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yishun2009

[小学] 我眼中的新加坡小学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8-2013 11:01:53|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无能,只能这么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1:19:4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春满月圆 发表于 23-8-2013 09:46
看到你的这个回复
我直接内牛满面。。。。。

我是根据经前学校的情况总结的,作业量就看个人了, 负责的也许作业就多,否则就少,完全看个人, 另外, CCA好象不是任课老师去管的,也许中学不一样吧, 假期CCA好象只有一次或二次,没有任课老师参加,  你每星期这么多做业要改,说明你是负责任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2:07: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满月圆 发表于 23-8-2013 10:02
那好吧,可能是我误解你的意思
那你能不能说明白一点,你的 老师没有主动找我, 说明孩子乖巧(纪律), 学习 ...

同感, 老师平时没有主动找家长, 说明没事. 同样, 家长会老师没话讲, 说明没事, 家长也没话讲, 说明双方都happy.  曾经参加家长会, 等前一个家长近一小时,无非是跟老师投诉孩子的种种不是。老师无奈啊。

个人经验, 家长会就是一个形式, 要不就是家长老师之间的一种相互....interview - 感觉一下对方是否称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2:21:14|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 都是拿新加坡和中国比, 要不要新加坡完全效法中国啊, 这样的话, 看看还有几个人愿意留在新加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2:59:53|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shun2009 于 23-8-2013 13:02 编辑

我记得我没有得到"孩子与同学相处融洽"的评语和反馈。老师从没讲过, 我无从而知。孩子没有被老师投诉与同学吵架, 或打架, 或者没触犯纪律, 并不能说就是"融洽"。我心目中的"融洽"是个很褒意的评价, 不是不吵架就是融洽。如果孩子比较内向, 不怎么与同学来往, 也没触犯纪律, 就"融洽"了吗?

所以说, 学习成绩与纪律不能代表全面教育。我认为还应该有品格, 性格, 习惯, 毅力, 韧性, 道德, 责任, 成熟, 诚实, 自信, 热心, 热情, 体格, 尊敬, 等等。即全方位的人的教育与培养。当然, 我不能奢望在15分钟里老师能滔滔不绝地讲孩子的全方位, 那是不现实的。但也不能在让我等了一个多小时之后, 5分钟不到就讲完, 准备打发走人? 比如, 我想知道孩子在上课时的表现, 会不会积极发言, 回答问题,; 会不会在小组讨论中与同学积极配合, 积极参与; 孩子没有做过模范学生, 哪里有待提高; 有没有主动帮助同学; 表现得有没有自信, 等等。我的目的不是非让我的孩子一定样样争第一, 我是希望得到客观评价, 无论肯定还是否定的, 全面了解, 之后在家庭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 扬长补短。

其余的家长们, 你们不想从老师那里得到这些反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3:00:4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刀如水 于 23-8-2013 13:14 编辑
男人如树 发表于 23-8-2013 12:21
说来说去, 都是拿新加坡和中国比, 要不要新加坡完全效法中国啊, 这样的话, 看看还有几个人愿意留在新加坡。 ...

跟中国比是因为大家对中国的教育最了解,别的国家在教育上肯定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再说方法好坏跟国家也没什么关系吧,美国还经常拿中国的教育和自己比呢, 小布什还仿效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呢(虽然失败了),奥巴马还要学中国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学科竞赛呢。人家没想完全效法中国,只想挑自己认为好的来学。

要不咱比芬兰 - 公认教育最成功的国家。 芬兰也是一个班一个老师, 而且从小一到小六都是同一个老师,但芬兰一个班只有约20人, 而且小学老师也必须拥有硕士文凭, 孩子上课时间少,老师假期多,老师待遇比医生律师还好, 芬兰老师经常家访, 芬兰木匠比教授收入高。。。

比美国也行,美国小学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新加坡的两倍, 美国一个老师教1~2科,美国有无比强大的教师工会。。。

新加坡做得到吗? 国情不同,各有所长,不能照搬。但谦虚一点,多借鉴一点,慢慢从最容易改的地方下手,这一点应该做得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3:26:00|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23-8-2013 12:59
我记得我没有得到"孩子与同学相处融洽"的评语和反馈。老师从没讲过, 我无从而知。孩子没有被老师投诉与同学 ...

我们都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问了, 老师也回答了。你问了吗? 如果问了老师不回答你, 那才是老师的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3:29:4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新加坡的教育一样样都像中国一样,恐怕你的抱怨会更多吧。想开点,只要小孩去上学开开心心,也能学到东西,就不要操太多其他的心了。就像大家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结果政府改,改了结果更多人说不好。如果大家都多看重利的一面,多关注那里,那么,生活也会像利的一面发展。

小学生课程程度不是很深,新加坡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的,我想都是可以教的。只是,确实有人教的好,有人教的不好,这个在国内都是一样的,碰到好老师是福气,遇到教不好的老师只好家长费心。这里的老师是没有精力教得太多太深,但另一方面,家长努力,小孩就比较容易拔尖。

新加坡的学校重视的是全面的发展,不像国内,只看课程学得多和深。跟国内没什么好比的,课外活动、课堂形式和内容相差太多了,不过我喜欢。只会读书有什么用?

楼主家的是女孩,不明白男孩家长的心,如果能不被老师找,是多么好的事啊。我儿子小一开学没多久就被老师找了,老师先打电话沟通,他不听我们的,在学校还是那样,结果就被老师叫到学校去了。心里很忐忑,要是在中国,那是去学校要挨老师骂的。结果是老师找了学校管心理辅导的老师,一起跟我探讨如何纠正儿子的行为,老师一点都没有责怪家长和小孩的意思,只是想帮助他尽快改正,心理辅导的老师也很负责,提了很多问题问,然后提出建议怎么做比较好。虽然是没有挨骂,但是也真心想不要再到学校见老师了。

其实学生发生问题都是在平时,一年一次的家长会是讲不了什么的,最多看看成绩情况。相反,每天在handbook上看老师的留言或给老师留言才最重要,可以及时掌握小孩的情况。

这边体育活动少我觉得跟天气有关,减少在大太阳的时候的活动是有必要的。国内其实更少,课间休息都不让出教室的。

上学太早是个问题,有些新学校就是8点上课了,可是上课晚放学就晚,吃饭太晚了也不好。真的要改吗?日本上学也是很早的。
我儿子坐校车,需要起早,我是多么希望家离学校近,走路十分钟到学校。或有车送10分钟到学校。7点出发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我觉得是家长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

视力是跟身体有关的,跟遗传也有关,同样的环境下还是有那么多人不近视。这个也不能怪政府吧。还不如让小孩多休息眼睛,增强营养。另外,父母都是近视小孩的近视概率是很高的。我也是近视,可是我真不是学习学的,是初中有年暑假天天看电视看的,我是不会因此抱怨国内功课多让我近视。

我有时也觉得学校有些方面做得不好,不过看到小孩喜欢上学,喜欢像玩一样在学校里,就觉得还是不错的。不会去跟国内的学校比,我从小听话,学习不错,都不喜欢去上学,更何况性格行为都不是很听话的儿子呢?

点评

心态很好。大致上同意您所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3-8-2013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3:40:46|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如水 发表于 23-8-2013 13:00
跟中国比是因为大家对中国的教育最了解,别的国家在教育上肯定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再说方法好坏跟国家也没 ...

对了, 最重要的是挑好的学习,
比如用白板, 对视力影响多大我不知道, 难道回到白粉笔吃灰的年代?
比如课时的设置, 有科学依据45分钟才是最佳的吗?
感觉很多人的想法是'和中国的不一样就是不好', 为什么不入乡随俗呢
老师的数量也是如此, 当然老师越多越好, 一对一更好, 但是看问题不能仅从一个角度来看
什么都有个平衡, 教育经费就那么多, 是花在师资上还是花在其它软硬件上?
有人要说了, 让政府多投入啊, 别忘了, 新加坡人最关心的是医疗,住房,就业,政府要增加投入的地方多着呢
部长已经被民意左右得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13 13:44:4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lgreen 发表于 23-8-2013 13:29
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新加坡的教育一样样都像中国一样,恐怕你的抱怨会更多吧。想开点,只要小孩去上 ...

提起学校的体育运动,
我儿子在孺廊上一年级,这么久了,
据孩子说, 从来没有在户外上过体育课。
都是在大厅里。
有时候体育老师不在,就让他们在室内学习。

儿子每天都盼望能户外上体育课, 每天都失望。现在也麻木了。
听说,最近开始有户外体育课了。

这就是大家都追的名校啊。

老大老二的普通小学,除非下雨,都是在户外上体育课的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