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困惑ing

[小学] 真心话大讨论,新加坡小学的精英分流制度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复制链接]
jpe
发表于 6-10-2016 12:25:34|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5 发表于 6-10-2016 10:47
您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我不认为总理会这么想,这么说,也不认为决策者们(老精英或新精英们)会这么思考 ...

我说的猜测和估计不是精确的翻述,的确是猜测和估计。但我的猜测和估计不是简单的空穴来风,臆想编造。

这里给你两个官方文章看看。我英语不好,读得不仔细,中文也不好,把英文翻译成直白易懂的白话文时不太准确。你可以自己读读原文看看我说的是事实还是臆想。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也不把我说的重点单独抽出来,你可以自己抽取自己认为的重点。
老精英的话。
http://news.asiaone.com/News/AsiaOne+News/Singapore/Story/A1Story20080114-44877.html
新精英的话。
http://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project-about-old-folk-collecting-cardboard-sparks-discussion-on-social-medi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6 12:38:12|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我赞成Look5的观点。

“老人洗碗”不是精英制造成的问题,和精英选拔无关。这是个特定历史条件的问题。新加坡推行低福利低税收政策。国人基本安全保障是由HDB,CPF和Medisave构成.  这三大项是65年后逐步推行的。年长一代无法充分利用到这三项措施。政府近年推行的建国一代配套,也是在纠正这个问题。

但是援助政策出台,并不等于援助目标都能得到帮助。听听陈振声的访谈,他担任社会家庭发展部长时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没有援助政策,不是没有援助资金,而是被援助对象不知情,或者程序复杂。他的施政主要目标是政策落实。

说回来精英选拔,小二分班,小四分班,PSLE,GEP,这些都不算精英选拔。真正被政府挑中的,标准远不是学业成绩这一条单一标准。学业只是个必要条件,要和候选人的其他方面综合起来才构成候选人的最终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pe
发表于 6-10-2016 13:16:51|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AA 发表于 6-10-2016 12:38
我赞成Look5的观点。

“老人洗碗”不是精英制造成的问题,和精英选拔无关。这是个特定历史条件的问题。新 ...

对,老人洗碗和精英制度完全没有关系。这是政府制定福利基本政策时候的取舍。政府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并且会直接面对负面影响。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不同环境培养出来的精英,对待同一件政策产生的后果采取不同的视角去看和处理,而造成这个不一致的原因就是这个精英制得盲点造成的。

至于怎么解决现有福利制度的问题,政府也在逐步进行,这些都有取舍。


每个国家只要谈到基本的思想建设,比如说国家观念,社会观念,价值观和语言,一定是先抓住小学教育。因为小学阶段孩子还是白纸一张,是思想灌输最容易的阶段。

新加坡的精英分流制就是从小二开始的,经过几次分流,把大部分精英集中起来培养,再统一挑选。我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教育部应该有这个数字,不知道它会不会公布。如果你看10年后的奖学金得主,你觉得会有多少人出自小二分流,多少人出自GEP,PSLE?作为平民百姓,问问身边的人,看看坛里的人,就我的经验,拿奖学金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小学分流中胜出的孩子。再看看现在的议员部长们?她/他们也大部分是从小优秀的孩子,豪无疑问的从小到大精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6 14:46:38|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jpe 发表于 6-10-2016 13:16
对,老人洗碗和精英制度完全没有关系。这是政府制定福利基本政策时候的取舍。政府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并 ...

版主大人,容我再反对你一下。

你反对现行的制度,主要两点原因。第一是,选拔机制造成阶层分离,精英不了解下层疾苦。第二,精英由于与底层隔离,所以有政策“盲点”。关于盲点,前面几贴讨论了。这贴我说说“分层”。

这个分层并不存在,至少在小学阶段。我家娃娃来自真正邻里小学,学校每年招生都不满员,每年小六会考,只有零星的孩子考进四大。从各种小一入学为导向的排名,到各种小六毕业为导向的排名,我们学校都在中等偏下。这个学校的情况应该有代表性。

学校每届大约180名学生,到高年级一共四个班。当中有一个好班,这个班是小二升小三时组成的。好班的学生,家庭情况(母亲)基本上是公司职员,家庭主妇。我知道的家庭条件最好的孩子,父亲是中学校长。

2013年小六毕业,第一班有两个孩子进四大,5-6个进第二梯队IP校,5-6个进比较好的O水准校。其余25人左右进邻里中学。

2015年小六毕业, 第一班有两个孩子进四大,10个左右进第二梯队IP校,没什么人去离家比较远的O水准好学校,也是大约25人左右进邻里中学。其中大约有10多个学生进了我家附近的一所专门为ITE输送学生的学校。

这两届的第一班学生,都是经过小二分流,小四分流的。你看看他们小六过后的去向,他们都成了精英了吗?他们都和后面几班的学生隔离了吗?

分班的目的是因材施教,不是隔离培养。真正隔离培养的是GEP学生,但是他们只占学生总数1%,而且到中学以后也没分槽喂养了。僵化的阶层并不存在。

我家小女儿到小五时候,学校开始按科目分班。就是一个学生,可以数学在快班,英文在普通班,华文在慢班。每次上课同学都有些变化。另外学校有house制度,课外活动,体育活动都是以house为单位。同年级的孩子彼此接触的机会很多,大部分互相认识。没有什么互不往来的情况。版主所说的分层与隔离在占大多数的邻里小学中并不存在。




点评

不公平,当年没人这么叫我。  发表于 6-10-2016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pe
发表于 6-10-2016 16:20:54|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AA 发表于 6-10-2016 14:46
版主大人,容我再反对你一下。

你反对现行的制度,主要两点原因。第一是,选拔机制造成阶层分离,精英不 ...

呵呵,不用那么客气,直呼名字jpe就行,都是辨问题,而不是辨职责美丑。对事不对人


你这个例子比较典型,我们就这个例子来讨论。我们假设孩子都是一样的经济背景,不考虑经济状况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从你的例子看,进IP学校的都是第一班的,没有第二班的。我也有同样的经验。完全没有第二班的人能够进好中学。
另外在你的例子里没看到的一点是,在小六第一班的人是否都是小二分流的结果。就我的经验,小二分流后,班上40左右个同学,基本没换过,三年级到六年级,最多有2-3个同学换过。换进来的孩子没有进过班上头几名。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样的经验。
我估计这两个经验是大部分家长共同的经验。我不能准确地核实。但在我有限的圈子里这是真实的。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这就是现有精英分流制度直接造成的隔离效应。

毫无疑问,和你说的一样,这些孩子可能从不同的阶层出来。最后都汇集到了好班,考上了好学校。这完美体现了多样化的精英选拔制度。没错,但这只是这个制度的一方面。这个制度另一方面,也就是精英培养制度把这些人被过早的隔离出来。虽然他们从各个阶层出来。但他们很少有机会去和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孩子在一起相处,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他们成天面对的是和自己能力近似,兴趣相投,目标一致,都充满拼劲的一群孩子。他们已经被人以群分,打上了标签。即使你创造条件叫他们和其他人在一起,比如你说的house制度,体育课,课外学习等等,在毕业后,他们也最多和同在第一班的几个同学偶尔联系下。完全没有机会和意愿和第二班第三班的孩子接触,交朋友。我孩子那时候是一个校队的captain,她们CCA里面的同学,在之前,在之后,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到来自第一班可以考进好中学的孩子。因为成绩好的孩子,大多集中在一两个CCA,比如华乐围棋什么的。这就是这个精英培养制度造成的。

你说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我听说过,也觉得学校基本也这样实践。但从我孩子的经验来看,在几个主科里,上课的孩子还是一样的。我支持因材施教的方针,但我觉得现在这种方式虽然对单独的孩子好,但客观上把孩子隔离开来,不利于孩子的互相交流。我对这个问题,没有成熟的想法。


从中学开始,还没有直接的经验,但从周围的朋友同事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进好大学,拿奖学金的孩子,主要还是集中在好中学的人,甚至GEP的人。O Level考进IP学校的,听说很多表现很好。但没有实际的经验,无法用来支撑我的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6 17:04:46|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 nansyxu : 不公平,当年没人这么叫我。  发表于 1 小时前 "

这个主要是因为我和版主大人认识,公开地反对他,希望不会影响我们的交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6 17:20:30|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nsyxu 于 6-10-2016 17:40 编辑
GreenAA 发表于 6-10-2016 17:04
" nansyxu : 不公平,当年没人这么叫我。  发表于 1 小时前 "

这个主要是因为我和版主大人认识,公开地反 ...

当然不会。看来他积怨不少, 咱俩好说话。我在一边安静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6 17:52:13|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jpe 发表于 6-10-2016 16:20
呵呵,不用那么客气,直呼名字jpe就行,都是辨问题,而不是辨职责美丑。对事不对人 。

版主大人,如果只说小学阶段,成绩稍好的孩子编在一个班,并不影响他们和其他孩子的交往。好班之内的孩子小六毕业之后也大部分进了邻里中学。这个分班的制度并未造成什么固化的阶级。

孩子升入中学,的确有分层的现象。但是这是教育的自然规律,并不是被政府干预而来的结果。每个国家都有中学分层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6 18:21:32|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jpe 发表于 6-10-2016 12:25
我说的猜测和估计不是精确的翻述,的确是猜测和估计。但我的猜测和估计不是简单的空穴来风,臆想编造。

...

臆想是:把某个人的想法,看作是所有人的想法。我们要知道的是:现在决策团队的共识是什么。
贫困老人需要社会援助,不是盲点,你我看得见,政府也看得见。如果现在的决策团队,是您认为的那样,由一群盲人构成,,就不会有建国一代配套和乐龄补贴计划的推出。
聆听民声,顺应民心,是执政党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我大概的理解,您反对精英制的出发点,是基于您的“盲点论”,认为同一个环境中出来的人,视角会相同,盲点会很多。现有的机制是:让新人走入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底层,扩大其视角。难道您的意见是:从底层中寻找新人?又是怎样的选拔机制,才能从底层中挑出智者?推翻一个制度容易,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制度,就没有那么容易。所以,虽然反对党攻击政府低福利政策的言论,会让一些人听着舒服,但是,大多数人的票,还是会投给执政党。智者理国,这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pe
发表于 6-10-2016 18:41:27|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AA 发表于 6-10-2016 17:52
版主大人,如果只说小学阶段,成绩稍好的孩子编在一个班,并不影响他们和其他孩子的交往。好班之内的孩子 ...


每个普通学校最好班的十多个孩子进了好中学。其他的人就完全失去了和好同学一起学习的机会。这是PSLE第二次分流造成的。好中学和差中学对人生旅程的影响,我相信我们这代人也会有很深的体会。

分层是必然的,有些人就是能爬树,有些人就是能游泳,也有些人一年级过5级钢琴,有些人初中过5级,到20岁大水平可能差不多。我强调的是,现在的分流制度太早,太频,让精英制出现不可避免的系统性盲点。这直接影响到精英制自身的发展。所我一直提倡的,从孩子自然发展角度来说,小初连读是最符合孩子自然发展规律的。给不同性别,能力,兴趣,成熟度的孩子们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充分的发展和互相学习,等到大家都相对成熟的时候,再在初升高的考试中第一次分流。

当然小初连读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去解决,也有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会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