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鹏:精英的多元化
张志贤日前提出确保公共服务应汇聚多元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在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方面的能力。这反映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过去遴选人才的盲点和局限。如果这代表一种从根本上的观念改变和转向,确实值得肯定,而精英的多元化相信也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我们被教育,任人唯贤的制度和社会是公平的。且不论没有任何制度,包括我们自身的制度,是真正并全然符合任人唯贤的原则,值得思考的是,任人唯贤的制度或许比其他制度更公平并更有效率,但它是否绝对公平?”
“那些在健康和基因禀赋方面、在家庭支持和鼓励,甚至财务支援方面、在教育和事业机遇方面,以及在许多难以细数的层面运气最好的人——他们获得的回报最多。这就是任人唯贤制。一个设想中的任人唯贤制要符合诉求公平的道德要求,唯一的方式是当那些在种种方面最走运的人,同时也承担最大的责任,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发奋图强,并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好运。”
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6月初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内容幽默风趣,充满勉励毕业生向上向善的励志话语。这是其中触及任人唯贤制(meritocracy)的部分内容,一度在网上热传,道理浅显易懂,背后却有深刻的内涵。
他对于任人唯贤制的解读,延续了美国部分社会精英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的反思。五年前自美国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美国任人唯贤体制下,金融领域精英的腐败和道德失落。他们贪婪的高风险逐利行为,对整体社会造成了显著的伤害和代价,也造成了一场全球的灾难。
在一所培育美国精英阶层的常春藤大学提醒毕业生,尽管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却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演讲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获得媒体的广泛报道。伯南克也许希望在更广大的范围启发年轻精英对社会的关怀和热忱。
在世界另一端的新加坡,其实也正在反思类似的问题。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日前在本地顶尖学府之一莱佛士书院庆祝建校190周年的晚宴上,针对任人唯贤制发表看法时提出,须调适和强化这个制度,但应慎防“精英主义”分化我国社会。此外,他也呼吁我国顶尖学府,确保它们的学生不会有精英主义和优越感。 吴作栋指出,任人唯贤是一种价值体系,个人成就是以能力和表现为依据,而不是他的人脉、财富或家庭背景。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社会的游戏规则并非如此单纯。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结构中,社会不平等加剧和代际流动性滞缓的情况几乎无可避免。在本地,这也意味过去许多行之有效且近乎不容置疑的制度和政策,开始受到严格的检验。 过去几周分阶段进行的小一报名,再次引起家长关注这个制度的弊端。家长的焦虑体现了在新加坡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对于精英路径的执着。如何改革小一报名制,兼顾不同群体的诉求和利益,同时达致社会公平的效果,将是一个不小的政策考验。
扩大精英的概念、成功的定义、肯定不同领域的人才,这些理念并不是近几年提出的新颖说法,只是社会固有的心态不易改变。 政府奖学金制度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层面。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张赞成日前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透露了一个有趣的数据:在2007年,有82%的公共服务奖学金得主来自两所学府——莱佛士初级学院(现为莱佛士书院)以及华侨中学高中部;经过公共服务委员会有意识地调整,以吸纳校园背景更多元的奖学金得主后,这个比率今年下降到60%。不过,在家庭背景、社会经济阶层和种族分布方面却没有信息显示,这是一个更多元的政府奖学金得主群体。
主管公共服务的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日前在公共服务委员会奖学金颁奖礼上提出确保公共服务应汇聚多元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在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方面的能力。这反映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过去遴选人才的盲点和局限。如果这代表一种从根本上的观念改变和转向,确实值得肯定,而精英的多元化相信也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 ... thash.S3UEPdFr.dpu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