常大,后来采购小米系列产品搁浅,因为需要用到公司资质,另外深圳那边很多都是水货,一旦在新加坡这边卖出了,如果有投诉或者售后问题就很麻烦,而且采购成本也不是小数目,于是就开始拓展品类,6月之前主要集中在Mobile device,之后拓展到 Home electronics 还有 Camera,这里给大家看一下这几个二级子类的销售情况(今年9月份的数据)





Home electronic类目里面的产品利润都不低,每单至少有S$20,如果能把这个类目的产品做好,年利润不会低于S$1M,当时W特别注意Yoei的电饭煲,它是南洋理工大学刘剑南的一个成功模式,下单给国内厂家出的OEM产品,然后通过B2C平台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销售,主抓品牌宣传,营销做得很好,在Qoo1o, Lazada上非常畅销,利润空间也大,7月之后W基本没心思管S$10以下的产品,一直在找高利润产品作为突破点,结果就导致后面店铺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危机,8月份W把跑量的产品基本上都砍掉了,主攻十几款高利润产品,那个时候店铺的方向其实已经不单单是销售额和资金周转率了,而是销售额和利润率,如果走的顺利,下一步W已经设计好,要在国内找厂家做一款OEM产品,自己做品牌,但那次的决定是个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