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家乡魔都农村,不幸(抑或有幸?)未被拆迁,所以进城买房依然是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本以为按照魔都的房价,大家都很吃力,可这次回国见了很多亲戚,很欣喜地发现几乎每户都有了商品房,很多还不止一套,更有买起别墅者,大伙的生活很不错。
当然,不是说这些变化是突然发生的,只是楼主每次回国都待在家里,这次因为参加白事才一次性见到了那么多亲戚,下面我来八一八。
先说奶奶辈。这辈人普遍80以上,每人有2-6个孩子,已经或即将迎来自己的第四代,而儿孙承欢膝下也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一个婆婆说起来眉开眼笑的:上周谁谁又给我买了水果,都吃不完哟,昨天谁谁又来看我,塞了个红包。由于子女众多,他们会和其中一个儿子居住,而其他子女对他们的孝敬也往往补贴了这个儿子及其孩子。我不予以任何褒义或贬义的评价,只是说这还真是个普遍的情况。但就老人本身而言,他们是开心的,能为孩子买房做点贡献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再来说妈妈辈,他们年龄45-65左右,一般1-2个孩子,已经或者即将退休并有孙辈。这里补充下背景,亲戚们包括我家都是草根阶级,三代前有点家底也只能在那个年代带来不那么愉快的经历,而这辈人也普遍未能完成初中学业,所以他们是确确实实的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同他们的先辈一样,又是一批为子女呕心沥血的父母,同时,出于对受教育机会被剥夺的遗憾,他们对子女的学习看得比天还大,孩子的成绩永远是父母间最常见的攀比。在我的亲戚中,约30%家庭的买房是靠这代人独自实现的,他们往往买房较早,当年可能一套两室一厅10-20w吧,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孩子送进城里念书。
他们的付出有了回报,孩子们工作后,他们终于卸下了最大的重担,之后的生活,围绕着带孙辈展开。而当孙子女入学后,他们的时间便空余了出来,突然有了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于是,我亲爱的姨妈舅妈姑姑婶婶们,加入了广场舞大妈的革命浪潮中。君不见,每个休闲广场,每片空地,都有他们翩翩的身姿。更有甚者,我一个舅妈成立乡下两边跑,于是把广场舞在乡下也发展了起来,通过手把手教村里人,组建起了队伍。尽管网络上已经把大妈们黑出了翔,我对广场舞却并不反感,一个姑姑说:我就喜欢每天跳跳舞出点汗,那样晚上能多睡着两个小时。我突然眼眶有点湿润......而男人们也是不甘寂寞的,他们继续还在发挥余热。工厂门卫,小区保安,绿化种植,都有他们的身影。同时由于家乡那里工厂越建越多,很多人家里建造起了小房子出租给打工者,每月亦有三四千收入。加上老夫妻的退休金以及打工所得,月入可以上万,所以看到亲戚们尽管嘴里说着啊呀忙啊,但一个个精神头很不错呢,我也为他们高兴。
接下来说说我这辈的,年龄在20-40,有的孩子已经初中高中了有的还没结婚,看起来30以上和30以下的得分开说。30以上的,混的好的已经两三套房了,除了第一套是父母有赞助的,之后的大多是自己买的。他们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很多是中专学历(那个时候中专分数也很高,不输普通高中,因为可以农转非),之后什么夜大电大也都读了些本科出来。他们大多是技术型工人,不过凭着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工资也不少,加上加班工资能有7-10k一个月。另外有的单位有房补车补每人每月2-3k,真是羡慕啊,怎么在坡里很少碰到这样的公司。还有就是经常单位会组织出去旅游啊玩啊吃饭啊,这个季节什么采杨梅采樱桃,一个个朋友圈里po出来。不过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亲戚中物质条件最好的一批,却让我听到了最多的抱怨。他们感觉国外什么都好,对国内的各种现况不满,有极端的表哥(月入1w,房子三套)说哪怕去国外当清洁工他都愿意因为空气好,食品安全,没有政治腐败。
而30以下的表弟表妹们生活得暂时没有哥哥姐姐们那么舒适。他们有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大表妹还是研究生,她工作两年,月入<10k(净收入),本科表弟6-8k,工作较清闲,大专表弟6-8k但要加班,小表妹是家族特例作为一个90后只上到中专就停止了目前辞职养胎之前每个月工资2k但很清闲。这个年龄的人没赶上房价较低的好时候,尽管听上去工资不错但面对房价依然有点有心无力,所以他们也在不遗余力的提升自己。这次回国其实没见着大表妹,因为周末还在参加XX员的专业考试,听说工作两年已经三个证考出,同时自学日语一级。本科表弟继续着在职研究生的道路,大专表弟每个周末依旧去上课大概也是专业性的东西,同样自学日语一级,小表妹我们劝说她也去考点证但表示没有兴趣。大表妹每天上班往返4个小时,两个表弟已经开始谢顶。虽然这是家族遗传,但哥哥们和父辈一般是40岁左右才开始的,小表妹每天专心养胎生活很悠闲。前三个表妹表弟都还未婚,没买房和父母住一起,小表妹的老公是技术工人婆家倾尽全力买了个房目前还有负债,娘家陪嫁了车。他们都对国外没有什么兴趣,相信中国的发展会很好,相信自己的发展会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