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12-2004 15:51:3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民族集体心理。
这个思考背景,促使我提,出了“戏剧文化”这一概念,表示
我论述的是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戏剧。我在书的开头抄录了丹纳在
《英国文学史》序言中的一段话: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
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
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种种族
的心理。
于是,我就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的名义下,开始一点点
地寻找丹纳所说的“时代的心理”和“种族的心理”。
这部专著的写作,花费精力之大,又超过以前两部。对于中
国古代文化,我在“文革”后期蛰居奉化半山藏书楼时已经有过比
较完整的修习,而对于其中的中国戏剧史,更因专业所系、课程所
连,可称熟悉。但我面临的任务不是写一部史,而是在戏剧现象中
搜索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搜索的结果又要让它仍然像一部专
业文化史,这就比较烦难了。
我写得非常认真,甚至非常i,~tg,就是怕读者误读。但是事
实证明,这书一出版,朋友们就懂得了我的意图。首先写信来的是
白先勇先生,他第一句话的开头就说:“你从文化人类学的高
度……”我一看就想,真是知音。
第二个知音说来好笑,居然是盗版者。我收到新加坡郭宝
鲲先生寄来的这部著作的台湾版,印得非常漂亮,但我并没有与
台湾任何一家出版社就这部著作签过约,显然是盗版本。只是我
翻了一下就感动了,因为这个版本的封口上写了这样一段介绍:
戏剧,是民族文化的总体呈现,更是文明进程的最
佳指标。就源远流长的中国戏剧文化史而言,向来缺乏
哲理性的深入探索,本书的面世,正足以弥补这个缺口。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引入了近代人的思考,使
本书更上层楼,成为真正贯通古今的巨构。
一句点破我在“民族文化”和“文明进程”思考上的企图,实
在有学术慧眼,哪里是一般的盗版者所能做到?
更让我奇怪的是,这部著作的原版有大量错字,也有不少技
术性错排,这正是我一直感到烦躁的地方,谁能想到,台湾的盗版
本居然全都改正了。
几年后我在台湾讲学,收到一位老人的来信,才知道原委。这
位老人就是“盗版者”,但他说明,这是在两岸文化还无法沟通的
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学术补救措施。他在台湾大学门外有一个书
店,请台大教授推荐有学术价值的大陆著作,然后出版。出版时还
是请推荐的教授写介绍文字,再请研究生校对,结果就出现了那个
让我喜爱的版本。他请求我原谅,并问我愿意接受何种补偿。
我回信称赞了那个版本,说考虑到两岸阻隔的现实,予以原
谅。也不需要特殊补偿,只希望他加印一点送给我。
后来,我向朋友赠送这部著作,都送这个“盗版本”。记得还
写过一篇《盗亦有道》的小文章,规劝中国大陆的盗版者,向那位
老人学习,努力做个好人。
我对中国戏剧文化史的研究,由于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原理,
不能不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各个戏剧范型
的轻重,要看它们与中国民族集体心理的深层对应程度,那么,最
重要的那个范型就是昆曲。得出这个结论的难度,在于我必须突破
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和胡适之先生早已作出的定论。因此,我必须仔
细地找到大量足以证明昆曲曾使中华民族投入长时间深度痴迷的证
YYePG, THE NEW EPAGE ERA
THX FOR UR READING |
|