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3-9-2014 10:28:0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摘录一段话:
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鲁国人质,本来按照鲁国的法律是应该由政府负责报销赎金的,但是子贡却不取其金。做好事不图回报,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本来应该受到大力表扬,但是孔老先生却很不赞同子贡的做法,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鲁人如果成了别国的奴隶就没有人再去拯救了。孔子这一论点并非否定子贡的道德水准,而是认为,子贡这高的道德水准对于大众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因此这一示范最终的结果就很可能是:多数人没有子贡的修养与财富,他们做不了像子贡这样的义举,不如干脆什么都不做,帮助别人的人就会减少。
子路就不同了,他救人之后接受了人家的牛作为回报(这一回报是很高的,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价值不菲),这一行为适当地降低了做好事的道德标准,鼓励并保护了“拿人钱财”的义举,使之成为多数人可以追求得到的精神享受与物质激励,就很可能让鲁国涌现更多的“拯溺者”,其社会效果远比子贡的行为要好得多。
具体到这件事,无论如何,毕竟导游照顾了老太太,让老人最后的日子过的相对愉快,这就足够了。要是把人的道德都拔高到无私的照顾,不图分文,那以后类似的老太太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